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奎的不实争议
1.中共金堂县委宣传部 微博消息: 杨根奎(杨耀辉)的医保。2005-2008,杨均参加了新农合(医疗证号:10530928007);2009成都市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2009-2011年,杨均参加了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编号:8853026622.根据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先生的《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一书记载,八百壮士中88师524团第一营第二连军官情况如下第二连连长邓英,第一排长陶杏春,第二排排长李春林,第三排排长伍杰,没有杨姓排长。3.在813淞沪会战72周年来临之际,有记者经过多方寻找,找到了212人的名单,其中杨根奎为浙江人。4. 杨根奎之子于浙江一小山村被人发现,事实真像仍需调查。5.根据1947年民国政府给在沪“八百壮士”残军发放救济的名单,名单内有杨根奎姓名和杨根奎的私章,名单显示杨的籍贯是浙江,杨当时的年龄是37岁。6、:“他1936年参军”,参加了淞沪会战的川军第43军在抗日战争爆发前。驻防贵州省南部都匀、独山一带。没有查到43军在四川腹地有征兵记录。“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部队奉命开赴上海,部署于苏州河沿岸地区”——无论是川军杨森部(驻防蕴藻滨),还是刘雨卿部(驻防大场)都未驻防苏州河 !【又在奉节遇到了原88师师长、时任16兵团司令的孙元良,被任命为127师中校侦察队长。后又任命他为124军223师少将副师长。赴四川新繁上任。】—— 16兵团下辖第41、第47军,孙元良有资格任命他去124军当少将副师长?1921年3月,杨耀辉出生在金堂县白果镇红庙村的一户贫农家庭。杨耀辉回忆,他1936年参军,用的名字是杨根奎。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杨根奎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开赴上海参战。10月26日,谢晋元率524团第1营全体官兵正式接管四行仓库的阵地,掩护部队撤退,杨根奎和战友们被称为“八百壮士”。此时,杨根奎任中尉排长。坚守数日后,他们受命突围。杨根奎担当40人组成的突击队最早冲出四行仓库,与日军进行了激战。如今,他左额上还有被日军枪刺所伤的疤痕。之后,突击队安全进入英租界。四行仓库事件后,日军开进英租界,杨根奎被俘。1942年4月,杨根奎被送往安徽芜湖玉溪口的货运码头做苦役。1945年,他们被转到南京码头抬煤炭,中国包工头帮助杨根奎逃脱了。日军投降后,和家人失去联系8年的杨耀辉,第一次写信给家人。1946年,杨耀辉回到金堂老家。母亲见一位带着行李的军人来了,不敢认,试探问:“你是不是一郎?”这些年,杨耀辉都没有见过战友。如今,他还保留了抗战时颁发给他的三枚军功章。有媒体称重庆的杨养正是“八百壮士”唯一的幸存者,很少人知道还有一个成都的杨耀辉。12岁的孙女说,爷爷老爱讲打仗的事,但是她听得不是很明白。回忆起往昔,杨耀辉忍不住流泪。他,参加淞沪会战,率敢死队突围他,当过俘虏,越狱找到游击司令部他,在务农,能唱日歌会说简单日语他,以前叫杨根奎,叫杨耀辉,90岁!四行仓库保卫战之“八百壮士”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卢沟桥事件为借口进行全面侵华,并于8月13日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扬言“3天内攻占上海”。中国军民奋起反击,打响著名的“淞沪会战”。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海基本失陷之时,一支中国孤军据守苏州河西岸的“四行仓库”,浴血奋战四天四夜,多次击退日军。这就是淞沪会战中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参加这场保卫战的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
杨奎的介绍
1 杨奎:高级工程师。男,1933年4月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主要业绩:一直在企业从事科技工作,热爱科学,努力钻研,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经过努力探索,研制发明了“窗用无能耗、多功能、高效排气装置”并获国家专利称号。2 杨奎。中的龙套帝。在已播放的40集中,约扮演了13个角色,包含下人、将军、谋士、公子等等,戏路广阔,演技高超,未来影帝不二人选。
杨根奎的质疑答复
首先感谢您对抗战老兵的关注.我们纪念馆曾于前阶段采访过杨根奎老人,对于您提出的对杨老身份的疑惑,我们很愿意为您解答:1.您看到的一份八百壮士名单,其中就写有杨根奎,浙江人.这在网络上也有.那是错误的.八百壮士实有四百二十多人,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份详细名单.因为淞沪会战524团前后进行过几次补充,最后一次为湖北保安第5团全团补入,因此,在战事紧张,兵员补充多次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全团所有人员的花名册的,在退入四行仓库前,其实524团伤亡非常巨大,原来的老兵已经不多了. 在保5团第1营改为第524团第1营之后,第88师仍以原第524团第1营营长杨瑞符营长继续担任,杨营长带着硕果仅存的连长陶杏村与少数原第1营的残余士兵接任之后,主官的变动只是将第1连连长上官志标调为少校团附,而以陶杏村继任连长。