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物馆文物介绍
山东省博物馆文物介绍:
1、东平汉墓壁画(汉):2007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我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2、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仿生陶器的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陶器中较为罕见,虽然是实用器,却造型生动,不失艺术情趣,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
3、甲骨文(商):原为清末罗振玉旧藏,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甲骨文总量居于在全国同类收藏单位前列,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天象,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山东省博物馆介绍
山东省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 1992年10月,位于千佛山北麓的新馆落成开放,新馆发展成为山东省文物及自然标本收藏中心,各类藏品达21余万件,占全省藏品三分之一,其中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玺印、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善本书等为其特色。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在收藏和保护文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传爱国主义,着力举办山东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和反映生物进化、环境保护的自然生物史陈列,并辅以灵活多样的专题文物陈列,建立起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陈列体系。 山东省博物馆十分注重加强国内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专题展览,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齐鲁文化的风采。 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大汶口》、《邹县野店》、《曲阜鲁国故城》、《山东汉画像石选集》、《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古钱新探》、《古钱新典》、《山旺昆虫化石》等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另外还编辑出版了《山东省博物馆书画选》、《高凤翰书画选》、《山东省博物馆藏品选》等精品图录,在业内和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 山东省博物馆基于丰富的藏品优势,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三位一体,肩负着展示山东地区璀璨的古代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是展示齐鲁文明的窗口。 该馆馆藏历史文物14万余件,近、现代文物及文字资料13万余件(册),自然标本8000余件。 该馆馆藏历史文物中,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藏品丰富。 此外,甲骨、商周青铜器、陶文、封泥、汉印、汉画像石、汉银雀山竹简、历代石刻、书画及善本图书,均有丰富的珍藏。 馆藏自然标本有10多个门类、近200个品种。 其中三叶虫、泰山燕子石、恐龙化石及山旺化石,在国内外古生物、地质诸学科方面颇有影响。 山东省博物馆出版著作有:《大汶口》、《曲阜鲁国故城》、《馆藏书画选》、 《中国古代货币通考》、 《古钱新探》、《双行精舍书跋集存》等。 东平汉墓壁画(汉):2007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我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仿生陶器的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陶器中较为罕见,虽然是实用器,却造型生动,不失艺术情趣,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 甲骨文(商):原为清末罗振玉旧藏,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甲骨文总量居于在全国同类收藏单位前列,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天象,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颂簋(周):1954年由山东文管会入藏山东博物馆,为传世青铜器中的珍品,流传有绪。 该器器型庄重,铸造精良,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铜器,最为重要的是,器物内底和器盖有152字对铭,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重要的文字资料,其金文规整、典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 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整器为两部分套合,以轮制而成,器壁薄如蛋壳,表面乌黑光亮,是典型龙山文化的特征性器物,代表了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鲁国大玉璧(战国):1977年出土于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 玉璧是祭祀天地的礼器,代表礼制文化的最高境界。 此玉璧为目前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两面都是三层纹饰,内外蟠螭纹,中间谷纹,器形规整,琢磨精良,是山东博物馆大厅穹顶玉璧的原型。 郑燮双松图轴(清):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此画是郑板桥中进士第一年送给肃翁的作品,图中一远一近两棵松树意寓同学品格高洁,树下有几杆修竹,怪石兰草,更是板桥擅长之笔。 画中长篇题记,讲述了同学之间的情意,该作品书法绘画俱佳,保存品相极好,是板桥难得一见的珍贵作品。 亚丑钺(商):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是商代礼仪重器、王权的象征,两面镌刻的铭文表明此钺的持有者是商代著名望族"亚丑"族群。 该器器型硕大,十分罕见,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西汉):1972年4月10日发现于银雀山汉墓。 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有无的千古之谜,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1世纪初,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九旒冕(明):1971年出土于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礼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山东省内最著名的三个博物馆
1、 山东省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历下区经十东路11899号,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该馆珍藏有数量众多的国家级文物,如东平汉墓壁画、《孙子兵法》竹简、颂簋、郑燮双松图轴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 青州市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公园西端,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及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占地40亩,收藏各类文物2万余件,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个专题陈列厅;
3、 青岛市博物馆, 位于鱼山路37号,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文物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甲骨、竹木牙角器等三十余个门类十多万件,其中书法、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1956年对外开放,位于济南市文化西路。(东经117度10分,北纬36度66分左右,地址在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1899号(燕山立交桥东2公里)。博物馆新馆选址在济南市区主干道经十路东段,2007年12月29日举行奠基,2010年6月圆满竣工,201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会开放,“山东省博物馆”至此更名“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现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宏伟、典雅的建筑群,体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一大景观开放时间: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 ;中国法定节假日 09:00-17:00门票价格:免费不免票,须携带有效证件领票入馆。【摘要】
山东省博物馆【提问】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1956年对外开放,位于济南市文化西路。(东经117度10分,北纬36度66分左右,地址在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1899号(燕山立交桥东2公里)。博物馆新馆选址在济南市区主干道经十路东段,2007年12月29日举行奠基,2010年6月圆满竣工,201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会开放,“山东省博物馆”至此更名“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现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宏伟、典雅的建筑群,体现了民族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一大景观开放时间: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 ;中国法定节假日 09:00-17:00门票价格:免费不免票,须携带有效证件领票入馆。【回答】
能不能再展开讲讲?【提问】
山东省博物馆在收藏和保护文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传爱国主义,着力举办山东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和反映生物进化、环境保护的自然生物史陈列,并辅以灵活多样的专题文物陈列,建立起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陈列体系。山东省博物馆十分注重加强国内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专题展览,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齐鲁文化的风采。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大汶口》、《邹县野店》、《曲阜鲁国故城》、《山东汉画像石选集》、《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等,参观时间在3-4个小时。【回答】
山东省博物馆现在免费了?
