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寺庙的问题
万寿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万寿寺 暂无介绍 都江堰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都江堰 暂无介绍 昌?曲赤寺讲修兴盛院简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曲赤寺讲修兴盛院简介 暂无介绍 觉囊派藏哇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觉囊派藏哇寺 藏哇寺位于南木达区中壤塘乡,北纬32度东经101度1分。建于十八世纪初,共八个康村,经院六班,禅院四班。印经院一座,经板(木制)一万五千块,铜像六百尊,药泥塑像一百二十尊,经轮四百二十个,银塔四十座,铜塔十座。当代上师是云丹桑波。(喇嘛云丹… 龙郎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龙郎寺 龙郎寺简介龙郎寺的前身由印度八十位大圣者之一夏哇日化身霍隆纳宋杰仁切大师所建,那时还是一顶帐篷,几年时间未能定居,到处迁徙之中度日。现在的龙郎寺,是在白度母预言之圣地、佛祖预言提及的大乘金刚持的古寺之地,由勒迪、盆卡、塔仔和孔萨四位堪布之称… 汪堆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汪堆寺 禅林寺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禅林寺 禅林寺始建于北魏,据北魏记载:禅林寺由心悟和尚修建了"大佛殿"及两廊四厅,清乾隆五十八年本良和尚又修建了"山门、天王殿、文武殿"等,原彰明县志也记有:之赞誉.虽经历史沧桑,但寺院所幸无… 宝光寺四川省成都市宝光寺 暂无介绍 褚古寺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褚古寺 褚古寺缘起:唐朝时,乡里中有肖、王、钟三家大姓,捐献土地,集资建庙,因取“集众人之力,建寺于古字山”之意,遂命名褚古寺。褚古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苏家乡古字山。距城东35里,其中有八大景点:公子石、母子石、门槛石、盘陀石、望乡台、天池、钓… 圣水禅院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圣水禅院 圣水禅院原名“神水庵”,由纯阳殿前行2华里便到寺院,海拔870米。神水阁于2004年改名为“圣水禅院”。新建的圣水禅院包括了以前的大峨寺。按照峨眉山佛教协会的规划,1986年,对原建筑进行拆除,恢复重建。经过僧人十年的艰辛,终于建成了五重大… 木勒雍仲林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木勒雍仲林寺 木勒雍仲林寺康区新龙县下部相底斯郎神山旁吉祥木勒雍仲林寺,首先由科波·洛珠吐美的后裔阿夏洛珠从曲格修咒寺亲临木勒十八坝时因诸多缘起建造,从建寺以来一直传承雍仲本教佛法,现在在原寺遗迹下方还能朝见佛塔、泥像堂等,有块供奉地叫做阿夏地。科波·洛… 大林寺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大林寺 大林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花沟村三组,距县城30公里。始建于宋代,原名“十二殿寺”。明末清初时期张献忠剿四川,全寺建筑也未遭幸免,仅附近岩壁摩崖石刻造像尚存。“文革”时期,仅存的石刻造像也毁于一旦。一九七九年,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一… 普照寺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青城外山,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完工,历时205年,这主要归功于唐安郡(今崇州市)匠师张明远及众徒,其布局依据主要采传统的"吉祥"数字。如:三、四、八、十二、二十四、三十三… 净水寺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净水寺 暂无介绍 古宇寺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古宇寺 暂无介绍 宁国寺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宁国寺 暂无介绍 朗措玛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朗措玛寺 暂无介绍 峨眉山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峨眉山平畴突起… 法王寺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法王寺 法王寺始建于明代中期,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应昭僧募资重建。嘉庆十二年(1807),寺门外建照壁,上饰仙人走兽。道光二十五年(1845),正殿再度重修至今。民国时期至1983年,部份房舍曾作小学。1984年彭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 高峰寺四川省内江市高峰寺
请问佛教的十方丛林是什么意思?谢谢指点
佛教十方丛林
十方丛林是一种寺庙管理制度。
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
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指僧侣聚集、修道之处,亦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又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印度原来用以称僧众住处。佛教建立寺院后,泛指佛寺。在古印度,佛教原规定“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原也仿效“依律而住”,但这种不事生产的乞食制度,同中国社会生活不相适应,因此逐渐建立了僧人日常行持、说法、普请(劳动)等的规则。中国早在东晋,道安和尚就立下有关规范,相传唐代百丈禅师制定了著名的《百丈清规》,规定僧侣在修道的同时,必须参加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农禅的生活。
丛林,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到了唐贞元、元和间,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制,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此即丛林之始。丛林的意义,旧说是取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十方丛林,丛林因为住持传承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子孙丛林”和“十方丛林”两类。子孙丛林,由自己所度的弟子轮流住持,是一种师资相承的世袭制,故又称为子孙丛林或剃度丛林。十方丛林,往往邀请名宿住持,当然,要由官吏监督选举。辛亥革命前,还有过皇家丛林。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颁布《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原子孙庙均不实行家传制而改行选贤制,而今,子孙庙和十方庙已无明显的分别。重点寺院,须按十方丛林制度建立和健全僧团组织。寺院住持,须根据选贤任能原则,由当地或上级佛教协会主持,经本寺两序大众民主协商推举礼请之;凡全国重点寺院,同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住持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年老体弱不能主持寺务、领众熏修者,亦可创造条件提前退居。除特殊情况外,住持一般不宜兼任。住持在任期限内如道风严重不正或重大失职,经上一级佛教协会核实后予以免职;免除全国重点寺院住持职务,须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任免寺院住持,均须报相应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南阳武侯祠的宋墓是谁?
