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深汕新区

时间:2024-07-24 05:46:11 编辑:阿旭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哪里?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广东省汕尾市西部,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西北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连。深汕特别合作区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由鹅埠、小漠、赤石、鲘门四个街道组成,海岸线长50.9千米。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产业基础先进制造业: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万泽航空、虹菱电器、中安视安防设备,瑞和工业园,华阳机电,凌祺机电,金科纳米材料,易能电气、康强管材,晟火运动数码,海晖供港食品生产基地等。现代旅游业:南方澳度假村,九龙湾生态园,金丽湾度假村二期,日月湖生态园,水底山温泉度假庄园,鲘门游艇会所暨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深汕特别合作区属于哪个市

不属于任何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是隶属于深圳市和汕尾市共同合作管理的副地级市,于2017年9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由深圳全面主导合作区建设和管理。深汕特别合作区下辖鹅埠镇、鲘门镇、小漠镇、赤石镇,与惠州市相接;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邻,距汕尾市中心仅30公里左右、深圳市中心一个半小时左右。
深汕特别合作区境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这里建设南方大港和重要商埠,宋代名相文天祥、抗倭名将俞大猷、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此留下了足迹。这里还有红四师纪念馆、大安峒革命烈士纪念墓园、彭湃宣传革命旧址、东纵六支战斗遗址等众多红色遗迹,文化多彩斑斓。


深汕新区的介绍

深汕新区指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SSCZ),全称为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全国第一个特别合作区、拥有地级市管理权限,是深圳市和汕尾市共同合作管理的地级市 。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处中国华南,珠江口东侧,濒临南中国海。下辖鹅埠镇、鲘门镇、小漠镇、赤石镇(包括园墩乡及20几个个大小岛屿)。与惠州市相接;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邻, 距汕尾市中心仅30公里左右[1] 。2011年之前的深汕特别合作区还是一个小渔村。2011至2014年间,深汕特别合作区 由于体制、行政因素导致发展缓慢。2014年体制分工确认后,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将成为振兴粤东西北的排头兵,也将是汕尾市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汕尾市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特别的经济体系以及 特殊的管理区划闻世。2014年4月1日,新一任深汕区区长何学文上任、深汕区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深汕特别合作区享受老区、深圳经济特区、特别合作区的政策优惠,并可享受民政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地级市管理权。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和汕尾文化交融之地,也是汕尾和粤东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小深圳”、“汕尾之窗”、“美食天堂”和“黄金海岸”、未来之城等美誉。

深汕合作区属于深圳吗

属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全称为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全国第一个特别合作区、拥有地级市管理权限,位于汕尾市由深圳市管辖。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处中国华南,珠江三角洲东侧,濒临南中国海。下辖鹅埠镇、鲘门镇、小漠镇、赤石镇(包括园墩乡及20几个大小岛屿)。深汕特别合作区依山面海,拥有42.5千米海岸线,邻近国际帆船赛区红海湾,区内已建成海丽高尔夫球场、小漠南方澳度假村和鲘门金丽湾度假村,还有明热温泉度假村等正在开工建设,同时区内拥有具备发展为深水码头的港湾资源。深汕合作区的产业:先进制造业: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华润海丰电厂,中安视安防设备,瑞和工业园,芯灵微电子,华阳机电,凌祺机电,凌阳国际珠宝城,大百汇生物科技园,科兴生物,金科纳米材料,康强管材,晟火运动数码,海晖供港食品生产基地。现代旅游业:南方澳度假村,九龙湾生态园,金丽湾度假村二期,影视城主体公园,日月湖生态园,田园沐歌温泉旅游度假村,鲘门游艇会所暨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深汕合作区属于深圳吗

深汕合作区属于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前身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汕尾市鹅埠镇,是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由汕尾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共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西部,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西北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连,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由鹅埠、小漠、赤石、鲘门四个街道组成。深汕合作区的发展目标深汕合作区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制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为品牌定位,致力于到2025年,将深圳的产业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让深圳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中央“大礼包”之下,深汕合作区“工改”迎来更明朗预期

