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是几岁到几岁
童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儿童的对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调节的教养方式向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与幼儿期相比,其心理发展和需求都出现了全新的特点;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既要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地“溺爱”和过分保护;应该懂得,在与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这种变化趋势表现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值得父母和教师重视。
童年是多大年龄段
童年是多大年龄段 童年是多大年龄段,一般来说2-12岁算是儿童时期属于童年。但是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下面我为您精心整理的童年是多大年龄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浏览。 童年是多大年龄段1 一般来说2-12岁算是儿童时期属于童年。 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 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 拓展资料 童年(tóng nián),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间的时间段,没有确切的定义,时间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和上小学的时间段。 词语出处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寳饵缓童年,命药驻衰历。”《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氏》:“ 俶子惟演 、 惟济 ,皆童年,召见慰劳。” 唐.黄滔.游东林寺诗:“莫怪迟迟不归去,童年已梦遶林行。” 童年是什么? 童年大约是指4-13岁之间,因为幼儿时期一般是0-3岁,而少年时期一般是12-14岁,而童年就是介于这其中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会对很多东西都充满好奇心,而且逐渐的开始培养自我的情绪和修养,是成长发育的一个基础阶段。 孩子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 1、 胎儿期:是在母体内胚胎发育完整的时期。 2、 婴儿期:是指出生到满一岁,这时是小孩在出生后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3、 幼儿期:是指1岁到3岁,这时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因为脑部的大小已经达到了成人的80%,而且语言,运动和思维等都已经开始逐渐的加强。 4、 学龄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童年时代,一般是在6-13岁之间,是小学阶段,开始接触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知识。 5、 青春期:是13-18岁之间,这时的小孩出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而且身高和体型也更加接近成人,性格也开始定型,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童年是多大年龄段2 童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儿童对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童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儿童的对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调节的教养方式向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与幼儿期相比,其心理发展和需求都出现了全新的特点;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既要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地“溺爱”和过分保护;应该懂得,在与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童年是多大年龄段3 儿童期是指几岁到几岁 一般来说2-12岁算是儿童时期属于童年。 一、学小提琴的适龄期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乐,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因此,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6岁较适当。 二、学钢琴的适龄期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因此,一般的儿童学习钢琴在2-3岁时,效果无法期待,6-10岁开始学,想成为钢琴家又慢了一点,在3-5岁时最好让孩子先听好的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学钢琴比较适宜。当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早或推迟些。 三、学绘画适龄期 由于孩子在1岁或1岁多已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经验过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洁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儿童在成长中,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学会培养孩子学习才艺的兴趣,儿童期是指几岁到几岁呢?2岁到12岁属于童年。所以大家对这个都有了解了吧,家长重要的是给宝宝一个简单快乐幸福的童年。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时候的拼音是什么