当前(2021年8月)是免费。开放时间:上午9:00~ 下午 7:00。周二至周日(16:00停止进馆) 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馆址:济南市经十路11899号免费不免票,须携带有效证件领票入馆。参观须知1 、酗酒、衣冠不整等影响公众形象者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无监护人陪伴的,谢绝入馆参观。2 、请自觉接受安检,严禁将违禁物品带入馆内,入馆前请将大件物品寄存,贵重物品自行保管。3 、严禁 携带宠物入馆。4 、山东博物馆为方便广大观众,提供了残疾人轮椅和婴儿推车,需借用的观众请到导览服务台办理。5 、请自觉保持环境卫生,请您不要将食物、饮料带入展厅,请勿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严禁在馆内吸烟或使用明火。6 、请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请勿触摸展厅内的文物、橱柜等设施。7 、按照国际惯例展厅内请勿摄像,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及三脚架,所拍照片禁止用于商业和出版。8 、请自觉遵守参观秩序,服从馆内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参观时请不要大声喧哗并建议您将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9 、参观如需人工讲解,请提前七天预约,咨询电话:85058201。
山东省博物馆开放时间
山东省博物馆开放时间上午 9:00 ~ 下午 17:00。周二至周日(16:00停止进馆)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馆址:济南市经十路11899号。预约电话:0531-85058201。参观须知:1 、酗酒、衣冠不整等影响公众形象者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无监护人陪伴的,谢绝入馆参观。2 、请自觉接受安检,严禁将违禁物品带入馆内,入馆前请将大件物品寄存,贵重物品自行保管。3 、严禁 携带宠物入馆。4 、山东博物馆为方便广大观众,提供了残疾人轮椅和婴儿推车,需借用的观众请到导览服务台办理。5 、请自觉保持环境卫生,请您不要将食物、饮料带入展厅,请勿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严禁在馆内吸烟或使用明火。6 、请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请勿触摸展厅内的文物、橱柜等设施。以上内容参考 山东博物馆官网-开放时间
山东博物馆怎么预约
步骤如下:一、设备:安卓、苹果手机二、应用:微信客户端1、进入山东省博物馆公众号,点击参观预约。2、点击预约。 3、添加游客信息,如图所示,然后点击保存。 4、添加完成后,点击立即预约——开始预约。5、选择预约日期和时间后,点击合适。6、点击【提交预约】,预约成功。
山东博物馆开放时间
山东博物馆开放时间:每周周日、周二至周六9:00—17:00时(周一闭馆)。山东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899号,占地面积210亩,主体建筑面积82900平方米,展陈面积25000平方米,隶属山东省文化厅,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截至2019年末,山东博物馆藏品有14418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8895件/套。山东博物馆先后荣获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颁发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称号。馆藏文物山东博物馆藏品来源于山东省广泛的调查与征集,以及田野考古发掘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还通过考古发掘移交、定向征集、个人捐赠等途径新增了一批珍贵文物。山东省博物馆文物藏品大多为山东地区出土与传世的珍品,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其品种多样,构成完整的文物收藏体系,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甲骨、竹简、漆器、印章、封泥、砖瓦、陶文、钱币、服饰等门类,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有什么好玩的展览
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山东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即将于2014年11月16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最好的非洲野生动物展,也是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四年来首个自然类常设展览。展览筹备两年多来,集多方顶尖之力,打造最高水平自然动物类展览。中文名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外文名African wildlife migration Exhibition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山东博物馆以图文并茂和动物标本展示的形式推出“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侧记展览。展览模拟呈现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这一生物界的壮丽史诗,让观众感受非洲大陆的狂野之美,聆听自然谱写的生命赞歌。[1]山东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于2014年11月16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最好的非洲野生动物展,也是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四年来首个自然类常设展览。展览筹备两年多来,集多方顶尖之力,打造最高水平自然动物类展览。据了解,展品主要由美国慈善家贝林先生的捐赠构成,共展出包括非洲象、犀牛、尼罗鳄、非洲狮在内的珍贵非洲野生动物百余种,总共有超过350件非洲野生动物。“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共分为“走进非洲”、“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非洲伊甸园”、“贝林小屋”和“贝林号非洲科考车”五大部分,以真实的非洲野生动物标本和还原场景,再现非洲的地理地貌,直观感受动物大迁徙的过程,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树立人们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观众来到“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在观看了震撼的展览之后,还能走进“贝林号非洲科考车”,通过探索性学习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科学体验和科普知识。