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文学与历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如下:一、区别1、定义不同: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2、来源不同: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二、联系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扩展资料:历史起源:“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一、区别1、定义不同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2、表现形式不同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二、联系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扩展资料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刘基死于朱元璋之手吗
刘伯温不是朱元璋杀的。刘伯温根本不是朱元璋杀的,朱元璋也没有必要杀死刘伯温。刘伯温在当时是死于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集团之手,这个集团在历史上叫做淮西集团。《明史》记载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生病,身体不太好,这个时候丞相胡惟庸建议朱元璋让自己派医生前去查看刘基的病情,朱元璋同意了胡惟庸的意见,于是胡惟庸就派医生前去医治刘基,但是到了三月刘基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朱元璋派人亲自护送刘基回老家青田养病,但是回到了老家后,刘基的病情加重,最后去世了。刘伯温和淮西将领的矛盾:刘伯温,是最遭淮西将领仇恨的功臣,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一句话,那就是刘伯温认为,明朝成立之后,这些功臣必定胡作非为,因为明朝的将领,都是在极端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当时的元廷不管是官员还是盛行的文化都有一些暴行元素,而这些将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走向抗争元廷的,所以战争结束他们必定会惹是生非。而刘伯温的建议则是杀掉这些官员,这句话虽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分析的是很准确的,但是这句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又传到了那些淮西将领哪里,自然而然会惹来诸多的问题,这些淮西的将领们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听从这样的教训,行事低调一些。
刘伯温的故居在哪里啊
刘伯温的故居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省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伯温故里景区在哪里?
刘伯温故里景区位于国家级生态县浙江省文成县,总面积4.81平方公里,由刘基庙和百丈漈两大核心景区构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是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2020年12月16日,拟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0年12月29日,文成刘伯温故里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成县概述文成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于1946年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而成,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谥号“文成”作县名。文成县是浙江省第二大侨乡,革命老根据地县,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文成县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全县东接瑞安市,南临平阳县、苍南县,西南倚泰顺县、景宁县,北界青田县。县城距省会杭州市274千米,距温州市区62千米(均系直线距离),距温州市一小时车程。总面积1296.44平方千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刘伯温故里景区、百度百科-文成县
刘伯温故居在哪里
刘伯温故里景区位于国家级生态县浙江省文成县,总面积4.81平方公里,由刘基庙和百丈漈两大核心景区构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是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2020年12月16日,拟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0年12月29日,文成刘伯温故里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介绍:刘伯温故里位于文成县,整个景区占地面积4.8平方公里,景区内的主要景观分为两个核心区域,由刘基庙和百丈漈组成,景区不但生态景观极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16年,文成县启动刘伯温故里5A级景区创建,2017年2月,顺利通过国家景观质量专家评审,成为温州市近十年来唯一进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录的景区。著名景点:刘基庙,浙南现存最具研究价值的明代木构建筑群,敕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是纪念明朝开国元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刘基(字伯温)的祠庙,建筑轩敞古拙,气势恢宏庄重。庙内悬挂章太炎、蔡元培、沙孟海等古今名家匾额楹联,妙笔追思,丹青怀远,草行楷隶,诸体俱有,为国内名人纪念建筑所罕见。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丈漈,汇集“天下第六福地”南田诸水而成飞流,自海拔600余米高山绝壁倾泻而下,突奔于深壑巨涧之中,形成阶梯型“三折”瀑布群,总落差353米,单体落差207米,为华夏之最。水似飞珠溅玉,飘纱凝虹;声如怒雷惊涛,撼山震地,蔚为壮观。2013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中国单体落差最高的瀑布”,同时入选“中国十大名瀑”。
刘伯温故居在哪里