时候的拼音:[shí hòu]时:声母sh,韵母i,声调:二声候:声母h,韵母ou,声调:四声释义:指季节;节候;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汉字笔画:时:竖、横折、横、横、横、竖钩、点。候:撇、竖、竖、横折、横、撇、横、横、撇、捺。扩展资料一、时 shí释义: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3、时间单位。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词性:形容词、副词、代词、动词二、候 hòu释义:1、等待:你稍候一会儿,他马上就来。2、问候;问好:致候。3、时节:时候。4、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5、情况:征候。词性:名词、动词
侍候的拼音
亲您好,“侍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shì hòu。其中,“侍”是动词,“候”是动词或名词。动词“侍”指为人服务,照顾,如“侍疾”、“侍奉”,也可以表示紧随着,如“侍从”。动词或名词“候”表示等待,如“等候”,“接候”等。组成词语“侍候”时,意思为等候,接待,照料,照顾等。例如,“他在医院侍候病人,一直守在病床旁”。【摘要】
侍候的拼音【提问】
亲您好,侍候的拼音是 shì hòu。【回答】
亲您好,“侍候”是一个动词,表示为某人服务、照顾、等待等。例如,“她侍候病人的态度非常好”。它的拼音是 shì hòu,其中“shì”是声母“sh”和韵母“ì”的组合,“hòu”是声母“h”和韵母“òu”的组合。【回答】
亲您好,“侍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shì hòu。其中,“侍”是动词,“候”是动词或名词。动词“侍”指为人服务,照顾,如“侍疾”、“侍奉”,也可以表示紧随着,如“侍从”。动词或名词“候”表示等待,如“等候”,“接候”等。组成词语“侍候”时,意思为等候,接待,照料,照顾等。例如,“他在医院侍候病人,一直守在病床旁”。【回答】
侍候的拼音
亲亲,晚上好[大红花]。侍候的拼音为 "shì hòu"。"侍候"是一个动词,表示服侍、陪伴、照顾、伺候等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侍候”一词来表示提供服务、照顾家人或者老年人等,也可以指在商场、餐馆、旅游等场合中提供各种服务。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词语,"侍候"也常被用来比喻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的行为,如“他在客人酒足饭饱时居然离席了,太不懂侍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讲究侍候的礼仪和概念,如“孝顺”,就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侍候和照顾,传统的“孝道”也强调了对老年人的侍候和尊重。同时,古代中国的“宫廷生活”也大量涉及到了侍候的概念,皇帝的侍候官员被称为“侍郎”,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摘要】
侍候的拼音【提问】
亲亲,晚上好[大红花]。侍候的拼音为 "shì hòu"。"侍候"是一个动词,表示服侍、陪伴、照顾、伺候等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侍候”一词来表示提供服务、照顾家人或者老年人等,也可以指在商场、餐馆、旅游等场合中提供各种服务。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词语,"侍候"也常被用来比喻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的行为,如“他在客人酒足饭饱时居然离席了,太不懂侍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讲究侍候的礼仪和概念,如“孝顺”,就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侍候和照顾,传统的“孝道”也强调了对老年人的侍候和尊重。同时,古代中国的“宫廷生活”也大量涉及到了侍候的概念,皇帝的侍候官员被称为“侍郎”,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回答】
时候的候怎么读?
“时候”的“候”,在“时候”词语中合起来读的时候读轻声[ shí hou ];单独读的时候,读四声[ hòu ]。“候”基本释义:1.等待:~车。你稍~一会儿,他马上就来。2.问候;问好:致~。敬~起居。3.姓。4.时节:时~。气~。~鸟。5.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温。6.(~儿)情况:征~。火~。造句:1.正步走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着前方。2.横穿马路的时候要注意来往的车辆。3.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同舟共济。扩展资料“时候”的近义词:时刻、时期一、时刻[ shí kè ]1.特定的时间。2.指具体的某一时间。3.经常;每时每刻。造句:危险时刻,总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面。二、时期[ shí qī ]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抗战~。社会主义建设~。造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时候的候读什么音?
“时候”的“候”,在“时候”词语中合起来读的时候读轻声[ shí hou ];单独读的时候,读四声[ hòu ]。“候”基本释义:1.等待:~车。你稍~一会儿,他马上就来。2.问候;问好:致~。敬~起居。3.姓。4.时节:时~。气~。~鸟。5.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温。6.(~儿)情况:征~。火~。造句:1.正步走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着前方。2.横穿马路的时候要注意来往的车辆。3.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同舟共济。扩展资料“时候”的近义词:时刻、时期一、时刻[ shí kè ]1.特定的时间。2.指具体的某一时间。3.经常;每时每刻。造句:危险时刻,总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面。二、时期[ shí qī ]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抗战~。社会主义建设~。造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侍候和伺候分别是什么意思?
