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兰陵王》

时间:2024-08-02 18:23:43 编辑:阿旭

张镃《兰陵王》原文及翻译赏析

兰陵王原文: 蓼汀侧。朝霭依依弄色。知何许、湘女淡妆,羽节飞来带秋碧。轻裙素绡织。谁与明珰竞饰。无言处、相与逆洄,应有柔情正堆积。当年驻香鹢。记草媚罗裙,波映文席。□□□□□□摘。□□□□□,□□□□,斜阳返照暮雨湿。爱天际凉入。愁寂。念畴昔。谩太华峰头,幽梦寻觅。而今两鬓如花白。但一线才思,半星心力。新词奇句,便做有,怎道得。 诗词作品: 兰陵王 诗词作者:【 宋代 】 张镃 诗词归类: 【送别】、【抒怀】、【壮志难酬】


秦观《兰陵王》原文及翻译赏析

兰陵王原文: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诗词作品: 兰陵王 诗词作者:【 宋代 】 秦观 诗词归类: 【地名】、【写景】、【颂扬】


《兰陵王·丙子送春》译文及鉴赏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兰陵王·丙子送春》译文   欲送春天归去,可是整个人间没有春的归路。空挂着的秋千之外,芳草连着天空的远处。哪里刮来的风沙,昏暗笼罩着南浦。心如乱麻,说不清是怎样的痛苦,徒自忆念着流落海崖的人们,如同无着无落四处飘飞的柳絮。一阵乱鸦过后,斗转星移,时移事去,帝城中荒凉凄寂。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的热闹繁丽。   春已归去,谁最忧愁痛苦?那些首航的鸿雁,沉落在荒僻的边土。梁间的栖燕没有故主,杜鹃悲切的蹄声里,荒宫废苑迎来昏暮。那珍贵的玉树长埋泥土,那金铜仙人的承露盘中,盛满如泪的清露。在他被迁走离开咸阳时,不忍远离二频频回顾。那令人哀伤的黄昏时分,怎样才能捱得过去!   春天啊,你此次归去,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我像江淹一样怨恨离别,像庾信一样写下愁赋得语句。苏堤上,天天都是凄风苦雨。叹惜故国的美好时光,只能在梦境中再去游历。那美好的花朵,也只能把他以前的芳姿倩影记住。人生流落到这种情形,只能在深夜里,与儿子相对话语。    《兰陵王·丙子送春》注释   海门:今江苏省南通市东,宋初,犯死罪获贷者,配隶于此。   斗转城荒:指转眼间南宋都城临安变成一座荒城。   箭雁:中箭而坠逝的大雁。   沉边:去而不回,消失于边塞。   梁燕:指亡国后的臣民。   长门:指宋帝宫阙。   江令:江淹被降为建安吴兴令,世称江令。有《别赋》。   庾信:南北朝时诗人。   苏堤:西湖长堤,苏轼守杭州时所筑。   孺子:辰翁有子名将孙,也善作词。    《兰陵王·丙子送春》赏析   这首词共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全词凄绝哀怨,寄托很深。   《兰陵王》是词中的长调,共分三段。第一段写临安失陷后的衰败景象及词人的感受。“春去人间无路”是全词的主题句,词中各段发端,均以“春去”领起,并围绕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加以发挥。“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用对比手法写出临安失陷前后的不同画面,“芳草”、“秋千”,写出元军陷城前的景况。“芳草”,又暗喻送别。这首词的“芳草”却不是隐喻一般的离情,而是送别一个朝代,汉家王朝仓皇南奔,故国何在?凄苦之情,怎能自己。“风沙暗南浦”,则意味着元军攻陷临安后的摧残践踏,又象征着南逃群臣们的危厄前景。“南浦”本指分别之地,此处却暗指南宋故土,补充了“春去人间无路”“慢忆海门飞絮”写词人挂念着的宋室君臣,想象他们如柳絮一般飘泊无处归依。作者首先着笔于“海门”,说明他寄希望于南逃的端宗,也反映了作者有随端宗南行之愿,但却因风沙隔阻,无路可通。“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三句转写眼前的现实,临安一派残破衰败之象:狂噪的鸦君在颓城上空掠过,北斗失向,城池颓圮;元宵前夕本应是华灯照耀的都城,到此时已黑暗一片寻不到灯的踪迹。“乱鸦”,暗喻元军,“斗转”,暗示南宋王朝的陨落。“试灯”,元宵前的张灯预赏。临安失陷于二月,春来时尚可见元宵灯景,至三月春归,则南宋已亡,所以说“不见来时试灯处”。   第二段写春天归去以后,南宋君臣与庶民百姓所遭受的亡国之痛。“春去,最谁苦?”以设问句过渡,“苦”字用得醒目尖锐。下面连用三个分句,分写三个方面形象回答:“箭雁沉边”,写被掳北去的君臣,如同被射中的大雁,坠落到遥远北方,永无归日,“梁燕无主”,以“无主”的“梁燕”喻南宋臣民,大厦将倾,凄惶天依“杜鹃声里长门暮”,写临安宫苑凄惨悲凉景象,暮色之中,“长门”闭锁,唯有杜鹃啼血而已。三个分句,用“但”字领起,一气呵成。“玉树”三句,紧承前三句的意韵。摹写亡国的悲痛之情。“玉树”本指汉宫中之物,王朝倾覆,故“玉树凋土”,就连那金铜仙人也不免有辞离故国的悲伤。“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二句,用“衰兰送客咸阳道”(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意。“玉树”、“泪盘”,都用来喻宋。“斜日未能度”,指“铜仙”,依依不舍,行动缓慢,标志着被迫北去的君臣对故国的无限留恋,与词题“送春”之意。   