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三个一以贯之

时间:2024-08-03 02:39:12 编辑:阿旭

这三个一以贯之的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个一以贯之具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三个一以贯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5日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的理论。为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根本遵循。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扩展资料: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地方各级纪委监委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和要求。这是对2019年工作的认识体会,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之本、坚守初心之要、勇担使命之责。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始终坚持以这一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在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上取得新进步,这是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之本,是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读懂公报:如何理解全会公报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

三个一以贯之的内容是什么

“三个一以贯之”的精髓要义,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两个伟大革命”。“三个一以贯之”和“两个伟大革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以党在理论创新上的不停顿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不停顿,动员全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到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上来。在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过程中,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实现“四个伟大”历史使命中,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扩展资料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并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的全新实践中紧紧扭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放。

结合高中政治课本解读十九大。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考点链接】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②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十九大报告阐述了这个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
【考点链接】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考点链接】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链接】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真理;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考点链接】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摆在第一条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报告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考点链接】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考点链接】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考点链接】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必要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9.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
【考点链接】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寻求最优方案。
10.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炼的表述。
【考点链接】①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随着经济和社会发现,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考点链接】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一以贯之和以一贯之的区别是什么?

一以贯之与以一贯之含义相同,二者没有区别。一以贯之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贯:一直,习惯。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近义词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始:开始。终:结束。从开始到结束都一样。形容有恒心,能坚持到底。出处《梁书·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始终如一。”例句几十年来,她~地关心爱护学生。

一以贯之和以一贯之的区别是什么?

一以贯之与以一贯之含义相同,二者没有区别。一以贯之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贯指,一直习惯,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成语造句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热诚守信,美化大众是公司一以贯之的服务宗旨。要想晚上能睡得踏实,精致的外观与高品质必须一以贯之,不管你利用哪段时间做祷告,但必须一以贯之。含义解释南宋朱子承程颐之说,把忠、恕分开,相应地把一和贯也分开,一是忠,贯是恕。一是一本、一心,这一本、一心就是一个真实自家心下道理,就是真实无妄,在圣人那里就是诚,而在一般人这里则是忠而贯则是通,贯即通万事。贯也就是要以恕贯乎万物之间,把忠于一己之心拽转头,变为忠于他人之心合起来说,一以贯之"也就是以一心应万事。打个比方,这就好象一棵树,忠是本根,而恕是枝叶这又好象用绳索串铜钱,绳索是一,即忠,串是贯,即恕。这样,一以贯之也就可以说是以一贯之,这里的一不是忠恕,而只是忠恕中的忠。而忠也就是心,就是诚,因而,在宋儒心性、理合一的道德形上学中,以忠贯也就等于以心贯,以诚贯,以性贯,以理贯了。这不仅克服了上面邢的以忠恕一理来统天下之理难于自圆其说的困难,而且上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这是一种把儒学融汇贯通为一个道德形上学体系的很有意义的努力。

一以贯之和以一贯之的区别是是你?

一以贯之与以一贯之含义相同,二者没有区别。一以贯之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贯:一直,习惯。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成语造句1、政策一旦实施,就要一以贯之。2、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3、“热诚守信,美化大众”是公司一以贯之的服务宗旨。4、“要想晚上能睡得踏实,精致的外观与高品质必须一以贯之。”他将用户需求置于工程便利之上,为此他曾坚持第一代苹果机不装排风扇,这样机器就是无噪音的了。5、不管你利用哪段时间做祷告,但必须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

一以贯之,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ǐ guàn zhī,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 贯:一直,习惯。出自《论语·里仁》。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扩展资料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万法归宗、始终如一、善始善终、有始有终。反义词:一反常态、虎头蛇尾、杂乱无章、有始无终、一反既往。示例1、政策一旦实施,就要一以贯之。2、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3、热诚守信,美化大众,是公司一以贯之的服务宗旨。4、要想晚上能睡得踏实,精致的外观与高品质必须一以贯之。他将用户需求置于工程便利之上,为此他曾坚持第一代苹果机不装排风扇,这样机器就是无噪音的了。5、不管你利用哪段时间做祷告,但必须一以贯之。把这段时间在你的日历本标出了;就像跟任何人约会一样在约定的时间里向圣父倾诉。同样也与主耶稣约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以贯之(汉语词汇)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解释

一以贯之,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ǐ guàn zhī,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贯:一直,习惯。出自《论语·里仁》。例句:01政策一旦实施,就要一以贯之。02时间,精力和创造力是需要一以贯之.03稳健是李嘉诚一以贯之的行动准则。04学术自由是大学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05希望大家能够一以贯之的给予支持和鼓励。06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质。07可以说,悲剧意识是其小说一以贯之的主线。08尽管宣称一以贯之,有些保守党指责她言行不一。09追问和探究实体是西方古典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一以贯之的意思

1、一以贯之,汉语成语,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贯:一直,习惯。
2、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近义词:万法归宗、始终如一、善始善终。
4、反义词:杂乱无章、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一以贯之

又半年了,毫无所获,毫无所得。但如果从无过便是功,无祸便是福的角度去看,也可以了。

至于在学习上,我的所有精力全在这两点一线,我把它当作一个理论,也把它当作一个方法。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说,孔子用一个根本或核心,把所有的知识,理论全部贯穿在一起。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那些枝枝叶叶。

人们说,大道至简。那么就应该是,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如果学习理论,思考问题,看世人世事,越来越觉繁琐杂乱,那么,应该可以肯定,是方法错了,是没有贯通。

我们学了,要用于实际,就必须要有一个工具。比如说,王阳明的理论是心即理,他的工具或者说是应用方法,就是知行合一。

我就是用两点一线,把我所学的知识,理论全部贯穿在一起。可能是因为我所学的太少,所以还行。而我的应用工具也是两点一线,我觉得很好用。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甚至在现实的言行举止上,也都用到。如果了解了我所说的两点一线,那么,就可以在我的这些说话中看得出来,看出我所用的方法,而且越往后,这些痕迹越明显。

如果学了,还是学不会,我们怎么有乐趣去学,如果学了,却用不上,我们哪里还有动力去学。所以,我们学习,要有方法,运用,也要有方法。

方法,是手段,是工具。


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并能牢记所学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观念把它们贯穿起来。”

在《论语》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孔子总会尽量解释清楚,但每每提到“一以贯之”的“一”到底是什么意思,他都没有给出答案。

在这段话中,孔子问端木赐,也就是子贡:“你以为我是一个特别爱学习、博闻强识的人吗?”

子贡回答:“对呀,难道不是吗?”

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靠的是一以贯之。”

“一”到底是什么?

历代学者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有人认为肯定是仁,因为孔子推崇仁,孔子反复提到仁者爱人,反复论述仁者不仁者的区别。

有人说,礼才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一”,孔子认为做事要符合礼。

孟子认为,反求诸己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一”。以批判性思维来思考事情,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普通人总喜欢怨天尤人,将事情的不顺利迁怒于外在的环境,孔子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凡是遇到困境,就要先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是否有可以提升之处。

如果大家将《论语》再多读一读,自己去琢磨,也会沉淀出自己的理解,所有的学问都是如此。


  • 上一篇:刘闪闪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