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的企业简介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农资集团”)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的全国性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型企业。中国农资集团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46亿元人民币,机构网络和业务覆盖全国。在沈阳、天津、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海南设有7个全资子公司,在大庆、营口、盘锦、大连、沧州、塘沽、杨村、连云港、浦东、刘行、吴泾、湛江、西安、银川、乌鲁木齐等地拥有33个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拥有11家复合肥、尿素生产企业。在国内主要农业用肥大省设有18个大型仓库作为物流中转,库容100多万吨,货场30多万平方米,有11条铁路专用线,2座万吨级码头,现有员工2000多人。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农资集团”)是全国性的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经营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本级企业,是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企业,总资产3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超过720亿元,化肥等农资销售量达 2500万吨以上。中国农资集团拥有遍布全国的农资经营网络体系,以“中国农资连锁配送为农服务工程”和“农资下乡”工程为核心,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有2个万吨级码头、11条铁路专用线、37个国家级化肥储备库、800个农资配送中心、18000多家农资连锁经营店和4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地域达1200多个农业主产县。“十一五”期间,中国农资集团通过加强供销系统内的联合重组,控股或相对控股了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市农资公司,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服务能力。通过向上游延伸,加强资源掌控能力,在国内外控制钾盐矿储量近5亿吨,并有针对性的收购部分技术领先、具有成本优势或市场优势的尿素、复合肥和农药生产企业,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农资集团具有化肥进口代理经营权,在新加坡、香港等地设有境外窗口公司,是多家国际农资供应商在国内的独家代理,是国际化肥协会(IFA)和美国化肥协会(TFI)的会员单位,年进出口化肥等各类农资商品500万吨。中国农资集团是供销总社和国家调控化肥市场、落实惠农政策的重要抓手,是承担国家化肥、农药救灾储备和化肥淡季储备任务的主要企业,承担着全部的国家化肥、农药救灾储备,每年平均承储国家化肥淡季储备量的20%左右,在稳定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加强农业救灾、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十二五”期间,中国农资集团将继续秉承“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与时俱进、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按照“产业延伸、结构调整、模式转变、制度创新” 的战略方针,不断巩固现有优势业务,探索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形成以化肥生产和销售为核心,以农药、农膜、农机机械、种业为重要业务板块,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中国农资集团将依托完备的农资服务产业链和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通过“中国农资”品牌,为农民提供“打包农业增产服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新形势下为“三农”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电话是多少?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10-59337676,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5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公司介绍: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是1988-05-31在北京市西城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1512号。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苏泽文,注册资本52,362.24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有哪些
1、在品种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基因图谱绘制和测序工作,以及猪、牛、羊等动物的基因组测序,建立了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技术体系。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80年代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从46.5亿元增至368.3亿元;粮食从1582万吨增至4006万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3、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4、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5、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6、在技术研发方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动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趋于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系列原创成果
中国农业取得的三大成就有什么?
1、第一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年连续增产”,连续登上两个千亿斤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产量2000多亿斤。1952年是3000亿斤,1966年达到4000亿斤,用了14年。1978年粮食产量6000亿斤,农村改革、家庭承包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到1984年达到8000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1993年突破9000亿斤。2007年站稳10000亿斤。2011年至2015年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1000亿斤,连续3年超过12000亿斤;2、第二大成就: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3、第三大成就: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百分之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百分之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稳定在百分之96以上。
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地形特征
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其地形上的共同特征是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农业主产区1、三大粮食主产区:河南、河北、山东。2、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和沿江平原、南疆。3、两类油料作物: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油菜是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有“北移南迁”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农产品主产区1、东北平原主产区建设以优质粳稻为主的水稻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2、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建设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和专用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蛋白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都有那些
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都有那些
中国古代主要农业成就有“水稻,蚕,桔,茶,温室栽培,水利石碾,嫁接技术,海塘工程”等。
1.水稻:中国最早栽培,在湖南澧水河畔澧州城头山发现了宇宙中最早的稻谷,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大概3000多年前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
2.蚕:蚕丝是古代丝绸的主要原材料,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培育,2000多年前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后传入希腊和欧洲诸国。
3.柑橘、枇杷、荔枝、红杏、李子,商周时期,桔在唐代传入日本,后传入其他国家。
4.茶: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商周时期就有培育,唐代传入日本。
5.温室栽培: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技术,没想到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古人还是相当有智慧的,这项技术比国外早1000多年。
6.水力石碾:是一种用石头和木材制成的,使谷物破碎和去皮的工具,我国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
嫁接技术:一种植物人工繁殖的技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得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这项技术始于魏晋时期。
7.海塘工程:自汉、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为防御潮水灾害而开始修建江海堤防。
海塘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海塘从局部到连成一线,从土塘演变为石塘,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扩展资料:中国古代的农学家有贾思勰,写有《齐民要术》。
许行,战国时候人,百家争鸣的农家创始人。
明朝的徐光启。
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祯历书》的编写工作。
除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还亲自练兵,负责制造火器,并成功地击退了后金的进攻。
参考资料:农业史-百度百科
中国古代农业的三大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的三大特点:
1.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是普通的经营模式
3.
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社会大分工:
1.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古代农业经济的因素:
1.
外围因素:家畜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
2.
内部因素: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中国人盛器的演变:
陶器,铜器,漆器,瓷器
中国古代有哪几种重要的农业耕种工具?
