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刷镀工艺

时间:2024-07-24 12:38:16 编辑:阿旭

什么是电刷镀?它有什么特点? 电刷镀及其特点简述

电刷镀又称金属笔镀或快速电镀。借助电化学方法,以浸满镀液的镀笔为阳极,使金属离子在负极(工件)表面上放电结晶,形成金属覆盖层的工艺过程。镀笔为不溶性阳极,镀液采用有机络合物的金属盐水溶液,刷镀时镀笔与工件表面接触并不断地移动。

它的特点如下:

1、设备简单,不需要镀槽,便于携带,适用于野外及现场修复。尤其对于大型、精密设备的现场不解体修复更具有实用价值。

2、工艺简单,操作灵活,不需要镀的部位不要用很多的材料保护。

3、操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有相对运动,故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它比槽镀使用的电流密度大几倍到几十倍。

4、镀液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所以镀积速度快(比槽镀快5倍~10倍)。

5、溶液种类多,应用范围广。已有一百多种不同用途的溶液,适用于各个行业不同的需要。

6、溶液性能稳定,使用时不需要化验和调整;无毒,对环境污染小;不燃、不爆,储存、运输方便。

7、配有专用除油和除锈的电解溶液,所以表面预处理效果好,镀层质量高,结合强度大。

8、有不同型号的镀笔,并配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不溶阳极,对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及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都可修复。某些阳极也可使用可溶性阳极。

9、费用低,经济效益大。

10、镀后一般不需要机械加工。

11、一套设备可在多种材料上刷镀,可以镀几十种镀层。获得复合镀层非常方便,并可用叠层结构得到大厚度镀层。

12、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可以控制,既可均匀镀,也可以不均匀镀。


什么是电刷镀 电刷镀及其特点简述

电刷镀又称金属笔镀或快速电镀。借助电化学方法,以浸满镀液的镀笔为阳极,使金属离子在负极(工件)表面上放电结晶,形成金属覆盖层的工艺过程。镀笔为不溶性阳极,镀液采用有机络合物的金属盐水溶液,刷镀时镀笔与工件表面接触并不断地移动。它的特点如下:1、设备简单,不需要镀槽,便于携带,适用于野外及现场修复。尤其对于大型、精密设备的现场不解体修复更具有实用价值。2、工艺简单,操作灵活,不需要镀的部位不要用很多的材料保护。3、操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有相对运动,故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它比槽镀使用的电流密度大几倍到几十倍。4、镀液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所以镀积速度快(比槽镀快5倍~10倍)。5、溶液种类多,应用范围广。已有一百多种不同用途的溶液,适用于各个行业不同的需要。6、溶液性能稳定,使用时不需要化验和调整;无毒,对环境污染小;不燃、不爆,储存、运输方便。7、配有专用除油和除锈的电解溶液,所以表面预处理效果好,镀层质量高,结合强度大。8、有不同型号的镀笔,并配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不溶阳极,对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及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都可修复。某些阳极也可使用可溶性阳极。9、费用低,经济效益大。10、镀后一般不需要机械加工。11、一套设备可在多种材料上刷镀,可以镀几十种镀层。获得复合镀层非常方便,并可用叠层结构得到大厚度镀层。12、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可以控制,既可均匀镀,也可以不均匀镀。


刷镀工艺应用的范围在哪,有哪些局限性?

