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实践十一号04星

时间:2024-07-24 21:15:42 编辑:阿旭

神舟十一号什么时候发射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发射的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1-2]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3]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实践十一号04星的后续影响

由于受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执行中国首次空间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已于2011年8月26号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次发射计划调整,主要考虑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属于同一系列,由于失利火箭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仍在进行,故障原因是否关联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尚不明确。出于安全方面考虑,工程各系统正在对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各飞行产品开展全面质量复查,天宫一号具体发射时间将根据失利火箭故障调查结果来决定。

长征二号ft1采用了什么曲线头锥

长征二号ft1采用了冯·卡门曲线头锥。长征二号FT1火箭是为发射天宫一号特别研制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最大8.6吨。由于长征二号FT1火箭体积比其他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大,整流罩也相应增大,未设逃逸塔。控制系统首次采用了先进的迭代制导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火箭家族中最高的。2011年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扩展资料:改进型长二F火箭整流罩长度为12.7米,最大直径为4.2米,是国内最大的整流罩。它是根据天宫一号的体积相应调整的。天宫一号体积比之前的神舟飞船都要大,因此整流罩也要相应变大。同时,整流罩头部设计采用流线式的冯·卡门曲线,能更好地减小空气阻力,减轻载荷影响。冯·卡门曲线头部涉及很多复杂的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成型问题,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长二F研制团队在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工艺攻关、论证后,才最终将采用冯·卡门曲线的整流罩从理论变成现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二号FT1火箭

实践十一号04星的外界看法

发射失利的消息立即也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美国宇航局的网站报道认为,此次卫星发射失利证明,中国一周内进行三次卫星发射,“任务过多”。美国宇航局网站2011年8月18日报道称,中国似乎是急于完成其轨道卫星群建设,在17日发射了又一颗“实践十一号”系列卫星,这距离上次“实践十一号”的发射任务只有3周时间。但由于搭载卫星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出现故障,卫星发射任务失败。报道称,这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其35次卫星发射生涯中首次出现失败,也是中国自从1996年2月以来,仅有的第二次失败案例。 报道说,如果此次发射任务成功的话,它将是中国第146次轨道发射任务,也是中国“长征发射器家族”第145次发射任务、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出的第49次轨道发射、中国2011年第9次轨道发射,也是本周内中国的第三次发射。报道称,“这种步伐现在或许开始令人质疑,特别是对于‘长征二号丙’任务而言” 。美国太空网在报道中也提及,2011年8月17日的发射是中国在7天内的第三次卫星发射任务。此前在2011年8月15日中国从山西太原发射中心发射了海洋观测卫星“海洋二号”,那次发射任务非常顺利,卫星进入轨道。

航天大国犯下致命错误!19颗卫星发射后都怎么样了呢?

众所周知,印度的军事实力能够排在世界第四位,这并不是军工技术有多么发达,而是从别的国家购买武器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十分大手笔,正因如此,他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做万国军火展览会,的确名副其实,虽说总被人吐槽得很惨,但是在航天领域,他们的实力可是货真价实的。截止到2019年1月,印度发射的一箭多星火箭,其搭载的卫星数量创下了世界之最,足足达到了104枚,着实令人震惊,就连美国这样的经济军事遥遥领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也只能一次发射64颗卫星罢了,足以说明印度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是相当不错的。作为世界军事实力排行榜前列的中国和俄罗斯自然也不能缺席,中国在2018年的12月7日发射了一箭十星,虽然比不过印度和美国,但也令很多国家羡慕不已,俄罗斯在这一领域比中国做得要好一些,他们可以一次性发射32颗卫星。说起俄罗斯发射一箭多星的过程,还颇有些坎坷,早在2017年的时候,他们在实验中损失惨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他们准备一次性发射19颗卫星,就在所有准备事项都完毕,并且确认发射后,意外发生了,火箭竟然在空中消失了,任凭相关人员怎么寻找都找不到它的踪迹。俄罗斯科学家们这下子着急了,要知道为了那次的实验,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光是费用就花了1.2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8亿,虽然8亿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俄罗斯毕竟是军事大国,军事实力排名世界第二,可是却因为实验的失败失去了脸面,比起金钱,大国在尊严方面受到的损失更加惨重。事后俄罗斯相关部门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错,于是他们加派人手进行自己调查,果不其然,找出了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原来是因为在火箭发射的时候,负责这件事的年轻工作人员因为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竟然不小心把坐标参数输错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因为数据的错误,直接导致火箭消失不见。这位负责人员犯下的错误确实非常严重,这件事不管放到那一个国家,这个人都不会被轻易原谅,据有关消息称,火箭其实并不容易发射失败,但是这并不证明就一定不会出现失败案例,俄罗斯的事件算是一例,除此之外,印度也有过失败的经历。此前印度花费了1.9亿美元,也就是13亿人民币左右打造的火箭发射失败,事后遭到了网友的一致调侃,称他们这是花了13亿放了一个巨大的烟花,简直是土豪,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国今年第一次火箭发射失利,国内商业航天何时才能迎来春天

