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歌剧弄臣

时间:2024-08-18 14:39:43 编辑:阿旭

歌剧弄臣的内容和时代背景

剧情简介: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轻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朝臣不满,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至失女之祸。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貌美,公爵乔装打扮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的了她的爱情。后来,利哥莱托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佣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却发现受害的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替公爵一死。

四幕歌剧《弄臣》(又名《利哥莱托》Rigoletto)完成于1851年,同年首演于威尼斯,剧本由波亚维根据雨果的名著《国王寻乐》(Le Roi S'Amuse)改编。这部作品是威尔第最惊人的作品之一,至今久演不衰。作品中,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剧中的许多唱段都是世界名曲,如第四幕中公爵的抒情歌《女人嬗变》,第三幕利哥莱托的咏汉调,第二幕吉尔达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第四幕中公爵和玛琳娜、吉尔达、利哥莱托的四重唱等。

威尔第G. Vordi(1813--1901)

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曾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因歌剧《纳布科》的成功,一跃成为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50年代是威尔第的创作高峰期,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晚年有根据莎士比亚剧本创作了《奥塞罗》及《法尔斯塔夫》,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刻画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而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歌剧《弄臣》

简介


第三幕:旅馆外的街上。弄臣安排公爵到斯巴拉夫奇勒经营的旅馆作客,并领吉尔达到该旅馆外,目睹公爵和妹妹玛达蕾娜寻欢作乐;著名咏叹调《善变的女人》响起,刻画女人不贞、无常的本性。弄臣要求斯巴拉夫奇勒刺杀公爵;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弄臣答应事成之后给他20个金币作酬劳。为了金钱,斯巴拉夫奇勒也乐意效劳。弄臣劝女儿死心,并令她穿着男装,逃往维罗纳,期望稍后跟她会合。暴风雨将至,公爵决定留宿,斯巴拉夫奇勒安排他于下层的寝室休息,然而,弄臣与斯巴拉夫奇勒达成交易后离去。尽管公爵风流成性,吉尔达仍然爱他。女扮男装的她偷听到刺客兄妹之间的对话:玛达蕾娜哀求哥哥放过公爵。斯巴拉夫奇勒答应妹妹,如果半夜以前能找到替死鬼,就饶了公爵一命。吉尔达决定牺牲自己;她走进旅馆便马上遭到毒手,被斯巴拉夫奇勒刺伤,伤重倒地,昏迷不醒。弄臣带着钱回来,收到一个藏着尸体的麻袋,欣喜若狂。他准备把绑着石块的麻袋一起丢进河的时候,却听见公爵唱着《善变的女人》咏叹调。弄臣大惑不解,打开麻袋一看,惊见里面躺着自己奄奄一息的亲女儿,登时伤心欲绝。吉尔达回光返照之际,表示自己乐意为爱人牺牲。吉尔达咽气一刻,弄臣惊叫:“那老头的诅咒已灵验!”




