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金星国际系统

时间:2024-07-26 18:25:06 编辑:阿旭

太阳系中有什么?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8颗行星、100余颗卫星以及许多矮行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组成的。行星由里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g/cm3),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密度小(<2.0g/cm3),体积大,自转快,卫星较多。根据宇宙飞船探测资料,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扩展资料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其中包含数十万颗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是介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尚未能聚积成为行星的石质碎块。流星体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在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一章中所介绍的陨石就是坠落在地球上的陨星碎片。在海王星轨道至离太阳40~50天文单位的一个环带内,有一个彗星的“仓库”,估计包含1亿~1万亿颗彗星,称为柯伊伯(Kuiber)带。彗星主要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和甲烷等的冰,混合着尘埃颗粒构成,通常大小从几百米至几十米。在柯伊伯带内环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时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影响改変轨道,会沿着一个扁长的椭圆形轨道飞向太阳系内部。当它们接近太阳时,受到阳光加热,气体和尘埃从彗星体内挥发出来,在太阳风和太阳光的作用下形成彗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系

太阳系是怎么样的一个系统?

太阳系(solar 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8颗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这些行星都以太阳为中心以椭圆轨道公转,虽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于圆。行星轨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内(称为黄道面并以地球公转轨道面为基准)。黄道面与太阳赤道仅有7度的倾斜。冥王星的轨道大都脱离了黄道面,倾斜度达17度。上面的图表从一个特定的高于黄道面的透视角显示了各轨道的相对大小及关系(非圆的现象显而易见)。它们绕轨道运动的方向一致(从太阳北极上看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科学家们把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外。除金星和天王星外自转方向也如此。


金星的资料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距离太阳0.725天文单位。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时候会更近)。古罗马人称作维纳斯,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金星给人的印象是一颗令人窒息的星球,二氧化碳占其大气成分的97%,具有十分强烈的温室效应,表面温度达400多摄氏度。加上金星上的大气压为地球表面的90倍,以及恐怖的硫酸雨,令人望而却步。然而,环境如此恶劣的金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却是美苏争霸的制高点之一。苏联在金星探测上取得了重要发现和成果,西方甚至一度将金星称为“苏联的星球”。扩展资料金星自转方向跟天王星一样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金星逆向自转现象有可能是很久以前金星与其它小行星相撞而造成的,除了这种不寻常的逆行自转以外,金星还有一点不寻常。金星的自转周期和轨道是同步的,这么一来,当两颗行星距离最近时,金星总是以同一个面来面对地球。不过这些基本的类似中,也存在很多不同点。金星的大气成分多为二氧化碳,因此它的地表具有强烈的温室效应其大气压大约是地球的90倍,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海面下一公里处的水压。金星地表没有水,空气中也没有水分存在,其云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而且较地球云层的高度高得多。由于大气高压,金星上的风速也相应缓慢。这就是说,金星地表既不会受到风的影响也没有雨水的冲刷。因此,金星的火山特征能够清晰地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金星资料 金星资料介绍

1、金星,1967年8月13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中国内地现代女舞者、主持人、演员。

2、1985年,获得第1届“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少年男子组金奖。1988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赴纽约学习现代舞。1991年,凭借舞蹈《半梦》获得美国国际舞蹈节年度大奖。1993年,回国发展,并受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95年,与北京市文化局联合创建北京现代舞团,并担任舞团第一任艺术总监。1998年,由其编舞的作品《红与黑》获得第8届文华奖舞蹈类新节目奖。1999年,创建中国第一家民营现代舞蹈团体——金星舞蹈团。


那些年,苏联对金星探测的狂热史(三)

作者 cbjchxh

转载于百度贴吧-航天吧

原始资料来源 卫星百科-sat.huijiwiki.com

1966年2月27日凌晨02:52,金星2号在金星的白昼一侧进行了最近的接近,距离为23950公里。但是当时已经失联,没有任何数据传回。3月4日,苏联官员宣布任务失败。

