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天山天池风景区

时间:2024-08-15 07:12:04 编辑:阿旭

天山天池什么时候去比较好

去天池玩7-9月最佳。 天池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且变化无常。春季多风,秋季多雾。7-9月的天池是避暑胜地,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受山地地形垂直变化影响,天池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四个景观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时可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天。 长白山天池是长白山景区的核心景点,同时也是游览长白山景区必去的旅游景点,曾有人说到了长白山不上天池走走是看不见整个景区灵魂的,它一年四季风景不论天气再恶劣,都努力想见一见天池的容貌,但天池确实对得起这样的评价,它一年四季风景各异,而且不一定到了天池的位置就能看到天池,因为天池上方经常漂浮着云雾,使得小伙伴们很难看清天池的真容。 不过夏季看到的几率较大,因为受阳光的照射,云雾消散较快,而且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天池风景也更不相同,其中从南坡所见到的天池景色被认为是最美的,相信来这里一趟不会让失望。


天山天池游玩需要多长时间

游玩2小时左右。天池古称瑶池,唐太宗时曾在博格达峰下设立过“瑶池都护府”;“天池”大约出现在不到两百年前可能是取天镜、神池两词各一字合成的,曾名海子、龙潭、瑶池、神池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新疆都统明亮曾到博格达山、天池勘察地形,开石引水。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为新疆著名湖泊,素有“天山明珠”盛誉,天池古称“瑶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一名来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 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 景点分布: 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景区内有天池石门、五十盘天、王母脚盆、西小天池瀑布、醴泉隐乳、仙女泳池、天镜浮空、镇海古榆、东岸靓女、西岸鳄鱼、夜观天灯、铁瓦寺、东岳庙址、马牙石林、西王母庙、居仙故洞、峡谷森林、登山大营、冰川雪海等。

天山天池和天山大峡谷各有什么特色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特色: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天山大峡谷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县境内,特色:是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原始雪岭云杉林,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 1、天山天池,古称“瑶池”,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距阜康市区37公里,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97公里。 天山天池景区规划总面积为548平方公里,分8大景区,15个景群,38个景点,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山岳型自然景观。 天山天池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著名湖泊,在乌鲁木齐东北100公里,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最深处103米。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非常壮观,为著名避暑和旅游地。天池成因有古冰蚀-终碛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两说。由天池流出的三工河为山麓阜康县农牧业主要灌溉水源。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天山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天池在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湖面海拔1900多米。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带。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2007年,天山天池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6月5日至6日经中国国土资源部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 2、天山大峡谷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县境内,距市区48公里。景区规划总面积1038.48k㎡,三面环山,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气温4-6℃,是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原始雪岭云杉林,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具有极高的旅游欣赏、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国家5A级景区、自治区全民健身拓展运动培训基地、自治区徒步运动基地、自治区全民健身登山运动培训基地。

天山大峡谷的特点

天山大峡谷又称克孜利亚大峡谷,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北部,(古称龟兹)城北64千米,北纬42°8′,东经83°5′.呈东向西纵深长约5.5公里.为红褐色岩石经风雕雨刻而成,峡谷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山体千姿百态,峰峦直插云天,沟中有沟,谷中有谷.南天门、幽灵谷、月牙峡、虎牙桥、魔天洞、雄师泪等景观造型生动,形态逼真.距谷口1.4公里处的山崖上有一处唐代石窟,窟内南、北、西壁上有残存壁画和汉文字.距峡谷700米处另有一峡谷,与神秘峡谷相伴.
大峡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开口处稍弯向东南,末端微向东北弯曲,由主谷和七条支谷组成,全长5000多米,谷端至谷口处自然落差200米以上,谷底最宽53米,最窄处0.4米,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
谷侧奇峰嶙峋,争相崛起,峰峦叠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蕴其意.谷内蜿蜒曲折,峰回路转;步步有景,举目成趣;泉水叮咚,鸟叫蝉鸣,寒暑不浸,游人称绝.整个峡谷犹如一条尾震天山头,口饮库河流(开口于库车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龙劈山而卧,呼风唤雨,神秘莫测.更令人称奇的是.距谷口1400米深处,高约35米的崖壁上,有一始建于盛唐时期,壁画丹青的千佛洞遗址,就文字记载和绘画艺术而言,在古西域地区至今已发现的300多座佛教石窟中绝无仅有,实属罕见.
尤以谷口处的三座山体(乃头山、丽人山、佛面山)最为壮观.特别在夕阳斜射,朝霞映山,极目远眺,色艳红天,大有不是火焰山,胜似火焰山之奇感.
秘洞秘窟隐千佛1999年秋,当地一维吾尔族青年毛吐地,在上山采草药时无意间摸进大峡谷,当他登上洞窟右侧的半山腰时,突然雷鸣电闪,骤降大雨,在他进退两难之际,有幸发现左侧不远处的峰崖上有一洞窟.为暂避阵雨,他小心翼翼地向洞口靠近,出乎意料的是,当他钻进洞内环视四壁,竟发现这是一个从未听闻过的千佛洞.当时,洞口堆积了不少泥土,显然是被封闭了多年.由于此地属库车县阿艾乡所辖,故今命名为阿艾石窟.这一千佛洞的发现,拉开了神秘大峡谷拥抱游客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