带来的士兵则多半升任排长,班长等干部并编入各排。杨根奎老人是524团1营2连的老兵,他是524团的原班人马.在进入四行仓库后他的身份是班长,而不是媒体上说的是排长.2.抗战胜利纪念章和军官证荣誉证等那是杨老在以后得到的,那和八百壮士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采访中老人有谢团长纪念章,已经捐献给了建川博物馆,这个纪念章是八百壮士独有的.单凭这点就可以确定.3.在采访过程中,老先生对许多细节都是很清楚的,比如四行仓库位置,献国旗,孤军营包括谢团长之死以及怎样逃亡,多能详细叙述,这些多是与史实相符的.杨根奎老人确是八百壮士那是无疑的,至于报道了杨养正后,为啥不去看杨养正等,那是因为他穷和身体有疾病,其实老人很想去.不知我们的回答能否给你解惑,八百壮士的组成,战斗,孤军营,被俘,结局等等我们以后还可以深入探讨.谢谢您的来信,祝您新年快乐.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杨根奎的悲惨生涯
沦为日寇俘虏的不屈反抗部队突围后,“孤军营”撤入英租界,并被解除武装。副团长谢晋元被日寇所收买的中国士兵所杀害。随后,日军进入英租界,“孤军营”官兵全部沦为俘虏。同其他战友一样,杨根奎先被日军送往南京第一监狱,一个月后又被送往安徽芜湖玉溪口煤矿抬煤。“俘虏营里既有国民军又有新四军,还有老百姓。那日子就像在人间地狱一样难熬。干的是沉重的体力活,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挨日本鬼子的打骂。最怕就是生病,只要一发现哪个生病了,日本鬼子就把人拖到煤堆里活活烧死。”在非人的折磨下,杨根奎与战友们悄悄商定了逃脱办法,后因故停止行动却被告密,杨根奎被日本宪兵抓去经受了严刑拷打,九死一生才捡回一条命。1945年,杨根奎和俘虏营的战友们又被运往南京。此时,全国抗日形势已经逆转,“我们的军队每天都有二三十架飞机轰炸南京,还和日本展开空战,大家看着就解恨。”杨根奎说。在难友的帮助下,杨根奎等人终于成功脱逃并找到了新四军游击队驻地。听说是“八百壮士”,杨根奎等受到新四军游击队的热情接待,并为他们提供了路费。8月10日,杨根奎一行4人来到安徽。在这里不久,他们听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那天满城都在放火炮庆祝,第二天还给我们开了欢迎会。”说起当时的情景,杨根奎仍十分激动。1946年,杨根奎终于回到阔别10年的家乡。
杨根奎的作为英雄
杨耀辉自称杨根奎,以“八百壮士”最后幸存者的身份出现于人们的视线里是这几个月的事情。2010年12月,金堂县残联为杨耀辉,开展了入户免费筛查白内障服务。在县残联的安排下,老人已在县残联定点的白内障专科医院接受了免费手术。2010年12月10日,县民政局及白果镇组织干部职工到杨耀辉家中看望老人,送去了慰问金。2011年1月春节前夕,县民政局再次到杨耀辉家中慰问。1月21日,杨耀辉获得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看历史》杂志与腾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记忆2010——致敬历史记录者”活动的“年度特别致敬奖”。2011年春节前 ,金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多次到老人家慰问。
中国抗日英雄及事迹
1、孙铭武(1889—1932),辽宁抚顺人,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孙铭武同志为总司令,同年,孙铭武同志被汉奸于芷山杀害。2、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3、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4、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5、洪麟阁(1902~1938),原名洪占勋,号洪侨,满族人,热河省遵化市(今属河北省)地北头村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3路总指挥1921年就读于直隶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任冯玉祥部军法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军法处长。1933年在家乡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6月,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县北田家湾子村召开军事会议,有遵化、迁安、滦县三路起义军负责人参加。会上宣布正式建立冀东抗日联军,洪麟阁任副司令员兼第3路总指挥。7月8日,率部以“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四军分区游击队”名义,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转战丰润、玉田、遵化等地。7月12日,率部攻克玉田县城,毙伤日军数十人、伪军千余人,缴获大批枪弹。8月,所部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会合。同年10月,遭受日军四个旅团的进攻,激战中头部负重伤。旋见日军踊至,奋力投出仅有的一枚手榴弹,炸倒数名日军。继而又多处负伤,即自戕殉国。时年36岁。遗体葬于别山崖顶,民众称为“洪山岭”。朱德曾评价说:“洪麟阁是我们革命队伍非常需要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我们党非常需要的军事人才。”