电刷镀的应用范围
电刷镀技术已在航空航天、机车车辆、船舶舰艇、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工程机械、电子电力、文物修复、工艺品装饰、局部镀金、渡银等方面获得大量应用。概括讲有以下方面:轴颈磨损的修复。孔类零件的修理。滚动轴承的修理。
(1)电刷镀工艺能快速修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超差、磨损、凹坑及划伤,恢复磨损和超差零件的尺寸,满足公差要求;
(2)在碳钢、不锈钢、铸铁(钢)、铜(合金)、铝(合金)等各类金属材料上均有良好结合力,镀层硬度高、耐磨性好、修复厚度能达到1.0mm以上,可满足各种修复的性能要求。新品刷镀保护层。用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表面防腐性和抗高温氧化性;
(3)模具的修理和防护。如表面刷镀镜面镀层,满足防腐及表面光泽度的要求,提高模具使用性能和寿命;
(4)大型和精密零件,如曲轴、油缸、柱塞、机体、导杆等局部磨损、擦伤、凹坑、腐蚀点等的修复;
(5)改善零件表面的冶金性能。如改善材料的钎焊性,零件局部防渗碳、防渗氮等;
(6)改善轴承和配合面的过盈及配合性能。如增加过盈量、增加配合面的耐磨性及防腐性;
(7)印刷电路板的维修和保护。如插脚镀金,银等;
(8)电气触点、接头和高压开关的维修和防护;
(9)通常槽度难以完成的作业。如有缺陷的镀件修复、无法入槽的工件、已安装在设备上的工件、只需局部施镀的工件、部分深孔、盲孔等;
(10)在常温下施工,保证基体不产生热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如铸件沙眼、淬火裂纹修补,几乎看不出痕迹;
刷镀的应用有局限性,即使现今已发展到机械化和自动化刷镀,也不可能代替槽镀。对于大批量的中小型零件、大面积镀覆的工件进行装饰性电镀或尺寸电镀时,刷镀就不如槽镀。


刷镀工艺应用的范围在哪,有哪些局限性?

电刷镀应用范围
电刷镀技术已航空航、机车车辆、船舶舰艇、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工程机械、电电力、文物修复、工艺品装饰、局部镀金、渡银等面获量应用概括讲面:轴颈磨损修复孔类零件修理滚轴承修理
(1)电刷镀工艺能快速修复机械零部件加工超差、磨损、凹坑及划伤恢复磨损超差零件尺寸满足公差要求;
(2)碳钢、锈钢、铸铁(钢)、铜(合金)、铝(合金)等各类金属材料均良结合力镀层硬度高、耐磨性、修复厚度能达1.0mm满足各种修复性能要求新品刷镀保护层用于提高零件耐磨性、表面防腐性抗高温氧化性;
(3)模具修理防护表面刷镀镜面镀层满足防腐及表面光泽度要求提高模具使用性能寿命;
(4)型精密零件曲轴、油缸、柱塞、机体、导杆等局部磨损、擦伤、凹坑、腐蚀点等修复;
(5)改善零件表面冶金性能改善材料钎焊性零件局部防渗碳、防渗氮等;
(6)改善轴承配合面盈及配合性能增加盈量、增加配合面耐磨性及防腐性;
(7)印刷电路板维修保护插脚镀金银等;
(8)电气触点、接高压关维修防护;
(9)通槽度难完作业缺陷镀件修复、入槽工件、已安装设备工件、需局部施镀工件、部深孔、盲孔等;
(10)温施工保证基体产热变形金相组织变化延零部件使用寿命铸件沙眼、淬火裂纹修补几乎看痕迹;
刷镀应用局限性即使现今已发展机械化自化刷镀能代替槽镀于批量型零件、面积镀覆工件进行装饰性电镀或尺寸电镀刷镀槽镀


刷镀工艺应用的范围在哪,有哪些局限性?

电刷镀的应用范围
电刷镀技术已在航空航天、机车车辆、船舶舰艇、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工程机械、电子电力、文物修复、工艺品装饰、局部镀金、渡银等方面获得大量应用。概括讲有以下方面:轴颈磨损的修复。孔类零件的修理。滚动轴承的修理。
(1)电刷镀工艺能快速修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超差、磨损、凹坑及划伤,恢复磨损和超差零件的尺寸,满足公差要求;
(2)在碳钢、不锈钢、铸铁(钢)、铜(合金)、铝(合金)等各类金属材料上均有良好结合力,镀层硬度高、耐磨性好、修复厚度能达到1.0mm以上,可满足各种修复的性能要求。新品刷镀保护层。用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表面防腐性和抗高温氧化性;
(3)模具的修理和防护。如表面刷镀镜面镀层,满足防腐及表面光泽度的要求,提高模具使用性能和寿命;
(4)大型和精密零件,如曲轴、油缸、柱塞、机体、导杆等局部磨损、擦伤、凹坑、腐蚀点等的修复;
(5)改善零件表面的冶金性能。如改善材料的钎焊性,零件局部防渗碳、防渗氮等;
(6)改善轴承和配合面的过盈及配合性能。如增加过盈量、增加配合面的耐磨性及防腐性;
(7)印刷电路板的维修和保护。如插脚镀金,银等;
(8)电气触点、接头和高压开关的维修和防护;
(9)通常槽度难以完成的作业。如有缺陷的镀件修复、无法入槽的工件、已安装在设备上的工件、只需局部施镀的工件、部分深孔、盲孔等;
(10)在常温下施工,保证基体不产生热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如铸件沙眼、淬火裂纹修补,几乎看不出痕迹;
刷镀的应用有局限性,即使现今已发展到机械化和自动化刷镀,也不可能代替槽镀。对于大批量的中小型零件、大面积镀覆的工件进行装饰性电镀或尺寸电镀时,刷镀就不如槽镀。