您好,是纪念三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诸葛亮【摘要】
南阳武侯祠的宋墓是谁?【提问】
您好,是纪念三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诸葛亮【回答】
那个占地15.3万平方米,始建于魏晋,乃蜀国将领黄权修建而成,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766号【回答】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回答】
感谢您的信任,以上就是回答的全部内容啦,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您继续咨询,如果您没有其他问题,烦请您点击右上角的“结束订单”哦,期待下一次为您服务喔【回答】
湖北省内旅游景点有哪些
湖北省内旅游景点非常多,推荐下面几个:1、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毁屡建。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2、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湖北省西部有一片群峰耸立、林涛起伏的高大山地,它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神农架林区。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曾在这里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崖高壁陡,珍稀药草不易采到,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因此后人称这里为’神农架’。神农架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区内古木参天,奇花异卉遍布,有’绿色宝库’之称。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主峰东南千家坪生长着大量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它们大多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纪冰川树种。3、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定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台办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风景区现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景区位于随县厉山镇,距随州市城区西北18公里,316国道、汉丹铁路、随岳高速公路、西宁铁路连接线穿境而过。
少林寺有几个?
1、嵩山少林寺少林寺(ShaolinTemple),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少林寺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少林寺、“天地之中”等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福清少林寺福清少林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建于唐代,毁于战乱。近年经考古工作者调查、考证和考古挖掘,在1993年6且4日,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又经福建省、福州市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诸如遗址中发现“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盂、石槽、石碾(药臼)、石碑、石础、石舂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不胜枚举使少林寺遗址得到科学的验证。3、泉州少林寺泉州少林寺于泉州清源山东麓,这座寺庙以前被叫做:镇国东禅少林寺,坐落于泉州的清源山脚下,相传是中国南方武术之发源地,所以也被称为南少林寺。据说这座少林寺,是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所建。这座在历史上拥有庞大建筑群的少林寺,经历兴衰。如今现存的少林寺已经是当年的很小一部分了,但武术活动影响深远。据史书记载,在“智空入闽中,建少林于清源”到乾隆年间短短的一千一百年,泉州少林寺却经历过三代兴盛和三段衰落的历史,也是我国少林寺里最坎坷的一个。4、莆田少林寺莆田少林寺也被叫做南少林,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莆田少林寺武风盛行,也一度成为南部沿海少林之风的中心。它的前身是“林泉寺”,始建于公元577年。在唐朝初期的时候,因为酒唐王有功,曾经繁荣过。但是在清初的时候,因为反清复明被夷为平地。在1992年的时候,福建省政府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如今的莆田少林寺虽然没有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整体宏伟、氛围也不如嵩山,但仍有部分古迹保留经过历史的沉淀,这座古刹仍尽显芳华。不过来到莆田一日游,拜拜妈祖,朝圣一下南少林寺也是不错的选择。5、天津蓟县北少林寺盘山北少林寺,旧名法兴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号称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中记载的现在可找到的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1992年,北少林寺现存的山门基址、碑刻、古塔、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寺在哪里
少林寺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少林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都城洛阳东南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历史上长期属于洛阳,直至1949年划归郑州。布局结构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约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寺周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少林寺
什么是十方常住寺
十方常住寺是接纳各地云游参学僧众,可以长期挂单的寺院,也就是规模建制大的寺院。 其他小型寺院,或不能挂单,或只能挂单一日、二日、三日。
挂单是指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寺院指供奉佛菩萨的庙宇场所,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