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中星1a

时间:2024-08-03 17:45:46 编辑:阿旭

中国发射了哪些卫星?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卫星上携带有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可对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1988年9月7日 FY-1A 发射成功
△1990年9月3日 FY-1B 发射成功
应用与特点:验证了卫星方案和采用的多项新技术。星载5通道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的性能和卫星的主要功能,与美国第三代极轨气象卫星相当,接近业务应用水平;卫星可见光通道图像质量良好,信噪比高于设计要求。

△1999年5月10日 FY—1C 发射成功
应用:每天定时两次向世界各地气象台站实时发送10个通道1.1 km甚高分辨率的数字量云图;记录存储全球国外地区4个通道4 km分辨率数字量云图,延时回放给我国地面站。
卫星由遥感(含空间粒子探测器)、图像传输、DCDS、天线、结构、热控制、电源、姿态控制、测控和星载计算机10个分系统组成。前4个分系统是卫星的有效载荷,后6个分系统是卫星平台服务分系统。
特点:①10通道扫描辐射计
卫星的主要探测器是两台互为备份的10通道扫描辐射计,其主要技术性能的在轨实测结果如表1、2所示。其中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定标精度达到10%的指标要求;红外辐射定标精度达到1K指标要求;空间分辨率HRPT图像优于1.1km, GDPT图像优于4km。
②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
空间粒子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如表3所示。
③图像传输特性
高分辨率图像传输(CHRPT):频率1700MHz,码速率为l.3308Mb/s,全球任意地点可以实时接收。
延时图像传输(DPT):频率为1708 MHz,码速率为1.3308Mb/s,分为GDPT和LDPT两种。GDPT用于星上存储4个通道(通道1,2,4,5)、4 km分辨率均匀化的全球资料,星上可存储时间为300min的观测资料,当卫星过境时回放,每天可以获得一次全球资料。
④卫星姿态控制性能FY-1C星三轴稳定对地定向的姿控系统采用偏置动量轮加磁进动、章动控制和磁平稳卸载方案。三台红外地平仪是主要的姿态测量仪器,两台计算机构成姿控中央控制器。其在轨测试结果见表4。
⑤卫星寿命和云图资料可用率
卫星设计寿命为2年;寿命期内云图资料的可用率大于97.5%。

△2005年5月15日FY-1D 发射成功
特点:
第一,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的技术。静止轨道距离地球有35800公里,在这么远的地方获得高清晰图象,技术上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它的第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星上的观测仪器,有5个通道,就是可以同时获取5张图。
第二,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风云二号的图象质量是非常好的,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图象,卫星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星上怎么提供能源,怎么样控制好卫星的姿态,怎么样保证星上数据处理和下发等等。
第三,星地一体化实现了高精度的图象定位。一般网友对这个可能不是很了解,遥感卫星要实现对地球的图象精确定位是比较难的事情,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这么远,我们实现了图象定位准确度“像元级”。定位准的好处有:1.对发生灾害位置的估计就会减少误差。2.会使连续动画保持稳定。
第四,风云二号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做的定量应用比较有特色,有些应用技术也是国际同行公认的。在处理风云二号观测到的数据时形成了各种各样定量的产品,用这样一些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出各种大气物理参数。比如风场、云参数、降水信息等。
第五,星地系统实现了稳定业务运行。气象卫星要求观测是连续的,卫星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给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造成严重影响。风云二号星地系统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卫星主要作用是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
承担为全球天气和气候观测的义务。