刘伯温故居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自然地理:百丈漈风景区位于文成县境内,距文成县城4公里,距温州市区115公里,面积170平方公里,海拔800余米,地势自西向东,为洞宫山脉延伸段。周围20余公里,是一个高山平原。百丈漈为“V”形山涧,总长度1200米,落差353米,形成三折瀑布。历史沿革:文成县名取自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的谥号。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死后,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于1514年下了一道诰令,说刘基“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占事考祥,明有征验;运筹画计,动中机宜”,是“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故“今特赠尔为太师,谥号文成。”刘基庙,浙南现存最具研究价值的明代木构建筑群,敕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伯温故居的主要景区:1、刘基庙刘基庙,即钦建诚意伯庙,位于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华盖山南麓,明天顺二年(1458年)敕建,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3023平方米。庙立于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告成于天顺五年(1461年)。为七开间回廊合院式木构建筑,主体依次为头门、仪门、正厅、追远祠四进。正厅系穿斗式梁架结构,重檐歇山顶,厅高10余米;中堂塑有刘基及长子刘琏、次子刘璟坐像。2、刘基墓刘基墓坐落于文成县南田镇西陵村石圃山麓之夏山,俗称九龙山。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墓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40平方米,四周为块石砌筑的围墙。设上下二级拜坛,坟冢呈半圆形,圈椅式形制,俗称“椅子坟”,墓前不设象征墓主身份等级的石像生、石翁仲、牌坊等标志物,极为简朴。
浙江文成,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故里,在这里了解他的一生
作为中国黄金海岸线的沿海城市之一,温州的锦绣河山、繁华都市、创新发展和人文 历史 ,历来都为诗人词家赞叹赞美。古诗有云:“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这里也汇集了“山”、“江”、“海”等各式美景,是人才辈出,人文底蕴深厚的瓯越净土。从温州向西行驶100公里来到一个有着40万人口的小县城—文成县。这个文成县与**公主可没有什么关系,文成县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的故里,县名便是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的谥号“文成”来命名的。
如果说“刘基”你没有听过,那你一定听过“刘伯温”这个名字,他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协助朱元璋统一华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在文成的这两日的旅行中,却也让我领略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景物,比如在南方地区极为少见且数量庞大的红枫古道;比如,有着“中华第一高瀑”之称的百丈漈大瀑布;比如,刘伯温故里的刘基墓和刘基故居等名胜古迹。
刘基故里位于文成县的南田镇,这里被誉为“天下七十二之第六福地”。作为刘伯温故里,在 历史 上的南田人才辈出,可谓是人文底蕴深厚。全年平均气温大约在15.0 ,因处于高度650米左右的高山平台之上,高覆盖率的地表植被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这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避暑条件,南田现已成为全温州的“避暑山庄”。景区内拥有丰富的 旅游 资源,古迹众多的古迹积淀出浓厚的 历史 文化。建于天顺三年的刘基庙(墓)均批准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现存完好的景观主要有刘基故居、武阳书院、刘伯温纪念馆等古迹。
第一站首先要拜访的便是位于南田镇武阳村的刘基庙,这里是刘基故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基庙位于南田镇新宅村,旧称诚意伯祠。是为了纪念刘基而建,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次年12月落成。历时560年代风雨沧桑,虽自清代以来经过四次修缮,仍保持原建筑明代的七间回廊合院式木构建筑特色。庙宇建筑精细,古朴雄伟,庙分头门、仪门、正厅,头门外是“王佐”、“帝师”两座木构牌坊,对称分列在东西两侧作为进出通道,带有古朴沧桑感的门口彰显出 历史 的年代感的同时又显得巍峨壮观。
在此之前其实只有一座木牌坊,匾额为“翊运元勋之坊”,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刘伯温被追封为太师,谥“ 文成 ”,将“翊运坊”改为一左一右两座牌坊。明代武宗皇帝称颂刘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也是对刘基一生做出的高度评价,在古代,牌坊处文官需下轿、武官需下马,步行入内。门牌楼两侧的石狮子是2011年太公祭700周年时所立,头门门楣所悬“钦建诚意伯庙”六个金字熠熠生辉。转念不由感叹,作为明朝开国元勋功不可没,然而却在大明建立后为刘基钦点“诚意伯”的爵位,更像是“安慰奖”。罢了,淡泊名利的刘基无非也不贪爵禄,不计名位。
穿过头门,房内门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都匾额和楹联,大意都是赞颂刘基是位精通天文、地理、人世的旷之才。因断裂嵌于墙壁内的石碑上都记录诚意伯庙的兴衰以及修建经历。这些额 楹联就是刘基庙最有价值的地方,多出自名家之手,形态各异,拥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不夸张地说算得上是稀世珍品。众多名家文豪为其挥毫泼墨,可见刘基在当时大明王朝的分量。
往后便是正厅,气度恢宏的正厅是占地3000平方米刘基庙的“重头戏”。正厅中间塑有刘基及左右长子刘琏、次子刘璟座像之外,也悬挂着塑有他背后的故事的匾额以及楹联。大多都是歌颂刘基的丰功伟绩和聪颖智慧。切身感悟刘基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当之无愧。出刘基庙对面就是刘伯温纪念馆,馆内陈列分为刘伯温的前半生、明代开国第一功臣、刘基的影响三部分,采取图片、文字和实物等多种形式,对刘基的生平事迹和刘基的文学作品进行展示, 历史 客观地展示了刘伯温的传奇人生。
中间的庭院蛮有意思,松树白石也是表达了刘伯温一生的淡泊名利,青铜雕像讲述着故事,中堂正中间悬挂着刘伯温的画像,两侧还配有多幅对联。蔡元培先生一对联语言简意赅地概括文成公一生的丰功伟绩,也寄托了后世岁他的无限哀思: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庙堂馨俎豆,枌榆故里,群瞻遗像千秋。
如果你读过刘基的诗,你会惊讶于大明的一代帝师,既有“万里封侯,手持酒杯看雪飞”的豪迈,也有“无情明月,有情归梦”的婉约。文成的 历史 豪迈,藏在刘基的运筹帷幄、挥斥方遒中,而文成的山水恬静,或许只有满身尘土,疲于奔波的人,才会更加珍惜,更加渴望。就如刘基最终还是选择在家乡终老此生。
刘伯温的出生地是现在的哪里?
