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这些年乒乓球不断更改规则?
因为这两者之间大的方向是有一致性的,但是也不否认国际乒联不想让中国队一家独大,其实那样对于世界乒乓球的普及推广也是不利的。所以说从矛盾论的对立统一观点来看,我觉得其实也是符合哲学规律的。
众所周知,乒乓球号称中国“国球”,我们就可见其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群众的喜爱程度。乒乓球在中国的群众基础好,而且后备的力量依然雄厚,甚至是国家队战绩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是乒乓球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那么如果比赛冠亚军甚至是前四名都被一国选手包揽,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比赛也吸引不了观众,而且时间长了,其实就会对运动项目本身带来伤害。
所以现在的国际乒联也在一直修改规则,那么既是不想让国乒一家独大,其实目的也想将运动在更多国家更大范围推广。
那么我们比如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的国乒就拿到了男女各单打前三名,所以说三面五星红旗两次升起,甚至是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壮举,其实这项壮举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
但是因为国际乒联随后修改了规则,奥运会由之前的三人参加单打,然后改为两人,其实这样一来,乒联其实也是希望外协会球员可以获得哪怕一枚铜牌,甚至也让他们有参与感,否则都让国乒得奖,我相信其他运动员就失去了兴趣。
另外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也修改了规则,那么之前其实是男女前16名参赛,但是国乒球员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所以说最终都是国乒包揽四强,其实这样让其他协会球员也无法看到获胜的希望,所以国际乒联将参赛名额定为,每个协会四人,那么就这样国乒男女加起来,其实也包揽了7强。因为没有办法国乒太强。
所以我们应该端正心态,因为其实不是乒乓球打得好就有资格发号施令,就有话语权。因为奥运会是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而且奥运会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所以说无论国际乒联怎样修改比赛规则,那么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其实就无可非议。我们担忧竞技优势是心虚的表现,而且不容修改比赛规则有违奥林匹克精神。
因为中国而改变的乒乓球规则有哪些
1、限制参赛人数:1999年,国际乒联将世乒赛参赛人数上限减少为男单、女单、混双7人(对),这样中国人在这三个项目上就不可能包揽八强,男双和女双则为三对,这样中国不可能包揽四强,降低了中国队拿奖牌的可能。2、小球改大球:2000年,国际乒联开始将38mm的小球改为40mm的大球,这样能使球速降低,限制中国队的快攻打法。3、改变发球规则:2001年,国际乒联将规则修改为每两球换发一次,限制中国队多变的发球。同年,将发球改为无遮挡发球,限制中国前三板的威力。4、改变计分规则:2002年,国际乒联将5局3胜制,每局21分的赛制,改为7局4胜制每局11分赛制,增大比赛的偶然性。5、改变抽签制度:2004年后,国际乒联和奥委会开始在赛制上限制中国队独霸的局面,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雅典奥运会对抽签制度进行了改革,男双和女双比赛中同一代表队的两对选手必须抽进同一个半区,这样中国队就无法包揽金牌和银牌。6、一再限制参赛名额:2008年,国际乒联又对“海外兵团”进行限制,限制了运动员通过改变注册队伍,更换国籍来获得国际比赛资格,避免乒球成为华人选手一家的天下。到了2009年,又再一次减少各队奥运会单打比赛名额上限,将3人减少为两人,这也就造成了本届奥运会,中国女单只有丁宁和李晓霞出赛的局面。7、限制球拍版面颜色:1984年1月,国际乒联关于“球拍两面覆盖物颜色必需不同”的规定正式生效。8、增高球网:2016年3月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又通过一项新规,那就是瑞士乒乓球协会提出的将球网增高的建议。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承认,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就此展开测试。参考资料来源:东方体育-中国有哪些运动员因为过于强大,而改变运动规则的?
怎么看待国际乒联不断改变乒乓球规则?