创作背景

《弄臣》(Rigoletto)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剧,与《茶花女》、《游唱诗人》并称为威尔第中期的三大杰作。意大利语剧本由范切斯科·皮亚威基于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所作的法语戏剧《国王的弄臣》改编而成。该剧首演于1851年3月11日的威尼斯凤凰剧院。1850年,威尔第获威尼斯凤凰剧院委托,创作一部新歌剧。由于威尔第已经颇有名气,因此剧院给了他自由选择题材的权力。他最初打算将大仲马的喜剧《凯恩,或纷乱与天才》为蓝本,并请皮亚威对原著进行研究。但威尔第始终觉得该剧的主题缺乏足够活力。不久以后,威尔第偶然读到维克多·雨果所作的法语戏剧《国王的弄臣》的剧本。他后来分析他的决定时说到:“这剧本包含了好几个非常有力的命题,大而深入的主题和一个称得上戏剧史上最重要的创造人物。”雨果的这部戏本身也饱受争议。由于有藉剧中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映射当时法王路易-菲利普一世之嫌,这部剧本在法国就无法通过政府官员的审查,因此一直被禁演。而威尔第那时所处的北意大利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因此威尔第的创作阻力,自然就是来自奥地利派驻北义地区的审查当局。自创作之始,威、皮二人便一直很注意奥地利当局的反应。威尔第曾在给皮亚威的信中写到:“用四条腿走遍全城,找个权贵来批准我们写《弄臣》。”在后来的通信中显示,他们两人一直处于被捕的危险中,而且他们也低估了奥地利审查当局的能力。就连凤凰剧院的秘书-古里耶摩·布伦南-向他们保证不会受到当局审查,也变成了错误见解。1850年初夏,开始传出谣言,说奥地利审查当局将禁止《弄臣》的公演。因为他们认为雨果的原著大不敬,因此他们将不允许这部“有伤风化”的歌剧在威尼斯公演。当年8月,威、皮二人退居威尔第的家乡布塞托,继续创作,并拟定了反制审查当局的措施。而在两人和剧院的通信中,“诅咒”成了该剧的代称。但很快,奥地利审查当局内部也用了这个名称称代威尔第的新作,明显是他们的头子德·高日科夫斯基从间谍口中得知的。正是此人掌握著《弄臣》一剧的生杀大权。皮亚威为免浪费威尔第优美的曲谱,曾设想将剧名改为《旺多姆公爵》,并把驼背的弄臣和对他的诅咒抹掉。但威尔第完全反对这个变动,并且决心与当局当面谈判。这时,凤凰剧院的秘书布伦南巧妙地化解了威尔第和当局的纷争。他将威尔第的一些书信转交当局,显示威尔第脾气虽坏,却是个难得的艺术家。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歌剧的场景须由法王宫廷,转到法国或意大利某个公国,并且人物的名字需要更改。公爵在女主角家中就寝的场景被删去,而原来公爵去酒馆也不再是有意的,而是上了当。弄臣的名字也由Triboulet变成Rigoletto,新名字来自法语“有趣的(rigolo)”一词的谐音,这也成为了该剧的正式名称。


弄臣中的歌剧资料

你看看这个吧:
公爵告诉吉尔达,他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名叫瓜尔蒂·马尔德。正想再多谈几句,大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吉尔达以为是父亲回来了,便催促“马尔德”赶紧离开。在爱的誓言中,他们恋恋不舍地分手了。

门外的人不是利哥莱托,而是带戴着假面具的鬼鬼祟祟的几个人:切普拉诺伯爵、包尔萨和随从。他们是来寻机报复公爵的帮凶利哥莱托的。他们爬上墙头,向里面张望。嗬,一个多么漂亮的姑娘啊!她在阳台上站着,好象在想什么心事。——一定是利哥莱托的情人!想不到他还有这份艳福呢。这几个人小声议论着。

吉尔达的确是在想心事,她心情激动地向着夜空呼唤着:
“瓜尔蒂·马尔德,我最亲爱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心里。啊,我是多么爱他!”

她唱了一首美丽动人的咏叹调,作曲家威尔第成功地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初恋时光的心态:
“多可爱的名字啊,你使我的心激动, 爱的幸福和欢乐,永远牢记在心中! 我的一切思想和愿望,都跟随着你飞翔, 即使是死我也不会忘记,你已铭刻在我的心上。 瓜尔蒂·马尔德,瓜尔蒂·马尔德, 你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上!”

吉尔达陶醉在自己的感情里,墙外的那几个人也几乎要陶醉在她的美丽和优雅中了。不过他们还没忘记此行的目的。就在他们打算开始行动——去绑架“利哥莱托的情人”的时候,利哥莱托本人走回家来了。包尔萨灵机一动,对他说,他们是来找他去干一件有趣的事儿的:公爵不是对切普拉诺伯爵夫人十分感兴趣吗?现在他们要去把那位夫人绑架来,送到公爵府上去。对这类事儿,利哥莱托干得多了,他很高兴地答应了。包尔萨又说,必须像他们一样,戴上假面具,免得被人认出来,于是,利哥莱托的脸被严严实实地遮住了,甚至于什么都看不见了,他只得由别人领着才能走路。


世界三大歌剧是哪三部?

