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当代雕塑

时间:2024-07-31 15:46:46 编辑:阿旭

艺术概论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

1、形体的艺术: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雕塑给予人有分量的感觉,首先来自雕塑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保持严谨,通过形体来展示形象的姿势、情绪以及生命力,应用体积的语言、体积的力量以及本身的美来表达雕塑的本质。
?
2、影像的效果:任何雕塑不是具体的模仿,而是通过它强有力的感觉,给人一种特别强烈的激励以及分量感。在欣赏时要注意影响相互之间的转折,以及形成的某一种特殊的韵律,这是雕塑欣赏最基本的语言,而影像可以给人以宏伟崇高、宁静沉重以及升腾飞跃的一种形体结构的美。
3、表现的效果: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是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的层面来传递雕塑的意向,使雕塑形体的表现效果,通过量感,直接来影响观赏的效果与主题的表达。【摘要】
艺术概论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提问】
1、形体的艺术: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雕塑给予人有分量的感觉,首先来自雕塑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保持严谨,通过形体来展示形象的姿势、情绪以及生命力,应用体积的语言、体积的力量以及本身的美来表达雕塑的本质。
?
2、影像的效果:任何雕塑不是具体的模仿,而是通过它强有力的感觉,给人一种特别强烈的激励以及分量感。在欣赏时要注意影响相互之间的转折,以及形成的某一种特殊的韵律,这是雕塑欣赏最基本的语言,而影像可以给人以宏伟崇高、宁静沉重以及升腾飞跃的一种形体结构的美。
3、表现的效果: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是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的层面来传递雕塑的意向,使雕塑形体的表现效果,通过量感,直接来影响观赏的效果与主题的表达。【回答】


雕塑的审美方式在现、当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雕塑越来越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强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雕塑艺术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具体内容包括雕塑艺术反映生活的独特方式和美学特点,雕塑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与区别,雕塑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美的法则。它常用的审美范畴如质感、立体感、空间感、力度感、运动感,雕塑美与整体环境的关系,雕塑艺术鉴赏的独特方式和心理特征等,现在雕塑的特点是平民化、生活化。研究内容:雕塑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形式结构特征;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雕塑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雕塑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鉴赏雕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当代雕塑是否需要去雕塑化

