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名门贵族

时间:2024-08-16 20:47:29 编辑:阿旭

明朝百姓对父母的称呼

称法很多,根据不同场合。

称自己的父母,作为第二人称时,就是面对面的称呼,最常用的就是“爹、娘”,尊称时用“父亲、母亲”,特别场合要称“父亲大人,母亲大人”。

作为第三人称时,就是与不是自己家的人说话时提到自己的父母,称“家父、家母”。
面对面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就用平常的社会性尊称。而作为第三人称时,要尊称“令尊、令堂”。

另外上层人物与普通百姓在称呼时又有不同。

总之各种特定场合下的称法很多,我这里不能全部罗列,但是决不能混淆乱叫,这是基本的社会礼仪,称错了别人还以为你在骂人,或者认为你连基本的礼教都不懂,难登大雅之堂。
具体的建议你多看看明朝时期的市井小说,否则写不出好的作品。


明代百姓之间怎么称呼彼此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1、“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2、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3、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扩展资料:其他敬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6、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7、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8、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9、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