山城堡战役简介
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是长征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1936年10月,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部署,彭德怀前线指挥,红军在宁夏海原、预旺和环县山城乡马掌子山、断马崾岘、哨马营一带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行了一次重大决战,史称“山城堡战役”。山城堡战役的价值山城堡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逆境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是军民团结谱写的一部气势磅礴的英雄华章,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镌刻的不朽丰碑。山城堡战役纪念馆展现了红军长征走进落脚点、红军西征开辟新苏区、红军长征最后一战的宏大场面和奋进腾飞的红色热土环县的新变化,是重温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激励人们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长征最后一战背后的故事
万里长征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
万里长征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今天它是什么样子的?甘肃环县山城堡,这荒山秃岭上,植被稀疏,沟壑纵横。211国道穿越其中,从空中往下看,沟壑纵横深达百米,地势险要。片片梯田,金色的黄土,让人都能感觉到这里的干旱。来到这里,第一感觉就是荒凉贫瘠,风很大,即使在夏天光秃秃的山梁,金色的黄土让这里感觉更燥热。而真正让这里被人熟知的,是因为八十多年前的一场大战,一场决定红军命运的大战。这里处于毛乌素沙漠边缘部与黄土高原的沟壑区,更是北上宁夏内蒙的交通要道。1936年11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师后在庆阳环县山城堡地区和国民党胡宗南、宁夏马鸿逵军队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山城堡战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举足轻重,它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万里长征最后一战,是参加将帅最多的一场战役,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最后一战。现在,在山城堡一带,不仅发现有大量遗迹,来寻找当年的故事,了解山城堡的故事。在山城堡村断马崾岘东山畔有一处红军战壕,长约120米,战壕宽1.2米左右,深0.8到1米不等,猫儿洞、射击口清晰可见,还有10多米的运送通道。“宁给半碗米,不给半碗水”是山城堡流传的一句老话儿,这里干旱少雨,一口水井是多么珍贵。可就是这么珍贵的甜水,当年红军驻扎在山城堡时,正是当地百姓领着红军找到了井水。相反,国民党军队来了,百姓们就把这口井的“救命水”锁起来、藏起来,国民党军只能喝沟里的苦咸水,一喝就拉肚子,战斗力一下子就削弱了。后来,这口井被命名为“红军泉”。这里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却是北上宁夏内蒙古的交通要道,上下只有211一条国道,经常会堵车。而正在修建的银西高铁和甜用高速,两条高速通道,让这千沟万壑从空中看去一马平川。而当高铁高速通车的那一刻,环县人民对水的渴望、对路的渴望、对绿的渴望,都将成为现实,让这千沟万壑焕发新的生机!
山城堡战役
红军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
1936年 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师,尔后,三大方面军主力向北、向东移动,集结于陕甘宁三省边界的同心、豫旺、环县、海原等地区之间待机。
中共中央和军委原计划进行宁夏战役,因形势变化而取消。这时,中国共产党已采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正在进行绥远抗战,而蒋介石仍在调集大军加紧“围剿”红军。但各路“围剿”军中,张学良所统率的东北军已和红军订立停战协定,行动缓慢,消极应付;只有蒋介石嫡系胡宗南第 l军行动积极,于 11中旬由海原以西迅速逼近豫旺堡,并继续向东发展进攻。中共中央和军委为打击蒋介石嫡系的嚣张气焰,贯彻逼蒋抗日的政策,决心消灭最靠近红军的胡宗南第 l军第 78师。l1月 20日,当该师前出至环县以北的山城堡时,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令红一方面军第 l、第 15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第4、第31军为第一梯队,令红二方面军主力为预备队,迅速从四面严密包围。21日,红军发起进攻,第 78师仓促转入防御。因红军兵力优势,动作迅猛,敌军不支,于当日黄昏向山城堡以北突围。红军紧追不舍,将逃敌压缩于山城堡西北的山谷中。战至 22日晨,将其大部歼灭。
