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大国崛起纪录片

时间:2024-08-17 10:20:39 编辑:阿旭

如何评价对《大国崛起》的各种评价

《大国崛起》引起轰动,也因为它触动了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大国情结.犹记少年时,学历史学地理,常常会涌起一种自豪感。不为别的,单单为自己出生于一个堂堂大国。有时,我忍不住要替中小国家的人民发愁:自己的国家命中注定不能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强国,那该是何等的不幸。然而,我后来读到了一位著名的学者、荷兰的物理学家洛仑兹的一句话:“幸好我的祖国太小,不足以作出太大的罪恶。”我深受震撼。我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不过推想起来,此话确也有它几分道理。强国当然并非都是恶国。但问题是,在追求强大的愿望和争取强大的过程中,人们难道不是很容易无视平等、忽略自由?爱国主义倘不是建立于珍重每个人的个人权利之上,它就很容易反过来成为压制个人权利的有力藉口。这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


如何评价《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好在什么地方?

据我所知,本片的意识形态的确符合当今政府的品味: 1.国家主义与爱国主义2.精英主义(强调各国伟人在各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3.各国崛起路径的多样性(于是中国也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特色而设计出一条崛起的路径)其次,本片梳理了各国崛起的历史主线,个人觉得还是挺靠谱的(周末来填坑)最后,本片制作精良,脚本,音乐,布景俱佳,私以为是一部难得的好片。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于2006年重点推出的一部大型纪录片。 《大国崛起》一片以上述九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为内容,将视线集中在各国“崛起” 的历史阶段,追寻其成为世界大国的足迹,探究其“崛起”的主要原因。 本片力求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同时,通过各国特色鲜明又具有某些共通性的强国之路,寻找其创造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精神财富。 本片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历史纪录片。 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本片试图以开放的心态为国人打开视野。 对于正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本片期许能为人类共同的进步提供思考。 2007年10月,第九届四川电视节上,《大国崛起》获 “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人文类“评委特别奖”; 2007年12月,《大国崛起》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05-2006年度广播电视节目优秀专题奖。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各个国家崛起的途径是什么?

您好亲,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各个国家崛起的途径是什么回复如下:大国崛起主要讲述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的崛起历程。熟悉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5、16世纪航海领域,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为先进的国家,因为有皇室的支持,他们都得在较大的成就。在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以后,他们借助火枪火炮就,在全球开辟了许多的殖民地,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崛起大国。但是他们仅仅依靠掠夺强盛一时,很快便衰落了。现在在拉美一些地方官语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是这个原因。而荷兰在17世纪则是依靠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发达工商业进行全球贸易,取得了大量得利益,进而成为第三个崛起的国家。但是由于其国土面积过于狭小的天然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慢慢就衰落下去了。荷兰人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交易系统和银行制度及信用体系,沿用至今。英国则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6世纪的海战中打败了西班牙的舰队,取得海上霸权。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也获得了大块的殖民地,大肆在殖民地掠夺,并销售廉价产品。随后的国王坚信君权神授,与新兴的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于是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堵塞制度。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摘要】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各个国家崛起的途径是什么?【提问】
您好亲,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各个国家崛起的途径是什么回复如下:大国崛起主要讲述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的崛起历程。熟悉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5、16世纪航海领域,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为先进的国家,因为有皇室的支持,他们都得在较大的成就。在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以后,他们借助火枪火炮就,在全球开辟了许多的殖民地,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崛起大国。但是他们仅仅依靠掠夺强盛一时,很快便衰落了。现在在拉美一些地方官语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是这个原因。而荷兰在17世纪则是依靠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发达工商业进行全球贸易,取得了大量得利益,进而成为第三个崛起的国家。但是由于其国土面积过于狭小的天然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慢慢就衰落下去了。荷兰人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交易系统和银行制度及信用体系,沿用至今。英国则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6世纪的海战中打败了西班牙的舰队,取得海上霸权。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也获得了大块的殖民地,大肆在殖民地掠夺,并销售廉价产品。随后的国王坚信君权神授,与新兴的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于是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堵塞制度。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回答】
1. 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崛起和衰落极为相似,都是在政府力量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他们衰落的原因则在于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的国家没有着力于发展工商业,并最终在后续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很快盛极而衰。2. 荷兰:荷兰人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变成了远洋航行的斗士,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率先创办现代银行。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崛起的世纪。17世纪末,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3. 英国:英国的崛起来源于其较早的工业化进程。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4. 法国: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由于欧洲各君主国的绞杀使法国出现了长期动荡,国家实力由此进入了动荡期并一蹶不振。5. 美国:欧洲局势的动荡给美国带来了大量移民,同时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但这也只是美国强大的路上的极其微小的动荡,美国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回答】
6. 日本:日本自从“黑船外交”时间而开国后开始明治维新。开始了国家工业化从而实现了国家的第一次崛起。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以及其导致的战争并最后的失利,使日本的经济一蹶不振。但是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现在,日本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了世界上经济第三强的国家。7.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其经济实力也大不如从前。8. 俄罗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暗中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继承彼得改革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国家实力大减,并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最终归于苏维埃政权革命。【回答】
《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回答】


有哪些有关大国崛起方面的历史纪录片?

《大国崛起》主要内容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扩展资料:《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创作背景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作品评价该片的历史事实把握得比较准,在基础上抓住了大国兴衰的主题。该片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该片的立意是高远的、叙述是说理的,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该片的教育意义较为丰富,也引发了中国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评)该片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的过程当中所发生最重要的事件,是富于教育意义的,也有助于促进观众或者是读者,能够进一步地研究历史。该片有非常宽广的视野,有很纵深的历史感,给观众很多启迪 。该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国民能够了解外部的情况 。该片对于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能够使人民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国崛起(2006年周艳执导电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