回答:1、侍候,指服侍;伺候。2、伺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ì hou,意思是为某人提供实时的照顾,照顾生活起居,随时响应被照顾人的要求,并完成相关生活的工作。延伸: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须臾便有礼部衙门人来伺候,伏侍去到鸿胪寺报了名。”②《红楼梦》第五五回:“这不是我们常用的茶,原是伺候姑娘们的。”③谢冰心《斯人独憔悴》:“五六个仆役,出来进去的伺候着。”④ 老舍《全家福》第一幕:“您岁数大了,我们都该伺候您!”⑤浩然 《艳阳天》第八二章:“老饲养员这几天真是控空了心思伺候牲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侍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伺候
小时候是多大的时候。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 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扩展资料: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掌握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学习是小学儿童的社会义务。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答疑、解惑、育人,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不应被视为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教和学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势必会出现种种矛盾,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一方,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3、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从习得直接经验为主向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是一个发展过程。小学低年级倾向于通过直接抽象的方式学习物理经验;小学高年级已经能够运用抽象逻辑、多重抽象来获得数理逻辑经验;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学习和认知活动超越直接经验向掌握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参考资料:
什么是小时候?
那天听容祖儿的《小小》, 突
然颇有感触。一翻歌词,方文山
作词。我笑了,也只有他,才能
将那些遗落人间的我们,在某一
时刻唤醒,接着又在他的文字中
催眠、迷失、沉醉。
然后我看见他在时光的屏风
后,狡黠而老成地笑。像我们小
时候,苦心策划的恶作剧成功了
一样。
“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
曾经模样小小的我们,那年你坐
小小的板凳,缺牙的你发音并不
准……”时光是位含蓄的长者,
委婉地讲述早已被我们忘记的童
年往事。当我们认真地聆听时,
事隔多年后的恍然大悟,仿佛似
骤然清醒后的一声声叹息,在心
底怅然、回旋,掀起阵阵涟漪。
小时候姨妈是最疼爱我的。
在妈妈出差的日子,我过得依然
很好。每到我过生日,她总是忘
不了送给我颇有纪念意义的礼
物, 还喜欢爱怜地看着我的手说:
“要好好爱惜这双手哦,馨儿的
手将来要戴上钻戒一定很漂亮。
等你长大了,姨妈要送你最漂亮
的戒指。”像是职业习惯,在珠宝
店工作的姨妈,对我的手总是赞
赏有加。类似的话,年复一年,
很少间断。
今年中秋团圆,大人们聊起
他们儿时的趣事,笑声不断,也
吸引我凑过去听,那些曾经发生
在上一代人身上的往事,在我这
个“90 后”听起来,简直有些不
可思议。最意想不到的是,我无
意间听到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居
然是发生在姨妈身上的有关“爱
手情结的”。
母亲说,姨妈小时候又高又
瘦显得有些营养不良,性格老实
单纯还很胆小。那时的家庭一般
都有几个孩子,大人们工作忙,
没时间照顾儿女,只好让大的带
小的,姨妈是家里的老大,照顾
妹妹的事自然责无旁贷。有一次,
因为没有看好妹妹们,惹了点麻
烦,被父亲训了她一顿,便独自
跑到楼下的一个沙坑旁,那里常
年都有些小孩儿在那儿玩,是孩
子们天然的“游乐场”。那天姨妈
边哭边玩起沙来,而她的身边也
有一个与她差不多大的一个小男
孩,小男孩看她满脸泪痕,就用
手绢帮她擦脸。姨妈心里的委曲
顿时消了一大半,便和小男孩你一块,我一堆地玩起沙堆游戏来。
孩童的友谊开始得是如此简单、
率真,时间在两人爽朗的笑声中
悄悄溜走,直到傍晚时分,姨妈
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沙堆,也告
别了小男孩。
本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岂
料,这才刚刚开始。
没过多久,姨妈又因为弄丢
了父母给她买东西的两块钱,不
敢回家,又来到了沙堆旁,恰巧
那个小男孩也在沙堆附近,看见
姨妈一脸不高兴,便拉着她继续
他们的“沙坑之约”,两人玩得不
亦乐乎。
原来小男孩是本厂家属区一
个大院里的孩子,几乎每天下午
都来这儿玩耍。那个时代的孩子,
尽管生活单调,但孩童的天性依
然让他们能找到快乐的方式,不
乏拥有比今天的我们更多一些那
种更贴近本性的简单的快乐。
母亲说,她依旧记得那天下
午黄昏时分,姐姐飞快地从院子
外跑回来,脸颊绯红,一脸兴奋
地举起手来“炫耀”的样子。她
注意到姐姐的手上,多了一个草
编的指环,妹妹们跳着抢,可她
转着圈就是不给。那编得有些粗
糙的指环,带给了儿时的姨妈怎
样的惊喜,母亲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呢?我问姨妈。她表情
淡然,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他
说让我不要难过,等他将来长大
了,要娶我当妻子。”说完这句,
是转瞬即逝的一笑。笑容里透着
一丝调侃,还有淡淡的,不易令
人察觉的伤感。
时间将她与他初生的棱角,
都磨去了,那时的天真无邪,与
幼稚单纯,就轻易地成了许多年
后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这是多
么的无奈!