这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在统一指挥下,团结一致,密切协同,打的第一个胜仗,大振了红军声威,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苏区。不久,西安事变发生,实现了国内和平,因此,这一仗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后一战。
红军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战之山城堡战役
红军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战之山城堡战役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于1936年11月在甘肃省环县山城乡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重大决战,全歼胡宗南部78师一个旅1个团,是红军在逆境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同时这场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团结一致取得的第一场军事胜利,成为万里长征的收官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后一场战役,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至抗日战争的形势走向起了促进作用。1935年11月的直罗镇战役后,中央红军正式在陕北落脚。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军事行动,却一直没有停止。而此后近一年时间,中共中央围绕陕甘苏区的生存发展,进行了多次军事斗争。红军先后发动了东征(1936年2至5月)和西征(1936年5至7月)战役,不仅将进入陕北进剿的晋绥军击退,同时打击了西北军阀的马鸿逵、马鸿宾等部,陕甘宁边界开辟纵横各200余公里的新区,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3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中共中央加紧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会议指出:目前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瓦窑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中央加强了与东北军、西北军等部的接触、沟通、交流和团结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经过不懈努力,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与红军取得共识,相继与红军达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这为陕甘苏区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到1936年8月,陕甘苏区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设有30多个县和1个特区。在陕北,红军、东北军和西北军已心照不宣地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局面,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壮大。1936年10月,红军3大主力胜利会师,万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3大主力刚会师,就突然面临着巨大压力。此时,蒋介石已对西北的形势十分不满。10月22日,蒋介石亲抵西安部署督战。在蒋委员长看来,各路红军主力会师,数万赤匪俨然在陕北另立了新中央苏区。而东北军、西北军等各地方实力派明显只求自保,对剿匪心不在焉。于是,为了扭转西北局势,蒋介石调动260个团,以中央军为主力,兵分4路集中围剿,企图借红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之机,一举解决陕甘苏区。