有些人这样说:国际乒联改规则的初衷还是为了运动整体的观赏性的吸引力的。
这个说法我们大家全都不认同,他们这是从乒乓球方面实行强行的霸权,来正得维护那些乒乓球技术落后的发达的国家的利益,所采取的不良的手段。
但是,规则有针对性的改良以后,因为他们的技术不过硬,也还是落后于先进乒乓球技术的国家。
1、禁止球拍两面颜色一样。1984年之前的赛场上球拍五颜六色,黑的、红的、蓝的、绿的。还很多使用不同性能、同样颜色胶皮的选手,在比赛中不停倒板,使对手琢磨不透。其中最出名的案例是1983年的第37届世乒赛上,蔡振华对阵瓦尔德内尔,他使用两面性能不同却颜色相同的球拍,多变的旋转让对手吃尽了苦头。
于是1985国际乒联规定,套胶的厚度不得超过4.0mm,并且规定球拍两面胶必须为一红一黑,两面不可同色。便于运动员通过颜色判断对方胶皮类型,从而判断来球性质。也正因为这一规定,蔡振华在38届世乒赛后,选择了退役。
来源于网络
2、小球变大球。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国际乒联停止使用原来直径38mm的小乒乓球,改而用直径40mm的大乒乓球,称为“小球变大球”。这条规则目的是为了降低球速,增强了观众的观赏性。而当时中国选手多擅长快攻打法,规则更改后,对力量以及体能的要求更高,这对中国选手是不利的。
来源于网络
3、无遮挡发球。2002年之前,中国队运动员比较擅长的就是前三板技术,依赖发球得分,其中刘国梁的“遮挡式发球”技术堪称一绝,当时流传有“闫森狠,马琳油,最难对付是歪脖刘”的话。当时比赛往往一分只有一个或两三个回合,就结束了。在一些国家的不断呼吁和国际乒联的支持下,乒乓球无遮挡发球开始推行,弱化发球的威胁性,增加比赛回合,使比赛更具观赏性。这一规则的推行,使得中国队的技术优势大为降低。
来源于网络
4、改变抽签制度。为限制中国队独霸奖牌的局面,2004年后,国际乒联和奥委会雅典奥运会对抽签制度进行了改革,男双和女双比赛中同一代表队的两对选手必须抽进同一个半区,这样中国队就无法包揽金牌和银牌。
5、限制参赛名额。2009年减少各队奥运会单打比赛名额上限,将3人减少为2人。此规定一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单打的颁奖仪式上,3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画面成为绝唱。
6、奇葩规则不奇葩。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有了两个奇葩规定,以往乒乓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吹球和擦桌这两种行为习惯不允许了。不过这并不是为中国乒乓球队出台的新规定,而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而增加的两个非常苛刻的条款。
来源于网络
中国乒乓球队很强,但也会有今年混双的失利。没有理所当然的冠军,只有更高更快更强;没有永远的胜利,只有坚持不懈的拼搏!
体育比赛中,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规则?你知道哪些?
在众多的体育比赛中,规则也都是各不相同的,纵观体育界的几十个项目,难免有些规则是比较不可思议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比赛中的奇葩规则吧。冰球比赛很特别,原因是冰球比赛是允许运动员打架的,这个规定有些奇葩。对于其他队员来说,一般来说都禁止帮忙,要保持打架的公平。如果有人“挺身而出”,那么另一方也会派出一个人选,总之必须一对一。冰球的冲撞力度太大,选手肯定会产生摩擦,如果不让选手发泄的话,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协会才会一直默许打架这个野蛮的规则,也是一个不错的释放运动员情绪的规定。说起足球联赛的奇葩规则,这就不得不说中国足协。当时的足协认为,中国足球应该注重培养力量型的球员,这样可以与韩国这样的力量派抗衡,也可以压制东南亚的足球队。因此颁布了一条无比雷人的规定-头球进球算两分!在当时的球场上,你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球员单刀已经晃过了门将,却要把球挑起来头球攻门。2020年日本奥运会中,规定在乒乓球比赛中,不允许用手触碰球台或吹气,这个就非常匪夷所思了。要知道手触球台和吹气这两个动作,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手摸球台这个动作是很多乒乓球运动员的习惯性动作,一方面可以起到心理调节干扰对手节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擦掉手上的汗,出汗的时候拿球拍容易打滑,拿球容易沾汗。看过这些“不可思议”的规则后,也让人感受到在体育赛场上,除了有严肃紧张的竞技氛围之外,也存在着很多的奇葩规则,令人啼笑皆非。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但体育规则有时却是不可思议的。
关于体育赛事,你有什么了解呢?
