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孝庄文皇后

时间:2024-08-16 01:30:55 编辑:阿旭

多尔衮和孝庄是怎么回事?

01 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从国事上来说是君臣,从家事上来说是叔嫂。但有不少非官方史料上显示,他们之间很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关系,那就是夫妻。 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件非常著名的谜案,那就是太后下嫁之谜。事件的主角是清初两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从国事上来说是君臣,从家事上来说是叔嫂。但有不少非官方史料上显示,他们之间很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关系,那就是夫妻。 明朝遗臣张煌言在他的著作《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明确指出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不过,考虑到张煌言是明朝人,有故意抹黑清朝皇室的嫌疑,所以他的这首《建夷宫词》只能当作旁证。 真正让人值得起疑的地方是在多尔衮去世后,遭到了顺治皇帝的清算,其中有一条罪状是“亲到皇宫内院”。众所周知,皇帝的后宫是非常私密的地方,能进入到里面的男人只有皇帝一人(太监除外),连成年的皇子也不能例外,但多尔衮却能大摇大摆的进入后宫。孝庄和多尔衮的年龄相近,多尔衮又是个比较贪图女色的人。孝庄为了能笼络住多尔衮,除了不断的给他封号和赏赐外,把自己“献身”给多尔衮也是极有可能的。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是怎么回事?

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件非常著名的谜案,那就是太后下嫁之谜。事件的主角是清初两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孝庄太后是清朝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位女政治家之一(另一位是慈禧太后)。她一生经历三朝,培养和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孝庄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妃子。皇太极去世后,孝庄的儿子福临被拥立为帝,即顺治皇帝。孝庄母凭子贵被尊为皇太后。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一生功勋显赫,清朝之所以能够成功定鼎中原,多尔衮居功至伟。清朝定都北京后,多尔衮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从国事上来说是君臣,从家事上来说是叔嫂。但有不少非官方史料上显示,他们之间很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关系,那就是夫妻。孝庄文皇后究竟是否下嫁了多尔衮,乃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在史学界是争论的焦点问题。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无疑是把太后置于妻子,皇帝置于儿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她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奇怪的是此事却得到他们的默认。”据朝鲜史料记载,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右议郑太和说:“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朝鲜国王也说:“然则二帝矣。”这里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无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多尔衮

怎么评价孝庄皇后?

“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雍正皇帝评价孝庄皇后。皇太极把她看作一位聪明颖慧,贤达有为的贤内助;顺治帝福临则把她看做恶毒残忍,了无亲情的仇人,而不是母亲;在康熙的眼中,他又是一位慈爱稳重感情至深,又颇具政治才能的老祖母,而在她的政治对手看来,她却是一位颇具心计,不可战胜的出色的女政治家。历代女子中,我对孝庄敬重有加,其贤德为后宫争相效仿的对象,其才能卓越,又为正统所出,不被世人所斥."内鲜燕溺匹嫡之嫌,外绝权威合国之衅”,这是《清史稿·后妃传》对清代皇妃总评中的一句话。综而观之,自然有粉饰之虞。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用到孝庄皇后身上,应该说是丝毫不过誉的。所以,孝庄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大家闺秀、母仪天下的典范。

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古特,名布木布泰,公元1613年3月28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因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的庄妃,故谥号孝庄。其中的“孝”字是皇帝特赐的谥号。又因她的儿子和孙子都作了皇帝,故史称孝庄太皇太后,或孝庄文皇后。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皇太极称帝后,她被封为庄妃。

她具有常人身上少见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她成功地作了皇太后,又成功地作了太皇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两任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管事的太皇太后。她是不垂帘的太皇太后。在当太皇太后之前,她当了18年的皇太后。她只以一位妻子、母亲、祖母的自然身份,在幕后默默地奉献心血、智慧和才能。不论她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都全部归功于丈夫、儿子、孙子。1688年1月27日病逝,享年75岁。后人习称为孝庄皇后。她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也是我国古代—位贤良卓识、才华出众、功垂青史的杰出女政治家


孝庄为何成为皇太后?