蒋介石的“剿共”部署分为两步:第一步,组织“通渭会战”。令胡宗南第1军进至秦安、清水地区,王均第3军及关麟征第25师向天水、甘谷集结,毛炳文第37军向陇西、武山、榆盘集结;东北军于学忠部从兰州抽两个师进至定西,王以哲部控制平凉、隆德、静宁,董英斌部抽两师至固原策应。目的是要在西兰大道地区,给红军主力以致命的打击,防止红军西渡黄河,进据河西地带。第二步,组织最后“围剿”。集中几十万大军,配属100架新式战斗轰炸机,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战术,将红军主力压迫至黄河以东、西兰大道以北地区,一举消灭。同时,乘机观察张学良、杨虎城的动向,若张、杨拒绝“剿共”,则将其撤职查办,并将东北军、西北军调离西北地区,肢解消灭。1936年10月上旬末,不愿打内战的张学良,就把蒋介石的“通渭会战”计划通报中共中央,提议红军及早进行宁夏战役,打通苏联。面对敌军大规模进剿,红军方面也遇到了问题。为了反围剿,3大主力会师前,中央就提出旨在消灭胡宗南的《静(宁)会(宁)战役计划》;10月11日中央军委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计划实施宁夏战役,意图集中3个方面军主力向北发展,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但由于多种原因,静会、宁夏战役计划相继流产,迫使红军不得不放弃豫旺(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豫旺镇)以西的大片土地。国民党军则趁势从静宁、会宁追至陕甘苏区的门口,形势十分危急。当时,红军所在的陕甘宁交界处,是黄土高原最贫瘠的地区,人口稀少,干旱少雨,物产有限。数万红军云集此地,不仅难以补充兵员、筹集物资,且作战空间十分有限。而红军刚刚会师,红二、四方面军经过长途跋涉,红一方面军则刚经过连续作战,都十分疲惫。除了已经西渡黄河的西路军之外,红军三个方面军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仅有三万多人,不及国民党一个军。一旦反围剿失利,红军甚至会被迫离开陕甘,东渡黄河,再次战略转移。因此,红军必须痛击中央军,方能确保陕甘苏区的安全。而当时两军态势,胡宗南的第1军已经向豫旺扑来,第37军还在黄河东岸,第3军占领同心县城后行动迟缓,基本上就地观望,东北军则不愿意再当蒋介石的炮灰,遂在张学良授意下驻军庆阳、驿马镇一带备战。这种情况下,红军很快明确了作战目标:对东北军采取统一战线方针,保持对峙,维持默契;对毛炳文、王均部进行牵制,相机实施打击;对前出的主力胡宗南部,则以逐次转移,诱敌深入之法,在预定的有利地区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歼灭。而打歼灭战的地点,就选在了山城堡。10月28日,胡宗南率领国民党第1军进至硝河城池地区后,继续向海原、打拉池之间疾进,刘伯承则统一指挥三个方面军,准备组织海打战役。10月30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六个师集结于古西安州、麻春堡、陈家湾地域,红四方面军第31军集结于打拉池以东的干盐池地域,准备从东、西两面歼灭胡宗南先头一至两个师;第4军、第5军主力则在郭城驿、靖远、打拉池间占领阵地,以钳制毛炳文、王均两军,保障右翼安全;红二方面主力转移到海原以北和西北地域,保障左翼安全。但就在预定部署向伏击地秘密开进时,张国焘拒不执行前敌指挥部作战部署,擅自命令红四方面军第4军撤至贺家集、兴仁堡地区;第31军撤至同心城、王家团庄地区。这就意味着,当第5军从三角城西渡黄河时,已然打乱了先前的部署,同时又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右翼完全暴露。前敌总指挥彭德怀被迫取消作战计划,并令红军主力向同心城、王家团庄、李旺堡一线逐次转移,集结待机。10月31日,蒋介石继续指令驻海原马鸿宾第35师和东北军骑兵第6师,由海原向古西安州方向截击红军,并配合胡宗南第1军进攻。彭德怀找准时机,当即命第1军团第1师和第15军团第73师,在敌之左右两翼由西向东予以反击,在何家堡地区一举消灭敌军两个团,俘敌上千,残敌狼狈逃回海原。11月1日前后各路敌军卷土重来,以其第3军为左翼,由靖远经打拉池、贺家集向同心城追击;以其第67军四个师为右翼,由黑城镇经豫旺堡向环县、洪德城一线追击;以其主力第1军四个师为中路,自古西安州、海原经同心城、豫旺堡、盐池向榆林方向进攻,企图协同陕北之敌高桂滋、高双城、汤恩伯等部,将红军主力消灭于陕北。11月1日,前敌总指挥在关桥堡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讨论停止敌人追击对策,会议决定仍执行先打胡敌,以停止敌进攻计划。当红军主力转移到同心城、王家团庄、李旺堡一线后,主力军利用关桥堡、鸵厂堡地区的有利地形,一举歼灭了胡敌一部。但狡猾的胡宗南发现了红军的计划,并发觉自己已处于孤立突出的位置,在其第97师和第43师于11月4日、5日分别到达关桥堡和鸵厂堡后,胡宗南便下令部队行动谨慎,步步为营等待后续部队,两翼敌军则开始向红军主力侧后迂回。