△试验星:风云二号A星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B星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成功
△业务星:云风二号C星2004年10月19日发射成功
云风二号D星200612月8日年发射成功。
风云二号E星计划于2009年发射
技术特色:
第一,先进的静止轨道观测的技术。静止轨道距离地球有35800公里,在这么远的地方获得高清晰图象,技术上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它的第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星上的观测仪器,有5个通道,就是可以同时获取5张图。
第二,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风云二号的图象质量是非常好的,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图象,卫星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星上怎么提供能源,怎么样控制好卫星的姿态,怎么样保证星上数据处理和下发等等。
第三,星地一体化实现了高精度的图象定位。一般网友对这个可能不是很了解,遥感卫星要实现对地球的图象精确定位是比较难的事情,尤其是静止轨道卫星,这么远,我们实现了图象定位准确度“像元级”。定位准的好处有:1.对发生灾害位置的估计就会减少误差。2.会使连续动画保持稳定。
第四,风云二号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做的定量应用比较有特色,有些应用技术也是国际同行公认的。在处理风云二号观测到的数据时形成了各种各样定量的产品,用这样一些观测数据可以反演出各种大气物理参数。比如风场、云参数、降水信息等。
第五,星地系统实现了稳定业务运行。气象卫星要求观测是连续的,卫星一旦停止工作,就会给天气预报、灾害监测造成严重影响。风云二号星地系统实现了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为满足我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特点:第一,将实现对大气的三维探测。因为卫星上携带有先进的微波探测仪器和红外垂直探测仪,不光可以了解云和大气的表面特性,而且可以了解大气温度湿度的垂直结构分布,这对天气预报特别是对数值预报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二,实现全球高分辨率观测。对全球气候和自然灾害监测有重要价值。风云三号卫星有很强的的星上存储能力,可以存储全球观测到的数据。同时,中国气象局已经和瑞典进行合作,在北极地区建立了数据接收业务,可以获取全球观测资料,并传输到北京。
第三,实现了全天候和全天时工作。风云三号卫星不受白天和黑夜的限制,也不受各种天气状况的影响,可以在各种条件下工作,提供24小时的观测服务。这对遥感科技工作而言,是一个福音。

应用:(1)为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
(2)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3)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理参数;
(4)为军事气象和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全球及地区的气象信息。


