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格力电器股东大会

时间:2024-08-19 03:40:39 编辑:阿旭

格力2023年三次分红时间

格力2023年的分红时间还没有确定。根据2022年和2021年的分红时间来判断,他们是根据春节的时候的具体时间来确定的,一般来讲就是过完春节一次,年中一次,年末一次。从简介上看格力电器实力很雄厚,利益绑定长期稳增长可期,格力电器披露了可供分红的利润空间,利润量已经达到的数额非常庞大,所以格力电器决定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拟定分红金额预算,格力电器也会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格力公司介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科技进步推动发展,以高新产品占领市场”的发展思路,以新产品、新技术主打市场,成功地创建了格力电器、凌达压缩机、格力罗西尼、格力磁电等一批有实力的工业企业。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格力电器

格力分红到账时间2023年

**格力分红到账时间2023年**
格力集团定期向其股东发放分红。每年的分红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2023年的分红时间也不例外。
格力集团的分红发放流程一般是:
1. 格力集团将在每年4月份发布公告,公布本年度的分红比例。
2. 格力集团将在每年5月份发布公告,公布本年度的分红发放时间。
3. 格力集团将在每年6月份发布公告,公布本年度的分红到账时间。
2023年的分红到账时间也将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具体时间可以关注格力集团的官方公告。【摘要】
格力分红到账时间2023年【提问】
针对您的问题,格力分红到账时间如下:​格力集团定期向其股东发放分红,每年的分红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2023年的分红时间也不例外。​格力集团的分红发放流程一般是:𔁯. 首先,格力集团将在每年4月份发布公告,公布本年度的分红比例。𔁰. 其次,格力集团将在每年5月份发布公告,公布本年度的分红发放时间。𔁱. 最后,格力集团将在每年6月份发布公告,公布本年度的分红到账时间。�年的分红到账时间也将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具体时间可以关注格力集团的官方公告。【回答】
可不可以再具体的阐述一下呢?【提问】
**格力分红到账时间**​* **2023年**:根据格力集团2020年度报告,格力集团董事会已经拟定了2023年的分红计划。​*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其中,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每10股派发转增股本红利0.6元。​* **分红意义**:格力集团董事会认为,分红不仅是公司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公司给予投资者的重要回报。​* **未来展望**:格力集团董事会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财务管理,积极推进资本运作,稳定提高公司的财务实力,继续提高公司的分红能力,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财务管理加强**:此外,格力集团还将继续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效率,提升财务绩效,增强财务报表的可读性、可比性、可视性和可追溯性,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总结**:总之,格力集团将继续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效率,提升财务绩效,优化财务报表的可读性、可视性和可追溯性,确保2023年的分红能够按时到账,满足投资者的期待。【回答】


格力电器148天:董明珠喊话上市公司,分红虽重要,但股价不能不管

10月15日,董明珠喊话上市公司的视频风行全网。

彼时,董明珠在中国基本盘论坛上公开喊话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 不是靠圈钱来发展的,是靠自己的创新,靠自己的技术来发展的。”

“格力没有银行贷款,格力96年上市,在股市上募集到50亿,但我们给股民分红了1000亿!这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责任!”

“有些上市公司就是希望股价越高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去银行贷款。”

听其言,观其行,自上市以来格力电器回馈给投资者的还真是这样,为此,我们不能不说格力电器确实是良心公司。

问题是分红固然重要,但股价也不能不管啊,而且管得晚了都不行。

就像现在,公司连续三次巨资回购都没能有效扭转股价下跌的趋势,最终受伤的还是股民。

再说了,股价上涨,大小股东利益均沾,对公司形象也会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董明珠的话,投资者是听懂了,就看有些上市公司是不是揣着明白装迷瞪。