世界三大歌剧是:1、《弄臣》《弄臣》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剧,与《茶花女》、《游唱诗人》并称为威尔第中期的三大杰作。其意大利剧本由范切斯科·玛利亚·皮亚威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法语戏剧《国王的弄臣》。该剧于1851年首映。这部作品将音乐与歌剧完美融合,关键词为爱情、背叛、欲望与复仇。它被称为威尔第创作中期的大师级代表作之一。2、《茶花女》《茶花女》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三幕歌剧,其意大利剧本由范切斯科·玛利亚·皮亚威以戏剧手法改编自小仲马于1852年出版的小说《茶花女》。该剧原名为薇奥莉塔,也是剧中女主人公的名字,用来凸显此剧是以巴黎交际花阿尔丰西那·普莱茜的一生为原型的。该剧于1853年在威尼斯首映,是现存的最打动人心的歌剧之一。3、《唐·帕斯夸莱》《唐·帕斯夸莱》是由葛塔诺·多尼采蒂作曲的三幕意大利喜歌剧,其意大利语剧本由乔万尼·鲁菲尼改编自安吉洛·阿内里的意大利歌剧剧本《马克·安东尼奥先生》。世界著名歌剧还有:1、《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由焦阿基诺·罗西尼作曲的二幕意大利喜歌剧,其意大利语剧本由切萨雷·斯特比尼改编自皮埃尔-奥古斯坦·德·博马舍1775年的同名喜剧。该剧于1816年2月20日在罗马阿根廷剧院首演(当时名为《阿玛维瓦》),于1825年11月9日在纽约公园剧院首演,是第一批在美国上演的意大利歌剧之一。2、《军中女郎》《军中女郎》是由葛塔诺·多尼采蒂作曲的二幕法国喜歌剧,其法语剧本由让·弗朗索瓦·贝雅德和弗努瓦·德·圣乔治改编自哥尔米克的一部剧作。该剧于1840年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3、《丑角》(别名《小丑》)《丑角》是由鲁杰罗·莱翁卡瓦洛作曲并以意大利语编剧的序幕及二幕戏剧。该剧讲述了发生在丑角剧团中善妒的丈夫与其妻子的故事。该剧于1892年在米兰达尔·维尔梅剧院首演,是最具代表性的真实主义歌剧。常与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作为双剧目上演。

世界十大歌剧

世界十大歌剧包括:《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奥赛罗》和《蝴蝶夫人》。1、《浮士德》《浮士德》,是由法国作曲家古诺创作的歌剧,由歌德诗剧《浮士德》第一部分改编而成。首演于1859年03月19日的法国巴黎抒情歌剧院。2、《乡村骑士》乡村骑士是意大利独幕歌剧。由塔尔焦尼·托泽蒂和梅纳希根据韦尔加原著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马斯卡尼谱曲,1890年5月20日在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首次公演,获得成功。参加由出版家E·松佐尼奥主办的创作比赛荣获一等奖。3、《卡门》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共四幕,完成于1874年秋,故事改编自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脚本由亨利·梅哈克和路德维克·哈勒维共同完成。作品一经推出,就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表达方式和“电影化”的表演,让这部经典名剧重绽异彩,掀起了西方歌剧界新一轮的《卡门》改版风潮。4、《图兰朵》《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5、《阿依达》《阿依达》是威尔第创作于1870年的一部歌剧作品(四幕歌剧)。通过感人的咏叹调与重唱、壮阔的合唱、气势恢宏的管弦、精美的舞蹈场面描写了距今约3000年前古埃及法老王时代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6、《茶花女》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步,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7、《弄臣》《弄臣》是威尔第经典歌剧之一,创作于1851年,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国王寻乐》改编。它与《茶花女》和《游吟诗人》并称为威尔第中期的三大杰作,一个多世纪以来久演不衰。8、《托斯卡》G·普契尼创作的歌剧,3幕。作于1900年,同年在罗马首演。剧本由贾可萨和伊利卡根据萨尔多的戏剧改编。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注意音乐的感情渲染和戏剧性效果,全剧始终强调声乐的重要性,有许多精彩唱段。例如第二幕托斯卡的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第三幕卡瓦拉多西的咏叹调,星光灿烂。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很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9、《奥赛罗》《奥赛罗》是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剧脚本由19世纪著名的诗人博依托根据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改编而成。10、《蝴蝶夫人》《蝴蝶夫人》(意大利语:Madama Butterfly),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创作的歌剧。该剧由雷基·伊利卡及乔赛普·贾科萨撰写剧本,并根据美国作家约翰·路德·朗的短篇小说《蝴蝶夫人》作为蓝本。亦参考了皮埃尔·洛蒂的小说《菊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