第三段写故国之思。仍以设问总起:“春去,尚来否?”“来”字重如千钧,怀有深深眷念之情。下面接着以江总、庾信之事来抒写亡国之痛。江总在陈后主时仕至尚书令,故称“江令”;陈亡后,他入隋北去。庾信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著有《愁赋》,以抒郁抑之情。   词人此时此刻的'忧恨之情与古人相同,因此以“正”字领出“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两四字对句。同时,借风雨尽日袭击苏堤来渲染气氛,与第一段“斗转城荒”相绾合,使临安的景色更加凄迷荒凉。苏堤在杭州西湖外湖与里湖之间,堤上有六桥,桃柳成荫。此处以苏堤在风雨中飘摇之态,来暗指沦陷后的临安亦如苏堤一样,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在“送春”之际,作者只能“神游故国”,此二句扣紧“送春”,并对“尚来否”作了回答,说明故国的新春只能梦里依稀得见了。“花记前度”,由“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意仅来表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最后,“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一句,表示“人间无路”,以只能跟“孺子”共话亡国之痛结尾。“孺子”,指作者的儿子刘将孙。   这首词写在元军攻破临安之后,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爱的感情,许多词句如“春去人间无路”“谁遣风沙暗南浦”等,爱憎分明,显而易见。作者在词中运用借代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春”象征着南宋王朝:“飞絮”暗喻南渡的君臣:“乱鸦”指代占领临安的元军等等。作者将这些日常所见的感受赋予主观的感情色彩。因此充分烘托出南宋灭亡的悲剧氛围。词的现实性和认识意义,也是通过这种气氛体现出来,为了强调这种氛围,词人运用了某些典故,因此送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此篇是专主寄托的成功之作。作者把南宋灭亡的伤痛哀悼之情和词中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交融浑化“浑化”的高水平,使读者也产生种种感慨。    《兰陵王·丙子送春》创作背景   这首词题为“丙子送春”。丙子指的是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在这年攻入临安,宋帝奉表请降。三月,元兵掳去恭帝和太后、宰相及部分宗室。五月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端宗赵昰继续与抗元。    《兰陵王·丙子送春》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兰陵王·丙子送春原文_翻译及赏析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宋代·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兰陵王·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豪放送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欲送春天归去,可是整个人间没有春的归路。空挂著的秋千之外,芳草连着天空的远处。哪里刮来的风沙,昏暗笼罩着南浦。心如乱麻,说不清是怎样的痛苦,徒自忆念著流落海崖的人们,如同无著无落四处飘飞的柳絮。一阵乱鸦过后,斗转星移,时移事去,帝城中荒凉凄寂。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的热闹繁丽。 春已归去,谁最忧愁痛苦?那些首航的鸿雁,沉落在荒僻的边土。梁间的栖燕没有故主,杜鹃悲切的蹄声里,荒宫废苑迎来昏暮。那珍贵的玉树长埋泥土,那金铜仙人的承露盘中,盛满如泪的清露。在他被迁走离开咸阳时,不忍远离二频频回顾。那令人哀伤的黄昏时分,怎样才能挨得过去! 春天啊,你此次归去,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我像江淹一样怨恨离别,像庾信一样写下愁赋得语句。苏堤上,天天都是凄风苦雨。叹惜故国的美好时光,只能在梦境中再去游历。那美好的花朵,也只能把他以前的芳姿倩影记住。人生流落到这种情形,只能在深夜里,与儿子相对话语。 赏析 这首词共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全词凄绝哀怨,寄托很深。 《兰陵王》是词中的长调,共分三段。第一段写临安失陷后的衰败景象及词人的感受。“春去人间无路”是全词的主题句,词中各段发端,均以“春去”领起,并围绕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加以发挥。“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用对比手法写出临安失陷前后的不同画面,“芳草”、“秋千”,写出元军陷城前的景况。