展览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场景,斑马群的狂奔、狮子和鬣狗捕食落后的羚羊、角马飞跃马拉河……让你不用去非洲就能看到整个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的过程。逼真的立体模型,在加上超真实的3D投影动画和现场还原音效,让观众犹如站在马拉河畔,亲眼目睹这一壮观的景象。为了此次“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山东博物馆在展览选址、展陈设计、布展等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工夫。在展览确定之初,山东博物馆就将两个大面积超高度的自然展厅作为“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的展览位置,展厅高度达到了18米,相当于6层楼的高度,面积3000平米。在展览设计方面,山东博物馆专门聘请了国际顶级展览设计公司,担任展览的设计工作
山东博物馆在哪
1. 山东博物馆简介
山东博物馆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128号,是一家集文物陈列展示、文物保护研究、文物科普教育、文物修复和文物交流合作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该馆成立于1954年,是山东省文化系统的重点事业单位,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2. 展馆分布
山东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到8.1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分为地上6层和地下1层,设有各类展厅40余个。展厅主要展示的是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革命文物和古代艺术品等,尤其是以汉代文物和齐鲁文化为特色,是集山东历史文化和人文精华于一身的代表性博物馆之一。
3. 展品亮点
山东博物馆秉承“以藏品为基础、公益性为宗旨”的原则,注重文物的保护、研究与传播。其中陈列的汉代文物、齐鲁文化艺术品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其中以“淄博战车马”、拍卖记录创历史的“齐梁金距”、以及“历山仙人墓出土文物”等为代表的文物精品备受游客青睐。
4. 展览活动
山东博物馆不仅致力于文物的陈列展示,还注重与时俱进,不断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每年会举办多个大型展览,如“千古楼兰——西域文化与丝绸之路”、“丝路文明——敦煌艺术展”、“百年民国——中国近现代史特展”等。此外,博物馆还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学术讲座、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不断为广大文化爱好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学习和体验。
5. 参观攻略
参观山东博物馆建议游客提前了解陈列展览内容,并提前预订门票,以便节省等待时间。建议参观时间不要过长,一般2-3小时即可。进入展馆前,需先存放随身物品,并保持安静、不要触碰展览品。同时,也可以选择跟随博物馆讲解员,系统学习文物知识并领略深厚的文化内涵。
6. 社会责任
山东博物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文物保护、宣传推广、文化传承、公共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博物馆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举办各种文化教育普及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总之,山东博物馆作为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不仅展示了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华,同时也注重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通过参观博物馆,既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沉淀,也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和心灵洗礼。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介绍
2006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山东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又一次被提上日程,成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山东文化事业、促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一项重大决策。经十东路新馆于2007年12月奠基,2010年11月16日对公众开放。经过三年多的紧张建设,这座充分展现山东文化特色、主体建筑面积达8.29万平方米、高74米的现代化博物馆宏伟建筑矗立在泉城济南,实现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飞跃。
二十一世纪新省博
新的山东博物馆不仅承载着山东省博物馆百年发展历史,也承载着新馆建设者和文博工作者繁荣文博事业的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山东博物馆将扎实做好文物收藏、科学研究与陈列展览等各项工作,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一流业绩,服务于社会大众,为建设文化强省履行职责。
山东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当时的馆址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位于济南市广智院街广智院旧址,系1904年英国浸礼教会牧师怀恩光创建,原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博物馆之一;西院位于济南市上新街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旧址,原是一处融道、佛、儒、基督、伊斯兰五教合一的宗教团体驻地,1942年建成。山东省博物馆成立后,将济南广智院旧址辟为自然陈列室、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旧址辟为历史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