如果金星2号幸存下来,它肯定会返回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揭示新的发现,并补充NASA三年前抵达金星的较小的水手2号任务的数据。

据测算,金星3号于1966年3月1日06时56分进入金星大气层,在北纬20 S和20 N之间,经度60 E和80 E之间的某个地方迎来终结。

虽然没有收到来自着陆器的遥测数据,但它已成为第一个撞击另一颗行星的人造物体。

在科罗廖夫去世之前,还有一艘金星飞掠器发射升空:空间96号,发射前称为3MV-4 No. 6

在3MV-4 No. 6发射前,金星2号与金星3号已进入金星转移轨道,均处在良好状态中。1965年11月23日03时22分,3MV-4 No.6飞船搭载编号为U15000-030的8K78M火箭升空。在发射后8分48秒,当第三级完成燃烧时,飞行一切都很顺利。

但该级8D715K发动机的四个燃烧室中的一个因燃油管道破裂而爆炸。虽然事故发生得很晚,足以让火箭进入227 310公里的轨道,但不正常的级间分离使逃逸级及其附加的有效载荷发生了翻滚。由于逃逸级无法控制其姿态、点燃引擎、将其有效载荷发送至金星,原本的“金星4号”搁浅,并被命名为空间96号。、

它的轨道最终在12月9日衰变。

空间96曰:

时为丙午,岁在凛冬。细雪狂沙,犹绕拜科努尔。

金星2、3,吾之伯仲也,虽千万人而往,岂不为吾辈之楷模乎?

然愚弟不才,遇人不淑 ,误入劣质8K78M火箭,凌空爆炸,一命呜呼。此天亡我,非科罗廖夫之罪也。

愚弟以在天之灵,愿吾之伯仲早赴太白。遇山开路,遇水架桥,逢凶化吉,终达通途。

葛生蒙楚,蔹蔓于i野。予亡然此,谁与共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亡然此,谁与共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亡然此,谁与共旦!金星2、3,莫再盘桓。

最后一个探测器究竟有没有发射,苏联、西方和一些航天史学者各执一词。

NASA记载:

“金星1965A是一次尝试的金星飞行任务,可能类似于两周前发射的金星2号飞行任务。据信,火箭发射失败。探测器在西方被命名为“金星1965A”。”

参考链接:https://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tent_launch.html#venera1965a

drewexmachina档案记载:

“1965年金星发射窗口的最后一次尝试预计是在11月26日进行的。在发射准备过程中,工程师发现了8K78M火箭的一个问题,且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复。飞行只好取消。发射也没有进行。”

参考链接:https://www.drewexmachina.com/2016/03/01/venera-2-3-touching-the-face-of-venus/

感兴趣的吧友可以去挖一挖,这个航天器到底发射没有

介绍一下实验设计一局后来的命运:

上世纪60年代,该组织最昂贵的太空项目是秘密的N1-L3计划。它旨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竞争,而让人类登上月球。与美国土星五号相对应的巨型多级N1火箭连续四次失败后,苏联政府于1974年取消了这一努力。

同年,苏联政府拆解了实验设计一局,其中大部分由“科学与生产协会联合体”(NPO Energia)继承。在苏联解体后,NPO Energia变成了现在的俄罗斯航天巨头:俄罗斯能源火箭公司。

它现在的全称是:S.P. Korolev Rocket and Space Corporation Energia,即“科罗廖夫火箭与空间联合公司”。




公司Logo

去世前不久,沮丧的科罗廖夫将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所有责任移交给了新成立的独立设计局“拉沃契金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Lavochkin)。该局由首席设计师乔治·巴巴金(Georgi Babakin)负责。