  就当代雕塑的发展来说,重建现代主义的叙事仍然至关重要。现在说现代主义,也许会给人一种保守、僵化的感觉,其实不然,对于当代雕塑来说,语言学转向与现代主义的价值尺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会决定当代雕塑能否走远,也会决定当代雕塑的历史与价值将有多重。  当代雕塑需要“去雕塑化”?——日趋消融的当代雕塑和装置艺术的边界  何桂彦与徐亮就“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当代雕塑展”的对话  何桂彦:这主要跟投资人有关系。寺上美术馆的馆长刘风洲女士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收藏中国字画,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其中也包括一些古画,如宋代夏圭的、明四家中仇英的。同时她对当代艺术也很感兴趣。当我谈到想策划一个雕塑展的时候,就跟她的想法不谋而和,而且,展览策划前,我也得到了隋建国、易英、殷双喜三位老师的大力支持,所以,展览很快就进入执行阶段。另一个原因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当代雕塑已形成多元化的创作格局,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当代艺术的其他形态一样,当代雕塑除了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形态特征,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艺术思潮的演进。但是,迄今为止,作为重要艺术现象的当代雕塑,其作品并没有能够予以整体性的呈现与展示,学理性的梳理与艺术史的写作也处于起步阶段。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希望通过展览,以及以代表性的作品勾勒当代雕塑的发展脉络,力图呈现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所面临的艺术史情景,及其自身是如何在本体建构与文化介入的任务下,衍生、发展,并形成独特的艺术史谱系的。  徐亮:我看到你将展览划分为三个专题,分别为“文化思想的反拨与艺术本体的回归”、“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物、剧场、身体与雕塑边界的消逝”。我以为,这种划分跟目前大家基本认可的艺术史的发展路径很相似,而且都将“反思文革”作为起点。  何桂彦:是的,这里边实质有两个层面的考虑:第一个层面是,当代雕塑跟其他当代艺术一样,分享的是相同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换言之,它和当代油画、当代版画等相似,都处于相同的社会文化情景中。另一个是基于雕塑自身的发展考虑的。新中国成立后,雕塑领域曾取得辉煌的成果,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作品,如50年代的人民英雄纪念碑、60年代的收租院、70年代的农奴愤,以及各种大型的纪念性雕塑。但是,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雕塑创作仍遵循“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恪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核心的任务是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真正为当代雕塑提供思想解放的动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仍然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1978年以来所创作的雕塑均可以被看作是当代雕塑。当代雕塑既不同于学院化的雕塑,也不同于主题先行、宣扬意识形态的创作,相反它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一个是在艺术本体的层面具有现代主义的个人风格和反映了当代的视角经验;另一个是作品具有明确的文化针对性和社会意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新时期以来的人文诉求。因此,在展览的时间设定上,我主要考虑的是1978年到2010年之间的雕塑创作。  何桂彦:从整个当代艺术的发展格局来看,不管是从批评、创作,还是展览,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雕塑总体上还是比较滞后。引领整个八十年代的还是当代油画和观念领域的艺术。80年代初的“伤痕”与“乡土”、80年代中期的“理性绘画”、“生命流”,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群体的涌现,再到80年代后期出现的各种观念艺术,雕塑艺术始终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直到90年代初,以1992年的“青年雕塑家邀请展”、1994年中央美院“雕塑五人展”为标志,雕塑艺术才开始真正融入当代文化语境。事实上,80年代以来,雕塑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还是学院写实性雕塑,以及当时风起云涌的“城雕热”。  何桂彦:我个人觉得不能先找到某种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去套创作。相反,我觉得创作与批评、与理论,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梳理这三十年的雕塑史时,三个层面的问题我都希望有所兼顾。从艺术史层面考虑,首先需要考察各个时期出现了哪些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代表性的作品,以及哪些重要的展览。其次是从批评的角度切入,看在当代雕塑创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批评性文章,也包括艺术家自己的创作手稿和撰写的理论性文字,同时,还得关注,在这些文章中,批评家们常使用的批评词汇是什么?