体育赛事在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有关体育赛事的一些规则,我们还是很有必要了解,因为虽然不是运动员,可是了解更多的体育赛事规则,更能让我们懂得整个比赛的重要性和其体育精神。尊重裁判我们在很多比赛当中会发现,其实裁判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出现自己的失误,但是有些运动员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在比赛当中对裁判指手画脚,这不但影响了比赛的进程,同时也对正常参赛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实我们一定要存在一定的包容性和理解性,因为裁判他的眼睛就只有一双,可是有时候在大型比赛,尤其是11人制足球比赛这样的规模时,不会观察到太多的细节,但一定在尽力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理解裁判的困难。做到在比赛当中凭实力对抗,尊重裁判,尊重比赛规则。不得服用兴奋剂任何正规的比赛都是不允许服用兴奋剂的因为比赛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如果有人服用兴奋剂的话,就会让比赛变得不公平,因为所有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队员都是通过自己日复一日的训练获得的实力,但如果由于某一个运动员偷偷的服用兴奋剂的话,那么所有比赛的进程将会受到影响,并且取消参赛的资格。参加任何一项比赛,并不是要求我们有多优秀,前提条件是我们要学会做人,如果我们连做人的基本原则都没有,那么比赛只会让我们的幼稚得到撒野的地方。尊重裁判,尊重比赛的规则,秉承公平,公正去参赛一件事,每一个队员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服用兴奋剂是国际禁止的一种行为,这确实让比赛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了。很多比赛赛事非要我们去,有更多的了解,但在这里,因为时间有限,我就言简意赅说就两点而已。
NBA历史上比较重大的比赛规则的修改都有哪些
1、为顶级中锋不断扩大三秒区,以降低顶级中锋的杀伤力。
乔治·麦肯,修改项目:联盟为了限制麦肯在对手内线予取予求的恐怖威力,被迫将三秒区的宽度由6英尺扩大为12英尺。
威尔斯·张伯伦,修改项目:张伯伦是NBA历史上数据之王,为此,NBA特意将3秒区由12英尺加宽至16英尺,来限制张伯伦的统治力。
2、"大鲨鱼"沙奎尔·奥尼尔,联盟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了联防战术的运用、禁区三秒违例。另外,针对奥尼尔糟糕的罚球,联盟还特别规定,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犯规将判罚一罚一掷。此规则因为小乔丹,霍华德以及马刺波波维奇的砍杀战术,存在进一步更改的可能。
3、查尔斯·巴克利,修改项目:规则的官方名称叫做“背身单打5秒规则”,也就是说球员持球背身单打的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4、阿伦·艾弗森,修改项目:因其出色的突破能力,联盟不得不修改了联防细节,来帮助防守队员限制他的突破能力。
5、迪肯贝·穆托姆博,修改项目:封盖对手投篮后摇晃的手指动作会被判罚技术犯规,在2007年修改了规则,穆托姆博可以在封盖后摇手指,但是前提是不能朝对手摇 。
6、乔丹(此条目与乔丹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修改项目:NBA在1991年出台了“恶意犯规”规则。
7、鲍勃 库西,修改项目;因为他的控球太好,当凯尔特人领先时,他就一直控球把时间耗完,联盟为了鼓励进攻以及比赛的观赏性,规定了进攻时间的限制,时间是24秒。
8、除了以上之外,还有阿兰休斯顿条例,基德条例(这个又称36岁条例),特伦特塔克条例(又称0.3秒条例)。
NBA历史上比较重大的比赛规则的修改都有哪些?影响如何
知乎网友的答案
以下文章完成是在几年之前了,按类别做了一个分类。内容多有疏漏,也并非十分完善。为了清晰简明我直接选取了规则部分,忽略掉了些细微的规则修改。
另做一点小补充:每一年NBA裁判组都会对规则重新作出解释,在比赛中也会调整吹罚的强度,所以篮球规则只是个纲要,很多时候如果出现错位也没必要特别较真。
篮球规则
初始规则:
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
手拿着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许的;
运动员可以到场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
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
篮圈应该是水平的。
奈·史密斯十三法则:
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绝对不能用拳头击球。
球员不能带球走。
必须用手持球,而不允许用头顶、脚踢球。
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来对付另一方的队员。任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强行停止比赛,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且不允许替补。
用拳击球违反第3条和第4条规则。
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要算对方命中一球。连续犯规的意思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未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发生犯规。
如果防守者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篮里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也算命中一球。
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扔进场内。若有争论,裁判员将球扔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钟,球判给对方。
主裁判员是球员的裁判,他有权吹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副裁判员。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
副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要计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球数以及承担通常裁判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比赛在两个 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
球命中最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平局,经双方队长的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中一球为止。