乔治·巴巴金

后来,NPO Lavochkin以其细致的测试和高质量的工艺而闻名。其中一个因素就来自于金星探测器的设计。

今天来讲讲两个探测器吧:金星4号、空间167号

为什么只讲两个呢, 因为它们实在太重要了,堪称伟大的 历史 转折。

在金星探测上连续失败13次后,苏联人没有心灰意冷。尽管实验设计一局从此不再从事金星/火星探测、科罗廖夫也因此间接去世,从每一次失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都被纳入设计和制造新的金星探测器中。毕竟,能打败人的只有自己。

前面提到,3MV型号的航天器表现不佳,只有1965年7月飞越月球的探测器3号完全成功。上一对3MV任务,即1965年11月发射的金星2号和金星3号原计划分别飞过金星并降落在金星上,但由于热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它们都在运输途中失败。尽管1966年3月1日金星3号成功成为第一艘撞击另一颗行星的航天器,但两个航天器都无法从金星返回任何数据。

看到苏联在深空探测上一片颓势,NASA决定“抽空”再发一个金星探测器“水手5号”,将自己的成功率提高到66.7%,而让苏联的成功率维持永远的0%。1965年12月,水手5号飞越任务获得正式批准。

这时,拉沃契金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Lavochkin)“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接过了这个烂摊子。NPO Lavochkin决定以3MV为基础,进行全面的探测器改进与升级换代,以利用即将到来的1967年金星发射窗口,与水手5号竞争。

NPO Lavochkin的首席设计师巴巴金集中了所有精力,为即将到来的V-67任务(即Venus-1967)建造一对着陆器,以超越他的美国竞争对手。对于新的3.5米高的“1V”飞船,工程师们保留了3MV航天器的基本配置和尺寸,但有了重大改进。




(1V探测器看起来简洁了许多)

之前的3MV热控制系统使用循环液体来传递热量,最终被证明问题频频。取而代之的是气体推进系统,以将加压轨道舱内的温度保持在15 C到25 C之间。(这也是现在大型航天器非常常用的主动热控方式)

原先安装在3MV太阳能电池板末端的半球形散热器被替换为1V飞船背阳侧的一个圆盘状散热器。这种散热器也作为伞状可展开高增益天线的中心,天线直径从2米增加到2.3米,以支持UHF波段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低增益天线的配置也被改变,以帮助确保与1V的接触稳定。也就是说,通信系统变简洁了,也更可靠了。

3MV的方形太阳能电池板换成了跨度超过4米、面积2.5平方米的矩形板。

虽然1V保留了安装在轨道舱顶部的加压式KDU-414发动机,以便进行中段修正和微调航天器接近目标的方式,但姿态控制推进器、太阳传感器、地球和恒星传感器都进行了大幅改进。为了减少这些光学姿态传感器受到来自航天器的杂散光的影响,在轨道舱的向阳侧也涂上了一个大的深色阴影(又一个现代航天器思路)。

许多内部系统也根据之前的飞行经验和3MV遗留硬件的地面测试以及新系统的广泛测试进行了升级。为了帮助诊断飞行中遇到的问题,在V-67任务期间,工程师在地球上的一个环境舱里保存了一个复制的1V航天器——之前苏联人可没保留过。

与早先的3MV一样,主舱是着陆器的载体,着陆器将在到达金星之前释放,而主舱将在进入金星大气层时燃烧殆尽。1V添加了多重保险。正常情况下,释放将以地面命令为信号。如果进入时对地定向失效,船上定时器也可启动程序。如果释放机构发生故障,将着陆器固定在主舱上的带子会在进入时自动烧毁,以作为最终的保险。

总的来说,就是套娃式保险

最大的变化是1V着陆器。苏联人开始认真设计着陆器了。

受之前天文学家工作的影响,1962年、1964年和1966年发射的早期2MV和3MV金星着陆器是在假设金星表面压力在1.5至5 bar范围内,温度50 C以上,80 以下。人们普遍推测金星表面存在海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唯一成功的“水手2号”的数据,世界行星科学界的普遍共识变了:金星的大气主要由氮和大量二氧化碳组成,表面压力在5到300巴之间,温度在267 C到480 C或更高。