“芳草”,又暗喻送别。这首词的“芳草”却不是隐喻一般的离情,而是送别一个朝代,汉家王朝仓皇南奔,故国何在?凄苦之情,怎能自己。“风沙暗南浦”,则意味着元军攻陷临安后的摧残践踏,又象征著南逃群臣们的危厄前景。“南浦”本指分别之地,此处却暗指南宋故土,补充了“春去人间无路”“慢忆海门飞絮”写词人挂念著的宋室君臣,想像他们如柳絮一般飘泊无处归依。作者首先着笔于“海门”,说明他寄希望于南逃的端宗,也反映了作者有随端宗南行之愿,但却因风沙隔阻,无路可通。“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三句转写眼前的现实,临安一派残破衰败之象:狂噪的鸦君在颓城上空掠过,北斗失向,城池颓圮;元宵前夕本应是华灯照耀的都城,到此时已黑暗一片寻不到灯的踪迹。“乱鸦”,暗喻元军,“斗转”,暗示南宋王朝的陨落。“试灯”,元宵前的张灯预赏。临安失陷于二月,春来时尚可见元宵灯景,至三月春归,则南宋已亡,所以说“不见来时试灯处”。 第二段写春天归去以后,南宋君臣与庶民百姓所遭受的亡国之痛。“春去,最谁苦?”以设问句过渡,“苦”字用得醒目尖锐。下面连用三个分句,分写三个方面形象回答:“箭雁沉边”,写被掳北去的君臣,如同被射中的大雁,坠落到遥远北方,永无归日,“梁燕无主”,以“无主”的“梁燕”喻南宋臣民,大厦将倾,凄惶天依“杜鹃声里长门暮”,写临安宫苑凄惨悲凉景象,暮色之中,“长门”闭锁,唯有杜鹃啼血而已。三个分句,用“但”字领起,一气呵成。“玉树”三句,紧承前三句的意韵。摹写亡国的悲痛之情。“玉树”本指汉宫中之物,王朝倾覆,故“玉树凋土”,就连那金铜仙人也不免有辞离故国的悲伤。“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二句,用“衰兰送客咸阳道”(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意。“玉树”、“泪盘”,都用来喻宋。“斜日未能度”,指“铜仙”,依依不舍,行动缓慢,标志著被迫北去的君臣对故国的无限留恋,与词题“送春”之意。 第三段写故国之思。仍以设问总起:“春去,尚来否?”“来”字重如千钧,怀有深深眷念之情。下面接着以江总、庾信之事来抒写亡国之痛。江总在陈后主时仕至尚书令,故称“江令”;陈亡后,他入隋北去。庾信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著有《愁赋》,以抒郁抑之情。 词人此时此刻的忧恨之情与古人相同,因此以“正”字领出“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两四字对句。同时,借风雨尽日袭击苏堤来渲染气氛,与第一段“斗转城荒”相绾合,使临安的景色更加凄迷荒凉。苏堤在杭州西湖外湖与里湖之间,堤上有六桥,桃柳成荫。此处以苏堤在风雨中飘摇之态,来暗指沦陷后的临安亦如苏堤一样,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在“送春”之际,作者只能“神游故国”,此二句扣紧“送春”,并对“尚来否”作了回答,说明故国的新春只能梦里依稀得见了。“花记前度”,由“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意仅来表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最后,“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一句,表示“人间无路”,以只能跟“孺子”共话亡国之痛结尾。“孺子”,指作者的儿子刘将孙。 创作背景 这首词题为“丙子送春”。丙子指的是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在这年攻入临安,宋帝奉表请降。三月,元兵掳去恭帝和太后、宰相及部分宗室。五月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端宗赵昰继续与抗元。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着录为一百卷,已佚。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着录为一百卷,已佚。? 683篇诗文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装欢 通:妆)——宋代·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 :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装 欢 通:妆)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爱情 , 相思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宋代·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代 :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宋词三百首 , 爱情 , 怀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宋词三百首 , 国小古诗 , 婉约 , 景点早教古诗100首