刘伯温故居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明史·刘基传》记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刘基晚年告老还乡居住的地方就是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的住宅,1375年4月16日他在这里逝世,真称得上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殁于斯。广义上的“刘基故里”,一般包括武阳村的刘基故居(他生于此,死于此),武阳村外夏山山麓的诚意伯墓(据说是他本人亲自选定的风水宝地),以及南田镇外的诚意伯庙。刘基生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死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故居在他出生前就已存在,墓地建于他去世当年,因后人敬仰刘且畏惧其所谓堪舆奇门之术,所以很少遭到骚扰,保存完好,诚意伯庙则是明天顺八年(1453年)始建,我去看过两次,挺热闹的,就是似乎有点热闹过头了。传说中刘基看中的风水宝地是谈洋,位于闽浙交界处,但实际上那里是盗贼巢穴,刘基是土著深知利害,让长子上书建议设立巡检司驻防,长子不谙熟官场规矩,未通过胡惟庸主管的中书省直接上书,惹恼胡惟庸,进馋说刘基看中谈洋想占为墓地,导致朱元璋一度夺了刘基俸禄。刘基一生三娶,原配富氏是母族亲戚,在刘基被朱元璋聘请前去世,续弦陈氏,第三妻章氏。刘基于宋小明王龙凤六年(1360年)被朱元璋礼聘去南京,陈氏重病未同行,刘基身体欠佳无人照顾,朱赐章氏为刘基妾,后陈氏去世,章氏被扶正为第三妻,刘基去世后的安葬事宜,都是章氏主持操办的。刘基长子刘琏,次子刘璟都是陈氏所生(富氏无子女,章氏生两个女儿),长子性格耿直,洪武十年(1377年)因和胡惟庸党发生奋争,坠井离奇死去,次子性格更耿直,在明成祖靖难之役后公然称“陛下百年后逃不得一个篡字”,结果被迫害致死。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朱元璋追思刘基功劳,想让刘璟世袭诚意伯,刘璟推让给侄子刘廌,但刘廌1392年初就死了,且爵位因故被追夺,诚意伯的爵位世袭直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才由刘基六世孙刘瑜恢复继承,此后又有三传,末代诚意伯刘孔昭天启三年(1623年)袭爵,直到崇祯自缢、南明弘光朝建立仍在任,南京被清兵攻陷后航海逃走,下落不明,诚意伯的传承虽有断续,但也算和明朝相始终,在明初功臣中是非常难得的,除了徐达一门二公、黔国公远镇云南外,其他功臣大多没这么好的命。
文成有什么旅游景点
具体介绍如下:
1、铜铃山: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浙江省文成县,位于岩门大峡谷上游的叶胜林场境内,长约5公里,面积2755公顷。境内拥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阔叶林。其中以铜铃山峡中经万年激流旋冲而成的壶穴奇观较为著名,峡内瀑连瀑,潭叠潭。
2、百丈漈:百丈漈风景名胜区位于文成县境内,距文成县城4公里,距温州市区115公里,面积170平方公里,海拔800余米,地势自西向东,为洞宫山脉延伸段。是一处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瀑雄,峰奇,湖秀,潭丽等特点的旅游,避暑的地方。周围20余公里,是一个高山平原。
3、文成龙麒源:文成龙麒源位于浙江温州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梧溪境内的蟹坑地带,东邻百丈际风景名胜区18公里,南接飞云湖,岩门大峡谷景区15公里,西接铜铃山,石洋两大森林公园18公里,北距刘基故里12公里,是文成县马蹄型旅游圈的中心位置。
文成有什么旅游景点
具体介绍如下:
1、铜铃山: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浙江省文成县,位于岩门大峡谷上游的叶胜林场境内,长约5公里,面积2755公顷。境内拥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阔叶林。其中以铜铃山峡中经万年激流旋冲而成的壶穴奇观较为著名,峡内瀑连瀑,潭叠潭。
