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8号的航天员是谁
神州八号没有航天员。“神八”“神九”飞天不载人,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也就是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但“神八”与“神九”飞船都将没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而神舟十号则实现载人对接。今后的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间隔将大大缩短,目标飞行器发射当年就可以发射对接飞船。他说,“神七”到“神十”飞船的发射,都服务于太空空间站建设。如果“神八”能顺利升空,“神九”与“神十”就不用再等两年,“一个多月后就可能上天了”。以后的“神舟”飞船系列仍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六”副总设计师杨宏介绍说,我国已经进入载人工程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载人航天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短期内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于2009年发射。神八是一艘无人飞船,它发射升空后,与神舟九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神舟七号的航天员是谁
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神舟七号,简称“神七”,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翟志刚,男,汉族,黑龙江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身高166cm,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刘伯明,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0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景海鹏,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
神舟八号为什么没有航天员神舟八号没有航天员的原因
1、因为神州八号发射的目的是为了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并不是载人航天实验,所以神舟八号中并不需要航天员。神州八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的任务。
2、神州八号发射任务的目的:
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
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
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神舟八号发射的是什么东西?
神舟八号的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扩展资料:一、飞船结构神舟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497吨,运载能力为8130公斤。中德两国科学家将在神八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与以往飞船发射不同,这次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飞船“零窗口”发射。二、技术特点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主要变化是两个方面: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号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八号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
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宇航员,是无人飞船。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任务计划1、神舟八号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2、神舟八号发射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3、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4、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任务目的1、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2、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3、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技术突破神舟八号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占15%,主要突破是两个方面:1、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2、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号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神舟八号是无人的吗
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百度的回答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约2011年10月发射。2011年8月18日,“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征集“平民梦想”,征集到的梦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便于海路运输。
四大看点
看点一 交会对接难点 整个对接过程必须保证接合平稳,不能剧烈摇晃从而影响在轨飞行器的姿态。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在空中都是超高速飞行状态,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要在充斥着高密度等离子体、游离氧及紫外线等的复杂空间环境中,实现两个活动体间的精确对接,难度依然很高。 对接步骤:地面引导→自动寻的→逼近→对接 与神九对接: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而后续发射的神九将与神八留在空中的轨道舱实现中国航天器的首次无人对接。 看点二 飞船定型 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将在神舟八号基本定型,成为标准型空间渡船,其外形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 看点三 升空时间
天宫一号(7张) 预计在2011年10月,天宫一号发射后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 看点四 飞船类型 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
空间站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需要解决三大技术难题
航天员出舱工作,航天器对接和水和空气的再生循环等附加技术。目前,以上海为主的科研人员已完成大量对接技术的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神舟八号”做好技术储备。 中国的首个空间站,将是符合中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适度规模空间站。建成后,其核心舱可以不断加舱。届时,每年将往空间站发射若干个航天器。
“神八”“神九”飞天不载人
据刘竹生介绍,我国将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也就是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但“神八”与“神九”飞船都将没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而神舟十号则实现载人对接。刘竹生表示,今后的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间隔将大大缩短,目标飞行器发射当年就可以发射对接飞船。他说,“神七”到“神十”飞船的发射,都服务于太空空间站建设。如果“神八”能顺利升空,“神九”与“神十”就不用再等两年,“一个多月后就可能上天了”。他说,以后的“神舟”飞船系列仍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六”副总设计师杨宏介绍说,我国已经进入载人工程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载人航天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短期内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间实验室。
运载火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表示,我国正在研制新型大运载火箭,该项目立项后,可在6年半内研制成功有效载荷25吨的新一代火箭,赶上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低轨道运载火箭的最大载荷只有9吨,这无法满足即将开展的空间站任务,以及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透露说,新一代火箭将由四个助推器和一个动力级构成动力系统,可靠性将比目前火箭有进一步提高,这个火箭可能被命名为“长征5号”。