彭德怀见歼敌时机不成熟,遂下令部队继续向东转移,诱敌深入,再寻战机。红军几次设伏诱歼胡敌未成,便继续向东转移,此时敌军三路追兵仍在后步步紧逼,11月8日,党中央、中革军委提出新战略计划,指挥红军三大主力在现地区继续作战,以红一方面军主力和红二方面军组成南路军,以红四方面军两个军组成北路军,逐次向南、向东发展,以扩大苏区,扩大部队,解决给养;于适当时机,两路红军准备再渡黄河进入山西,寻求直接对日作战,或在晋冀鲁豫、皖鄂陕甘等省进行机动作战。11月12日,红军主力从同心城、王家团庄一线开始东移,胡宗南部紧紧咬住红军不放,红军再退就要将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暴露给敌人了,一场血战在所难免。此时,在保安的毛泽东、在南京的蒋介石都坐不住了。毕竟这一仗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毛泽东不敢懈怠,一日数电彭德怀,讨论围歼胡宗南的计划;蒋介石更是对胡宗南寄予厚望,鼓动胡宗南一举而下保安。中革军委根据敌情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的建议,于11月14日和15日接连下达指示,指出:我军主力“应即在豫旺县城以东,向山城堡迅速靠近,集结全力,准备打第一仗。为了统一战场上的指挥权,毛泽东代表中革军委委任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兼政委,要求红军三大方面军“绝对服从前敌总指挥彭德怀之命令”。已经到达前方的周恩来与朱德、彭德怀等共同指挥了这次战役。15日,红四方面军的第4军、第 31军分别进到了红城水、萌城、甜水堡和石堂岭附近地区待机;红二方面军到达环县以西地区;前敌指挥部及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和第81师移至了豫旺堡东南、东北和以东地区待机。待时机成熟的16日,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命红军各部迅速向山城堡南北地区集中。选择山城堡作为伏击阵地,有红军的考虑。山城堡位于环县以北的洪德城和甜水堡中间地带,川塬交互,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利于大部队设伏。该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土地荒凉,缺乏水源,即使有一两处水源也多是无法饮用的苦水,不利于大兵团机动,远道而来的中央军在这里很难展开。而且,和豫旺以西的一些新区不同,山城堡附近是陕甘苏区的老区,群众基础很好,便于红军隐蔽。此时蒋介石要求胡宗南部在人困马乏、断粮缺水情况下,急占定边、盐池,控制战略要点,向东打通榆林。心高气傲的胡宗南好大喜功,不管不顾地一路杀向苏区。11月17日,第1军兵分3路:左路第1师第1旅由惠安堡向东,中路第1师第2旅则向萌城、甜水堡推进,右路的第78师由西田家原向山城堡前进,第43、97师则在豫旺镇,作为第2梯队。作为蒋介石嫡系,外号大连长的胡宗南,此役部署的确差强人意:本来第1军就前出冒进,还将4个师分进以试图合击红军。彭德怀遂命令红四方面军第4军和第31军,在萌城以西地区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形成袋形部署,以第31军一部担任堵头,将主力置于敌必经之路右侧,第4军的四个团置于敌必经之路左侧。17日上午,敌第1师第2旅先头团进入我红四方面军的伏击圈,我军伏击部队立即发起猛烈攻击,敌损失600多人,敌团长还未来得及抵抗就命归西天,失去指挥群龙无首的敌残余军溃败而逃。双方主力还没碰,彭老总就已卸掉胡宗南一条臂膀。而另一条臂膀中央军78师,则正向红军预设阵地山城堡前进。萌城一战使胡宗南恼羞成怒,他命43师继续与左、右两路加速追赶。在胡宗南第1军的追击部署下,右路丁德隆指挥的第78师负责向山城堡方向追击,丁德隆指令其78师的第232旅、第234旅的第468团作为先头部队一路追击,进入山城堡一带。这时敌78师先头部队与其左路和中路追兵已相距较远,位置处于孤立突出,一步一步走入了山城堡我红军伏击圈,等待已久的歼敌良机终于到来。19日,彭德怀亲自到山城堡部署作战:由陕北红军和游击队统编后的红28军,在北面红井子一带钳制国民党军第1师第1旅;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一方面军81师,在洪德城、环县以西迟滞东北军;二方面军主力作为预备队,集结在洪德城以北;红一方面军担任主攻,第1军团在山城堡以南,第15军团和第4、31军在山城堡以北,隐蔽待机。20日,中央军第78师第232旅及234旅468团,进占山城堡。敌人的兵力部署是:以232旅464团部署在山城堡以北和以东阵地;将463团一个营部署在山城堡以南马掌子山东南山脚阵地,团主力为旅预备队;将234旅的468团(该团暂归232旅旅长指挥)一个营部署在山城堡以南马掌子山阵地,团主力部署在山城堡西北曹家阳台阵地;炮兵阵地设在山城堡以南200米处的高坎上,朝南方向。