不幸的是,越来越复杂的地面仪器仍无法揭开金星神秘的面纱。但无论表面状况如何,很明显,3MV着陆器的设计不足以到达金星表面。对3MV-3着陆器遗留进行的地面试验也揭示了原着陆器的缺陷——该着陆器需要更坚固的设计。




1V飞船的新着陆器是一个球体(如上),它和以前的一样,有一个偏移的重心,可以在进入时保持钝头指向前方,而不需要姿态控制系统。

随着外径从0.9米增加到1米,1V着陆器与前代相比,包括了更厚的烧蚀隔热罩、更高的绝缘性和更耐用的结构。它不仅能承受进入大气层的压力,而且还能承受表面预计会出现的更恶劣的条件。

仍然受到苏联科学家的影响,工程师们相信金星表面环境比西方鼓吹的更为温和,表面压力可能不超过10巴。但鉴于真实地表条件的不确定性,新着陆器的设计可承受至少18巴的压力和高达400 C的温度。

与早期的3MV着陆器一样,1V着陆器的设计是漂浮的,甚至包括一个糖锁 ,它在水上着陆时会溶解,从而触发信号传回地球。

经过改进,1V的总发射质量现在是1106公斤,比早先的3MV-3着陆器设计多了146公斤,比245公斤的美国竞争对手水手5号的4倍多。




实际的1V着陆器——像一个板栗

和它的前辈一样,1V轨道舱在飞往金星的航行中也携带了自己的测量仪器。这些仪器包括:

一个磁强计;

一组研究太阳风和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器;

一个检测氢和氧的紫外光度计。

1V着陆器携带的仪器包括:

一个气压计,其工作范围为0.13至6.9巴;

一对覆盖范围为-63 C至+457 C的温度计;

一个密度计,用于测量0.5至15毫克/立方厘米范围内的大气密度(相比之下,地球表面大气的密度约为1.2毫克/立方厘米);

一对化学气体分析仪,它测量二氧化碳、氮气、氧气和水蒸气动态含量。此外,它可以确定下降舱的速度,提供另一种计算大气密度和确认着陆的方法。




作为一个自信满满的任务,1V上怎么能少得了苏维埃特色的勋章呢

勋章是一面旗子形状的纹章和一颗五角星,正面是红色,背面是蓝色。每种徽章都被安装在飞船上。复制品还会发给一些重要人物和顶尖科学家,留作纪念。

(现在这种勋章老值钱了,毕竟金星同款)

计划中,着陆器将在到达金星之前释放,而主舱将在进入金星大气层时燃烧殆尽。在与轨道舱分离之前,重达383公斤的1V着陆器的内部被冷却到-10 ,以帮助其在金星的高温大气中最大限度地延长寿命。

在进入金星大气层的最糟糕的时刻结束后,1V着陆器将展开直径1.7米的减速伞,同时仍以超音速飞行。随后将部署一个8.4米的主降落伞,其设计可承受高达450 C的温度。同时,分米波段雷达高度计的天线也部署在金星表面上方不到30公里的地方。这种高度计是当时飞机上常用的一种设计。

计划中,当着陆器下降过程中环境压力达到约0.6巴时,该系统将每隔48秒通过其每个仪器的主发射机和备用发射机自动开始传输数据,以确定大气特性如何随高度变化。由于直达地球的上行链路的数据速率限于。。

限于。。

1kb/s(是的,其实非常快了)

因此在探测器电池的标称100分钟寿命内,着陆器在下降和随后的地面操作期间总共只能返回大约。。

1M的数据。

但也总比没有强

……

(未完待续)


那些年,苏联对金星探测的狂热史(二)