2014年9月,洪麟阁名列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6、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生于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扩展资料在抗日英雄中,还有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这一群———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为掩护抗联大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当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全是树皮草根与棉絮;赵一曼,鞭打竹签昼夜提审逾月,当严刑拷打得连敌人都战栗了,始终坚口不吐一字……是义,舍生而取义,“宁以义死,不苟幸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于是,便有了张学良、杨虎城的“西安事变”,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惜“犯上”;有了“剿共先锋”卫立煌,抗日中批拨百万枪弹给八路军,百团大战主动出兵配合,终至被当局革去上将军衔而不悔。于是,便有了东江纵队交通情报员李淑桓“一家八口上前线”,有了新四军六支队“谢家兄弟三烈士”牺牲后,谢家老母转告彭雪枫:四个孙子长大了,再上战场打日寇。“义之所在,不顾其利。”记得吗,三五九旅南泥湾,当初最大的困难,其实不在于没房没粮没工具,而是英雄部队统一思想服从大局;东北抗联赵尚志,第一次被“左”倾“开除党籍”之后,他更名投军继续抗日,虽是当一名马夫,但“只要抗日,做什么都行”,而当第二次因奸细挑拨被“永远开除”党籍之后,他依然一腔热血,“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铭武百度百科-赵登禹百度百科-马本斋百度百科-杨靖宇百度百科-洪麟阁百度百科-抗日英雄百度百科-王二小
2017年两参人员补助有何新政策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和《关于做好部分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分别规定:对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生活困难的参战人员,发放生活补助;对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中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扩展资料:参战(参试)退役人员身份认定的程序:1、申请。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填写有关登记审核表;村(居)委会进行初审后上报乡(镇)民政办;乡(镇)民政办向档案管理部门调阅当事人档案,以个人档案原始记载为依据,认真核实其身份。对符合条件的签署意见后,将有关登记表、个人有关资料以及个人档案等材料上报县民政局优抚股。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本人。2、材料审查。县民政局优抚股依据军队提供的相关资料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享受生活补助条件的,经分管负责人审核后,报县民政局党组研究。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所在乡镇民政办,并说明理由。3、公示。县民政局党组研究同意后,公示7个工作日。4、上报审批。公示无异议的,连同其他材料,一并上报怀化市民政局优抚科审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于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
电影《八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是抗战时期著名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历史上四行仓库战斗中负责作战的其实是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因为当时只有海军陆战队在市区内作战。片中的陆军第68步兵联队虽然真实地参加了淞沪会战,但确是在苏州一带执行作战任务,因此这一点也是最多被诟病的地方。剧情简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电影《八佰》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八佰》真实原型就是淞沪会战末期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争非常的惨烈,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有400多人,但他们要面对的的是30万日军。《八佰》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z2zJUynrdcMDo0UnJNR_w?pwd=1234 提取码:1234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将于2020年8月21日全国影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