2、百丈漈:百丈漈风景名胜区位于文成县境内,距文成县城4公里,距温州市区115公里,面积170平方公里,海拔800余米,地势自西向东,为洞宫山脉延伸段。是一处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瀑雄,峰奇,湖秀,潭丽等特点的旅游,避暑的地方。周围20余公里,是一个高山平原。
3、文成龙麒源:文成龙麒源位于浙江温州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梧溪境内的蟹坑地带,东邻百丈际风景名胜区18公里,南接飞云湖,岩门大峡谷景区15公里,西接铜铃山,石洋两大森林公园18公里,北距刘基故里12公里,是文成县马蹄型旅游圈的中心位置。
更多关于文成有什么旅游景点,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a784d163425712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刘伯温有什么神机妙算的故事吗?
预言九女共一夫 “料事如神”的最终也没能保全自己,那他死前发出的“刘家九代之后必出奇才”的预言,准了吗? 在被视为和诸葛亮一样,二总被拿来一起谈论:都为“谋士”,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五行……无所不能。 曾去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武侯祭拜。大殿之上,骄傲必现,他自诩强于诸葛亮,理由是:诸葛亮终其一生也只建立了“三分”的天下,而自己已助朱元璋实现了统一。 于是他志得意满地在墙上写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的词句。后来在找寻兵书的过程中,一行人在匾额后居然发现了诸葛亮的对句。这一下让清醒,回去后他就辞官退隐家乡青田。这当然只是。 ,大名叫刘基,伯温是他的字,浙田人。刘基自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12岁考取秀才,23岁中进士,学业非常顺遂。 元末动荡,,相较于学业之路,刘基的仕途就坎坷多了,屡因不满,屡辞。再加上明建立后的辞官,他一生共有三次辞官的“履历”。 后来,朱元璋听闻刘基的大名和才学深厚,力邀他加入并作为“军师”为自己出谋划策。这也与诸葛亮出山有一定相似,他们都遇到了“识人之人”。 这时的刘基再不是“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了,朱元璋采纳了他“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敌人”等战术主张,有效地避免了多线作战,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 在刘基等人的辅助下,朱元璋最终成就大业,实现了统一,定都,建立明朝。登基三年后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授刘基“诚意伯”。但第二年刘基便辞官返乡。 朱元璋虽授刘基“诚意伯”,可他的“诚意”明显不足。就徐达来看,按照“公、侯、伯、子、爵”五级爵位,徐达获“魏国公”,居首,食禄五千石;刘基则只居“伯”位,食禄仅二百四十石,相差甚远。 劳,两人都为开国功臣,差别如此之大,实在令人意外。论原因,这多少与刘基的性格和他“过人”的能力等有关。 朱元璋曾问刘基,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谁堪丞相之任,刘基毫不客气地一一“点评”,一言概之:他们都不胜任。但朱元璋并未听取,他们三人先后都担任过丞相。这样耿直的性格不免引发同僚的不满,为胡惟庸后期“”刘基埋下了伏笔。 在刘基有极高的声望,认为他有诸葛亮之才,看相行以其为爷。朱元璋也曾以西汉“张良”誉之。可朱元璋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他怎会不担心开国功臣会“功高盖主”。“诚意伯”的封授或许是在以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告诫刘基要谨言慎行。 返回家乡的刘基,不问世事,但仍未能“全身而退”。洪武六年,刘基被胡惟庸党人陷害“图谋不轨”,被剥夺了爵位。他不得不回京向朱元璋解释,后一直留在京城不敢返乡。 洪武八年,在得知刘基身染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探望,在吃了御医开的药后,刘基不仅病未愈,反而更加严重了。恐受胡惟庸“”,刘基特向朱元璋禀告,但朱元璋只是略略安慰几句,这令刘基心灰意冷。 