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世界黑客大会

时间:2024-07-27 23:09:30 编辑:阿旭

网络安全大赛是什么?

01 网络安全大赛又叫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简称ISCC),始于2004年,由罗森林教授提出并成功开展,重点考察计算机安全与网络攻防的知识与技能,宗旨是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实践信息安全技术,共创信息安全环境,发现信息安全人才。 网络安全大赛又叫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untermeasures Contest,简称ISCC),每年举办一届,直到2007年8月,竞赛活动进一步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司的肯定。经批准,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增设一项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即增设《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且于2008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对向全国范围普及和推动信息安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 ISCC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2004年第一届竞赛经过了长达5个月的筹备顺利举办,首届竞赛以新颖的竞赛形式和公开、透明的竞赛规则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学校教务处、校团委、校网络中心等部门的支持下,ISCC得到了长足的发展。ISCC 2005在总结上一届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支路的关卡设计。ISCC 2008将关卡结构由原先的串行拓扑改为并行结构,并且首页访问量突破30000人次。ISCC 2010在清华科学技术协会的协助下使竞赛首次推广至外校。而到了2010年第八届,竞赛组开始与知名企业“绿盟科技”合作。在借鉴之前7年竞赛经验累积的基础上,绿盟科技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和实践技能方面的优势与北京理工大学一起,将竞赛水平及范围推广至又一个新高度,吸引了广大在校学生、毕业生、从事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关注。并且成为了北京理工大学最受同学们期待和关注的传统学科竞赛之一。 这标志着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蜕变后已经逐步走出了校门,实现了校企在技术层面和资源方面的深入合作。在提高竞赛技术水平和影响力的同时,把高校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履行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发现和培养更多网络安全方面的优秀人才。 竞赛模式 竞赛分为线上个人挑战赛和线下分组对抗赛两个环节。 个人挑战赛 个人挑战赛以典型的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为竞赛内容和考察重点,分为BASIC、WEB、REVERSE、PWN、MISC和REALITY六个关卡。关卡考察内容涉及WEB知识、ASP/PHP脚本、缓冲区溢出、软件脱壳破解、系统漏洞利用、社会工程学等信息安全知识。(1) BASIC: 主要考察基础的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知识,涉及信息发掘、搜索、嗅探、无线安全、正则表达式、SQL、脚本语言、汇编、C语言以及简单的破解、溢出等知识。旨在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引领信息安全爱好者入门。 (2) WEB: 考察脚本注入、欺骗和跨站等脚本攻击技术; (3) REVERSE: 考察逆向破解的相关技术,要求有较高的汇编语言读写能力,以及对操作系统原理的认识。 (4) PWN: 考察软件漏洞挖掘、分析及利用技术,探索二进制代码背后的秘密,要求对漏洞有一定理解,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知识。 (5) MISC: 考察各种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知识,涉及隐写术、流量分析、内核安全等信息安全的各个领域。 (6) REALITY: 则采用真实的网站环境,考察入侵渗透能力。 分组对抗赛从个人挑战赛中选择并邀请全国各地优秀学生及个人到北京理工大学参加线下分组对抗赛。线下比赛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对抗,在封闭的真实对抗环境(包括DMZ区、数据区、开发测试区、内网服务区、终端区)中展开攻防角逐,充分展示了各位选手的个人水平和小组的协同合作能力。主要采取阵地夺旗、占领高地等模式进行攻防比拼。比赛时,各队伍通过对指定的服务器进行入侵攻击达到获取旗子的目标而得分,并在攻上高地后防御其他队伍的攻击。


世界黑客大会的特点

1、更低龄化:针对黑客低龄化的倾向,专家提出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非常关键,要让那些具有计算机天赋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通过正当途径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避免他们步入黑客阵营,甚至堕落成网络罪犯。2、更智能化:2011年“世界黑客大会”公布了一些惊人的研究,发现发电站、化工厂、配水系统和全世界其他设施所使用的老旧电子计算机系统存在的弱点。3、更隐蔽化:黑客犯罪在由程序和数据虚拟空间进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追踪和监控更加困难;;4、更功利化 ;

什么是网络安全赛

网络安全赛简称CTF,是网络安全领域中一种信息安全竞赛形式。参赛团队之间通过进行攻防对抗、程序分析等形式,率先从主办方给出的比赛环境中得到一串具有一定格式的字符串或其他内容,并将其提交给主办方,从而夺得分数。
CTF大赛,全称是CaptureTheFlag,其英文名可直译为“夺得Flag”,也可意译为“夺旗赛”。

CTF起源于1996年DEFCON全球黑客大会,以代替之前黑客们通过互相发起真实攻击进行技术比拼的方式。现在已成为全球范围网络安全圈流行的竞赛形式。为了方便称呼,我们把这样的内容称之为“Flag”。
在解题模式CTF赛制中,参赛队伍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现场网络参与,这种模式的CTF竞赛与ACM编程竞赛、信息学奥赛比较类似,以解决网络安全技术挑战题目的分值和时间来排名,通常用于在线选拔赛。题目主要包含逆向、漏洞挖掘与利用、Web渗透、密码、取证、隐写、安全编程等类别。


中国第一黑客是谁?

袁仁广,人称袁哥,从事漏洞挖掘和漏洞攻防研究近20年,国内公认的顶级白帽黑客。从小喜欢数学,199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98年发现Win9X共享密码验证漏洞,一举成名,也是发现著名的IIS Unicode等系统漏洞的第一人。相关内容:提起袁任广,知道的人或许并不多。但如果提起袁哥或者大兔子,在国内安全业界称得上尽人皆知。在国内,他的windows系统方面的造诣可谓首屈一指,早在1999年就曾提出过windows的共享漏洞。而现在袁仁广领衔的360漏洞研究实验室被誉为“东半球最强大的白帽子军团”,并计划在大会现场收徒,传授的研究方向为高级漏洞利用技术。9月23日,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特设的安全训练营项目中,袁仁广将现场授课并公开收徒。

中国第一黑客是谁?

中国第一黑客是,袁仁广,人称袁哥,从事漏洞挖掘和漏洞攻防研究近20年,国内公认的顶级白帽黑客。从小喜欢数学,199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98年发现Win9X共享密码验证漏洞,一举成名,也是发现著名的IISUnicode等系统漏洞的第一人。上述问题相关介绍袁仁广曾是国内知名网络安全公司绿盟科技创始人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聘信息安全专家,2016年3月加入腾讯,现为腾讯安全湛泸实验室掌门人。四年前,微软公布全球对微软安全贡献最大的百人名单,袁仁广榜上有名,更多人称他袁哥。尽管在这份按照发现漏洞数量排列的榜单中,袁仁广的排名并不靠前,但他发现的微软windows共享及IIS系统漏洞,被称为令世界软件巨人微软吃惊与汗颜,继而帮助无数企业和个人用户避免重大网络安全隐患的技术发现。也正是因此,袁哥被称为微软操作系统安全第一人。在业界有着响当当名头后的袁仁广,有个软萌的网名大兔子,他也被记者形容为和善并且寡言,身边的同事则常常担心不能完全听懂他仍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在袁仁广眼中,计算机安全领域可以划分为3个时代,2000年之前是病毒时代,2000-2010年是漏洞时代,2010年以后则是对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