姨妈说,那个小男孩一直对
她很好,只要她受了委曲,或是
被谁欺负,他总是会站出来,在
最短的时间内,让她忘却胆怯,
抛下烦恼,快乐满心。那无意的
善举尽管幼稚,却是姨妈在漫长
的童年中,最好的疗伤。
小小的他在每次“过家家”
时,都要信誓旦旦地说要娶她。
还用沙坑里的沙堆起一个门,指
着这个门笑着对她说,过了这个
门,你就是我的妻子了。那一脸
稚气的模样,她一直没有忘记。
不知是任性,还是内心深处
下意识的排斥、或胆怯,她与他
嬉闹着,斗着嘴,并未过那道门。
这仿佛是一个预兆,又仿佛
是一个结局,或者说是起点,此
后的他们越走越远。
就在这次没过多久,外公就
带着一家人搬家了。搬到了离市
区不远的近郊,为了方便孩子上
学。
母亲说,她一直记得那天走
的时候,姨妈坐在车上一直往后
车窗望,一直哭,一直哭。
而她印象中那个同样瘦小的
男孩,一直跟在车窗后,冲着他
们摆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大声说
些什么,她听不清也记不得了,
那天风太大,吹散了离别。
此后,姨妈再也没见过那个
小男孩。只是听说他后来到外地
工作去了,很少回老家。最近几
年才结婚,人已到中年,才安定
下来。姨妈说,其实新家离原来
的家并不远,远的只是彼此的缘
份吧。
我不知道当年的那个小男孩
是否还会有这段同样深刻而铭心
的记忆,只是我一直知道,这么
多年,当初离别的那场大风,一
直未吹散姨妈那份关于童年不多
却宝贵的记忆,以及他从未长大
的身影。那圈时间无意为幼时的
他们划起的涟漪,一圈又一圈,
在姨妈之后四十多年生涯中,泛
了很多年。
只是不知不觉,当初小小的
他们,怎么就那么轻易地老去了
呢?
那个草编的戒指,它一直都
在啊。
方文山的那首《小小》又在
耳边响起,心,又陷入一阵沉默。
我终于知道,那种感觉叫——似
曾相识。
“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
乡音的口吻/跳过水坑/绕过小村
/等相遇的缘分/你用泥巴捏一座
城/说将来要娶我进门/转过身/
过几次门/虚掷青春/小小的誓言
还不稳/小小的泪水还在撑/稚嫩
的唇/在说离分/小小的我傻傻
等……”
姨妈说:每一个人在年少时
期都有一个或朦胧或清晰的愿
望,有人或者没有人能够实现,
遗留下的,有的叫遗憾,有的叫
梦想。
说到这儿,姨妈问我:你的
梦想呢?