NBA规则
防守:
1978-79
当防守球员不侵犯进攻球员的进攻轨迹时可以进行身体接触。
1994-95
从对方后场底线到本方罚球线外禁止用手推人防守。
当一名球员侵犯了持球者的进攻路径,则处以两次罚球。
1997-98
当进攻球员在前场面框攻击时,防守者不得以前臂阻挡进攻球员。
1999-00
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均不可侵犯对方已占据的位置,防守者不得以前臂,肩膀,屁股或者手改变或阻止进攻球员的进攻路径。以抓,拍击,搂抱等方式减缓或干扰进攻球员同样视为非法。
2000-01
防守者在进攻者通过罚球线之前不得以手合前臂进行肢体接触,通过罚球线后,防守者只能以前臂进行防守。
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均不可驱逐和替代对方占据的位置。
防守者不得以前臂,胳膊,屁股和手臂阻止和改变进攻球员的进攻路径,也不能阻止其他进攻球员为其设置的进攻路径。
2001-02
防守球员的短暂肢体接触被允许,但肢体接触不得影响球员进攻。
2004-05
推人犯规被重新定义。
联防:
1946-47
区域联防被定义为非法。
1966-67
区域联防被重新定义:在进攻方运球至前场后,防守球员不能在没有对特定防守球员的时候进入罚球区超过三秒。
1981-82
对已有的区域防守规则进行明确:
1,弱侧防守球员不得在罚球区内超过3秒(罚球区以NBA罚球区为准)。
2,低位防守球员允许进入防守3秒区域(低位球员定义为接近油漆区的任何球员)。
3,不可包夹弱侧的无球队员。
4,当进攻方站在弧顶时,防守球员必须在罚球线前站位。
5,防守者必须以盯人防守,轮转换位或者包夹的方式完成对球防守。
1988-89
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否则进攻方失去球,球将判给对方在圈顶延伸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1997-98
当两名弱侧进攻球员在弧顶扩大区站位,其中一名防守者可以进入弱侧,如果满足一下条件之一,防守球员可进入罚球区:对球有包夹威胁,因包夹失位,或者持球假动作的正常反应。防守者对持球假动作做出反应之后应回到合法区域或继续进行对球包夹。当两名进攻球员在弧顶扩大区之外,防守球员应在罚球区外站位。
1999-00
强侧防守不受联防规则限制。弱侧防守者应站在合理冲撞区之外,除非:对球包夹,补防无人防守的进攻球员,近距离防守进攻球员。
2004-05
对三秒时限进行重新定义。
罚金:
1974-75
球员和教练违体犯规的罚金由50美元增长到100美元。
1976-77
任何一名参与打架的球员将被处以10000美元的罚金。
1977-78
板凳球员在打架时离开座位的罚金由100美元增至150美元。
赛前热身时球员吊在篮筐上将处以25美元的罚金。
球员或教练意图官方与官方接触会导致至少一场的禁赛,并会导致罚金或更严重的处罚。
1984-85
球员和教练直接进入更衣室的而不叫暂停的罚金将由100美元增加至500美元。
板凳球员在打架时离开座位的罚金由100美元增加至500美元。
1990-91
恶意犯规将被判两罚一掷。通过主裁判的判断,没有明显对球犯规的意向,或者违反常规有可能导致伤病的犯规动作将导致犯规球员被驱逐出场。犯规球员将被处以250美元的罚款。
1993
球员有拳击动作将被立刻罚出场外,并禁赛至少一场,并且处以一定数量的罚金。如果球员拳击对手,并有直接肢体接触将被立刻发出球场,并受到至少1到5场比赛的处罚,并处以一定数量的罚金。球队也将会处以与球员罚金数额等值的罚款。在打架中离开座位的替补球员的罚金由500美元增加至2500美元,每一个离开板凳区域的球员将会导致对球队5000美元的罚款。
1994-95
任意在场上斗殴中离开板凳席的替补球员将会被处以至少一场的禁赛并且处以最大数额达到20000美元的罚款,并消当场比赛薪水。
技术犯规被处以的罚金增长为每次500美元,之前的罚款数额为首次技术犯规100美元,之后罚款数额为150美元。
罚球区:
1951-52
罚球区从6英增加至12英尺。
1964-65
罚球区从12英尺增加至16英尺。
1972-73
除罚球队员外,罚球出手之前任何人不得进入罚球区。
1997-98
合理冲撞区由2×6(米)的区域增大为半径四尺,居于罚球区中线部位的半圆。
2001-02
如果没有防守特定球员,防守球员在罚球区内时间不能超过3秒。
2006-07
球员在进行罚球时,无关球员必须在3分线外,在球出手双方球员才可进入罚球区。
三分球:
1978-79
三分球在季前赛中试行。
1979-80
规定三分线边角距离为22英尺,弧顶处距离为23英尺9英寸。
1980-81
三分球成为篮球的固定规则。
1994-95
将三分线距离缩短为距离球筐22英尺。
1997-98
将三分线的距离重新提高为边角距离22英尺,弧顶距离23英尺9英寸。
暂停:
1974-75
暂定的要求需即时生效,不可延伸到下个时段结束。
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或者加时,拥有球权的球队只有在球进入前场之后才可叫暂停。
1976-77
拥有球权的球队在最后两分钟内,进攻方在暂停之后可以选择在中线发球。
1977-78
20秒暂停后,球队只能替换受伤球员。对手也可以用暂停时间替换球员。
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或者是加时赛中,当一支球队在获得球权之后立刻要求暂停,他们可以选择在中线继续发球开始比赛。
1983-84
当20秒短暂停和强制暂停同时在同一支球队应用,只有强制暂停会被计算在内。
1984-85
球队在加时赛可叫暂停数量从两次增加到3次,并且之前的比赛或加时赛所叫的暂停数不计入在内。
1992-93
无论是否有球权,两支球队都可以在比赛停止时叫暂停并且交换受伤球员。当球队没有暂停时,他们会得到20秒的时间交换伤病球员,当交换没有完场,原球员必须重新回到场上。
1997-98
当一名球员的双脚都在空中而身体的任意部分触及边线的垂直部分,他不可以叫暂停。
2000-01
每场比赛暂停数量由第6次增加至7次。
第四节四节每队暂停时间由2次增加为3次。
对暂停流程的重新规定。
计时:
1976-77
时钟从发球开始计时,如果在5秒之内罚球,时钟将重新开始计时。(相当于5秒发球规则)
1990-91
发球后球立即出界至少需要0.3秒。
投篮时间至少需要0.3秒。
球员在罚球中取得球权并叫暂停至少需要0.3秒。
补篮至少需要0.1秒。
1992-93
只有在篮球触碰篮筐后计时器才重新计时。
1999-00
如果计时器少于14秒,当对方球员得到用脚踢球,用拳击球等无罚球犯规时,计时器重新回到14秒。
2000-01
如果跳球后进攻方获得球权,时钟重置为14秒钟,当剩余时间高于14秒时,计时器保持不变。当防守方获得球权,计时器重置为24秒。
犯规:
1978-79
非法防守被重新修改,第一次非法犯规的被处以口头警告而在第二次犯规之后一并处罚的规则将不再适用。
1979-80
教练和训练师的人数设限,在比赛中,比赛人员被限制在端线附近28英尺和从中场开始19英尺的区域,违反者将被处以技术犯规。
1980-81
进攻方被判罚技术犯规是,进攻回合将不会重新计时。之前的规则为: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在获得技术犯规之后进攻回合都将重新计时。
1996-97
当球队没有暂停时间仍然叫暂停时球队将会被处以一次技术犯规,并且失去球权。
2006-07
如果比赛球员未在球员名单中出现,在此种情况被发现之后,球员将在第一个死球后丧失比赛资格,球队被处以一次进攻犯规。