21日下午,在山城堡西北的哨马营,红15军团和红1军团第2师(师长刘亚楼)突然杀出,激战一天,切断了敌军退路。中央军232旅不得不变换阵地,逐步向有利地形撤退。此时,红1军团主力由南向北,第31军由北向南,第4军由东南而西北,3路齐出。21日黄昏,敌232旅步步为营正向山城堡以北山地撤退,红1军团第1师(师长陈赓)、第4师(师长李天佑)和红31军一部,就从南、东、北3面,直接攻入山城堡。双方激战一夜,到22日上午9时许,被压缩于山城堡西北山谷中的敌第232旅又1个团大部被歼。红军乘胜追击,红28军在红井子附近击溃第1师第1旅。至此,胡宗南的第1军4路出击,已有2路被废,其余各路仓皇西撤。山城堡战役胜利结束。11月23日下午,红军在山城堡的一个旧庙里召开大会,庆祝山城堡决战的伟大胜利。大会由杨尚昆主持,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左权、聂荣臻、贺龙、任弼时等三个方面军领导人参加了大会。朱德、彭德怀、贺龙等红军高级将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朱德在讲话中说:“三大红军西北大会师,到山城堡战斗结束了长征。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我们要在陕甘苏区站稳脚跟,迎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此役是红军3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场战役,3个方面军统一接受彭德怀的指挥,协同作战,配合默契,扭转了红军的被动局面,增强了内部团结,巩固了根据地,并进一步发展了抗日统一战线。山城堡之战后,全国要求停止内战的呼声迅速高涨。蒋介石坐卧不安,他把失败的责任推在与胡宗南第1军协同作战的东北军头上,对张学良严厉斥责。这使得处于观望状态的张学良加快了策划“兵谏”的步伐。不久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中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山城堡战役,由此成为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其不仅标志着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彻底失败,也为第2次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抗日拉开了序幕。开国十大元帅中,资料显示有五位与山城堡战役结缘,他们是朱德、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刘伯承。彭德怀时任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刘伯承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聂荣臻时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治委员。其他两位元帅虽没有直接参与指挥,但参加了战役的讨论、谋划、组织和间接指挥。开国十位大将,现有资料表明有四位参加过山城堡战役,他们是徐海东、陈赓、黄克诚、肖劲光。前三位当时都是一线指挥员,肖劲光时任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也对此次战役做了大量工作。开国五十七位上将,大约有三十位直接和间接参加了山城堡战役。杨得志、肖克、肖华、李天佑、杨勇、宋时轮、宋任穷、王震、韩先楚、邓华、陈再道、陈锡联、王宏坤等回忆录中都提到山城堡战役。粗略统计,开国中将177位,三分之一参与了山城堡战役。张震、王近山是其代表。开国少将1360位,约200以上的人参加了山城堡战役。
山城堡战役国军为什么失败
山城堡战役的胜利,挫败了蒋介石的进攻计划,大振了红军的军威,巩固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改变了红军的被动局面,对于增强红军内部团结,巩固与发展同东北军等部的统一战线,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中央军委的正确决策。此次作战前,中央军委曾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已失去了执行这一作战计划的条件。于是,中央军委便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根据敌人决心"围剿"红军于陕甘宁地区,且敌人孤军冒进的情况,中央军委于11月14日和15日接连向红军总部和前敌总指挥部下达指示,要求红军主力在山城堡地区“集结全力,准备打第一仗”。