作者 cbjchxh

转载于百度贴吧-航天吧

原始资料来源 卫星百科-sat.huijiwiki.com

两艘3MV-1A试验艇全部损失,当局愤怒而无奈。

似乎在这种绝望情况下,苏联官员做出了一个相当激进的决定:在3月初发射一对3MV飞船(非测试器),沿着长椭圆轨道轨道直飞金星。

虽然长达6个月的飞行时间意味着3MV-1在9月初到达金星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极高,但它似乎比直接取消发射航天器更有意义:至少它可以获取本来前两个试验飞船该发回的数据。

发射重点一度转移到无人月球着陆器E-6 6的发射上。1963年3月21日,8K78M序列号T15000-20搭载新的E-6月球探测器升空。但Blok I第三级的8D715P发动机出现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其在飞行487秒时过早关闭。火箭及其有效载荷在重返大气层时被摧毁。

失败到麻木。。

新的8K78M连续出现故障,但3MV金星着陆器只能搭乘它。

3MV-1 No.5于1964年3月27日发射升空,火箭序列号为T15000-22。这一次,新的8K78M的前三级将Blok L逃逸级和飞往金星的有效载荷送入一个低停泊轨道。但是在没有动力的滑行过程中,姿态控制又失控了,而逃逸级从未点燃过它的11D33引擎。

搁浅在地球轨道上的火箭及其有效载荷被命名为“空间27号”。

尽管失败了,但许多改进中的一个得到了回报:新的遥测系统收集到的各种系统的数据被记录下来,并通过无线电传回地面控制器。工程师从而能够像以前一样诊断出故障。这次故障(可能还有几次早期的故障)被发现是由于逃逸级关键控制系统线路设计中的一个故障造成的。

幸运的是,修复只花了技术人员20分钟的时间——他们用电烙铁解决了。




苏联人已经在金星探测上连续失败8次了。

在金星发射窗口即将结束时,实验设计一局再赌了一把:将最后一个备份的3MV飞船发射出去。序列号为T15000-23的8K78M火箭在1964年4月2日凌晨2时42分40分携带3MV-1 No.4飞船升空。

这一次,8K78M的四个级终于都成功工作了。苏联媒体随即报道说,这艘探测器被命名为“金星2号”,它将进入金星轨道,并首次尝试在另一颗行星上着陆。

然而,在苏联媒体正在欢呼时,控制人员在与探测器的第一次通信中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加压的轨道舱正在泄漏,其所有气体将在一周内损失殆尽。这——无疑将严重影响其设备的运行能力。

由于成功的前景黯淡,苏联随后宣布探测器改名为“探测器1号”,没有再提它的原名。

根据轨道舱泄漏产生的扭矩,苏联的工程师们很快确定了问题所在——探测器的恒星和太阳敏感器附近有一处不良焊缝。“虽然这对Zond 1的修复毫无帮助,但未来的飞船将对焊缝进行X光照射,以作为新的质量控制检查。”工程师们自我安慰道。

无论如何,探测器仍然功能齐全,工程师们也因此制定了应急计划,以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航天器的运行。

探测器1号在发射后第二天进行了航向修正机动,距离地球563780公里。这也是KDU-414的推进系统首次用于苏联的行星任务,尽管它几年前就技术成熟了。

到4月9日,轨道舱内的压力已经下降到无法被机载传感器读取的程度。由于探测器1号的主天线需要一个加压舱来维持热控制并抑制高压电路中的电弧,地面控制器通过其290公斤着陆器中的一对冗余天线进行通信。

通过一些指挥、控制和通信手段,Zond 1开始从它的仪器中收集到关于星际环境的有限数据。它的新离子推进器也进行了测试,但发现运行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轨道舱内的压力损失。

对Zond 1的持续跟踪显示,它仍然会以很大的差距错过金星。因此在5月14日,第二次修正航向进行。在距离地球1400万公里的范围内,KDU-414发动机第二次点火,改变速度为50米/秒,然而发动机明显提前熄火。距离所需的delta-V还有20米/秒,Zond 1可能会错过金星大约10万公里。