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耕种工具 1.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开沟渠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2. 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 3. 耒耜。耒为上部,耜为下部,把耒和耜两种农具连在一起,形似现在的铲,但作用是用来翻地的。比如双齿耒耜。 4. 铲。铲土、耘苗、除草和松碎表土的农具,现在还在使用。 5. 锛。开垦土地的农具,也用于砍伐树木。最早是石制的。青铜锛不仅用于农业,而且也是平土的主要工具。后来还用于木工,古代没有刨子,要使木料平整不是用刨,而是用锛。 6. 斧。砍伐工具。斧同锛的区别在于: 7. 镰。割庄稼或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镰刀,也就是镰刀,现在还在用。 8. 耨。古代锄草的农具,形似锄。 9. 锸。就是锹,掘土的工具。“锸,插也,插地起土也”。可见它是一种起土、穿土、培土等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10. 杵,和臼一样,是捣谷用的工具。据说,是由伏羲发明的,也有说是由黄帝的臣下雍父制造的。 11. 镢。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 12. 锄。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有大锄、小锄之分,又有叉形和铲形之分。 13. 耙。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形较小。 14. 犁。耕地的农具。犁是由一种原始双刃三角形石器发展起来的,被称作“石犁”。 15. 镐。俗称“十字镐”,用于挖开土质较硬的地,现在还能在建筑工地上看到。 16. 铧。人力翻土农具的一种,农家安装在翻土用的犁上,用来破土的尖嘴状或者圆嘴状铁质铸造部件。如:铧犁(铧和犁的并称)。圆嘴犁用于旱地,尖嘴犁用于水田。 17. 锹。掘土器,用于开沟掘土、铲取什物,沿用至今。 18. 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原为农村手工脱粒农具,由竹柄及敲杆组成,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转动,敲打麦穗使表皮脱落。后来转入军用。 19. 锨。掘土和铲东西的工具,似锹而较铲方阔,柄端无短拐。明·魏大中《浚濠工竣疏》:“锨镢以归监督。” 20. 耧。也叫耧犁,古代的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
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出现在春秋晚期。2.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扩展资料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业起源地之一。精耕细作程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枝术在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农业
什么是农业,农业的特点是什么.
农业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农业有哪些具体特点?
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生产过程和自然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从农业的这一根本特点出发,可以派生出一系列具体特点。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2、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3、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不一致。
4、农产品具有体积大、鲜活、易腐、收获时间集中和空间分散的特点。
5.农业还具有其他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特点。
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农业生产在不同的地域里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不同。 季节性:生产活动要按照季节的顺序进行,不能播种过早或过晚。 品种分类:农业生产包括粮食、棉花、茶、水果、药材等。 用途分类:供给自己及家庭食用被称为自给农业。 农业生产有哪些农业 1、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特点在于地域性,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不同地域生产的品种类型和数量不同,因为动植物对热量、光照、水分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不同,而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不同。 2、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特点包含季节性,其中生产活动要按照季节顺序进行,并含有变化周期,因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规律,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会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种植。 3、品种分类 农业生产指的是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包括粮食、蔬菜、茶、棉花、亚麻、烟草、水果、药材、饲养作物等农作物,其中粮食包含小麦、高粱、水稻等,蔬菜包含白菜、油麦菜、西蓝花等。 4、用途分类 农业生产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农产品全部供自己及家庭食用,这种被称为自给农业果,第二种是贩卖农产品,这种农业被称为商品农业,其中商品农业普遍为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会种植一种农作物。
我国古代农田灌溉工具有哪些?
我国古代农田灌溉工具:1、戽斗:一种取水灌田用的旧式农具。用竹篾、藤条等编成。略似斗,两边有绳,使用时两人对站,拉绳汲水。2、桔槔:俗称吊杆、称杆,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3、辘轳: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4、戽斗:柳罐是在井下用来打水的工具,是用细柳条编织而成。5、井车:是由辘轳发展而来的古代从深井中提水进行灌溉的工具。圆木上绞缠绳索,索系水平,圆木旋转,带动绳索。水斗随之起落以取水,水斗只直上直下。不能绕圆木旋转。
我国古代农田灌溉工具有哪些?
1、水转翻车水转翻车,旧时中国水利灌溉农具,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即使用水流驱动水车轮旋转起来。因它利用的是自然界的力量,人力、畜力可以用作其它生产活动。古代多用作舂米生产,现多用作景观。2、龙骨水车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汉族历史上的灌溉农具,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3、风力水车明清出现厂风力水车的记载,风力水车包括风车和水车两部分。风车将风能传递给水车,然后由水车将能量传给所汲水体,从而使水得到提升。这类提水机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
现代农业的特征有哪些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包括:1. 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2. 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农业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等,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3. 农业功能的多元性:现代农业不仅关注生产农产品,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如保护自然环境、传承乡村文化等。4. 农业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现代农业通过产供销一体化,实现农业产业链的紧密衔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5. 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不仅关注经济效益,同时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6.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现代农业注重可持续发展,采取环保、节能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7. 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现代农业使用先进的生产物质条件,如农膜、肥料、农药、良种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8. 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农业广泛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9. 农业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农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如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10. 农民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农业重视农民的素质提升,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11.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农业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12. 政府的宏观调控:现代农业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这些特征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推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