什么是电刷镀

电刷镀又称金属笔镀或快速电镀。借助电化学方法,以浸满镀液的镀笔为阳极,使金属离子在负极(工件)表面上放电结晶,形成金属覆盖层的工艺过程。镀笔为不溶性阳极,镀液采用有机络合物的金属盐水溶液,刷镀时镀笔与工件表面接触并不断地移动。它的特点如下:1、设备简单,不需要镀槽,便于携带,适用于野外及现场修复。尤其对于大型、精密设备的现场不解体修复更具有实用价值。2、工艺简单,操作灵活,不需要镀的部位不要用很多的材料保护。3、操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有相对运动,故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它比槽镀使用的电流密度大几倍到几十倍。4、镀液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所以镀积速度快(比槽镀快5倍~10倍)。5、溶液种类多,应用范围广。已有一百多种不同用途的溶液,适用于各个行业不同的需要。6、溶液性能稳定,使用时不需要化验和调整;无毒,对环境污染小;不燃、不爆,储存、运输方便。7、配有专用除油和除锈的电解溶液,所以表面预处理效果好,镀层质量高,结合强度大。8、有不同型号的镀笔,并配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不溶阳极,对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及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都可修复。某些阳极也可使用可溶性阳极。9、费用低,经济效益大。10、镀后一般不需要机械加工。11、一套设备可在多种材料上刷镀,可以镀几十种镀层。获得复合镀层非常方便,并可用叠层结构得到大厚度镀层。12、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可以控制,既可均匀镀,也可以不均匀镀。


什么是电刷镀?它有什么特点?

  电刷镀又称金属笔镀或快速电镀。借助电化学方法,以浸满镀液的镀笔为阳极,使金属离子在负极(工件)表面上放电结晶,形成金属覆盖层的工艺过程。镀笔为不溶性阳极,镀液采用有机络合物的金属盐水溶液,刷镀时镀笔与工件表面接触并不断地移动。

  它的特点如下:

  1、设备简单,不需要镀槽,便于携带,适用于野外及现场修复。尤其对于大型、精密设备的现场不解体修复更具有实用价值。

  2、工艺简单,操作灵活,不需要镀的部位不要用很多的材料保护。

  3、操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有相对运动,故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它比槽镀使用的电流密度大几倍到几十倍。

  4、镀液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所以镀积速度快(比槽镀快5倍~10倍)。

  5、溶液种类多,应用范围广。已有一百多种不同用途的溶液,适用于各个行业不同的需要。

  6、溶液性能稳定,使用时不需要化验和调整;无毒,对环境污染小;不燃、不爆,储存、运输方便。

  7、配有专用除油和除锈的电解溶液,所以表面预处理效果好,镀层质量高,结合强度大。

  8、有不同型号的镀笔,并配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不溶阳极,对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及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都可修复。某些阳极也可使用可溶性阳极。

  9、费用低,经济效益大。

  10、镀后一般不需要机械加工。

  11、一套设备可在多种材料上刷镀,可以镀几十种镀层。获得复合镀层非常方便,并可用叠层结构得到大厚度镀层。

  12、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可以控制,既可均匀镀,也可以不均匀镀。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金属表面变成为绝缘的吗?涂层,喷涂什么可以解决次问题