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 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社会制度分为3个层次:①总体社会制度,或曰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②一个社会中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③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审批制度等。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15:58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评价一切社会制度的标准 一、基本定义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政治概念。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先哲们原来有过严格的定义,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已经非常清楚:私有制与公有制仅仅只是生产的组织工具,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仅仅只是国民经济的调控方式,因此它们都不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既然如此,就应该重新定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否则将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我认为:应该从社会分配环节来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财团政党政治;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全民政党政治。 由上述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不举张社会大众利益,资本主义社会也要谋求社会大众利益,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而社会主义社会总是平等、公平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对待劳资双方。 二、根本目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而不断满足资本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资本利益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 由上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并不完全对立,其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扼杀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扼杀资本利益。但是二者之间是有显著区别的,其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的保障程度不及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资本利益的保障程度不及资本主义社会。 三、基本矛盾 私有资本者与劳工之间的矛盾即劳资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对于劳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观点,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但是,对于劳资矛盾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观点,可能有些人将会很难理解,因为它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那么,怎样认知劳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呢?这是由公有资本的严重缺陷性所决定的。公有资本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严重缺陷。 其一,公有资本管理者与生俱来就不是公有资本所有人,因而公有资本的损益必然无法与其管理者的切身利益直接、等量挂钩。所以,公有资本管理者对于资本利益或企事业利益的珍惜度天生不足。而企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单元,也就成为分配的基本源泉。因此,深刻地讲,公有资本管理者对于国民经济的责任心天生不足。 其二,对于公有资本,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管理与经营班子,这就要求公有资本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否则公有资本将在经营管理上承受不起相应的可变成本。但是,组织具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很有可能不需要那样大的资本投入,因而这样的产品也就得不到生产,造成人们的与此相关的生产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 其三,当市场供求状况发生变化时,公有资本的经营管理者往往无法及时地调整企业经营策略,这必将使得资本利益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公有资本的严重缺陷决定了公有资本不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因此,仅仅拥有公有资本的社会主义是不完善的社会主义。而私有资本的优点正好可以弥补公有资本的缺点,因此,私有资本也应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工具。这就说明:完善的、健康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兼有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 正是因为私有资本同样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工具,因此,劳资矛盾必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四、劳资矛盾的化解 1.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的化解。 其一,政治化解。即实行多党轮替的财团政党政治制度和全民直选制度。这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盛行的西式民主政治,简称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或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这种政治制度之下,某个财团政党要想成为执政党,就必须比另一个财团政党更能化解劳资矛盾,因为劳工对于财团政党的取舍标准是两害相权择其轻。