发射时间
刘良栋透露,预计中国将在2011年10月发射神舟八号,而原计划的发射时间要早于2011年。在神八之前要发射一个目标飞行器,并且该航天器是不载人的。如果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来说将又是一个大的突破。 对于未来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刘良栋表示,目前国家正在规划之中。下一步是搞战略部署,计划在未来10到12年内完成。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希望能在2020年前实现。对于空间站的规模,中国仍在规划、研究中。
刘良栋称,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首先是性能全面的大卫星,在导航、通信等方面实现高性能、高产值。现在有一些卫星的产值很大,例如通信卫星,在民用、军用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其次是导航卫星的发展前景也很大。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也把高分辨率的卫星技术作为重点研究的方向。
编辑本段搭载平民梦想
2011年8月18日起至9月10日,中国公民和全球华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强国梦想、飞天梦想、绿色梦想等制作成文字、图片或影音作品,通过腾讯网活动官方网站、中国航天网和微博等提交梦想。
征集到的梦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被储存到特制的‘梦想芯片’中,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杨利伟也表示,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到浩瀚太空,但通过参与活动,每个人的梦想都有了上太空的机会,希望通过梦想征集活动能激发更多人投入到探索太空的行列之中。
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8月18日举行的“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上写下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梦想:希望太空中能留下更多中国人的足迹,传递更多中国人的声音,为人类造福。
重大的航天发射无疑是普及航天知识的机会。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表示,希望此次梦想征集活动能进一步向公众普及航天科学知识,在为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营造更好氛围的同时,也为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贡献一份力量。
神舟八号为什么没载人
神舟八号没有载人主要是因为技术要求,此次任务主要是为了验证太空交会对接等核心关键技术。进行飞行器对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火箭和飞船之间的高精度控制,同时要避免碰撞和其他风险。如果这次任务是载人飞行,那么宇航员的安全性将成为首要考虑,而不是飞行器对接的成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载人飞行是不明智的。另外,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太空计划也越来越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测试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每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和经验,为以后的载人飞行做更好的准备。因此,在神舟8号飞行之前进行载人飞行,并不是迫切需要的。相反,我们需要更多的实验和测试,来保证未来的宇航员的安全性和任务的成功。任务计划:1、神舟八号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2、神舟八号发射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3、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4、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舟八号
神舟8号的航天员是谁
神州八号中没有航天员,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射天宫一号后,约2011年发射。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神舟飞船将在神舟八号时基本定型。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扩展资料技术特点: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主要变化是两个方面: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州八号载人飞船
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的航天员是谁?
提起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神舟八号的员是谁?,另外,还有人想问哪些宇航员牺牲了?要完整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神舟八号的宇航员是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神舟八号的员是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 神舟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1、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的员是谁? 2、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哪些宇航员牺牲了?要完整的 3、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4、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州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神州8号是没有员的,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会连续发射三颗卫星,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可能在神10或以后上会有员跟同发射。****个死在太空的人是谁。 5、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7号8号9号10号卫星分别是干什么的员分别是谁 6、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十一号员是谁 神州十一号宇航员是谁 7、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八号宇航员是谁 并无宇航员,不载人飞行 8、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中国牺牲的员都有谁? 9、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六号七号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长征3乙**死了多少人。 10、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牺牲的宇航员有哪些? 以上就是与神舟八号的员是谁?相关内容,是关舟八号的员是谁?的分享。看完神舟八号宇航员牺牲的是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州八号几年几月几日成功发射的,几年几月几日回来
神舟八号是在2011年11月1日发射成功的,然后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
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成功发射后的“神舟八号”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八号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几年几月?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价值意义: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号航天员有哪些
神舟号的航天员有:神舟五号:杨利伟,神舟六号:聂海胜,费俊龙,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九号: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神舟一号的宇航员是谁?
神舟一号没有宇航员。神舟一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神舟一号的技术创新:1、船制导控制系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陈祖贵带领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神舟一号载人飞船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实现了神舟一号返回舱的精确控制,落点精度为11.2千米,比俄罗斯联盟T飞船30千米更准。2、远距离测试发射:神舟一号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3、陆海基航天测控网:在神舟一号发射试验中,中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八号是不是载人飞船?