他们的评价方式或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其背后的批评话语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就是理论层面的考虑了,即当代雕塑自身观念上的变化是怎样的,观念衍生的轨迹又有什么特点。在设定展览专题的时候,我尽量将这三个层面的思考放在一起,进而去考虑,当代雕塑在创作、批评、理论方面所形成的互动关系。  何桂彦:把雕塑和装置放在一起,主要是基于西方现代雕塑的发展逻辑,即从现代到后现代,或者从现代走向当代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西方现代雕塑的发展大致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罗丹为起点,到后来的马约尔、布朗库西、贾科梅蒂,再到60年代初的极少主义,这条线索非常清晰。它是从传统的学院雕塑、具像雕塑一步步走向抽象,走向形式,走向了媒介。另一个线索是从1917年杜尚的《泉》开始,到60年代初波普艺术家如沃霍尔、劳申伯格等大量的使用“现成品”,即“达达”到“新达达”。但是,这两条创作路径到60年代中期就殊途同归了。当“现成品”成为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手段时,雕塑与装置的边界就开始消除了。事实上,罗丹的作品还引发另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基座——它被看作是雕塑和装置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也就是说,一旦罗丹将“基座”去掉,先前雕塑所具有的那种仪式感就消失了,或者说整个围绕基座所形成的视觉——观看机制就失效了,此后,雕塑直接与空间,而不是与基座发生关系。  何桂彦:主要是指观看方式和视觉的仪式感。基座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因为基座实质会形成一种观看习惯或者说视觉机制,这就像古典油画一定要有画框一样。从罗丹到布朗库西,当基座彻底给拿掉以后,就为雕塑进入剧场化的观看铺平了道路。和西方雕塑很相似,中国的当代雕塑也经历了一个从写实向抽象,从技术向材料,从学院雕塑向当代雕塑转变的过程。这个线索也是非常清晰的。为什么要强调装置艺术对当代雕塑的影响呢?主要因为1985年劳申伯格在中国美术馆做个展,它对“新潮美术”的那批艺术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雕塑界的张永见就开始做装置了,包括当时非常活跃的一些当代艺术家,如我们熟悉的黄永砯、吴山专、谷文达,还有顾德鑫等,他们的作品主要是装置。90年代初,隋建国的《地罣》、展望的《空灵空》已开始使用“现成品”。一旦“现成品”进入创作,就必然会打破传统雕塑的边界。到90年代中后期,这个过程日益加剧,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海外兵团中的徐冰、蔡国强、张洹等在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馈到国内后,也对中国美术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何桂彦:他们的这些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徐冰的《鬼打墙》,它的展示方式就是一种装置,而且在观看上具有一定的仪式化特征。再如蔡国强在99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收租院》,尽管用的是雕塑式的语言,但实际上应该是一个装置或者观念艺术,还有谷文达的《联合国》等。2000年以后,雕塑和装置的边界其实已经日趋模糊了。  徐亮:我以为雕塑原本是应该由原始材料经过人为的加工,从早期原生态到后面加工的过程中——这应该是标准意义上的雕塑;而装置艺术是用“现成品”,比如废弃物、日用品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材料等,经过概念的转换,以讲究摆放的方式体现出它的场域关系,这样的作品就是装置艺术。这二者之间我认为应该是有一个界限的。  何桂彦:对,它们之间原本是有界限的。在传统雕塑那里,艺术家靠的是技术、风格、造型来塑造一个对象,而这个对象是无法离开一个表象世界的,它不但无法离开这个视觉对象,而且是对它进行再现。这个创作过程对雕塑家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和“塑”,一个是加,一个是减。从观看方式看,传统雕塑还有一个功能性的任务,它不能独立的存在,相反,它有可能和政治、宗教、装饰等有重要的关系。同时,它可能会跟建筑,绘画是一体的,跟特定的空间和场地也有直接的关联。19世纪以前,大部分雕塑都依附于建筑,同时对观看本身也会有相应的要求。比如现实的建筑中某一个部位本身有基座,但是,装置艺术从创作语言到它的方法论,到它的观看、欣赏都跟传统雕塑很不同。当“现成品”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主要手段时,这意味着传统雕塑的风格、技巧的观念开始失效,也意味着传统雕塑的具像表达的能力,以及围绕造型所形成的整个法则、传统都将面临失语。当然,这并不是说雕塑家一定要去做装置,也不意味着装置一出现雕塑就将死亡。在本次展览中,我反而想去呈现它们之间的融合与衍生。  徐亮:这次展览我以为是对雕塑和装置艺术的未来展望,同时对展览的形式也提出了新的可能。这里既有你对雕塑史的梳理,也有对雕塑和装置艺术的展望和判断。  何桂彦:雕塑与装置的界限肯定会日趋消解的。在本次展览邀请的艺术家中,比如庄辉、张大力、宋冬、王鲁炎、尹秀珍等艺术家,他(她)们都是做装置的,但他们的作品中也有很多雕塑化的语言。  徐亮:毛同强的《工具系列》也就是那个船,很明显就是装置艺术,雕塑的分量占得很少,它的装置味道更浓一些。  何桂彦:毛同强的作品是一个独特的个案,他的《工具系列》主要从物的角度选取表达的媒介,然后通过材料的转换和使用赋予作品以意义。本次展览的第三专题其实就是关于“物”的讨论。在我看来,“物”实质包含了三个层面的维度。首先是作为媒介的“物”。从雕塑创作的过程来说,艺术家对材料的重视主要是从媒介的质感入手的,也就是材料本身的肌理。当把这种材料的质感提取出来后,也包括具体的物,即现成品,就涉及到第二个维度的问题,即探讨“物”本身所负载的文化与社会属性。这里便涉及到另一个转换,就是从自然的物到社会学、文化学或者日常生活经验中体验的“物”的转变。