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工艺主要有哪些
煤气化工艺
1.固定床气化工艺
先进的固定床气化工艺以鲁奇移动床加压气化为代表,其主要优点包括:可以使用劣质煤气化;加压气化生产能力高;氧耗量低,是目前三类气化方法中氧耗量最低的方法;鲁奇炉是逆向气化,煤在炉内停留时间长达1h,反应炉的操作温度和炉出口煤气温度低,碳效率高、气化效率高.虽然鲁苛气化工艺优点很多,但由于固定床气化只能以不粘块煤为原料,不仅原料昂贵,气化强度低,而且气-固逆流换热,粗煤气中含酚类、焦油等较多,使净化流程加长,增加了投资和成本.
2.气流床气化工艺
德士古炉、K-T炉、壳脾炉,以粉煤为原料的气流床在极高温度下运符(1300-1500℃),气化强度极高,单炉能力己达2500.煤/日,我国进口的德士古炉也达400~700煤/日,气体中不含焦油、酚类,非常适合化工生产和先进发电系统的要求.
气流床气化工艺的优点包括.煤种适应范围较宽,水煤浆气化炉一般情况下不宜气化褐煤(成浆困难),工艺灵活,合成气质量高,产品气可适用于化工合成,制氢和联合循环发电等.气化压力高,生产能力高.不污染环境,三废处理较方便.该工艺缺点是,高温气化为使灰渣易于排出,要求所用煤灰熔点低(小于1300℃),含灰量低(低于10%-15%),否则需加人助熔剂(CaO或Fe2O3)并增加运行成本.这一点特别不利于我国煤种的使用.此外,高温气化炉耐火材料和喷嘴均在高温下工作,寿命短、价格昂贵、投资高,气化炉在高温运行,氧耗高,也提高了煤气生产成本.
3.流化床气化工艺
鉴于以上原因,使用碎煤为原料的流化床技术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德国发挥了其既有传统,开发出高温温克勒气化炉,美国正努力发展以流化床气化和燃烧相结合的高效工艺(如Hybrid例工艺),预期可获得最良好的系统效率.流化床气化以空气或氧气或富氧和蒸汽为气化剂,在适当的煤粒度和气速下,使床层中粉煤沸腾,气固两相充分混合接触,在部分燃烧产生的高温下进行煤的气化.其工艺流程包括各煤、进料、供气、气化、除尘、废热回收等系统,将原煤破碎至8mm以下,烘干后进人进煤系统,再经螺旋加料器加人气化炉内,在炉内与经过预热的气化剂(氧气/蒸汽或空气/蒸汽)发生气化反应,携带细颗粒的粗煤气由气化炉逸出,在旋风分离器中分离出较粗的颗粒并返回气化炉,除去粉尘的煤气经废热回收系统进人水洗塔使煤气最终冷却和除尘.
煤制天然气工艺?
原煤经过备煤单元处理后,经煤锁送入气化炉。蒸汽和来自空分的氧气作为气化剂从气化炉下部烹入。在气化炉内煤和气化剂逆流接触,煤经过干燥、干馏和气化、氧化后,生成粗合成气。粗合成气的主要组成为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油和高级烃,粗合成气经急冷和洗涤后送入变换单元。
粗合成气经过部分变换和工艺废热回收后进入酸性气体拖除单元。粗合成气经酸性气体拖除单元拖除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及其它杂质后送入甲烷化单元。在甲烷化单元内,原料气经预热后送入硫保护反应器,拖硫后依次进入后续甲烷化反应器进行甲烷化反应,得到合格的天然气产品,再经压缩干燥后送入天然气管网。这些年新奥集团的煤制天然气发展的挺好的。
氢气的来历
您应该试问氢气的来源吧?
氢气的来源很多——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电解水等等。。。
如果想给气球罐氢气,不知道你有没有专业设备与药品?(可以从学校实验室借一借)
如果您想用生活物品的话,也可以。
具体方法:找些铁皮(或是铝皮、镁条、锌)泡入醋中,会反应生成氢气,不过速率相当慢也可能氢气不纯(因为普通家庭食醋醋酸含量极低,找的铁皮等金属物质也许所含杂质与醋酸反应)
还可以这样:用水电解器制取氢气(啊?水电解器怎么制?往下看)
1.取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从虚线处剪下,留有瓶口这部分。
2.从一个废灯泡的灯丝上,剪下长3.5cm两段灯丝,
3.用锥子在橡皮塞扎两个孔,将剪下两段3.5cm长灯丝分别从小孔中穿过,使灯丝露出橡皮塞1cm,为了区分阴阳极,分别在露出橡皮塞的灯丝上套红的、黄的小塑料管(长0.4cm),红的为阳极,黄的为阴极,
4.把带灯丝的橡皮塞从矿泉水瓶的瓶口塞入,如图4
5.制一个长22cm,宽10cm,高5cm的小木盒,把小木盒隔成左右两部分,右边长8cm,左边长14cm,然后在右边盒上端装电键
6.在左边部分装电源,在右边部分固定容器,然后用导线将套有黄管的灯丝与电源负极相连,用导线将套有红管的的灯丝与电键相连接,用导线将电键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实验过程
1 在木盒左部装入4节电池,在容器中加入10%-15%的NaOH溶液。
2 将两支小试管灌满水,倒立并分别置于两个电极的上方。
3 打开电键,反应即可发生
如果你对上述说明还不清楚的话,将邮箱告诉我,我发给你文档,还有图。
望采纳,谢谢
氢气的介绍
1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质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0 ℃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 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主要用作还原剂。氢气 (H2) 最早于16世纪初被人工制备,当时使用的方法是将金属置于强酸中。1766–1781年,亨利·卡文迪许发现氢元素,氢气燃烧生成水(2H2+O2=2H2O),拉瓦锡根据这一性质将该元素命名为 “hydrogenium”(“生成水的物质”之意,hydro是“水”,gen是“生成”,ium是元素通用后缀)。19 世纪50 年代英国医生合信(B.Hobson)编写《博物新编》(1855 年)时,把hydrogen翻译为“轻气”,意为最轻气体。现在工业上一般从天然气或水煤气制氢气,而不采用高耗能的电解水的方法。制得的氢气大量用于石化行业的裂化反应和生产氨气。氢气分子可以进入许多金属的晶格中,造成“氢脆”现象,使得氢气的存储罐和管道需要使用特殊材料(如蒙耐尔合金),设计也更加复杂。医学上用氢气来治疗部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