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与黄鹤楼的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飘向扬州。2、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江夏送友人》译文:雪花点缀着翠云裘衣,正当冬季,我在黄鹤楼携酒送你。3、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译文: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4、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译文:黄鹤高楼已被我捶碎了,骑黄鹤的仙人无所依凭。5、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译文: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黄鹤楼诗词李白
黄鹤楼诗词李白诗词: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唐代李白1.诗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诗词解释: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3.拓展资料:这是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大家都最熟悉不过了。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李白刚刚出道的时候,孟浩然已经成名,李白非常仰慕孟浩然,声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后来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两人相约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会面,并游览了黄鹤楼。几天后,孟浩然要乘船东下广陵(江苏扬州),李白亲自送到江边。他目送孟浩然所乘坐的帆船,久久不忍离去,直到帆船消失在远方天水相接之处。李白黄鹤楼诗词二、《望黄鹤楼》作者;李白1.诗文: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峰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路,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2.诗句解释: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红日倚靠在中间的山峰旁。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山峰深幽邃密。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艺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3.诗句赏析:“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李白以夸张的手法渲染黄鹤山的雄伟气势。开头先写山的高大:“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雄雄”二字,极力形容黄鹤山的威势,只见整座山峰,凌空而上,直插云天。接二句又从侧面加以烘托,“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远看去,朵朵白云似乎从山的四周升腾而起,一轮红日仿佛就跟山中的高峰相互依偶着。波浪般起伏、参差不齐的山峦,一排排凌空横跨,宽阔无边;高高耸起的、屏障一般的山蜂,稠密而又显得幽深昏暗。前六句诗句,全由首句“东望”二字引出,其中有上望、纵望、侧望、环望。整个黄鹤山几乎全被诗人望遍了。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