目前,我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2002年发射)和风云二号C星(2004年发射)。 我国是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行研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第一代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A、B、C、D卫星,分别于1988年9月、1990年9月、1999年和2002年发射;第二代风云三号(FY-3)极轨气象卫星,将于2008年发射第一颗卫星。第一代风云二号(FY-2)静止轨道气象卫星A、B、C、D卫星,分别于1997年6月、2000年6月、2004年10月和2006年12月发射。风云二号C、D卫星发射后,实现了业务星的在轨备份和双星组网运行。2008年将发射风云二号E星,正在立项研制的风云二号F、G、H星,将与新一代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实现在轨业务衔接。 东方红二号(DFH-2)[图] 无志无识无恒 东方红二号甲(DFH-2A)[图] 无志无识无恒 东方红三号(DFH-3)[图] 无志无识无恒 东方红三号(DFH-3) 2[图] 无志无识无恒 东方红三号卫星 3[图] 无志无识无恒 返回式一号(FSW-1)[图] 无志无识无恒 返回式一号甲(FSW-1A)[图] 无志无识无恒 返回式一号乙(FSW-1B)[图] 无志无识无恒 实践一号(SJ-1)[图] 无志无识无恒 实践二号(SJ-2)[图] 无志无识无恒 实践四号(SJ-4)[图] 无志无识无恒 实践五号(SJ-5)[图] 无志无识无恒 资源一号(ZY-1)[图] 无志无识无恒 资源二号(ZY-2)[图] 无志无识无恒 风云一号(FY-1)[图] 无志无识无恒 风云二号(FY-2)[图] 无志无识无恒 风云二号卫星 2[图] 无志无识无恒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号(Beidou-1)[图] 无志无识无恒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图] 无志无识无恒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3[图] 无志无识无恒 海洋一号(HY-1)[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一号(Shenzhou-1)[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一号 2[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一号 3[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一号 4[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二号[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三号(Shenzhou-3)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三号(Shenzhou-3)[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四号(Shenzhou-4)[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舟四号(Shenzhou-4) 2[图] 无志无识无恒 神州五号飞船[图] 无志无识无恒 序号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日期 卫星名称 1长征1号1970.4.24东方红1号科学试验卫星 2长征1号1971.3.3实践1号科学实验卫星3长征2号1974.11.5返回式卫星 4风暴1号1975.7.26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 5长征2号1975.11.26第1颗返回式卫星 6风暴1号1975.12.16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 7风暴1号1976.8.30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 8长征2号1976.12.7第2颗返回式卫星 9长征2号1978.1.26第3颗返回式卫星 10风暴1号1981.9.20空间物理探测卫星 11长征2号丙1982.9.9第4颗返回式卫星 12长征2号丙1983.8.19第5颗返回式卫星 13长征3号1984.1.29试验卫星* 14长征3号1984.4.8东方红2号试验通信卫星 15长征2号丙1984.9.12第6颗返回式卫星 16长征2号丙1985.10.21第7颗返回式卫星 17长征3号1986.2.1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 18长征2号丙1986.10.6第8颗返回式卫星 19长征2号丙1987.8.5第9颗返回式卫星 20长征2号丙1987.9.9第10颗返回式卫星 21长征3号1988.3.7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 22长征2号丙1988.8.5第11颗返回式卫星 23长征4号1988.9.7风云1号气象卫星 24长征3号1988.12.22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 25长征3号1990.2.4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 26长征3号1990.4.7亚洲1号通信卫星 27长征2号捆1990.7.16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澳星模拟星) 28长征4号1990.9.3风云1号气象卫星、大气1号甲卫星、大气1号乙卫星 29长征2号丙1990.10.5第12颗返回式卫星 30长征3号1991.12.28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 31长征2号丁1992.8.9第13颗返回式卫星 32长征2号捆1992.8.14澳普图斯B1通信卫星 33长征2号丙1992.10.6第14颗返回式卫星、瑞典弗利亚科学试验卫星 34长征2号捆1992.12.21澳普图斯B2通信卫星 35长征2号丙1993.10.8第15颗返回式卫星 36长征3号甲1994.2.8实践4号科学实验卫星(模拟星) 37长征2号丁1994.7.3第16颗返回式卫星 38长征3号1994.7.21亚太1号通信卫星 39长征2号捆1994.8.28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 40长征2号甲1994.11.30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 41长征2号捆1995.1.26亚太2号通信卫星 42长征2号捆1995.11.28亚洲2号通信卫星 43长征2号捆1995.12.28艾科斯达1号通信卫星 44长征2号乙1996.2.15国际708通信卫星 45长征3号1996.7.3亚太1号A通信卫星 46长征3号1996.8.18中星7号通信卫星 47长征2号丁1996.10.20第17颗返回式卫星 48长征3号甲1997.5.12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 49长征3号1997.6.10风云2号气象卫星 50长征3号乙1997.8.20马部海通信卫星 51长征2号丙(改)1997.9.1铱星模拟星(双星) 52长征3号乙1997.10.17亚太2号R通信卫星 53长征2号丙(改)1997.12.8铱星(双星) 54长征2号丙(改)1998.3.26铱星(双星) 55长征2号丙(改) 1998.5.2铱星(双星) 56长征3号乙1998.5.30中卫--1号通迅卫星 57长征3号乙1998.7.18鑫诺1号通迅卫星(欧) 58长征2号丙(改)1998.8.20铱星(双星) 59长征2号丙(改) 1998.12.19铱星(双星) 60长征4号乙1999.5.10风云1号气象卫星、实践5号科学实验卫星 61长征求号乙(改) 1999.6.12铱星(双星)


中国人造卫星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中国人造卫星有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实践一号、实践四号等。作用:1、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等。2、通信卫星:作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如:亚卫一号。3、军事卫星:作为军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4、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5、资源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做为地球资源探勘之用的卫星。6、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火星号、探路者号等。扩展资料4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有几十颗卫星在太空中遨游,神舟号试验飞船返回大地,中国已开始向载人航天迈步。回顾中国的航天史,不能不提到它的开端“东方红一号”这一高精度技术在基础差且动荡的时期一举成功。从1970年4月24日到2000年10月31日,中国发射了74个航天器,它们覆盖了地球所拥有的4种轨道。其中有国产的实验飞船1艘,国产的人造卫星4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26颗。现以47颗国产卫星为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造卫星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亲,您好,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是在2023年北京时间1月9日6时,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三号卫星,中国航天实现2023年宇航发射开门红。【摘要】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提问】
亲,您好,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是在2023年北京时间1月9日6时,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三号卫星,中国航天实现2023年宇航发射开门红。【回答】
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和搭载的试验二十二号A/B星发射升空,三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回答】