高温电绝缘涂层。高温电绝缘涂层实际上是一种陶瓷涂层,它除了能在高温下保持电绝缘性能外,还能与金属导线紧密“团结”在一起,做到“天衣无缝”,就算将导线七绕八弯,它们也不会分离,这种涂层非常致密,涂上它,两根电压差很大的导线碰在一起,也不会发生击穿现象。高温电绝缘涂层根据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种类。如石墨导体表面上的氮化硼或氧化铝、氟化铜涂层,到400℃仍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金属导线上的搪瓷到700℃,磷酸盐为基的无机粘结剂涂层到1000℃,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在1300℃,都仍保持着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高温电绝缘涂层已在电力、电机、电器、电子、航空、原子能、空间技术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扩展资料: 绝缘涂料耐温600℃以下,采用无机-有机聚合物基料,体积电阻率高、结构紧密的无机晶体材料组成,如氧化铝、氮化硅等为填料,以陶瓷微粒为高温成膜物为主,组成耐高温绝缘涂料。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配比,避免杂散离子,尤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的引入;尽量减少玻璃相的含量,并尽量降低为改善工艺性能而加入的玻璃相的导电率。在生产过程中,还注意严格控制引入铁,钴等可变价金属离子,以免产生自由离子和空穴。同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以免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出现电子和空穴,防止产生晶格转换而造成晶体缺陷。绝缘涂料可以涂刷各种材质上,常温固化,固化时间在24小时以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涂层

金属表面绝缘处理的方法?