随着前往金星的航行继续,更多的问题出现了,包括它的一个星敏感器明显失效。探测器1号只好开始自旋,以稳定方向,并努力保持太阳能电池板指向太阳。不幸的是,高增益天线不能再使用了,而通过着陆器的通讯系统的联系只能维持到大约6月中旬,那时距离金星还有一个月旅程。

甚至,Zond 1还没有持续到那时。与Zond 1的最后一次通信是在5月19日,所有通讯都在5月24日丢失。7月19日,无声的Zond1号飞过金星。。。

截至1964年5月19日,实验设计一局的金星探测器为:

斯普特尼克7号、金星1号、斯普特尼克19号、20号、21号、空间21号、金星1964A、空间27号、探测器1号

其中,金星1号和探测器1号在前往金星途中失联,其余探测器均未脱离地球轨道。

但和后续的辉煌成功相比,这些失败不算什么。

黎明还没有到来。。。

今天来讲讲四个小兄弟:金星2号、金星3号、空间96号、金星1965A

在苏联人连续失败9次时,美国人一共进行了两次金星探测,其中水手1号失败,水手2号成功。当时NASA正忙于月球探测,憋了一口气想要载人登月,也就无暇和苏联比拼失败次数。

苏联仍然不甘心失败。尽管3MV系列的成绩普遍不理想,但这大部分是8K78M火箭的逃逸级点火问题造成的,与3MV探测器自身关系不大。经过不断的积累教训和改进,到1965年7月18日发射的月球火星联合探测器“探测器3号”时,火箭与探测器均有了相当好的表现,3MV系列也由此一雪前耻。




探测器3号的轨道




探测器3号拍摄的高清月球表面

之前的金星探测器型号代号为3MV-1,火星探测器的是3MV-2。在探测器1号发射时,苏联官员已经批准了在1965年11月发射的另一轮3MV金星任务,总共有4艘航天器。这些航天器被分配到3MV-3和3MV-4的型号名称。

新的3MV-3搭载了一个直径为90厘米的大致呈球形的着陆器。在遇到金星大气层之前它会被释放,与当地水平面成43 至65 的夹角。这艘重383公斤的着陆器将通过降落伞降落到地面,同时将仪器上的数据直接传送到地球上。




3MV-3

3MV-4则与之前的3MV类似,是金星飞掠器,搭载有高清摄像头。它与前代的区别是各系统的可靠性都提高了(至少测试人员是这么认为的)。整体结构上没有变化。




3MV-4

瞅一瞅3MV-4上升级换代的仪器:

(1)一个配有200毫米镜头的光电电视系统——当它经过金星白天照亮的一面时,它将在25毫米的摄影胶片上获得几十张图像。在2.5万公里的标称范围内,该相机将产生3100公里宽视场的图像,其比例尺高达每像素约4公里。

(2)一个紫外光谱仪也共享了相机的胶片系统,可以在285到335nm波长范围内产生一系列光谱来研究大气。曝光后的胶片将在船上自动冲洗,底片扫描后传回地球。它产生的高清晰度图像质量远远优于NASA的水手4号在火星返回的图像。

(3)另一台在190至275nm范围内运行的紫外光谱仪,以寻找臭氧

(4)一台双通道红外光谱仪,以研究7至38μm波长范围内的地球大气和热辐射

(5)研究磁场、辐射、微流星体、无线电辐射以及紫外线中氢-莱曼-α和氧发射的仪器

之前的探测器都没有带这么多科学载荷。可见,这次的工程师真的信心十足了。

Венера, мы идём

第一次发射的是被初步命名为3MV-4 No.4的飞越飞船。编号为U15000-042的8K78M运载火箭于1965年11月12日05:02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Blok L逃逸级及其963公斤的有效载荷被成功地插入203 216公里、倾角为51.9 的停泊轨道。这是苏联首次将这种“低” 倾角的停泊轨道用于执行苏联的行星任务。