兰陵王结局是什么?

兰陵王结局是:兰陵王的爱人死在了他的怀中,从此兰陵王和儿子过上了隐居生活。大结局剧情如下:雪舞往影子来源的方向看去,高纬已经放开拉弦的手,一支箭咻地一声苍劲地射过来,兰陵王还来不及反应,雪舞已经推开他,挡在他的身前中了毒箭。高纬将另一支箭指向冯小怜,朝她心中射去,小怜很快死去。高纬杀了自己最爱的女人,拿出小怜平日给他服的毒药,服毒自杀。雪舞临死前交代兰陵王好好带大平安,忘了她,将来再娶个好女人,千万不要孤老一生。兰陵王悲痛落下男儿泪,告诉她自己今生仅有杨雪舞一妻,话才说完,雪舞就断了气。不久,宇文邕灭了齐国,一统北方,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百姓从此免受战争苦难,得以重建家园,过上太平的日子。两年后,宇文邕过劳病死。不久,杨坚继承了北周,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百年局势,建立隋朝。电视剧兰陵王评价:这部剧表面上看是一部历史战争大戏,有宏大而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有勾心斗角的宫廷戏,甚至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来体现战争的残酷性,但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反映三角恋情的偶像剧。高长恭意外闯入世外桃源,与天女雪舞相识相恋,这是主要情感线,北周帝王宇文邕为了获得天女的帮助,抢夺雪舞,同时又爱上了她,然后以情敌的身份对抗兰陵王。把女人作为战争的导火索,以个人情感延展到国家利益争斗,应该是这部戏的关键内容。

电视剧兰陵王结局是什么?

电视剧兰陵王结局是:高纬杀了自己最爱的女人,拿出小怜平日给他服的毒药,服毒自杀。雪舞临死前交代兰陵王好好带大平安,忘了她,将来再娶个好女人,千万不要孤老一生。兰陵王悲痛落下男儿泪,告诉她自己今生仅有杨雪舞一妻,话才说完,雪舞就断了气,不久,宇文邕灭了齐国,一统北方,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百姓从此免受战争苦难,得以重建家园,过上太平的日子。两年后,宇文邕过劳病死。不久,杨坚继承了北周,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百年局势,建立隋朝。《兰陵王》的赏析:《兰陵王》之所以掀起了收视热潮,是因为它不但有纯粹偶像剧的内核,具备俊男靓女、多角虐恋等必备要素,更深谙打造品质的秘笈,将每个环节做到极致。女主是灰姑娘又是万能少女善良玛丽苏、男主高富帅多情深沉还会卖萌、反派女二恨得人咬牙切齿又并非脸谱化、完美男二痴情守候让人揪心,同时《兰陵王》还是战争、宫斗等热播元素的集大成者,节奏紧凑悬念迭起,服化道精致考究。这部剧表面上看是一部历史战争大戏,有宏大而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有勾心斗角的宫廷戏,甚至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来体现战争的残酷性,但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反映三角恋情的偶像剧。高长恭意外闯入世外桃源,与天女雪舞相识相恋,这是主要情感线,北周帝王宇文邕为了获得天女的帮助,抢夺雪舞,同时又爱上了她,然后以情敌的身份对抗兰陵王。把女人作为战争的导火索,以个人情感延展到国家利益争斗,应该是这部戏的关键内容。

有关“兰陵王”的诗词有哪些?