一开盘股价就直接下探,五分钟后至38.56元价位反弹,并于9点39分至38.69元价位回落。

9点43分,以38.58元加仓买入,一分钟后股价继续快速下行。彼时,外盘小于内盘。

9点46分,股价至38.41元止住跌势,转而奋力上返,四分钟后至38.57元震荡横盘。

9点52分,股价从38.50元再次快速上行,三分钟后至38.73元价位稍一盘整便快速回落。

10点时,股价回落至38.51元价位横盘,四分钟后于38.52元价位再图上返。彼时,外盘仍小于内盘,且差距扩大。

10点06分,股价上返至38.60元便止步不前,转而继续回落,五分钟后至38.50元再度横盘。

10点14分,股价从38.52元价位再次快速回落,好在两分钟后至38.38元价位止跌并震荡横盘。

10点35分,股价无力横盘,从38.37元价位再一次向下盘跌,一分钟后至38.28元价位勉强止跌,尽力横盘。彼时外盘仍小于内盘,且差距继续扩大。

10点42分,股价从38.30元继续震荡盘跌,一分钟后即至38.23元,随后震荡,企图上返。

10点48分,股价勉强上返至38.36元,然后遇阻,只能再次横盘,彼时,外盘已远小于内盘。

10点57分,股价实在是无力横盘,只得向下继续寻求支撑,一分钟后再至38.28元价位继续横盘。彼时,上证指数跌幅正在收窄,料想格力上返或许不远。

11点01分,股价终于开始震荡上返,十一分钟后至38.45元价位遇阻复又回落。

11点21分,股价再回38.28元,随后,再次调头上返,至收盘时停留在38.40元。

彼时,盘口显示,外盘仍远小于内盘,上证指数下跌12.41点,跌幅0.35%,超级品牌大跌42.42点,跌幅2.40%,美的集团下跌1.97%。

开盘后股价即开始横盘,十一分钟后逐步回落,并于1点14分至38.34元继续震荡横盘。

1点28分,股价从38.35元价位开始向下,一分钟后至38.28元价位继续横盘。

1点55分,股价进一步向下回落,一分钟时间至38.22元价位后总算震荡上返。

2点08分,股价股价仅上返至38.34元就再次遇阻回落,三分钟后至38.30元继续横盘。

2点19分,股价于38.30元价位突然上蹿至38.39元,但随后又震荡回落,十分钟后至38.30元价位竭力横盘。

2点50分,股价从38.30元开始奋力上返,六分钟后,眼看将要收盘,遂以38.35元价格减量T 出之前加仓部分。

至收盘,股价为38.36元,彼时,盘口显示,外盘仍远小于内盘,上证指数下跌4.23点,跌幅0.12%,超级品牌大跌40.84点,跌幅2.31%,美的集团下跌1.94%。

草率了,说好的再看两天。各种指标都不支持早盘时的加仓位置是好买点,看来,心里还是急了,戒骄戒躁吧,还得修炼!


格力电器业绩惨淡,董明珠隔空向雷军讨要10亿赌金

9月17日,董小姐作客央视《我的艺术清单》节目,一开场就被主持人笑问:“ 十个亿收到了吗? ” 而董明珠则笑着回应:“ 我没要,他也没给。 ” 时间拨回到2013年,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比往年都要热闹,因为小米的雷布斯和格力的董小姐立下了十亿赌约。 当时小米刚刚成立 3年 ,营收只有 200多亿 ,而格力成立至少 20年 ,营收更是达到了 1200亿 。 但就是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雷布斯向董小姐挑战,5年内,如果小米营业额超过格力,那董小姐就输给雷布斯1块钱。 在董小姐看来,装备制造是实体经济,是国家的产业支柱,怎么可能会输给互联网。 于是董小姐直接顶了回去, 要赌咱就赌10个亿 。 结果,我们也知道了,2018年小米营收 1749亿 ,格力营收 1981亿 ,格力险胜。 但格力赢了赌约,却下了“地狱”;小米输了赌约,却上了“天堂”。 其实,如果赌约不是以5年为期,而是6年的话,输掉的将会是董小姐领导下的格力。 2019年,格力营收1982亿,相比去年,只多了1亿元。反观小米,2019年营收达到2060亿,相比去年增长了79亿,成功反超格力。 2020年,两家公司上半年财报一公布,双方差距继续拉大。 小米上半年收入 1032亿 ,同比 增长了7.9% ;格力上半年只有 706亿 ,同比 下降了28.21% 。 上半年,格力营收不仅输给了小米,连老对手美的都不如。 美的上半年总营收 1397亿 ,高出格力691亿;就连格力以往优势项目空调业务上,也 落后美的226亿元 ,这是美的半年报第一次在空调业务上超过格力。 1995年,格力第一次登上中国空调销量王位,此后23年,再未易主。 二十多年间,格力 坚持工匠精神、深耕国内市场、建立“厂-商-客”共赢生态 ,仅凭空调这个单一产品,不仅成为国内白家电领域绝对的王者,就是放眼全球,也足以笑傲群雄。 可是,现在的格力给人一种不真实感,格力到底怎么了,以前的招数怎么就不好使了呢? 都说一招鲜吃遍天,但还有一句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曾经,格力仅凭空调这一项业务就能创造奇迹,但等到空调业务触及天花板后,仅靠一招就不好使了。 从2018年开始, 空调营收长期占据格力总营收的70%以上 ,虽有下降趋势,但也是绝对的支柱业务。 与之相对应的,空调业务也成为格力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一旦空调业务有所闪失,格力必然遭遇灭顶之灾。 2019年,格力空调在国内家用空调线下零售市场占比36.83%,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已经非常困难。 而把目光投向国外市场,格力的表现更加糟糕。白家电领域的另外两大巨头海尔和美的,其海外贡献率均超过了50%,而格力只有15%,可见格力严重依赖于国内市场。 其实,对于业务线单一这一点,格力也早有预见,在许多方面都做过尝试。 但以结果来看,所有业务似乎都是“ 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真正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多少,更别提成长为足以和空调业务相提并论的第二“主业”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格力还可以再吃几年老本,但是随着美的逆袭,小米入局,格力还能再撑几年呢? 现在,是时候让雷军支付10亿赌金了,如此,格力或许还能再多撑几年。 作者:道听伦说,分享 科技 知识,传递 科技 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