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算命 徐童

时间:2024-07-26 13:27:46 编辑:阿旭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什么意思啊?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大致意思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人不论黄白棕黑,物不论动植飞走,尽在情天欲海中头出;贱如蝼蚁,造运至老大,齿落面皱,发苍苍而视茫茫,莫不到此兴悲,无可奈何。这句话出自中国独立片导演徐童拍摄的纪录片《算命》,该片上映于2009-08,“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这句话出自影片的结尾。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大致为:众生皆苦,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举头三尺有一尊慈眉善目的佛,他一视同仁,本领通天,悉心聆听每个人的烦恼,拯救众生于水火。而算命,是劳苦众生的精神寄托,是看不到光的人生里,唯一给他们希望的东西。扩展资料:“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的创作背景:《算命》的导演徐童196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这是他《麦收》之后的第二部纪录长片。之前有摄影作品,也写过小说。作为独立纪录片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徐童一直将镜头对焦在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物身上。通过镜头的记录,将人物的故事和内心鲜活地展现出来 。徐童去河北燕郊行宫村找朋友,误打误撞地碰见了一位“算命先生”,并和他“一见如故”。那时徐童刚拍完《麦收》,还没开始剪辑。几次交谈之后,双方开始相互熟识,徐童就拿起了机器拍这位“算命先生”。《算命》的拍摄周期较长,徐童一边剪辑《麦收》,一边拍摄该片。后来《麦收》完工之后,徐童就搬到燕郊住,进行该片的拍摄工作。该片第一版剪辑的片长达183分钟,最后成片剪成129分钟 。徐童把镜头对准了性工作者、算命先生、乞丐、地痞等等这些底层的江湖人,展现这群人在艰难处境中鲜活而又生猛的存在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童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珍宝岛》:上世纪国人精神和生活的双重毁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命 (2009年徐童执导纪录片)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算命,Fortune teller,游民三部曲之一,导演徐童。

游民,指的是没有家、不稳定,到处走的人,多为社会边缘人物、底层人物。

本纪录片以算命先生厉百程为主线,七个小回的故事展示了各式各样挣扎在社会边缘、顽强求生的游民的生活现状。

厉百程,青龙县,楼丈乡人,在哥们儿四个中, 残疾得最早(患类风湿关节炎) ,从小挨兄弟欺负,爹妈死后,老房子分给了大哥。厉百程没房没地,这些年,一直在外流浪。从小残疾,一没身体,二没文化,唯有学一门算命的手艺谋生。40来岁那年,听闻临县有一残疾女人石珍珠备受哥嫂欺凌,花了130元买了过来,一来是排解孤独,生活中有个伴;二是解决生理需求。此后便一直与石珍珠相依为命,靠着算命、乞讨谋生活。

佛语有云, “众生皆苦” ,又如本片的尾声语,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 ,富人的生活千姿百态,穷人的生活就一种,谋生存,怎样能活下来,活得好一点就怎样生活。

片子开头第一回“厉百程算定孤单命,唐小雁棒打无赖汉”,讲述的是一坎坷女人唐小雁,十七年那年,被一黑社会带到地里去,强奸未遂;后又在酒吧碰一杀人通缉犯,被持刀威胁,强奸了;开了个按摩房,被人点了炮,进了监狱。一普通人假如碰上以上这种事,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寻了短见,可游民群体,其生命的坚韧性,顽强性真的是令你佩服不已。可又谁愿意过这种日子呢,没办法, 生活的苦难像浪潮一样往你身上扑来, 你只能咬紧牙根,一件一件的解决。

而从全片来看,你会有种感觉, 越是底层、越是边缘,就越是相信命运, 如找厉百程算命的多为边缘人物;石珍珠哥哥扒了自家的祖坟,往后几代便无残疾人出生;厉百程认为石珍珠的头发长短与自己的财运紧密相关;厉百程兄弟认为自家四兄弟均残疾,是住了凶宅的缘故。