第三个维度是,从材料自身的媒介,文化与社会属性转入到“物”所具体展示的场所,也就是物与现场、观众所共同形成的“剧场化”关系。在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物”的这三个维度都能得到较好的呈现。  徐亮:艺术家在创作过程当中,一个是用原始材料加工,另一个是“物”的不同质料的转换,但是结果呈现出的面貌各具特色,至于作品的归类,那是评论家的事,对艺术家并不重要。  何桂彦:确实是这样的。事实上,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对媒介“物”性的研究与讨论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艺术家开始研究二维平面上的材料,比如画布中的材料,这个材料主要是从肌理的角度去考虑;这个历程有近百年的历史,从马奈、库尔贝,到立体主义时期的毕加索,再到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第二步是从平面到空间,从挂在墙上的东西到空间当中物的转变。这个过程是早期极少主义的艺术家完成的。而且,早期的艺术家大多使用一些规则的、几何性的材料,比如唐纳德贾德的作品是由长方形、立方形的物件的组合,这些物品和材料一定是规整的。再后来用的材料开始转向工业材料,也是批量生产的材料,比如荧光灯、铁轨等。第三步是大约在1968年前后,以莫里斯为代表的后极少主义艺术家,在创作中开始大量使用不规则的材料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他们当时的一个美学主张是“反形式”。第四步是伴随着后来贫穷艺术和法国新现实主义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艺术家开始普遍的关注那些具有社会属性的材料,比如垃圾、废品、旧书籍、文物等。对于“贫穷艺术”的艺术家来说,对垃圾和废品的使用,目的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应与批判。回顾这段历史,就会发现,“物”的转换的过程,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在创作与观念上,都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  何桂彦:之所以有投机性的作品,主要还是跟此前当代艺术所形成的创作语境有关。有两个背景: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前卫运动以来,形成了一个惯性意识,只要是前卫的,永远就是对的。但是,当前卫艺术时尚化以后,就会出现跟风者,就像当年阿Q一样,他其实根本不懂什么叫革命,对革命的目的也不了解,对于他来说,跟从就是最安全的;另外一个是从90年代初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总体特征是:冷战结束以后,整个知识生产和艺术创作都需要纳入到社会学范畴去讨论,于是,社会学意义的创作就会出现两种主要的倾向:第一种是出现真正关心当代社会文化的变迁与文化思想观念改变的艺术家;另外一批艺术家同样也关注社会现实,但他的目的是为了给西方人看的,换言之,他们在创作之初,就预设了一个西方的观众或群体,知道西方人可能会想看什么,然后就生产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庸俗社会学的创作就会泛滥。这种情况集中反映在90年代中后期的艳俗艺术,以及2000年以后那种图像化、符号化的创作中。当“前卫”成为合法性的前提,当“前卫”沦为一种“时尚”,当“前卫”附着一层后殖民的外衣,庸俗社会学的创作就必将泛滥。在雕塑创作中,投机性的作品主要是“点子”似的创作,它既不能体现艺术家个人创作脉络的推进,也无法融入当代雕塑的上下文语境。  何桂彦:所谓“线性”发展就是像西方的印象主义过来以后就是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更迭,它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样就形成了艺术史的发展谱系。但是,对于中国的雕塑来讲,这种线性的脉络实质走向了终结。简单地理解这三十年的雕塑创作,80年代主要是完成艺术本体的独立与现代主义阶段的语言学问题,90年代解决的是观念问题,以及如何让雕塑介入到当代文化现实中,2000年以后,就是立足于全球化的语境与艺术史的范畴,真正实现雕塑创作的多元化。为什么说这个过程趋于终结呢?一方面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雕塑界基本完成了语言学转向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近20年向西方现当代雕塑的学习,已经解决了表述性的语言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当代雕塑是缺乏像西方那种“线性”的发展历程的,相反,我们的线索是错位的,从一开始就是混杂的,有前现代的,有现代主义的,有后现代的。就我个人来看,由于“新潮美术”太短暂,中国当代艺术根本就没有真正实现“现代主义”的任务。“现代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风格与语言,而且是一种文化价值尺度与标准。如果套用哈贝马斯的说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现代主义”还是一项未完成的工程。  就当代雕塑的发展来说,重建现代主义的叙事仍然至关重要。现在说现代主义,也许会给人一种保守、僵化的感觉,其实不然,对于当代雕塑来说,语言学转向与现代主义的价值尺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会决定当代雕塑能否走远,也会决定当代雕塑的历史与价值将有多重。不过,就当下雕塑的发展来说,一些新的发展特征也值得关注,一个是会越来越个人化,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碎片化;微观叙事对于当代雕塑的创作来说,即将会成为一种主要的发展态势;另外一个是呈现出跨学科的倾向,在媒介的使用与观念的表达上会越来越多元化。这样一来,传统雕塑的形态可能会加速的消解。总体来看,在未来的十年中,官方机构或体制主导的雕塑创作、学院雕塑、当代雕塑会呈现出一种日益剧烈的博弈状态。当然,最有生命力的仍然是当代雕塑。