1、《兰陵王·柳》宋代:周邦彦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2、《兰陵王·丙子送春》宋代:刘辰翁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3、《兰陵王·赋一丘一壑》宋代:辛弃疾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4、《兰陵王》宋代:秦观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 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 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5、《兰陵王》宋代:辛弃疾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後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後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6、《兰陵王》宋代:黄廷璹絮花弱。吹满斜阳院落。秋千外,无数小舟,绿水溶溶带城郭。流光漫暗觉。辜却。莺呼燕诺。欢游地,都在梦中,双蝶翩翩度帘幕。 凭谁问康乐。又粉过新梢,红褪残萼。阑干休倚东风恶。怜瑟韵空在,鉴容偷改,青青洲渚偏杜若。故交半寥寞。漂泊。镇如昨。念玉指频弹,珠泪还阁。孤灯隐隐巫云薄。奈别遽无语,恨深谁托。明朝何处,夜渐短,听画角。

诗名里带兰陵王字的诗词有哪些

兰陵王
作者: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兰陵王剧情介绍 兰陵王的剧情

1、剧情:一千四百多年前,北朝战乱不断,北齐在骁勇善战的兰陵王带领之下,抵御强敌,为北齐筑起一道坚实地城墙。兰陵王在一次与北周的交战中,意外闯入隐居在两国边境上白山后人村落,白山后人杨雪舞被迫卷入两军争乱中,于乱世之中意外结识了兰陵王和北周皇帝宇文邕,雪舞不顾奶奶反对与兰陵王产生感情。

2、宇文邕为了称霸一方,一心想要获得雪舞作为白山后人的力量相助,多番设计破坏雪舞与兰陵王的感情;杨雪舞与兰陵王经历多番磨难,最终冲破重重阻挠共结连理。两人在封地内励精图治,使得封地兰陵迅速发展成为齐国最富庶的封地,深得民心。3、北齐皇帝高湛闻后不吝溢美之词而引起了太子高纬的妒忌,连夜觐见高湛,恳求他不要将皇位传与兰陵王,不料争斗中竟错手将父亲杀害而继帝位,之后又设计加害兰陵王和杨雪舞,使得兰陵王陷入内忧外患之中,雪舞下定决心与兰陵王共生死。


兰陵王剧情分集简介

兰陵王剧情分集简介:电视剧《兰陵王》以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齐、北周两王朝相争为背景,讲述了北齐传奇英雄兰陵王金戈铁马的峥嵘一生,以及其天女杨雪舞之间上演的一段缠绵悱恻、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千四百多年前,北朝战乱不断,北齐在骁勇善战的兰陵王带领之下,抵御强敌,为北齐筑起一道坚实地城墙。兰陵王在一次与北周的交战中,意外闯入隐居在两国边境上白山后人村落,白山后人杨雪舞被迫卷入两军争乱中,于乱世之中意外结识了兰陵王和北周皇帝宇文邕,雪舞不顾奶奶反对与兰陵王产生感情。宇文邕为了称霸一方,一心想要获得雪舞作为白山后人的力量相助,多番设计破坏雪舞与兰陵王的感情;杨雪舞与兰陵王经历多番磨难,最终冲破重重阻挠共结连理。两人在封地内励精图治,使得封地兰陵迅速发展成为齐国最富庶的封地,深得民心。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兰陵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是高长恭。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废帝高殷即位后,晋封兰陵王,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保、太尉等。相关经过联合段韶征讨柏谷,攻打定阳。平原王段韶患病后,总领部众。凭借军功,历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时,奋力将兵退敌。邙山之战时,担任中军将军,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受到士兵讴歌赞颂,即《兰陵王入阵曲》。以屡立战功为北齐后主所忌,乃托疾家居,终被鸩死。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冀州刺史,谥号忠武。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兰陵王的时代也随着兰陵王的英年早逝而走向灭亡。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只留下对他的记载让人对他的事迹产生无限的遐想。