同年在儿子等人的护送下,刘基返乡。回乡后,刘基不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在去世前,他还不忘“预言朝堂”:待胡惟庸后,朱元璋会记得自己的好。他还预言:刘家九代之后会出现一个奇才重振家门。 之一个预言确实实现了,胡惟庸因有谋反之心,被诛杀,担至于朱元璋有没有念刘基的好,这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了。据说朱元璋曾对刘基儿子刘涟明言其父是被胡惟庸杀的。但朱元璋亲自授意的可能性或许更大。 第二个预言,其实也“兑现”了。百年后,嘉靖皇帝突然想起刘基这位“诸葛”、开国元勋,大臣们也谏言不能让刘基的后人埋没。于是刘基的九世孙刘瑜承袭了“诚意伯”之爵,也算重振了刘氏。 以上就是与预言九女共一夫相关内容,是关于朱元璋的分享。看完五公经九女共夫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刘伯温真的神机妙算吗?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很多人都把刘伯温看作和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的神人,知天文地理、奇门遁甲、阴谋鬼论无所不精。的确,刘伯温在为朱元璋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温善于权谋、懂人性、知变通,朱元璋称帝前很多经典的战役都有刘伯温的出谋划策。可要说刘伯温能神机妙算、预知未来,并进一步论说没有刘伯温就不可能有朱皇帝,历史的探客并不敢认同。即使是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民间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简直演绎成智慧的象征。可事实却是五出邙山并没有建立什么大的功勋,兢兢业业辅助蜀汉多年也没能改变国力日衰的局面。还是陈寿在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比较中肯:“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与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历史的探客认为其才能甚至都不如诸葛亮,更何谈其神机妙算未仆先知的能力。三国时期正值乱世能人辈出,郭嘉、司马懿、贾诩、周瑜、荀彧、庞统等能人辈出,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谋士成堆的年代诸葛亮能混的一席之地确实不易。反观刘伯温虽然也处于元末乱世,可当时真正有能力的谋士寥寥无几,就连老朱身边比较出名的谋士也就是李善长,这会在元朝连进士都考不中的秀才。刘伯温出身于浙东书香门第世家,自然才华和谋略要比李善长厉害些,可也在为人处世上不及李善长,没有名人竞争自然感觉刘伯温鹤立鸡群的存在。可如果说谋略,历史的探客认为朱元璋的谋略就不下刘伯温,尤其是起能屈能伸、深藏不露、雷厉风行的个人和驾驭将领的才能,刘伯温恐怕再学几年都赶不上。刘伯温起先是浙江的一个知识分子,以儒士自居,心中也有匡扶济世的宏伟目标。朱元璋起事后,刘伯温和当地儒士宋濂等四人,共同去拜访朱元璋,并在帐下成为一名普通谋士。在朱元璋赐封的34人中,公6人,侯28人,刘伯温有幸列入名单最后一名,得到了“诚意伯”这个颇有用意的称号,和最后一名的尴尬位置。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中,刘伯温没有太多实打实的功劳,大概是苦劳更多吧。由于出身贫寒,朱元璋对自己的过去一直较为敏感和自卑,有意强调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他效仿高祖刘邦“斩白蛇”、“吕后望气云”等手法,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刘伯温懂得谶纬之学,又是前朝儒生,朱元璋便乐意营造刘伯温的“神迹”,树其为宣传战线的一面大旗。故事传的越神,越证明朱元璋做皇帝是天命所归,这些故事在民间传播以后,更是形成多个版本,官方也没有加以阻拦。历史上刘伯温确实有才会,但是绝对不是民间传说的那么神奇,说到底也不过是朱元璋手下的一枚棋子罢了,最终也惨死在朱元璋的手下,对于这样的结局估计刘伯温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历史上有刘基这个人吗?