外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外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主要倾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对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现代雕塑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材料和形式,他们开始尝试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材料,例如金属、塑料、玻璃等,同时也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现代雕塑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环境和文化等方面。许多雕塑作品呈现出对这些问题的关切和反思。
3、对空间的重新定义:现代雕塑逐渐摆脱了原来的“陈列”模式,开始将作品与空间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空间概念。这种空间被看做是一种参与性的空间,观众可以在其中自由穿梭,与雕塑作品进行互动。
4、对身体的感知:现代雕塑开始强调观众的身体感知和体验,在视觉上和触觉上都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这种感知和体验不仅仅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


陈新元的介绍

1955年5月生,山东省单县人。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菏泽分院,办公室副主任。1984年以来,他一面从事检察业务实践活动,一面潜心研究我国经济法制建设。为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相适应的实际,结合司法实践,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60余篇论文,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改革报等30余家中央、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从立法、执法、守法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犯罪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如计算机犯罪、洗钱犯罪、证券、期货市场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的出现和增多,对我国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为研究这些犯罪,1992年以来,他先后在《人民论坛》杂志、《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深圳法制报》发表了《国际社会反洗钱》、《亟待制定我国计算机犯罪法》、《期货市场需要完备的法制》、《国外反腐败经验大观》等30余篇论文,其中6篇在全国、部分省市评选的论文中获得1、2、3等奖。12篇论文被国家和省级出版社编纂的大型文献收录。

3. 说说西方雕塑艺术对我国现代雕塑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单一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国现代雕塑在成长中因营养不良而发展缓慢。也许有些人会把这缓慢发展的原因归属到“转型状态”上,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过于漫长的“转型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甚至“自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艺术潮流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再次在本世纪末大规模进入中国,使得中国现代雕塑在面临挑战时显得十分的尴尬和不安,为了摆脱尴尬,一向“老成世故”的雕塑界以它少有的热情投入到了种种“革命”之中去。“决裂”、“创造”、“接轨”等一些辉煌的辞藻曾一度令许多人激动和狂热,一大批自认为肩负艺术重任的现代雕塑家,深谙现代出名的门道,找准时机,打着“探索”、“文化”的招牌,产生出一批自认为肩负艺术重任的现代雕塑作品。他们对“文化”阐释和表现“不是致力于自然的表现力而是进行一种非文化的讨巧和非风格化地修饰”(岛子语)。而这一点恰巧给了一些评论家有了可做之事,许多评论家在关于中国现代雕塑的文章中都在努力向观众诠释一种什么古典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中西方文化相杂交之类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麻木而机械的理解和诠释,并不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许多观众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为了逃避“看不懂你就是文盲”的尴尬也只好附庸风雅。(剩余4124字)


当代中国艺术多元化雕塑的认识

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而转变,雕塑艺术本身的概念也在大大的拓展,这使得雕塑艺术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了视觉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使雕塑艺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性。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曲折多变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学习西方现代主义力图解决雕塑本体语言和民族化精神,一直是中国雕塑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取得了多元格局发展的成就,体现了西式雕塑在中国当代话语背景下外在形式的嬗变;然而,由于雕塑创作者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精神认识上的深入研究,对全球化与一体化、民族化与民间化、抽象化与符号化等概念产生混淆,造成雕塑作品缺乏现实的针对性,这显然阻碍了当代雕塑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