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黑潘建伟?
因为不了解事情的始末,也不知道所谓的“黑人”是什么人,看了下相关报道,最后发现,这些黑的人的依旧就一个,他不够资历,没有那种压倒式的权威,在行业有太多在他之上的名人,所以这些人跳出来了。纵观那些获得诺贝尔的,都是在某一个行业做到顶尖的人才,当然有一些奖项例外,例如所谓的和平奖,而在物理和化学这两个奖项,国际上评论一直都是顶尖的,国内会有这些情况产生,主要还是国人不够自信,太想让世界认可我们,同时对国内一些机构的处事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部分人对于此次事件的不满,有不满当然就愤怒的人了。不用介怀,很快就会过去。(国内头条比较多)潘建伟表示,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不可分割”特性,在遥远两地的用户,可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保证通信安全。这也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分发方式。根据资料,2016年8月16日,由潘建伟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2017年8月,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广域量子保密通信。
潘建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实力
潘建伟是真的有实力。潘建伟曾经被无数的网民们误解,但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嘲讽与谩骂,他全然不曾理会只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后来在他的主导下中国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甚至将中国的量子技术提高到中国前列,他也因此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骗子”,他就是潘建伟教授被称作为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教授的研究团队就成功的打破这个两难的困境,实现了长达1120公里的无中继纠缠量子密钥分发。潘建伟简介潘建伟1970年3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2004年,获欧盟玛丽·居里杰出研究奖。2005年,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和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国际量子通信奖。2013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获未来科学大奖。
潘建伟的人生经历启示了我们什么道理
近日,潘建伟院士又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潘建伟院士团队实现了500千米量级真实环境光纤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创造了地基量子密钥分发最远距离新的世界纪录。从大学开始,潘建伟就认真钻研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量子力学。他曾经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把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我马上就可以死,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可能还搞不清楚,所以我就想活得长一点,我想把它搞明白。”潘建伟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①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②追求高学历,实现人生价值③发扬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④进行职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C)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科学研究的意义: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探索性:科学研究就是不断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之较少的变为知之较多的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过程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就是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没有创造性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这一特点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潘建伟的人生经历了哪些启示?
近日,潘建伟院士又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潘建伟院士团队实现了500千米量级真实环境光纤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创造了地基量子密钥分发最远距离新的世界纪录。从大学开始,潘建伟就认真钻研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量子力学。他曾经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把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我马上就可以死,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可能还搞不清楚,所以我就想活得长一点,我想把它搞明白。”潘建伟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①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②追求高学历,实现人生价值③发扬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④进行职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C)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科学研究的意义: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探索性:科学研究就是不断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之较少的变为知之较多的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过程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就是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没有创造性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这一特点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量子计算机具有什么计算能力
超快的并行计算。“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可望通过特定算法在密码破译、大数据优化、天气预报、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领域,提供比传统计算机更强的算力支持。量子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有运行速度较快、处置信息能力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等。与一般计算机比较起来,信息处理量愈多,对于量子计算机实施运算也就愈加有利,也就更能确保运算具备精准性。 优势:量子计算机拥有强大的量子信息处理能力,对于海量的信息,能够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新的有用的信息。量子信息的处理先需要对量子计算机进行储存处理,之后再对所给的信息进行量子分析。运用这种方式能准确预测天气状况,目前计算机预测的天气状况的准确率达75%,但是运用量子计算机进行预测,准确率能进一步上升,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传统的计算机通常会受到病毒的攻击,直接导致电脑瘫痪,还会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但是量子计算机由于具有不可克隆的量子原理这些问题不会存在,在用户使用量子计算机时能够放心地上网,不用害怕个人信息泄露。另一方面,量子计算机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同时分析大量不同的数据,所以在金融方面能够准确分析金融走势,在避免金融危机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量子计算机具有什么计算能力