即将迎来40岁生日的深圳接收了中央正式抛出的“礼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
其中,涉及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下称“农转用”)的审批权限由广东省进一步下放至深圳、深圳持续推进的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获中央文件鼓励等,被业内认为或释放系列“二级利好”。
相较于农业用地有限的深圳而言,超过60%土地属于非建设用地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大获裨益。有多位人士乐观预判,《实施方案》本质上是推动深圳将此前的农村土地改革经验、农村户籍人口转城市户籍人口经验等经济、社会管理实践方法复制到深汕特别合作区。
率先开启“工改”序幕的深圳,至今十三年间工改二三产混合功能的项目并不少。此次首度获中央文件鼓励支持,房企人士也期待更多工改细则跟进。
农转用权限下放
《实施方案》指出,“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下称“农转用”)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
早在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作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深圳也拿到了这项权利,这为深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彼时,国务院还授予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等8省市“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以及其他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下列3种征收土地情况的,需要由国务院批准——征收永久基本农田;征收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征收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在《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下,深圳目前拥有了后面两种审批权,但尚不具有第一种情况的审批权。
相较之下,深圳此次获得的土地审批权限要小一些。但农转用权限由广东省下放至深圳。
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副会长、合一城市更新集团董事总经理罗宇指出,这也契合《实施方案》第二十五条所提到的“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对于深圳土地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深圳现有1997.47平方公里土地,深汕特别合作区还有468.3平方公里土地。市区内几乎都是建设用地,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关外的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及深汕特别合作区。
早在2005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全市总用地的49.88%划入了生态控制线范围。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强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高力国际华南区咨询服务部执行董事陈厚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之际一方面表示,土地审批权限的下放能部分缓解深圳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但他也直言在生态保护红线的作用下,深圳乃至深汕合作区实际可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要打折扣。“新政策并不是类似于新增深汕特别合作区那样的飞地给深圳,只是土地审批权限的下放,对深圳土地管理有利,但实际作用有限。”
《实施方案》也有提及“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8年12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被称作深圳第“10+1”区。
截至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医疗、教育、产业等多个方面都与深圳展开了对接。仅产业引进方面,截至目前,深汕合作区供地产业项目89个(82个来自深圳),涉及机器人、新材料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提供6.3万个就业岗位。
深汕合作区对接深圳资源以更好对标深圳被外界视为两地关系互动的主旋律。伴随产业及配套公共资源的引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也被视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陈厚桥等人士也指出,《实施方案》提及深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本质上是推动深圳将此前的农村土地改革经验、农村户籍人口转城市户籍人口经验等经济、社会管理实践方法复制到深汕特别合作区。
“工改”业务迎更明朗预期
除了给深圳土地管理适度放权外,《实施方案》有提出“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
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制度即工业和商业、居住、公共设施等用地功能混合。
近几年,深圳、东莞等均开始了此类探索,即将现有存量工业用地或旧工业区,升级改造为用地性质为M0(新型产业用地)。
根据深圳2015年发布的《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M0地块主导用途为厂房(无污染生产)、研发用房,其它用途包括商业、宿舍、可附设的市政设施、可附设的交通设施、其它配套辅助设施地块等。深圳的M0地块通常由工业地块城市更新而来,改造后的地块可以建设工厂、办公楼、商业、公寓等。
罗宇认为,二三产混合在深圳已有实践,《实施方案》对此更多是支持鼓励。“深圳早在2007年工业区升级改造政策出台就开启了‘工改’序幕,至今十三年间工改二三产混合功能的项目也不少。”
业内人士对于《实施方案》的出台更多是看作工改获中央文件鼓励支持,迎来更积极政策预期。
这几年,“工改工”类城市更新越来越受重视。但与之对应的是并不见减少的各类争议。
按照深圳“十三五”规划要求,深圳市政府确定新增产业用地目标,到2020年,整体用于工业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30%,或者说划定了270平方公里的“工业红线”。
对于划定工业区块控制线内的工业用地达270公里,外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尤其是近年深圳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有声音就称,深圳不应该划定这么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如果计算去除近50%的生态红线、30%的工业用地,再扣除医院、学校、公路等配套用地,留给住宅的土地太少了。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言论称,“深圳应将当前30%的工业用地红线降至20%”、“三产用地比重应提高”、“深圳工业用地规划已不匹配深圳产业结构”等。此次《实施方案》出台,也引发不少关注该领域预期的业内人士关注。
佳兆业集团副总裁刘策对此就有分析称,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强调存量工业土地盘活,这背后是深圳工业红线用地预留过大、服务用地不足。
“深圳供地结构性的问题,住宅偏少,工业用地偏多,适合传统经济结构,但现在大量人口进到深圳,第三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地均GDP提升,对工业用地需求降低,但对配套住宅和商服用地需求增加,需要调整优化供地结构。”刘策分析称,工改商、工改居和商改租等有较好的政策预期。
目前,《实施方案》尚未涉及工改更细化的条款。对于外界口中的“一份大礼包”,房企人士表示,“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及区域价值获中央文件认可,长远利好深耕该片区的企业。


深圳都有哪些区啊?

截至2020年,深圳有10个区,分别是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深圳简介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以上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市行政区划

深圳有哪些区

深圳有九个市辖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
1.福田区
福田区位于深圳中部,是深圳的行政、金融、文化、商业和对外交流中心,面积78.66平方公里。
2.罗湖区
罗湖区是深圳的中心城区之一。辖区总面积78.7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4.74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83个社区工作站。
3.盐田区
盐田区,地处深圳东部门户,距市中心不到12公里,背靠东莞、惠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总面积74.99平方公里。
4.南山区
南山区位于深圳中西部。行政区域东临福田区,南接幸福村、赤尾村,西接宝安区,北靠杨泰山、蛇口港、大铲岛、内伶仃岛,东南靠深圳湾与香港元朗区接壤,西南靠珠江口与澳门、珠海接壤。辖区陆地面积187.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3.7公里。
5.宝安区
宝安区,位于深圳西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东接龙华区,南接南山区,西接伶仃洋,北接光明区和东莞市,国土面积397平方公里。
6.龙岗区
龙岗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北部,东临大亚湾,西接惠州市,南接深圳市龙华区,南接罗湖区、盐田区,与香港新界隔大鹏湾相望,北接惠州市、东莞市。全区实际管理面积388.21平方公里。
7.龙华区
龙华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位于深圳的地理中心和城市发展的中轴线。毗邻“六区一市”,北接东莞市和光明区,东临龙岗,南接福田、罗湖、南山,西接宝安。总面积175.6平方公里。
8.平山区
坪山位于深圳东北部,处于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3+2”经济圈的地理中心。被市政府赋予“深圳东部中心城市、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深圳未来产业实验区”的发展定位。辖区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7万。
9.明亮区域
光明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东临观澜,西接松岗,南接石岩,北接东莞。光明区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