孝庄是怎么成为皇后的?“孝庄之所以会成为皇后,也就是因为他的孙子是一位历史上的伟人。”值得一提的是后宫五人之中除了皇后,孝庄很早就已经和皇帝结婚。包括海兰珠。这几个女孩入宫的时间很明显比孝庄早。但太极在为王妃册封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谁先进来。孝庄虽然出现得很早,但并没有排在第一位,这也说明她根本不受宠。皇太极突然死去,偶然一来,孝庄的儿子做了皇帝,所以他就做了皇后,但当时,皇后没有辅助。顺治虽然很年轻,但是当时的政权基本上都掌控在多尔袁的手中,所以孝庄也不会参与,也没有权利。可能是因为受到电视的影响,许多人就会认为孝庄辅佐了两代帝王。其实孝庄并没有辅佐她亲生的儿子。虽然两人是母子关系,可两人的意见永远没有统一。特别是在事后,多尔波甚至一直要自己执掌政权,而丧母的孝庄却经常给自己设下一些障碍。直到康熙时代。孝庄年逾40之后,可能早已建立了人世间的冷暖,因此,她用功辅佐孙子,让康熙成为了历代的第一帝,也开创了康乾盛世。所以孝静最终能成王后,主要是因为她的孙子,如果不是康熙能成为千古一帝,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头衔。孝庄这些年的努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终于能够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在这件事的背后,也会发现,其实这个背后也同样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心酸。


孝庄皇后简介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清朝孝庄皇后简介,供大家阅读!


  清朝孝庄皇后简介
  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系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祖母。布木布泰十三岁嫁给皇太极,皇太极逝世后,多尔衮拥立布木布泰之子福临即位,年号顺治,尊布木布泰为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廿五日(1688年1月27日),布木布泰去世,享年75岁。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正说孝庄皇后
  孝庄太后和睿亲王多尔衮是青梅竹马吗

  青梅竹马是最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感情戏,在电视剧和民间野史里,孝庄太后和睿亲王多尔衮也有这么一段情窦初开的关系:两人在同一府邸中长大,颇为投缘,又因孝庄太后出嫁,这段情愫才不得不暂且搁在一边……

  事实上,根据正史记载,孝庄乃蒙古族,在草原上长大,12岁时由兄长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而多尔衮约从十五六岁开始,就为满清的江山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满清立国之初,汉化程度尚浅,但一个为深宫后妃,一个乃帐前骁将,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孝庄当了太后以后有没有意下嫁多尔衮

  这在历史上是一桩疑案。至今在清史学界也仍然是肯定者有之,持怀疑否定者亦有之。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张煌言此词写于顺治七年,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似有所据,慈宁宫是孝庄皇太后的寝宫,词中说慈宁宫中张灯结彩,喜气盈盈地举行婚礼,就是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 其它 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似乃暗指多尔衮迫使太后与之为婚;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但老一辈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

  不过,胡适先生读过孟森的《太后下嫁考实》后,曾致书诘难,认为孟文“未能完成释皇父之称的理由”,“终嫌皇父之称似不能视为仲父、尚父一例”。此后,仍不断有学者对“太后下嫁”之说,发表持各种看法,却也没有摆出更确凿的实证。

  孝庄太后是一个幕后掌朝的女主吗

  孝庄的一生和三个帝皇联系在一起,这给编剧相当大的想像空间,结果,孝庄太后似乎就成了满清另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主,一直处在权力和政治漩涡的中心。

  事实上,孝庄太后嫁给皇太极的时候才12岁,是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向满族人谋求政治利益的筹码之一,此后的年月一直住在宫中,期间搬了一次家,从盛京搬到了北京。在皇太极驾崩前,孝庄的活动很少,虽然她谥号孝庄文皇后,事实上她从未做过皇后,福临被立之前她是皇太极五位正妃中的最末一个,直到当上太后后,才有了接触政治的机会。而顺治康熙两帝在位期间,她更多的是辅佐而非主政。
  清朝孝庄皇后人物生平
  明万历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出生。

  金天命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嫁皇太极(时为后金大汗之子),为其侧福晋。其姑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仍然排第二位。

  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

  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嫁皇太极为侧妃

  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宠冠后宫。

  后金天聪九年七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大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嫁皇太极。

  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林丹汗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使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下降。

  崇德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寨桑一家就有三位:孝庄从蒙古大草原来到盛京,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封为永福宫庄妃。

  在皇太极生前,孝庄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后宫受

  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到皇太极专宠,统摄一切的是她姐姐宸妃。

  中宫-清宁宫 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后,是孝庄文皇后之姑),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 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文皇后之姐),居第二位。

  西宫-麟趾宫 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 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

  次西宫-永福宫 庄妃,称西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居第五位。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1638年03月15日)在盛京皇宫的永福宫生皇九子福临。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临即位。

  顺治

  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二月,世祖亲政,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顺治十八年世祖崩,皇三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尊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康熙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年七十五。葬孝陵之南,曰昭西陵。谥曰孝庄文皇后;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皇后是谁的皇后

孝庄是皇太极的妃子,不是皇后。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天命十年(1625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册封为庄妃,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