在短暂的滑行之后,逃逸级引擎点燃,将现在被称为“金星2号”的探测器送往金星。

对飞船的初步跟踪显示,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而且轨道精确到可以在不到4万公里的距离飞越金星照亮的一侧。工程师决定不需要对预定的航向进行修正,因为这已经足够接近实现目标。

翻译:火箭发射后不需要轨道修正就可到达金星。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不久后,1965年11月16日04时19分,3MV-3 No. 1(金星3号)搭载8K78M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31/6号基地升空,进入213 293公里的停泊轨道,倾角51.9 。又一次,逃逸级完成了它的工作,把金星3号送上了转移轨道。这是苏联第一次拥有两艘飞船同时前往行星目标。

对金星3号的初步跟踪显示,飞船运行状况良好,但它将错过距离金星中心800公里的目标点。毕竟,金星2号的运气可遇不可求。

12月26日,金星3号在距离地球1290万公里的范围内执行了正确的航向修正。每秒19.7米的delta-V足以使金星3号进入与金星撞击的轨道。




轨道转移示意(渣图,轻喷)




苏联金星、火星探测的最大推动者却无法活着看到这项雄心勃勃的任务的成果。这或许是他最大的遗憾。

或许是有心灵感应,又或许金星2号、3号是对假装表现良好的双胞胎,在他们的家长不在的时候,就开始不乖起来。

2月10日,金星2号的内部温度正在危险地上升。热控制系统的这种明显的故障正在对航天器的通信和控制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上一次与金星2号的通信是在2月27号接近金星的时候,但这一次的通话质量很差,而且还没有收到飞掠前指令的确认。




飞掠示意(渣图,轻喷)

2月16日,金星3号上的通讯系统在离金星只有17天的时间后也出现故障,可能是因为它自身过热的问题。在2月16日最后一次听到金星3号的消息后,联系一直失败。

……

(未完待续)


金星的舞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金星的舞蹈水平应该是已经达到国际级别了。不过我对于金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节目上的毒舌,这给她带来的话题讨论要比她的舞蹈高许多,但其实金星的舞蹈水平确实非常不错。金星在九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军区的歌舞团。当时还获得了第一届桃李杯少儿组的冠军,第二年又获得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的最佳优秀演员奖,这些奖项都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也证明了她的实力。在八五年的时候金星的舞蹈水平就非常高,当时她到美国学习现代舞蹈的时候许多美国人都被她的舞蹈给惊艳到了。不管是旋转、弹跳还是软度,每一样金星的表现都非常优异。金星在八六年的时候来到了全国第一个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的实验班,当时这个班级仅仅只招收二十个人。那时候的人们都还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现代舞,对这个舞蹈并没有什么概念,而金星已经是那个班级的首席了。在来到美国之后,金星参加了美国的舞蹈节,获得了最佳编舞奖,并且还被美国舞蹈节聘请为首席编舞。不过当时金星并没有答应,因为她想要去欧洲看看,所以就离开了美国来到了意大利。后来金星做了变性手术,手术完后的她还曾一度无法站立。不过金星的意志还是相当强的,一直在做训练,最后还是站了起来,并且重新回到了她所热爱的舞台表演自己的舞蹈。

世界五百强按照什么排名

第一份《财富》500强排行榜诞生于1955年,当时上榜的仅限于美国公司。自诞生之初起,《财富》杂志的编辑们就决定将收入作为企业排名的主要依据,因为收入是衡量增长和成功最可靠、最有力证明、也最有意义的指标。1957年,美国之外的大公司首次拥有了专门的排行榜。1976年,第一份国际500强排行榜出炉,但仅包括美国之外的公司。直到1995年,第一份包含了美国和其他各国企业在内的综合榜单才正式问世:这也是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500强排行榜。【拓展资料】1929年,美国人亨利·卢斯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创办了《财富》杂志,他认为商业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核心,期望借助《财富》杂志为低迷的经济描绘出未来的希望。《财富》杂志被很多人关注,是因为它每年评出"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即"世界五百强"。 《财富》(中文版)的出版者中询有限公司于1975年在香港创立的。在中国宣布对外开放政策的1979年之前,中询有限公司就已成为为中国市场出版工商杂志的专业出版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并在北京及上海设有办事处。这份榜单后来常被作为基准,用来对企业、行业或国家之间历年的表现进行数据对比。《财富》的500强以销售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名,比较重视企业规模,将世界各国的企业都进行排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500强

金星拥有多少颗天然卫星?