超快的并行计算。“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可望通过特定算法在密码破译、大数据优化、天气预报、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领域,提供比传统计算机更强的算力支持。量子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有运行速度较快、处置信息能力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等。与一般计算机比较起来,信息处理量愈多,对于量子计算机实施运算也就愈加有利,也就更能确保运算具备精准性。优势:量子计算机拥有强大的量子信息处理能力,对于海量的信息,能够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新的有用的信息。量子信息的处理先需要对量子计算机进行储存处理,之后再对所给的信息进行量子分析。运用这种方式能准确预测天气状况,目前计算机预测的天气状况的准确率达75%,但是运用量子计算机进行预测,准确率能进一步上升,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传统的计算机通常会受到病毒的攻击,直接导致电脑瘫痪,还会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但是量子计算机由于具有不可克隆的量子原理这些问题不会存在,在用户使用量子计算机时能够放心地上网,不用害怕个人信息泄露。另一方面,量子计算机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同时分析大量不同的数据,所以在金融方面能够准确分析金融走势,在避免金融危机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2018年一月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什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科大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远距离的量子态传输方面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实验刷新世界纪录,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4月2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于2011年首批确定的五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旨在建立卫星与地面远距离量子科学实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完成空间大尺度量子科学实验,以期取得量子力学基础物理研究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具有国际显示度的科学成果,并使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突破距离的限制,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促进广域乃至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的最终实现。同时,该项目将为广域量子通信各种关键技术和器件的持续创新以及工程化问题提供一流的测试和应用平台,促进空间光跟瞄、空间微弱光探测、空地高精度时间同步、小卫星平台高精度姿态机动、高速单光子探测等技术的发展,形成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
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团队用什么量子卫星?
墨子号。近日,光量子计算和大尺度光量子信息处理两项成果双双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59项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迎来4岁生日。在距离地球500公里的轨道上,这颗超期服役2年的“老”卫星仍然捷报频传。6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合作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这也是“墨子号”4年间产生的第5篇《自然》《科学》论文。随着一项项科学实验的成功,卫星量子通信的应用前景日益清晰。“墨子号”科学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任继刚,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读博时第一次听潘建伟作报告的情景。“太神奇了,就像听一个科幻故事。”他回忆说。在场的很多人可能也跟任继刚一样,把量子科技当成科幻故事。而作报告的那个人却是认真的。2003年,潘建伟陷入量子通信研究瓶颈。由于光子在光纤传输时损耗太大,传输100公里只剩下1%的信号到达接收端。而外太空因为几乎真空,光信号损耗非常小,潘建伟破天荒地提出了“上天”这个“大胆且疯狂”的方案。当时,他向博士生彭承志科普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当说到需要通过太空实现长距离传输时,彭承志认为“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问潘建伟:“这个事,是不是挺牛的?”潘建伟想了想,很肯定地回答:“肯定牛,是世界上最牛的,至少是之一。”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在合肥大蜀山山顶开始了第一个实验,于2005年实现了13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发。这个传输距离超过了大气层的等效厚度,从而证实了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的可行性。2009年,团队在青海湖开展百公里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当时,团队里的3位主力——2007年博士毕业的任继刚、2009年博士毕业的印娟、2010年将要博士毕业的廖胜凯,后来分别成为“墨子号”3个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岛上通信信号极差,几位年轻人没什么消遣,晚上做实验,白天借着搭建的无线网桥开例会。2012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2017年,利用“墨子号”,他们将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再提高一个量级,达到1200公里。从大蜀山的13公里到天地间的上千公里,潘建伟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地验证了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潘建伟及其团队研发了什么量子技术
潘建伟及其团队研发了量子计算机技术。1、科研综述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包小辉、张强等,将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相结合,采用现场光纤在相距直线距离12.5公里的独立量子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上海技物所、新疆天文台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时间传递稳定度达到飞秒(千万亿分之一秒)量级,可满足目前最高精度光钟的时间传递要求。2、学术论著根据2022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显示,潘建伟在《Nature》《Science》《PNA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并受国际权威综述期刊《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邀请先后撰写关于多光子纠缠实验和现实条件下量子通信安全性的综述论文。3、成果奖励根据2022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显示,潘建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
潘建伟教授用什么量子科学?