  金属表面绝缘处理的方法如下:
  一、气相沉积层
  气相沉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技术,它分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
(CVD),最近又发展了复合的物理化学气相沉积(PCVD)。物理气相沉积是利用真空蒸发、离
子溅射、离子镀等方法沉积成膜;化学气相沉积则是利用镀层材料的挥发性化合物气体分解
或化合的反应产物而沉积成膜;物理化学气相沉积即等离子体加化学气相沉积。采用这种方
法可以镀金属膜、合金膜、陶瓷膜或金刚石膜等。
目前在刀具、模具上用的最多的是沉积一层高硬度、高耐磨及抗腐蚀的TiC、TiN、Al↓2O↓3
或TiCN复合膜。这些镀层均很薄,实用厚度一般只有3~7μm。而在一般机器零件上可达10~
20μm。TiN的硬度为1800~2000HV,呈金黄色;TiC的硬度为2500~3200HV,呈暗灰色;
Al↓2O↓3的硬度为3000HV,它们与基材之间均具有牢固的冶金结合。对于机械磨损(低速切削)
来说,抗磨顺序依次是TiC>TiCN>TiN>Al↓2O↓3,但对于热磨损(如高速切削)其抗磨顺序正
好相反。气相沉积不仅可以提高刀具、模具、机件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使产品获得优美的外
观色彩。
  二、激光和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层
  激光和电子束作为热源用于材料表面改性,是从70年代开始的。由于它们具有能量密度
高、加热冷却速度快、热影响区小、零件改性效果好等高能速表面处理技术的一切优点,而
且又不需要在真空室内进行,操作比较灵活,故发展速度很快。激光和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
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相变硬化处理,熔凝处理和表面合金化与涂敷,本书着重介绍表面合
金化处理及其覆盖层组织。
激光和电子束表面合金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表面冶金过程,即通过高密度能束与基材
表面涂层合金相互作用,使其发生物理冶金和化学变化,从而达到表面强化的目的。
目前用于钢件表面合金化的元素和碳化物很多,归纳起来有W、Cr、Ni、Mo、Co、Ti、
Si、B及WC、Cr↓3C↓2、TiC等,可根据工件表面所要求的性能来选择和确定。
钢件表面经合金化后,其组织状态按受热条件不同分为合金化区,热影响区(过热)和基
材组织三部分。合金化区一般呈铸态技晶状组织,在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基体上分布各种共
晶碳化物相,起到强化作用。热影响区(包括扩散层)一般晶粒比较粗大,有的含Ni、Cr成分
比较高的扩散层,残留奥氏体量多,马氏体亦不易显示,常呈一条白带处于合金化层底部。总
之,采用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可以在更宽的范围内改变硬化层的结构与性能。
  三、热喷涂和喷焊层
  热喷涂和喷焊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表面防护、维修和强化方法在近20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
展。所谓热喷涂就是利用某种热源(氧乙炔火焰、电弧、等离子弧等)将欲喷涂的材料加热,借
助气流把熔化或半熔化的雾状微粒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预先经过处理的工件表面上,形成附
着牢固的涂层。
热喷涂和喷焊技术有一系列优点:
  (1)工艺简单,用氧乙炔火焰即可工作;
  (2)选材范围广,喷涂材料可以任意配制,不受相图限制、可用钻基、镍基、铁基、铜
基自熔合金,也可用各种碳化物和氧化物陶瓷(WC、Cr↓3C↓2、TiC、Cr↓2O↓3、Al↓O↓3、TiO↓2等),或各种
高分子材料;
  (3)实用性强,不仅可以用来维修、装饰产品,而且还可用来制造不同性能的产品零件
(如耐磨、耐蚀、耐热、抗振、隔热、密封、润滑、绝缘、导电、辐射等),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热喷涂和喷焊层的组织取决于选用材料的成分和喷涂工艺。以上述自熔合金为例,它们
均含有许多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如C、B、Si、Cr、Fe、Ni、Co、Cu、W、Mo、Mn等,所以
喷焊后其覆盖层的组织很复杂,相很多,形态各异,很难一一鉴别,只有采用彩色金相、电
子探针、能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分辨清楚。
  四、电镀层
  电镀是金属防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不断的革新和开发,出现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方
法,如:特种电镀(包括非晶态电镀、非金属电镀、复合电镀、合金电镀、电刷镀);化学镀(镍-磷、
镍-硼);热渗镀(包括离子、气体、液体、固体渗镀)等。这些镀层的出现,使钢件表面抗腐蚀能
力明显提高,同时,还赋予钢件表面某种特殊功能(如提高耐磨性、导电性、磁性、高温抗氧化
性等等)
电镀过程一般来说,是一个电化学的氧化还原过程,即利用电解的方法使金属的化合物
还原为金属,沉积在金属或非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平滑而致密的金属覆盖层。由于电镀
层通常都是在低温下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形成的(热渗镀除外),所以它与基体金属之间没有扩
散关系,因此也没有扩散层,只有一条明显而平直的分界线,故结合力不如其他工艺好。
第二节 金属表面渗层和覆盖层组织特点
金属表面渗层和覆盖层的组织具有组分特殊、合金相多、结构复杂、组织超细、层次多、
层薄等特点。
  (1)组分特殊。表面处理(如激光合金化、热喷涂、离子注入等)可使零件表面获得整体材
料和一般热处理方法很难、甚至无法得到的超浓度、超饱和固溶体,而且还可获得各种合金
成分、陶瓷以及高分子材料层。
  (2)合金相多。例如化学热处理可以向金属材料表面渗入多种合金元素,这些元素渗入
钢件后,又与其中的碳或合金元素化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固溶体和化合物相。再如激光表面
合金化层和热喷焊层,它们都是用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粉末经过快速熔化和冷凝而成的,其
中的相组成非常复杂,一般都有3~4种以上,有的多达7~8种相。
  (3)结构复杂。覆盖层在特殊条件下可获得微晶或非晶态结构,其中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亦多种多样,晶体形貌各异,有等轴晶,树枝晶、包状晶、柱状晶等等。
  (4)组织超细。
  


什么是电镀?电镀工艺的原理是什么?

电镀是一种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化学反应原理在导电体的表面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常见的电镀种类有镀铬、镀镍、镀铜、镀锌等。
爱制造网专家表示电镀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防腐,二是美观。例如我们常见的汽车上闪闪发光的银色装饰条、门把手、门框饰条等,都是镀铬件,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强防腐能力提升使用期限,另一方面可以迎合国内的主流审美观。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


电镀工艺的基本流程

电镀工艺的基本流程如下:浸酸→全板电镀铜→图形转移→酸性除油→二级逆流漂洗→微蚀→二级→浸酸→镀锡→二级逆流漂洗。逆流漂洗→浸酸→图形电镀铜→二级逆流漂洗→镀镍→二级水洗→浸柠檬酸→镀金→回收→2-3级纯水洗→烘干。塑胶外壳电镀流程:化学去油→水洗→浸丙酮→水洗→化学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还原→化学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镍→水洗→光亮镀铬→水洗烘干送检。一般包括电镀前预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相关原理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