而这到底有没有关系, 说不清、道不明 ,好像一切的不幸运都要归之为命,一切才有合理的解释。个人认为, 假如每个人的命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好了,那么一切的努力、奋斗好像都没有了意义 ,反正都是命中注定,你是穷苦命,任你再怎么扑腾,还是穷人一个,那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我从小虽说也是穷人家出生,但好歹吃饱穿暖,上学读书是没问题的,看这片子时,我也一直在思索,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观察这些人物,你觉得他们不幸福、很辛苦,其实也不见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觉得他们道德败坏,开按摩房、做按摩女、嫖娼,可谁又有什么办法呢,你得生活啊;你觉得他们善良,放生小动物、为寺庙添香火,可又不尽然,肚子的小心思多着呢。人生百态相,又怎能用几句话来总结一个人, 正是人的复杂性,才组成了整个社会的多彩性。

算命是徐童导演09年的片子,现如今已2020年,恰逢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前几日有一新闻, “6亿人口月入1000元” ,说明了穷人还是社会的大部分。而如今的影视作品多聚焦于小康、中产阶级,很容易让你产生一种抽离感、不真实感,自己日益被边缘化, 希望有更多像《算命》这样的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完整地展示社会的真实一面。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们,欢迎关注交流!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是什么意思?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大致意思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人不论黄白棕黑,物不论动植飞走,尽在情天欲海中头出;贱如蝼蚁,造运至老大,齿落面皱,发苍苍而视茫茫,莫不到此兴悲,无可奈何。这句话出自中国独立片导演徐童拍摄的纪录片《算命》,该片上映于2009-08,“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这句话出自影片的结尾。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大致为:众生皆苦,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举头三尺有一尊慈眉善目的佛,他一视同仁,本领通天,悉心聆听每个人的烦恼,拯救众生于水火。而算命,是劳苦众生的精神寄托,是看不到光的人生里,唯一给他们希望的东西。扩展资料:“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陈奈何天”的创作背景:《算命》的导演徐童196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这是他《麦收》之后的第二部纪录长片。之前有摄影作品,也写过小说。作为独立纪录片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徐童一直将镜头对焦在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物身上。通过镜头的记录,将人物的故事和内心鲜活地展现出来 。徐童去河北燕郊行宫村找朋友,误打误撞地碰见了一位“算命先生”,并和他“一见如故”。那时徐童刚拍完《麦收》,还没开始剪辑。几次交谈之后,双方开始相互熟识,徐童就拿起了机器拍这位“算命先生”。《算命》的拍摄周期较长,徐童一边剪辑《麦收》,一边拍摄该片。后来《麦收》完工之后,徐童就搬到燕郊住,进行该片的拍摄工作。该片第一版剪辑的片长达183分钟,最后成片剪成129分钟 。徐童把镜头对准了性工作者、算命先生、乞丐、地痞等等这些底层的江湖人,展现这群人在艰难处境中鲜活而又生猛的存在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童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珍宝岛》:上世纪国人精神和生活的双重毁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命 (2009年徐童执导纪录片)

徐童导演的前妻叫什么

徐童的前妻叫胡英叶。胡英叶,出生于1956年,是一位著名的香港影视演员、歌手。她在1980年代出演了一系列的影视作品,包括电影《连环计》、《爱在暹罗》、《英雄本色》等,以及电视剧《烈火雄心》、《烈血洒满青春》等。胡英叶在1994年与当时的丈夫徐童结婚,但是他们在1997年就已经离婚了。虽然他们的婚姻结束了,但胡英叶仍然是徐童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胡英叶在影视界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她曾凭借《英雄本色》获得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并凭借《烈血洒满青春》获得第十八届香港电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如何评价徐童的《游民三部曲》?