神舟八号的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扩展资料:一、飞船结构神舟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497吨,运载能力为8130公斤。中德两国科学家将在神八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与以往飞船发射不同,这次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飞船“零窗口”发射。二、技术特点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主要变化是两个方面: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号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8号是否载人
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百度的回答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约2011年10月发射。2011年8月18日,“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征集“平民梦想”,征集到的梦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便于海路运输。
四大看点
看点一 交会对接难点 整个对接过程必须保证接合平稳,不能剧烈摇晃从而影响在轨飞行器的姿态。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在空中都是超高速飞行状态,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要在充斥着高密度等离子体、游离氧及紫外线等的复杂空间环境中,实现两个活动体间的精确对接,难度依然很高。 对接步骤:地面引导→自动寻的→逼近→对接 与神九对接: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而后续发射的神九将与神八留在空中的轨道舱实现中国航天器的首次无人对接。 看点二 飞船定型 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将在神舟八号基本定型,成为标准型空间渡船,其外形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 看点三 升空时间
天宫一号(7张) 预计在2011年10月,天宫一号发射后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 看点四 飞船类型 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
空间站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需要解决三大技术难题
航天员出舱工作,航天器对接和水和空气的再生循环等附加技术。目前,以上海为主的科研人员已完成大量对接技术的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神舟八号”做好技术储备。 中国的首个空间站,将是符合中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适度规模空间站。建成后,其核心舱可以不断加舱。届时,每年将往空间站发射若干个航天器。
“神八”“神九”飞天不载人
据刘竹生介绍,我国将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也就是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但“神八”与“神九”飞船都将没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而神舟十号则实现载人对接。刘竹生表示,今后的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间隔将大大缩短,目标飞行器发射当年就可以发射对接飞船。他说,“神七”到“神十”飞船的发射,都服务于太空空间站建设。如果“神八”能顺利升空,“神九”与“神十”就不用再等两年,“一个多月后就可能上天了”。他说,以后的“神舟”飞船系列仍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六”副总设计师杨宏介绍说,我国已经进入载人工程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载人航天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短期内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间实验室。
运载火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表示,我国正在研制新型大运载火箭,该项目立项后,可在6年半内研制成功有效载荷25吨的新一代火箭,赶上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低轨道运载火箭的最大载荷只有9吨,这无法满足即将开展的空间站任务,以及嫦娥探月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透露说,新一代火箭将由四个助推器和一个动力级构成动力系统,可靠性将比目前火箭有进一步提高,这个火箭可能被命名为“长征5号”。
发射时间
刘良栋透露,预计中国将在2011年10月发射神舟八号,而原计划的发射时间要早于2011年。在神八之前要发射一个目标飞行器,并且该航天器是不载人的。如果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来说将又是一个大的突破。 对于未来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刘良栋表示,目前国家正在规划之中。下一步是搞战略部署,计划在未来10到12年内完成。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希望能在2020年前实现。对于空间站的规模,中国仍在规划、研究中。
刘良栋称,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首先是性能全面的大卫星,在导航、通信等方面实现高性能、高产值。现在有一些卫星的产值很大,例如通信卫星,在民用、军用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其次是导航卫星的发展前景也很大。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也把高分辨率的卫星技术作为重点研究的方向。
编辑本段搭载平民梦想
2011年8月18日起至9月10日,中国公民和全球华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强国梦想、飞天梦想、绿色梦想等制作成文字、图片或影音作品,通过腾讯网活动官方网站、中国航天网和微博等提交梦想。
征集到的梦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被储存到特制的‘梦想芯片’中,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 杨利伟也表示,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到浩瀚太空,但通过参与活动,每个人的梦想都有了上太空的机会,希望通过梦想征集活动能激发更多人投入到探索太空的行列之中。
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8月18日举行的“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上写下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梦想:希望太空中能留下更多中国人的足迹,传递更多中国人的声音,为人类造福。
重大的航天发射无疑是普及航天知识的机会。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表示,希望此次梦想征集活动能进一步向公众普及航天科学知识,在为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营造更好氛围的同时,也为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