金星没有卫星。相比之下,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我们一般称之为“月球”。像其他天然卫星一样,月球在一个稳定的轨道上绕地球公转。事实上,除了水星和金星之外,太阳系的另外几大行星都至少有一颗天然卫星。那么,为什么金星没有天然卫星呢?简短答案:这是因为任何绕着金星公转的卫星都将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轨道,最终很有可能被太阳的巨大引力所吞噬,或者坠入金星。首先,简单了解一下金星。在地理位置上,它是第二靠近太阳的行星,也是地球的近邻。而在形状和大小方面,它与非常地球相似,通常被称为地球的姐妹行星。为什么金星没有卫星?金星周围没有卫星,主要是由于金星靠近太阳。金星距离太阳只有1.08亿公里,在天文尺度上,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近的距离。这样近距离靠近太阳,意味着金星不仅能够接收到大量的太阳辐射,而且还会受到更强的太阳引力作用。引力遵循平方反比律,所以两个物体的距离越近,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强。例如,距离接近一倍,引力增强两倍。由于太阳引力的影响较大,如果卫星距离金星较远,它将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轨道。最终,卫星被太阳的强大引力捕获,甚至落入太阳中毁灭。另一方面,如果卫星距离金星较近,它将会被强大的潮汐力撕裂。或者,在金星的情况下,由于卫星和金星大气的摩擦作用,导致卫星轨道逐渐降低,最终撞向金星。不过,天文学家计算发现,金星周围有一片区域可能存在卫星。但这个轨道范围非常窄,目前还未有天体被金星捕获到这里。那么,金星过去有卫星吗?天文学家认为,金星并非一直没有卫星。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阶段,金星不断被小行星轰击,大量的物质被喷射到太空中。然后,这些碎片合并在一起形成了卫星。然而,由于金星的逆向自转(这可能是由小行星的猛烈撞击造成的),卫星的轨道很不稳定,导致它最终撞向金星,使金星没有天然卫星。

金星有卫星吗?

没有。依据加州理工学院的Alex Alemi和David Stevenson两人对早期太阳系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显示,在数十亿年前经由巨大的撞击事件,金星曾至少有过一颗卫星。依据Alemi和Stevenson的说法,大约过了一千万年后,另一次的撞击改变了这颗行星的转向使得金星的卫星逐渐受到螺旋向内,直到与金星碰撞并合而为一。如果后续的碰撞创造出卫星,它们也会被相同的方法吸收掉。Alemi和Stevenson的研究,科学界是否会接纳,也依然是情况未明。扩展资料八大星系中有卫星的星球一、地球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也是地球仅有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二、土星土星有18颗被命名的卫星,比其他任何行星都多。还有一些小卫星还将被发现。在那些旋转速度已知的卫星中,除了土卫九和土卫七以外都是同步旋转的。一共已发现60颗卫星。有三对卫星,土卫一-土卫三,土卫二-土卫四和土卫六-土卫七有万有引力的互相作用来维持它们轨道间的固定关系。土卫一公转周期恰巧是土卫三的一半,它们可以说是在1:2共动关系中,土卫二-土卫四的也是1:2; 土卫六-土卫七的则是3:4关系。三、天王星天王星有25颗已命名的卫星,以及2颗已发现但暂未命名的卫星。四、海王星海王星有9颗已知卫星:8颗小卫星和海卫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