非常遗憾,我国航天又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我国民营航天企业星际荣耀科技公司在2022年5月13日发射的“双曲线一号”火箭遭遇失败,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也是我国2022年火箭发射首次失利。双曲线一号发射失败其实这是星际荣耀研发的第一款火箭,2019年第一次发射便取得成功,将两颗立方体卫星送进太空。然而不幸的是,此后3次发射均失败。据了解,第一次发射失败原因是保温泡沫脱落将格栅舵卡住,第二次失败是因为整流罩分离故障,第三次失败原因官方还未公布,但有小道消息称可能是姿轨控气瓶泄漏导致。有意思的是,星际荣耀副总裁姚博文在采访中曾说道,只要使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超过Spacex。而另一位副总裁霍甲也称和Spacex差距并不在技术上,超越Spacex只是时间问题。星际荣耀全称是北京星际荣耀股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Spacex公司成立于2002年。这样计算下来在2023年星际荣耀成立七周年的时候,刚好是Spacex的1/3时间,至于追赶结果,就不用明说了,大家都心知肚明。目前Spacex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商业航天发射公司,没有之一。他们旗下的猎鹰9号火箭已经连续120多次发射成功,是世界上连续成功最多的火箭!国内商业航天何时才能迎来春天?至于其他航天创业公司,能在火箭发射市场站稳脚跟的,放眼全世界目前也只有spacex和火箭实验室而已。而后者,在今年1一月份的发射中还再次遭遇了失败,搞砸了7颗卫星。由此可见,探索宇宙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绝非一蹴而就。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敢于正视失败,越挫越勇,也希望星际荣耀不要沮丧灰心,摆正心态,再攀高峰。当然,也希望所有的创业公司在成功前不要太多的高调口号,整天超越这个超越那个的。低调做事,在前进的路上,真正要超越的是之前的自己。

火箭近年有哪些发射

包括天舟四号、天舟五号两艘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艘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II两个模块,还有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飞船返回任务。2016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共完成183次,总发射次数突破400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加速向无毒、无污染、模块化、智慧化方向升级换代,“长征五号”“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实现应用发射,“长征八号”“长征七号甲”实现首飞,运载能力持续增强。运载火箭多样化发射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长征十一号”实现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捷龙一号”“快舟一号甲”“双曲线一号”“谷神星一号”等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演示验证试验取得成功。【摘要】
火箭近年有哪些发射【提问】
包括天舟四号、天舟五号两艘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艘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II两个模块,还有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飞船返回任务。2016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共完成183次,总发射次数突破400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加速向无毒、无污染、模块化、智慧化方向升级换代,“长征五号”“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实现应用发射,“长征八号”“长征七号甲”实现首飞,运载能力持续增强。运载火箭多样化发射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长征十一号”实现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捷龙一号”“快舟一号甲”“双曲线一号”“谷神星一号”等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演示验证试验取得成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