2012年至2017年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2012年6月16日下午,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约7天后,天舟一号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2017年6月15日和9月16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了这一关键技术的可靠性。2017年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08年9月什么飞船的航天员成功进行了中国人的第1次太空漫步

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许,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7日下午4时33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打开轨道舱门,按程序启动出舱”。4时34分,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在刘伯明的帮助下,翟志刚一只手固定身体,一只手将轨道舱门解锁,缓缓打开舱门,整个开门过程持续十多分钟。16时39分许,身着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舱外航天服——“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开始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翟志刚以头先脚后的方式进入太空,他声音洪亮的向地面报告:“神舟七号已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候。”这时,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了。 在翟志刚身穿的白色航天服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显得格外醒目。据悉,翟志刚身穿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是中国研制的,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同时,身着俄制“海鹰”舱外航天服航天员刘伯明也上身出舱,他将鲜艳的中国国旗递给翟志刚,翟志刚则开始向观众缓缓的挥动手中的五星红旗,北京指控大厅里掌声雷动。之后,翟志刚在太空中回收固体润滑材料,并将它交给轨道舱内的刘伯明,刘伯明将试验样品装入样品袋中。在翟志刚的太空行走过程中,身上始终有两条安全系绳与母船相连,每一步操作之前,他都要先在舱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随后,航天员翟志刚报告:身体感觉良好!并报告准备返回轨道舱。4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随后,翟志刚在轨道舱顶端移动,准备返回轨道舱。16时59分时,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整个“太空漫步”大约10分钟。在完成飞船舱门密封情况检查后,翟志刚报告:“轨道舱关闭舱门,正在检漏,完毕。”轨道舱舱门检漏结束,结果正常。随后,飞船轨道舱复压阀打开,舱内压力开始恢复,当压力恢复至40千帕时,相当于地球上海拔7000米高度的气压。

2008年九月什么飞船航天员成功进行了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漫步

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许,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7日下午4时33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打开轨道舱门,按程序启动出舱”。

4时34分,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在刘伯明的帮助下,翟志刚一只手固定身体,一只手将轨道舱门解锁,缓缓打开舱门,整个开门过程持续十多分钟。

16时39分许,身着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舱外航天服——“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开始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翟志刚以头先脚后的方式进入太空,他声音洪亮的向地面报告:“神舟七号已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候。”

这时,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了。 在翟志刚身穿的白色航天服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显得格外醒目。

据悉,翟志刚身穿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是中国研制的,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

同时,身着俄制“海鹰”舱外航天服航天员刘伯明也上身出舱,他将鲜艳的中国国旗递给翟志刚,翟志刚则开始向观众缓缓的挥动手中的五星红旗,北京指控大厅里掌声雷动。

之后,翟志刚在太空中回收固体润滑材料,并将它交给轨道舱内的刘伯明,刘伯明将试验样品装入样品袋中。

在翟志刚的太空行走过程中,身上始终有两条安全系绳与母船相连,每一步操作之前,他都要先在舱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

随后,航天员翟志刚报告:身体感觉良好!并报告准备返回轨道舱。

4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随后,翟志刚在轨道舱顶端移动,准备返回轨道舱。16时59分时,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整个“太空漫步”大约10分钟。

在完成飞船舱门密封情况检查后,翟志刚报告:“轨道舱关闭舱门,正在检漏,完毕。”轨道舱舱门检漏结束,结果正常。随后,飞船轨道舱复压阀打开,舱内压力开始恢复,当压力恢复至40千帕时,相当于地球上海拔7000米高度的气压。


  • 上一篇:王天凌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