兴办社会公益是财团政党化解劳资矛盾的重要方式。兴办社会公益是双赢之举,因为财团自身也能从兴办社会福利中获得利益。因此,在财团政党围绕执政权力而展开的相互竞争之下,劳资矛盾显然能够逐步化解。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对于劳资矛盾的化解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财团是财团政党的组织者与供给者,是财团政党的源泉,因此:无论是哪一个财团政党执政,它首先考虑的必然是对财团的资本利益负责,财团政党对财团的资本利益负责实际上就是财团政党对其自身负责。这就决定了财团政党的首要基本职能是维护私有资本对于劳工的剥削,而私有资本对于劳工的剥削是劳资矛盾的根源。 其二,技术化解。即通过技术手段来增加劳工的绝对所得,从而减轻劳工的生存发展压力。其主要途径就是做大国民经济这块蛋糕。蛋糕做大了,劳工所能分到的蛋糕数量也就增加了。技术化解是资本主义国家化解劳资矛盾的主要手段。但这依赖于三个客观条件,即资源、市场、技术。当国内环境不能满足这些客观条件时,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谋求国外资源、市场、技术,其主要方式一是发动战争,二是建立统一、开放、畅通的世界市场。这两种方式在本质上都是侵略。因此,资本主义是国际矛盾与世界动荡之源,资本主义国家最具侵略性。 政治化解是资本主义国家化解劳资矛盾的短项,而技术化解则是长项,通过技术化解与政治化解的长短结合,强势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矛盾得到极大缓和,国内比较祥和、安定。但是这种祥和、安定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市场、技术之上的。 2.社会主义社会劳资矛盾的化解 其一,政治化解。即通过国家政权强行化解劳资矛盾。包括公平工资与社会公益。 所谓公平工资,是指能够满足劳工的正常消费需要的工资,即:一个正常劳工在正常劳动之后应该获得能够保障由其所负担的正常社会人口的正常生存发展的工资。 按照社会主义公平原则所确定的公平工资包含在产品成本之中,而正常情况之下的产品售价是能够保障私有资本正常利益的。那么,当产品销售成功时,私有资本者也就收回了向劳工支付的公平工资。公平工资对于劳资矛盾的化解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运转是有显著区别的。其显著区别在于:虽然公平工资挤占了私有资本的部分利润空间,但是这将更加有利于私有资本根本利益的发展,因为由此引起的社会购买力的增加将会直接带来两个效应:一是私有资本者能够卖出更多的产品,二是私有资本者能够获得更大的投资空间。因此公平工资是社会主义社会化解劳资矛盾、促进劳资双赢的基本社会制度。 发展与普及社会公益事业有利于减轻劳工的生存发展压力。因此,发展与普及社会公益事业是化解劳资矛盾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 其二,技术化解。即通过降低成本的方法来增加私有资本的绝对利润或相对利润,从而使得劳资矛盾有所化解。但是,这种技术化解是有限的,因为它所依赖的客观条件——资源、市场、技术主要立足于国内环境。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民政党政治所决定的。全体国民是全民政党的组织者与供给者,是全民政党的源泉,因此全民政党的基本职责是对全体国民负责,而私有资本者只是全体国民中的少数,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断然不会为了少数国民的利益而去侵略他国。社会主义国家所举张的国际关系只能是平等、公平、互利。社会主义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之源。 五、国民幸福感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普遍具有幸福感,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基本上没有幸福感,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普遍具有幸福感。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利用国际资源、市场、技术发展了国内经济,普遍保障了国民的正常生存、发展,因而其国民普遍具有幸福感。 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国内贫富悬殊,大多数国民的正常生存、发展得不到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又要经常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发动的侵略或战争,因而其国民基本上没有幸福感。 在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之下,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都不会出现较大的贫富差别,也就不会存在国民对于政界的愤恨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仇恨。民不恨贫,唯恨贫富不公。既然不存在“贫富不公”,自然也就不存在“民恨”。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普遍具有幸福感。虽然贫穷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幸福感仅仅只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对比之上的心理慰藉,但是全体国民却能在这种心理慰藉之下真诚团结起来,共渡难关,发展生产。一旦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了能够基本满足全体国民的基本需求的阶段时,绝大多数国民就能普遍摆脱吃饭难、饮水难、穿衣难、住房难、出外难、哺育难、养老难、上学难、看病难、生产难。此时,全体国民的幸福感既是心理的,又是生理的,因而是真实的。 六、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因为:资本主义举张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社会主义举张社会分配应该平等、公平;资本主义实行财团政党政治,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全民政党政治。 所以: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七、社会主义社会不需要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其理由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计划手段来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当国民经济发展到能够确保国家安全、能够基本具备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工业基础、能够基本保障全体国民的温饱需求时,就可以通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跨入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实际上是靠计划经济完成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是靠资本剥削完成的,表现为“人吃人”。