兰陵王是谁

兰陵王指的是高长恭。高长恭(541—573年),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兰陵王是谁 关于兰陵王,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场,但究其真实历史,并未有兰陵王因面貌过美而带面具的记载。 高长恭在军事上的成就在于他参与了北齐后期与北周的历次大战,并数次击退北周进攻,《兰陵王入阵曲》便是士兵们为讴歌他而作。 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满身荣耀的同时,也因太过完美,为北齐后主所忌,兰陵王乃托疾家居,但最终仍饮鸩酒而死。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着。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宋代·辛弃疾《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着。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写景 , 归隐 , 旷达淡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山一水,有幸占断这里的山水风流。茅屋檐上,松树和桂树间都有云月相伴,山泉静静的流淌,在山脚间逗留玩耍。我不该错入仕途,徒教猿鹤愤恨。功名终须是邓禹之辈的事情,穿着色彩斑斓的锦绣坐在丞相府之上。 自己饮酒大声放歌。看天空广阔,鸢鹰翱翔,深渊宁静,鱼儿跳跃。西风中黄菊和香草的香味四处飘逸。日将暮,佳人不知道在何处,令人惆怅。在入江河之前我们曾经有过约定。 君臣之合这种事难有凭托。不要效仿孔子击磬于卫,唯恐不为人知。仰天大笑冠簪脱落。说起人生中的困顿与显达,不需要怀疑迷茫。以古代的贤者为师,进退皆乐。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秋,当时辛弃疾二度罢居上饶。这一年瓢泉新居刚建成,但尚未迁居。 赏析 全词共分三段。第一段,首韵直接入题,以占尽一丘一壑的风流自我形象,领起全篇。下一韵,以茅屋上“松月桂云”,和山脚下清泉脉脉的优美风景,具体写占尽这一丘一壑的美景者的风流意态。以下以“寻思前事”退过一层,转写以前入仕的错误,印证今日生活的正确,遥领下文。作者把错误用两个意思来表达,一是此间猿鹤为他的离去而悲鸣烦恼;二是功名本是邓禹那样少年得志者的事。这两个表达,一正一反,反借山间猿鹤来表明自己本性合居于山中,正借邓禹辈人的得志,表明功名之事本不属于自己。“终须是”一语,内藏自己多少努力都以失望的感慨。 第二段明接上段起韵,暗接“前事错”,专言今朝心情的愉快和伸展。起言独自饮酒放歌,仰观天上鹰飞,俯视水中鱼跃,颇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舒畅,鹰与鱼的行迹,虽可能来自于现实的观察,但归根到底是作者心灵自由的幻象。“西风黄菊”一句点明作词的时间,也营造出一种近似于当年陶渊明归隐的生活氛围。作者以“喷薄”写菊花香气,生新脆硬,足见豪情。以下突然转入惆怅的感受中,借用前人诗句,写他对一位曾经约定同游江海、而今不见踪迹的“佳人”即知音的盼望。这位他的想像中像屈原那样身配芳香饰物的佳人,即使真有所指,也更像作者所创造出的自我精神的化身。而“日暮云合”一词,虽是借词于前人,却能“夺胎换骨”,表达自己作为一个老人时间无多时的特有的精神感受。“入江海”一句,以倒装句式,不仅无碍于押韵,而且显示出一种拗折的风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供与离人睡。梦和新月未圆时。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宋代·吴文英《虞美人·秋感》 虞美人·秋感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供与离人睡。梦和新月未圆时。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秋天 , 写景怀乡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明代·蓝仁《暮归山中》 暮归山中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写景 , 抒情 , 喜悦生活淮南小寿山谨使东峰金衣双鹤,衔飞云锦书于维扬孟公足下曰:“仆包大块之气,生洪荒之间,连翼轸之分野,控荆衡之远势。盘薄万古,邈然星河,凭天霓以结峰,倚斗极而横嶂。颇能攒吸霞雨,隐居灵仙,产隋侯之明珠,蓄卞氏之光宝,罄宇宙之美,殚造化之奇。方与昆仑抗行,阆风接境,何人间巫、庐、台、霍之足陈耶?昨于山人李白处,见吾子移白,责仆以多奇,叱仆以特秀,而盛谈三山五岳之美,谓仆小山无名无德而称焉。观乎斯言,何太谬之甚也?吾子岂不闻乎?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假令登封禋祀,曷足以大道讥耶?然皆损人费物,庖杀致祭,暴殄草木,镌刻金石,使载图典,亦未足为贵乎?