《麦收》是徐童的第一部纪录片,同行评价其“生猛、鲜活”,却也引发了巨大争议。这次,他带着“游民三部曲”的另两部——《算命》和《老唐头》来到上海 。《麦收》是徐童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一位性工作者的生活,记录了这个农村女孩在麦收前后,辗转于北京与乡下的两种生存状态。影片的内容写实得有些粗暴——性工作者评价嫖客和描述性过程的对话并不被镜头所避讳,徐童因而得到了同行“生猛”、“鲜活”的点评,并一路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的肯定。这样的影像风格大概来源于粗粝底层生活的磨练。1987年,徐童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毕业,学的是摄影,典型的科班出身,却始终没有进入体制内工作。20年里,他拍过广告、搞过平面设计、还涉足过当代艺术,一直处于漂浮的状态。“远看艺术家,近看是游民。”徐童在接受专访时自嘲道。2006年,他开始写小说。这个叫《珍宝岛》的长篇小说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叙述了一个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荒诞。写完后,他觉得不过瘾,“影像应该比文字更鲜活”,他说,继而拿起摄影机,将镜头对准了那些更鲜活的人。他一口气拍了三部纪录片——《麦收》、《算命》和《老唐头》,合称“游民三部曲”,徐童的镜头下多是性工作者、乞丐、算命先生等江湖草根人物。近日,他带着两部纪录片《算命》和《老唐头》参加了在创智天地举办的“影像·中国——纪录片放映巡礼”首映活动。影评人王小鲁联想到王学泰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的表述,将徐童镜头下的这些人物归为“游民”。王学泰认为,游民有别于草根,他们游离于秩序之外,是脱序的人群,比草根更加边缘化。导演徐童也始终以一介“游民”自称。他希望可以通过影像,让一个在历史和现实中长期隐形的“游民社会”浮出水面。所以,他并不逃避有关影片的种种道德风险,“因为你所尊崇的道德关系已被裹挟到游民的价值体系里”。徐童在放映后的交流环节语出惊人:“如果你想做坏人,那就拍纪录片吧。”他表示“自甘下潜”、“自甘沉沦”。同为纪录片导演的黎小锋在微博里评论称:“徐童是以此沉痛、决绝的态度,让据守道德高地的人士闭嘴。”

如何评价徐童的《游民三部曲》?

边缘人物是一个很有欺骗性的词。就像一个圆盘,悬在四周的边缘,相对于内核而言,总是少太多,所以“边缘人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则是,这类群体数量不多,游荡于社会底层而不显眼。而我来看,这边缘,修饰的是“话语权”,而非数量,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处于一种非常不显眼的状态,而需要被动接受来自少数人的主流文化。这只是来自于习惯性的、字面上的一层欺骗。而更一深层次的欺骗在于,个体的人同时会具有多重的身份,我们总有一些很主流的身份,而同时很多人身上又有一些很“边缘”的特性或身份,这些“边缘”让我们与周围的人有一点点格格不入又不被理解。今天刚看完之后的一点点感想。

算命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终于找到了

《算命》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s4-AcKQCDzSUn8f4NiEZA 提取码: bxib《算命》是徐童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09年在北京独立电影论坛上映。该片跟随着历百程从燕郊到老家青龙满族自治县,再到石珍珠老家,记录下小人物在不同时空里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

《算命》完整版在线观看

分享链接:https://pan.baidu.com/share/init?surl=jJGO1QanBqZfk4mENCWVCw提取码:wu34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App,操作更方便哦。作品相关简介:《算命》是徐童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09年在北京独立电影论坛上映。该片跟随着历百程从燕郊到老家青龙满族自治县,再到石珍珠老家,记录下小人物在不同时空里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其中的人情世故。

如何评价徐童的《游民三部曲》?

徐童导演的《麦收》、《算命》、《老唐头》被统称为“游民三部曲”,是关注于社会底层人的三部纪录片。游民有别于“底层”、“草根”这些笼统概念,相比之下,他们生存更艰难,也因此更加的生猛和鲜活。他们游离于秩序之外,是被秩序放逐的人群,是被折叠在中国的第三维度。关于“游民”,学者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中这样解释:“凡脱离当时社会秩序的约束与庇护,游荡于城镇之间,没有固定谋生手段,迫于生计,以出卖体力或脑力为主,也有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生活资料的人们,都可视为游民。游民处在社会最底层。”拍摄《游民三部曲》的过程中,徐童与被拍摄者共同生活,甚至和一些人成了铁哥们。徐童用他镜头所记录下的,正是这些人最真实、最顽强的生活,也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角人民最为真实的生活状态。在《游民三部曲》中,《算命》评分最高。影片的主角叫历白程,是个天生瘸腿的算命先生,孤独半生,在四十二岁的时候讨到老婆。由于腿瘸,每次遇到城管公安,历百程都跑得最慢,也常常被抓。麦收》作为“游民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徐童导演的开山作,但亦是三部曲中争议最大的那一部。徐童导演的长处在于他能以最为生活态的镜头去记录,用最为平等的视角去观察,用最为低的视角去仰望,却唯独忘了人的七情六欲,在他镜头中的那些人是素材是演员是角色唯独不是在这尘世中需被世俗眼光审视的活生生的人。