八、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 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本主义不如社会主义优越,而是资本主义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 我们知道:一,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对于资本剥削具有巨大的减轻或加剧作用。二,社会就业从根本上讲不是受制于社会消费需求或社会投资需求的旺衰,而是受制于资源的多寡。三,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缺。因此:一,中国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将会长期是供远远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资本主义建设必将使得广大劳工遭受极端剥削,即使是在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下;二,在长期的供远远大于求的背景之下,在优先保障资本利益的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制度之下,在人均资源的极为匮缺之下,建设资本主义中国的结果必然是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劳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发生国内动乱;三,人均资源极为匮缺和贫富悬殊必将使得大多数国民的正常生存发展失去物质保障,即建设资本主义中国必将牺牲大多数国民的根本利益。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中华民族不会复兴只会衰弱。 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死敌 官僚政治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死敌。在官僚政治之下,资本主义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必将演变成官僚资本主义,民间私有资本必将遭受不公平的竞争,公有资产必将通过各种合法的或非法的途径转变成官僚或奸商的私有资产,广大国民必将在必要的基本生活上遭会资本、官僚资本、官僚的三重剥削。在官僚政治之下,揭开表面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画皮,露出的将是官僚资本主义的本质。腐败、黑社会、官僚资本、两极分化的组合出现是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社会表征。 官僚资本主义必将同时牺牲民间中小资本者的根本利益和劳工的根本利益,必将使得民生空前艰难。 因此,官僚政治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共同死敌。 十、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变革 虽然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并非就是所有国家的最佳选择。一个国家到底应该实行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视该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当国际资源普遍匮缺之时,当国际市场潜力挖尽之时,当技术进步空前困难之时,资本主义也就大限来临。所有的资本主义社会都将自觉地或被迫地进行社会主义变革。这种变革非常简单,只要将财团政党变成全民政党就行了。
为什么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近代社会制度的变革趋势和特点
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就任英国首相;一年后,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这两位现在被当代资本主义世界褒扬有加的人物都认为,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增加政府开支,即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的“新政”在20世纪大多数国家的实行,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加强。但在20世纪80年代已不合时宜。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采取反向操作。这被经济学界称为“华盛顿共识”。
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是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宏观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同时基于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表现为消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列政策。
对此,支持者们认为,在经济问题中政府的干预行为是对自由的侵犯,是对政府权力的滥用,订约自由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行为,而市场原教旨主义和低税收是其必然结果。
英国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曾遭到本国工人阶级的极力反对,出现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的时间最长的工人大罢工(可能是两年半多),撒切尔夫人并未因此让步,从而成就了她铁娘子的称号。
自“华盛顿共识”出现以后,美、英两国的经济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种重大的社会变革。这也说明,私有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力量。
回顾以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资本家阶级及其学者,就是反对国家干预和要求低税收以及订约自由化。在历史上,引起英国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的斗争的直接原因是国家税收提高;美国的独立运动或者说反对英国宗主国的斗争起因,也是税收提高。(直接起因可能是为了提高茶叶的税收。)反对国家干预是为了实现弱肉强食,要求低税收是为了保护资产者已获得的利益;而订约自由化,在资本家处于强势地位与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权力必然会受到严重侵害。这不能不说,自由资本主义者的学说,是为了资本的利益最大化。