且达人庄生,常有余论,以为斥鷃不羡于鹏鸟,秋毫可并于太山。由斯而谈,何小大之殊也?又怪于诸山藏国宝,隐国贤,使吾君榜道烧山,披访不获,非通谈也。夫皇王登极,瑞物昭至,蒲萄翡翠以纳贡,河图洛书以应符。设天纲而掩贤,穷月竁以率职。天不秘宝,地不藏珍,风威百蛮,春养万物。王道无外,何英贤珍玉而能伏匿于岩穴耶?所谓榜道烧山,此则王者之德未广矣。昔太公大贤,傅说明德,栖渭川之水,藏虞虢之岩,卒能形诸兆联,感乎梦想。此则天道闇合,岂劳乎搜访哉?果投竿诣麾,舍筑作相,佐周文,赞武丁,总而论之,山亦何罪?乃知岩穴为养贤之域,林泉非秘宝之区,则仆之诸山,亦何负于国家矣?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蚪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漱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慧型,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即仆林下之所隐容,岂不大哉?必能资其聪明,辅其正气,借之以物色,发之以文章,虽烟花中贫,没齿无恨。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兽,以驱之四荒,磔裂原野,使影迹绝灭,不干户庭。亦遣清风扫门,明月侍坐。此乃养贤之心,实亦勤矣。孟子孟子,无见深责耶!明年青春,求我于此岩也。——唐代·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唐代 : 李白 淮南小寿山谨使东峰金衣双鹤,衔飞云锦书于维扬孟公足下曰:“仆包大块之气,生洪荒之间,连翼轸之分野,控荆衡之远势。盘薄万古,邈然星河,凭天霓以结峰,倚斗极而横嶂。颇能攒吸霞雨,隐居灵仙,产隋侯之明珠,蓄卞氏之光宝,罄宇宙之美,殚造化之奇。方与昆仑抗行,阆风接境,何人间巫、庐、台、霍之足陈耶? 淮南小寿山谨使东峰金衣双鹤,衔飞云锦书于维扬孟公足下曰:“仆包大块之气,生洪荒之间,连翼轸之分野,控荆衡之远势。盘薄万古,邈然星河,凭天霓以结峰,倚斗极而横嶂。颇能攒吸霞雨,隐居灵仙,产隋侯之明珠,蓄卞氏之光宝,罄宇宙之美,殚造化之奇。方与昆仑抗行,阆风接境,何人间巫、庐、台、霍之足陈耶? 昨于山人李白处,见吾子移白,责仆以多奇,叱仆以特秀,而盛谈三山五岳之美,谓仆小山无名无德而称焉。观乎斯言,何太谬之甚也?吾子岂不闻乎?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假令登封禋祀,曷足以大道讥耶?然皆损人费物,庖杀致祭,暴殄草木,镌刻金石,使载图典,亦未足为贵乎?且达人庄生,常有余论,以为斥鷃不羡于鹏鸟,秋毫可并于太山。由斯而谈,何小大之殊也? 又怪于诸山藏国宝,隐国贤,使吾君榜道烧山,披访不获,非通谈也。夫皇王登极,瑞物昭至,蒲萄翡翠以纳贡,河图洛书以应符。设天纲而掩贤,穷月竁以率职。天不秘宝,地不藏珍,风威百蛮,春养万物。王道无外,何英贤珍玉而能伏匿于岩穴耶?所谓榜道烧山,此则王者之德未广矣。昔太公大贤,傅说明德,栖渭川之水,藏虞虢之岩,卒能形诸兆联,感乎梦想。此则天道闇合,岂劳乎搜访哉?果投竿诣麾,舍筑作相,佐周文,赞武丁,总而论之,山亦何罪?乃知岩穴为养贤之域,林泉非秘宝之区,则仆之诸山,亦何负于国家矣?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蚪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漱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慧型,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即仆林下之所隐容,岂不大哉?必能资其聪明,辅其正气,借之以物色,发之以文章,虽烟花中贫,没齿无恨。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兽,以驱之四荒,磔裂原野,使影迹绝灭,不干户庭。亦遣清风扫门,明月侍坐。此乃养贤之心,实亦勤矣。 写景 , 抒情怀才不遇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译文 | 注释 | 赏析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宋代]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着。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山一水,有幸占断这里的山水风流。茅屋檐上,松树和桂树间都有云月相伴,山泉静静的流淌,在山脚间逗留玩耍。我不该错入仕途,徒教猿鹤愤恨。功名终须是邓禹之辈的事情,穿着色彩斑斓的锦绣坐在丞相府之上。自己饮酒大声放歌。看天空广阔,鸢鹰翱翔,深渊宁静,鱼儿跳跃。西风中黄菊和香草的香味四处飘逸。日将暮,佳人不知道在何处,令人惆怅。在入江河之前我们曾经有过约定。 君臣之合这种事难有凭托。不要效仿孔子击磬于卫,唯恐不为人知。仰天大笑冠簪脱落。说起人生中的困顿与显达,不需要怀疑迷茫。以古代的贤者为师,进退皆乐。 创作背景