徐童和唐小雁结婚了吗

徐童和唐小雁结婚了。徐真是新中国第一代科教片编剧、导演,专长于动物题材的纪录片,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重要奖项。唐小雁是底层女性的代言人,1975年生于东北农村,家里三哥一姐,家徒四壁,从小挨打到大,初一辍学干农活。2007,徐童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主义,开始独立拍摄实验短片,为了省钱,他租住在北京东郊的城乡结合地带,那个环境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最后,他决定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这群人,拍摄非主流群体的生活。纪录片内容《算命》是徐童游民三部曲之一,徐童非常擅长于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算命》这部影片是应该算是中国纪录片的巅峰之作了。而《算命》这部影片应该算是真实中的真实了,他丝毫不避讳中国最底层人民的生活。而将他们的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与深思,是中国纪录片的巅峰之作。所以,这部影片轻松拿到了豆瓣9分以上的口碑。我们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我们似乎又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时代变迁下的边缘人,他们想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却无能为力。

徐童和唐小雁结婚了没

徐童和唐小雁结婚了。徐真是新中国第一代科教片编剧、导演,专长于动物题材的纪录片,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重要奖项。唐小雁是底层女性的代言人,1975年生于东北农村,家里三哥一姐,家徒四壁,从小挨打到大,初一辍学干农活。2007,徐童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主义,开始独立拍摄实验短片,为了省钱,他租住在北京东郊的城乡结合地带,那个环境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最后,他决定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这群人,拍摄非主流群体的生活。纪录片内容《算命》是徐童游民三部曲之一,徐童非常擅长于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算命》这部影片是应该算是中国纪录片的巅峰之作了。而《算命》这部影片应该算是真实中的真实了,他丝毫不避讳中国最底层人民的生活。而将他们的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与深思,是中国纪录片的巅峰之作。所以,这部影片轻松拿到了豆瓣9分以上的口碑。我们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但我们似乎又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时代变迁下的边缘人,他们想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却无能为力。

如何评价徐童的《游民三部曲》?

《麦收》是徐童的第一部纪录片,同行评价其“生猛、鲜活”,却也引发了巨大争议。这次,他带着“游民三部曲”的另两部——《算命》和《老唐头》来到上海 。
《麦收》是徐童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一位性工作者的生活,记录了这个农村女孩在麦收前后,辗转于北京与乡下的两种生存状态。影片的内容写实得有些粗暴——性工作者评价嫖客和描述性过程的对话并不被镜头所避讳,徐童因而得到了同行“生猛”、“鲜活”的点评,并一路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的肯定。
这样的影像风格大概来源于粗粝底层生活的磨练。1987年,徐童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毕业,学的是摄影,典型的科班出身,却始终没有进入体制内工作。20年里,他拍过广告、搞过平面设计、还涉足过当代艺术,一直处于漂浮的状态。“远看艺术家,近看是游民。”徐童在接受专访时自嘲道。
2006年,他开始写小说。这个叫《珍宝岛》的长篇小说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叙述了一个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荒诞。写完后,他觉得不过瘾,“影像应该比文字更鲜活”,他说,继而拿起摄影机,将镜头对准了那些更鲜活的人。
他一口气拍了三部纪录片——《麦收》、《算命》和《老唐头》,合称“游民三部曲”,徐童的镜头下多是性工作者、乞丐、算命先生等江湖草根人物。近日,他带着两部纪录片《算命》和《老唐头》参加了在创智天地举办的“影像·中国——纪录片放映巡礼”首映活动。
影评人王小鲁联想到王学泰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的表述,将徐童镜头下的这些人物归为“游民”。王学泰认为,游民有别于草根,他们游离于秩序之外,是脱序的人群,比草根更加边缘化。
导演徐童也始终以一介“游民”自称。他希望可以通过影像,让一个在历史和现实中长期隐形的“游民社会”浮出水面。所以,他并不逃避有关影片的种种道德风险,“因为你所尊崇的道德关系已被裹挟到游民的价值体系里”。徐童在放映后的交流环节语出惊人:“如果你想做坏人,那就拍纪录片吧。”他表示“自甘下潜”、“自甘沉沦”。同为纪录片导演的黎小锋在微博里评论称:“徐童是以此沉痛、决绝的态度,让据守道德高地的人士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