墨子号。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墨子号),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2019年1月31日,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中国研究人员2019年2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预计将超出预期寿命、继续工作至少2年以上,并展开更多国际合作。2001年,31岁的潘建伟从欧洲回国,在中科大组建了量子信息实验室。2003年,当大多数人仍致力于在实验室内部的原理性演示时,潘建伟和同事们已经萌生了“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的初步构想,“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是这个构想中的关键节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围绕这一远景目标,潘建伟团队开始了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他带领团队在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等方面不断取得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成果。2005年,潘建伟团队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13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证实光子穿透大气层后,其量子态能够有效保持,从而验证了星地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潘建伟:下一个量子突破将在五年后发生
光子盒研究院出品 最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朱晓波等和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Adán Cabello教授合作, 首次实验排除实数形式的标准量子力学。研究人员利用超高精度超导量子线路实现确定性纠缠交换,以超过43个标准差的实验精度证明了实数无法完整描述标准量子力学,确立了复数的客观实在性。 2月3日,西班牙《国家报》[1]报道了对潘建伟院士和Adán Cabello教授的采访。 报道首先回顾了这项中国和西班牙团队合作的研究。去年,一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2]提出了一个想法,即基于实数的量子理论的替代方案可以通过实验被证伪。这是量子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潘建伟提出的一项挑战,塞维利亚大学的物理学家Adán Cabello参与了这项挑战。他们的联合研究证明了“复数(例如-1的平方根)在标准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结果使得使用这种技术的计算机的开发取得了进展,根据Cabello的说法,“在以前无法进入的领域测试量子物理。” 现年51岁的潘建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维也纳大学博士研究生,他领导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成功的量子研究团队之一,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称为“自然的力量(a force of nature)”。潘建伟在维也纳大学的论文导师、物理学家Anton Zeilinger补充道:“没有潘建伟,我无法想象量子技术的出现。” 潘建伟在这项研究中的领导地位至关重要。他解释说:“这个实验可以被视为两个玩家之间的 游戏 :实数量子力学和复数量子力学。这个 游戏 是在一个带有四个超导电路的量子计算机平台上进行的。通过发送随机测量基数并测量结果,就可以获得 游戏 分数,该分数是测量基数和测量结果的数学组合。 游戏 规则是,如果 游戏 分数超过7.66分,则排除实数量子力学,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 这个实验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塞维利亚大学合作进行,并被科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2]报道。它旨在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复数对于自然的量子力学描述真的有必要吗?结果排除了标准量子物理中只使用实数的替代方案。 根据潘建伟的说法:“物理学家用数学来描述自然。在经典物理学中,实数似乎可以完整地描述所有经典现象中的物理现实,而复数只是有时被用作一种方便的数学工具。然而,是否需要复数来代表量子力学的理论仍然是个未知数。我们的结果排除了对自然的实数描述,并确立了复数在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Cabello补充道:“这不仅仅是排除一个特定的替代方案,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它展示了超导量子比特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使我们能够测试量子物理的预测,而这些预测是我们迄今为止进行的实验无法测试的。因为它们需要对几个量子比特进行严格控制。现在我们将能够测试它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陆朝阳教授是这项实验的合著者,他说:“量子计算机最有希望的近期应用是量子力学本身的测试和多体系统的研究。”这一发现不仅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也为在原子和亚原子水平上理解粒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接近自然的新途径。 实现拥有拥有数百万量子比特的计算机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中国和西班牙团队的研究结果使得扩大现有量子计算机的用途和理解困扰科学家多年的物理现象成为可能。 参考链接: [1]https://english.elpais.com/science-tech/2022-02-03/jian-wei-pan-the-next-quantum-breakthrough-will-happen-in-five-years.html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60-4 [3]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8.040403
郭光灿在量子学科是什么地位,知道的说说
中国的量子计算还任重而道远。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量子计算上还是有差距的国内量子大牛潘建伟才刚刚在光子体系做到了18光子纠缠,在超导体系做到了20量子比特纠缠。但世界量子计算的发展已日新月异了,IBM推出了50量子比特计算机原型,英特尔也在1月份宣布研制49量子比特的测试芯片, 哈佛实现50个原子的量子模拟,谷歌也即将宣布,估计也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水平。这已是潘院士的远期目标。另外,郭光灿院士基于量子点体系的量子芯片一直徘徊在2~3个量子比特,杜江峰院士的金刚石量子计算和核磁共振量子计算的可扩展性问题短期内也是无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