《兰陵王》兰陵王怎么死的?

《兰陵王》兰陵王是被皇帝高纬用毒酒赐死的。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注意事项:兰陵王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昭著的大帅哥,他长得非常俊美,再加上才能卓越,待人和善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历史人物。兰陵王战功卓绝,一生事迹众多,其中戴面具国有家室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让人不禁叹息,这么个英雄人物,怎么就碰到了这样的君王!能征善战,长相俊美,还有统军能力,却死于一句话和一些流言,皇帝猜忌于他,所以树大招风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在古代虽然建功立业机会大,能获得一番大成就,但是一旦获得成就后,成名也要懂得忍让。

历史上兰陵王是怎么死的呢?你有哪些了解?

兰陵王是皇帝用毒酒赐死的,北齐皇帝性格懦弱,他和他的祖先不能相比,更重要的是他荒淫残暴,而且杀起自己的亲人也毫不手软。当时高纬和兰陵王在一起,谈到了邙山之捷,而高纬关心了一下兰陵王。兰陵王觉得高纬这么心疼自己,心里面有些激动,然后就回了一句,这是家事并不觉得辛苦。正是因为这句比较亲近的话,所以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猜忌史书上记载,高纬嫌弃他说这是家事,所以有些忌讳。因为高纬非常的小心眼,觉得家事是自己的并不是他兰陵王可以随便说的,而且他还猜疑兰陵王是否想要取而代之,最后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兰陵王说错了话之后也觉得大难将至,所以每天都在惶恐之中。尽管做事,非常的低调,而且还淡化了自己,但是还是抵不过君叫臣死的宿命。毒酒高纬派使者去看望兰陵王,然后送去了一杯毒酒,当事人兰陵王特别的生气。对自己的妃子说,自己这么忠心,从来都没有辜负任何人,为什么会遭到毒酒对待?当时他的妃子说让他去找皇上说清楚,因为他的妃子认为这是兄弟之间的误会,只要兰陵王向皇帝说清楚,有可能就会没事了。北齐王朝灭亡但是兰陵王知道讨说法是没有用的,之前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将也被引诱入宫,最后被弓弦活活勒死了。当时的兰陵王万念俱灰,说了一句天颜何由可见,然后就喝下毒酒离世了。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这个乱世,那个时候兰陵王只有30岁。作为北齐的重要军事统领,他的遇害也导致北齐王朝终结,后来北齐被北周的皇帝灭掉,高氏的子孙基本上都被屠杀殆尽。

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是高长恭。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废帝高殷即位后,晋封兰陵王,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保、太尉等。相关经过联合段韶征讨柏谷,攻打定阳。平原王段韶患病后,总领部众。凭借军功,历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时,奋力将兵退敌。邙山之战时,担任中军将军,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受到士兵讴歌赞颂,即《兰陵王入阵曲》。以屡立战功为北齐后主所忌,乃托疾家居,终被鸩死。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冀州刺史,谥号忠武。

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

兰陵王是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子之一。 高长恭的父亲是北齐文襄皇帝高澄,兰陵王是高长恭的爵位。兰陵王的俊美在许多书中都有描写,《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其母亲身份卑微,历史几乎没有记载,兰陵王一直很低调。在战乱的岁月里,王公将相家的子弟,都是要上战场的,相貌俊美,看着柔善,是很大的障碍。于是,兰陵王命人制作了粗犷的面具,大多狰狞可怕,威武獠牙,每逢出战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也为自己助威。兰陵王虽然长相柔美,却是北朝时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胆勇,善战斗”,“勇冠三军,百战百胜”,他骁勇善战、屡建战功,生活中的兰陵王宽厚仁慈,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兰陵王的完美注定了他的悲剧,因为他生在帝王之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最后遭到北齐后主高纬的羡慕嫉妒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