自由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对推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创造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最大罪恶。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在理论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而自由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发展结果,是严重的贫富分化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因此可以说,是自由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推到了死亡的边缘。
在资本主义的学者和政治家为维护资本主义,防治自由资本主义导致资本主义死亡的斗争中,也就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的“新政”,以及国营企业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出现。资本主义也由此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时期。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对推动其二战后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的确产生了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国家干预和制约自由资本主义的必要性、正确性、合理性。
从这个角度上看,新自由主义的出现,是一次资本者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扑,或者说是自由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复辟。这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并未完全改变现代资本主义制度。
“华盛顿共识”,在当时也有大量的反对者。就是支持者也认为,经济发展与道德问题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应当是与阶级矛盾、社会稳定分不开的。时至今日,“华盛顿共识”更是遭到世界性的反对。最明显的例子是它在阿根廷等国的实践结果表明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华盛顿共识”与实行私有制、自由化的恶果(表现为国家管理不善和腐败),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造成了十几个国家的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出现了严重衰退以及国家混乱。
最近,在格瓦拉大哥-那个带着革命的扁平帽,为争取劳苦大众的解放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英勇斗争,身中9枪牺牲后仍然睁着眼睛,为世人永远纪念的英雄-牺牲的国度,玻利维亚,印第安抗议者6月8日已经占领了七处由外国开发的油田和一个石油管理站。首都也一时处于“死城”。而在其国家中的最大的反对党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其国家内人民的斗争目的是为了实现石油国有化。在此前,皮鞋匠-查韦斯在成为委内瑞拉总统后,也是实行了石油资产国有化。并因此与美国交恶。且在与美国和本国大资产者的斗争中并未失败。而且,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也已经改为左翼领导人执政。
在“华盛顿共识”形成以后,自由资本主义的学说也乘风而上,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学说的主流。并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是坚持公有制,还是实行私有制的争论,在我国也一直没有停息。
这个问题,是关系我国今后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面对这种涉及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的争论,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发言权。但是,在不要争论什么姓资姓社的问题,要看实践的指示下,剥夺了反对者的发言权,但未剥夺新自由主义者发言。而改革的实践结果是国有资企业大破产、大贱卖,集体企业被基本卖完,几百万(有人说是上千万)工人下岗。这与当初提出的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做到职工当家作主”(摘自《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目标相背离。而且,在改革的进程中,反对者声音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大。同样也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生了一些影响。例如,国营企业私有化的步子停止。
简单的总结以下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使我们大家看到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现象,在美国出现的是:自由资本主义→罗斯福的“新政”或者说国家干预政策→新自由主义或者说“华盛顿共识”→对其不良作用已形成共识和新自由主义遭到激烈的反对。
在国际上出现的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 社会主义力量的重新抬头。
在中国出现的是:旧中国的灭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改革→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国有企业大破产、大贱卖的质疑日益激烈→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停止。
由此,可以看到,其一、中国的社会制度的转变与全世界的社会制度的变化基本同步。其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斗争没有停止。其三、社会制度变革的周期缩短。其四、美国的“东西”,种在其它国家的土地上并不一定就有活力,甚至是有害,也就是说美国的制度并不一定有利于推动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