刘基和刘伯温是同一个人。刘基又叫做刘伯温,是元朝的官员。明朝统一战争中,他作为重要谋士做了很大的贡献。他足智多谋,所以太祖非常喜欢他,把他和张良相比较。而他并不仅仅有谋略,而且非常精通天文学。人物特点:刘伯温小时候就被人称为神童,但是那是在他出名后,但是在刚进私塾的时候,他却是一个不爱学习,不爱说话的人。因此当时教书的老先生并没有重视他这么一个整天懒洋洋的学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老先生发现了这个孩子平时不爱回答问题,在同学朗读文章的时候也不出声朗读,因此就打算去找他的家长让他们把这个不爱学习的刘基领回家中。可是少年刘基听到后就起来告诉老先生,这文章他都会背了。之后果然背诵了出来。
金华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位于中国东阳市横店境内,为国家-旅游区,距杭州16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乘飞机、火车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达。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横店影视城,现已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
2、金华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双龙洞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象征,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3、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武义旅游的核心景区,(位于武义县中部,距县城18公里,44省道上松线西侧。)有近10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称为“十里丹霞十里画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卷。景区内生态植被保存完好,竹海、松林郁绿,赤壁、峡谷、洞穴星罗密布,有号称世界丹霞最大赤壁的大红岩;有丹霞地貌共有的沟、谷、洞、柱、壁;象形的狮、象、鲸、猴、龟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4、金华山双龙风景名胜区
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位于金华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是我国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称赤松山,相传为晋时黄初平(号赤松子)-得道成仙处。至宋元佑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从此名声大振,游人不绝,誉满东南。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现山、石、水、洞等胜景风貌依然,险、奇、秀、幽的景观气派犹存。
5、大盘山景区
大盘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地广人稀,森林茂密,大小山峰5200余座,大气质量和99%的河道水质都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古代是名士隐居的世外桃源。磐安的山大都边缘陡峭,而山顶开阔平缓似高台,山间溪流纵横,峡谷连绵,瀑潭成群,鱼虾众多,景区大都以溪为名。大盘山地势东高西低,主峰大盘顶海拔1274米,自古以来,在当地就一直流传着“大盘山脉连九州(指杭州、苏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台、仙居、缙云、永康、东阳等五县(市)”之说。
6、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浙江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有“江南华清池,浙中桃花源”之美誉的浙江省武义县境内,距武义县城60公里,总面积1327.69公顷。公园属中山地貌,峰峦叠嶂,高耸云霄,千米以上山峰林立,最高点牛头山海拔1560米,为浙中之巅。由于地形切割深度达200~400米,断崖、峭壁、险壑错综有致,壮观优美。公园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凉爽的小气候特征。
7、仙华山
仙华山又名仙姑山,位于浦江县城北9公里处,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相传因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仙华山崛起于1.5亿年前的中生代,由于燕山运动强烈的断裂挤压和火山活动而形成。属低山丘陵地貌区,山顶缓坡地发育良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四季分明,气温适中,景区气温比县城低5℃左右。山地植被覆盖率约90%。交通方便。
8、义乌国际商贸城
义乌国际商贸城坐落于义乌市区繁华的稠州路,是目前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化、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商品批发市场。国际商贸城现有经营面积170万平方米,占地约有1平方公里,3万余个商位。有一种说法,如果你在每个商位停留一分钟,按一天8个小时计算,逛完整个国际商贸城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足见市场规模之大。
9、诸葛八卦村
导游:位于兰溪城西18公里,古称“高隆”,村中有3000余人是诸葛亮嫡传后裔,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诸葛村整体结构是诸葛亮第27代裔诸葛大狮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
10、横店红色旅游城
横店红色旅游城,是继横店影视城后,横店又建起了一座以弘扬革命传统为主题,集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城。这是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号召,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国防意识,所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文化工程。
金华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1、横店影视城,位于中国东阳市横店境内,为国家AAAA-旅游区,距杭州16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乘飞机、火车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达。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横店影视城。2、金华双龙洞,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3、金华市博物馆,古称婺州,历史建制久远,文化兴盛,名人辈出,素有“小邹鲁”之称。金华市博物馆位于金华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地块,历史文化氛围浓郁。我馆现藏有文物与古籍共37000余件(套)。4、大盘山景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地广人稀,森林茂密,大小山峰5200余座,大气质量和99%的河道水质都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古代是名士隐居的世外桃源。磐安的山大都边缘陡峭,而山顶开阔平缓似高台,山间溪流纵横,峡谷连绵,瀑潭成群,鱼虾众多,景区大都以溪为名。5、仙华山,位于浦江县城北9公里处,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 相传因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仙华山崛起于1.5亿年前的中生代,由于燕山运动强烈的断裂挤压和火山活动而形成。6、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浙江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有“江南华清池,浙中桃花源”之美誉的浙江省武义县境内,距武义县城60公里,总面积1327.69公顷。公园属中山地貌,峰峦叠嶂,高耸云霄,千米以上山峰林立,最高点牛头山海拔1560米,为浙中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