二是三大主力红军团结战斗。在这次作战中,三个方面军的部队共同作战,能否做到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作战过程中,三个方面军的部队统一听从前敌总指挥彭德怀的命令,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使战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是担负主要进攻任务的红一方面军指战员,勇猛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当时东北军早已和红军达成互不侵犯的秘密协议,配合胡宗南进攻的王以哲所部即使在蒋系特务监视下仍秘密和红军发电报通报国军动向,使得胡宗南的部署被彭德怀了如指掌,而且王以哲部的进攻也以象征性为主,红军就可以以少量兵力阻滞东北军,而集中主力对付中央军。
城堡战争的最新版本
城堡战争1.14B作者表示1.14之后的版本将不再支持 WarCraft III 1.23 之前的版本,只支持1.24平台。特别提示:魔兽1.24修正了jass脚本语言的return bug,同时加入了hashtable系列函数来填补该bug的作用。所以1.24地图向之前版本的转换可以通过机械方法完成,这种转换并不会更改游戏的内容。Allenz为CF玩家汉化的1.20E版1.14城堡战争。重要的更新BUG修正:-科技模式将会如有意加入的一样,而且不会被设定预设值。-杀手在也不能控制了。这个BUG关系到了暴风雪新加入的函数。-特殊建筑将会运作正常了。-游戏应该不会那么快就开始延迟, 这个延迟是因为上面提到的BUG导致的。-德鲁依的技能将再度运作正常。-能量塔应该可以再度使用连锁闪电。-龙鹰可以使用它们的技能。-极冻蘑菇的伤害增加100,之前伤害计算错了。-堕落树人现在可以在科技0的阶段建造。-Fill指令现在只能填充5个玩家而不是6个。-MP模式再也不能给予6个玩家,因为会造成某些BUG。-九头海蛇现在有免疫跟法术抗性,跟其他传说部队一样。-银沼应该不会再对被寒冰发射器打中的建筑触发了。-修正了“食物不够”的讯息。-地狱火的永久献祭现在可以打击机械部队。-堕落的工人现在跟其他工人的视野一样了。-星落石碑现在将会对打击的区域打开可视视野让他能打击敌人。-电球现在可以在CD中丢到地上了。-梦魔现在不能控制传说部队了。-观察者现在离开游戏将不能给予队友金钱。-修正了不是每个部队都能用热键Q训练导致与建筑物升级的某些冲突。-传说建筑现在将会有传说字样显示在他们的说明视窗。-重写了部队的储存列跟乱数选取系统以期修正某些错误像是消除者无法消除全部敌人。平衡修正:-重新设定每科技等级的价格(现在比较便宜)。-增加九头海蛇的溅射伤害跟射程,而且他的建设伤害现在包含针对空军。-兽人的反空塔现在对空的伤害被增加了。-人类的防塔加强了。-红龙的溅射伤害从66%,33%降低到50,25。-减少亚龙跟影龙的起始法力25。-增加神枪手的射程并且让他移动变慢,增加他的对空伤害。-减少火山对建筑的伤害到33%。-稍微增加了斧王的血量。-增加了荒野石碑的魔法抗性效果5%。-减少寒冰发射器的木头消耗75,但是增加大型寒冰发射器的木头消耗同样的份量。-减少女妖的血量10。-支配模式(-dom)的收入增加现在减少到了15%。-减少传说部队的法术抗性5%。-把修理哥布林的生命时间加长了三倍。-传说部队建筑现在需要总共价格的1/2木头。-修正某些建筑的按钮位置。-增加爆炸法杖的木头消耗100使防塔能与他对比。新的功能:-balace模式现在是预设值。-新的游戏模式: 收入时间 (-it#):设定收入时间介于2到120秒的任何一个数字(预设10)。注意调整收入时间,大的影响平衡性,偏向于注重杀敌奖励还是收入。-重做了北方蘑菇,现在他有直接伤害,加上打晕法术只针对空军。他也变的比较贵了,但是对于北方来说将会是个花木头的好选项。-现在地图使用散列法术处理程序取代每个法术种类都一个,这应该可以对游戏后期的运作增加效率.-新的游戏模式:科技模式(-te): 建筑物将会被分成阶级0、1、2、3。你的工人购买科技来建造下一阶的建筑。-地图中间丑陋的森林现在被漂亮点的树取代了。
《城堡战争》怎么玩?
1.玩家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那些道具的利用,有的时候那些敌人的数量会比较多,这样的话玩家们就可以使用右下角的那些道具了,这样在前进的时候玩家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得分过关,并且拿到高分。2.在前进的时候玩家们就要能够很好的找到一些帮助我们的道具,并且在前进的时候还要能够利用好那些士兵,根据士兵的类型来准确的建造更多的士兵防守,这样在战斗的时候玩家们才能够快速地过关去。3.在游戏中玩家们在战斗之后会获得一定数量的金币,玩家们利用那些金币可以很好的去升级那些建筑和士兵,这样在战斗的时候玩家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并且更快的消灭掉敌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玩家们在前进的时候要能够很好的找到一些帮助我们的道具,这样在前进的时候玩家们就可以更快速的去完成任务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