我说:我的梦想,就是把你
们经历过的事,全都写下来。(采自《那年小小》---魏延屹)
事后的拼音
事后的拼音:shì hòu。事后造句:1、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做。2、正因为如此,我喜欢在事后使用模式,重构程序,让模式显现出来。3、也正由于在获胜之前,胜利者对人民并不抱多少期待,所以在事后,他也无需对他们感到害怕。4、如果当警察出现的时候,你已经喝醉了,那么就找他们说的做,事后再发牢骚。5、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而我们都只有事后聪明。6、事后,当我们一起出去吃冰淇淋时,我们得到了在其他环境中很少有的友情,而这种友情是我们通常情况下要经过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彩排才能形成的。7、“我本来以为他在开玩笑,直到他开始往下走才信以为真。”肯尼迪事后一边说,一边在一排电视摄像机前出示那张假条。8、还有的家长只是在事后喜欢上了另一个名字。9、这种失败的状态,没有达成设想的成功后的失败感,亲密关系带给你伤害的失败感,这些和你在事后通常记录下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10、他说了一大堆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话,叫大家事后不断争论他究竟回答了“是”还是“否。”11、实际上,在执行每个操作之前,DB2都将获取以前的信号处理程序的状态,并在事后重现设置它们。12、只有在事后,我们才明白,在问题的背后总是有神美好的心意。13、这可不是很浪漫,尤其是考虑到事后数小时是培养亲密关系的最佳时间。14、在显示“事前和事后”结果的书面检查清单中记录具有已知答案的问题。15、不像在1987年股市大跌前制作的第一部电影,这部《华尔街》事后从伦理的高度谴责了金融欺诈。
事后拼音
事后拼音是[shì hòu]。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作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时候的拼音是什么
时候 [ shí hou ] shí:整体认读音节shi,读第二声。hou:声母h,韵母ou,读轻声。释义:指季节;节候;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汉字笔画:时:竖、横折、横、横、横、竖钩、点。候:撇、竖、竖、横折、横、撇、横、横、撇、捺。单字详解一、时 shí释义: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3、时间单位。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词性:形容词、副词、代词、动词二、候 hòu释义:1、等待:你稍候一会儿,他马上就来。2、问候;问好:致候。3、时节:时候。4、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5、情况:征候。词性:名词、动词
东北话方言有哪些?
1、波棱盖:方言,膝盖。举例:砍掉咱的腿,咱用波棱盖爬,也不能停!2、秃噜皮:出现皮肤表皮的损伤。举例:让你看道你不听,现在磕(发卡音)秃噜皮了看谁疼!3、寻思(发xín si ):思索;考虑。举例:昨天那事我寻思了一晚上,也不对啊。4、呲溜:脚下滑动。举例:结了冰的道路特别滑,他小心再小心,还是呲溜一下摔出去老远。5、嘎嘣脆:很脆,形容直截了当;干脆。举例:他是个利索人,说话办事嘎嘣脆。
东北方言有哪些?
1、经典东北方言土话有:毛愣三光、咯了盖儿、卡了、埋汰、咋滴、嘚瑟、稀罕、隔路、唠嗑、赶趟、削、溜达、贼、麻溜、整事儿等。东北方言主要包括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2、经典东北方言土话有秃噜、老铁、咋整,老铁是对哥们的别称,比喻朋友之间的感情非常好。3、经典东北方言土话有贼、急眼、滚犊子、够呛、苞米,贼是非常和特别、很的意思,苞米指的是玉米。4、经典东北方言土话有扯犊子、埋汰、得瑟、膈应,扯犊子指的是胡说八道,得瑟指不务正业或臭美。5、不分平舌卷舌:语音上不分平舌卷舌是东北方言的一大显著特点。如:1、重复读成(congfu),船读成(cuan),公司读成(gongshi)等。2、在元音“a”开头的词组前加“n”是东北方言的另一大特点,安排(nanpai)、恩爱(nennai)、奥妙(naomiao)等等。3、在东北方言中,一些发阳平音的字往往读成上声,如“国、福、职、蠕”等。4、把“ue”音变为“iao”音也十分常见,如乐(yue)变为(yao),学(xue)变为(xiao)等。这些使得东北方言更加风趣诙谐,读起来虽有些“土气”却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