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笔好的穿越小说
文笔好的穿越小说:《闺宁》、《盛世嫡妃》、《穿越之复仇》、《回到1981》、《庶女攻略》。1、《盛世嫡妃》《盛世嫡妃》作者凤轻,小说主要讲述的一个女特种兵穿越到古代,嫁给了一个手握兵权的废材王爷,后来跟着这个王爷并帮助他建立强大王国,只有一个女主,男强女强,双C搭配,情感细水流长,除了最后的决战,全程也没有什么虐心的情节,结局不烂尾,文笔非常好。2、《穿越之复仇》《穿越之复仇》作者决绝,这是小编看的第一部快穿文,从此就爱上了这类小说,一发不可收拾,而这部小说和其他快穿文不一样,女频无男主,但有非常吸引男性读者,小说开头把女主写得非常惨,和恶魔做了交易后,在做任务的时候顺便复仇,文中各种虐渣男小三的情节,人物之间的矛盾显得非常平淡,但收尾还算是比较好,让这样的复仇文显得很正义,并符合三观。3、《回到1981》《回到1981》作者绣锦,小说主要讲述的是男主是个杀人犯,女主只能穿越回1981年,将还是小正太的男主教育成一个善良的人,他的任务就是养夫计划,后来失败了一次,就再次穿越,这部小说还是比较新颖,对男女主角感情描写也比较细腻,没有和男配的情感纠缠不清,男主也很深情,前期种田,后期也同样精彩。4、《庶女攻略》《庶女攻略》作者吱吱,起点女生网的白金大神,小说主要讲述了庶女11娘在家庭的地位非常卑微,后来嫁给了姐夫,后来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都被11娘克服,随后取得了大家的信任,众人真心相待。这部小说的亮点有很多,11娘冷静理智的性格同时还有一点娇羞,感觉非常鲜活,在情节构造上面的逻辑比较严谨,其次就是情感方面,特别是把11娘和孩子们的情感描写得很到位。5、《闺宁》《闺宁》作者意迟迟,小说讲述的是女主被人害死后重生在自己3岁,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题材还是略显老套,但作者的文笔属于一流,文学功底非常深厚,特别是小说的情感故事写的特别美妙,就算是老书虫都会被甜到哭,结局完美不虐,非常值得一看。扩展资料小说评价1、以吸引人的故事形式通过穿越回古代的主人公引导读者走进历史,有的穿越小说还会在叙述中或章节后面加上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以描述情节的发展及扩充读者的阅读与认识。这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历史,激起了读者对历史的兴趣,通过阅读小说,他们知道了这些人物的存在,并会在兴趣的驱使下通过网络搜索去了解关于这些人物的真实历史。2、有许多穿越小说对古诗词的运用、化用贴切到位,为整个故事营造了一种古色古香的优雅氛围,丰富了读者的阅读。3、 穿越小说通过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古代同现代思想的并立与对立,纯历史、纯武侠、纯言情小说不可能完成的。满足了读者阅读上的新鲜感,让读者觉得别具风味。
世界三大小说巨匠分别是谁?
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1、欧·亨利: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2、契诃夫: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代表短篇小说《给博学的邻居的一封信》,《皮靴》、《马姓》、《凡卡》等。3、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扩展资料写作手法:1、欧·亨利: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2、契诃夫: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3、莫泊桑:莫泊桑从描写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着手,把短篇小说的技艺运用到了尽善尽美的极致,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写作风格。他的叙述笔调几近白描,生动而惜墨如金,寥寥数笔,人物的环境、气氛跃然纸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欧·亨利百度百科-契诃夫百度百科-莫泊桑
张传勇人物简介
张传勇张传勇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1975年10月生,山东邹平人。中文名:张传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邹平出生日期:1975年10月职业:教师毕业院校:聊城大学、南开大学代表作品:《白莲教的名实之辨》人物经历1998年聊城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6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贡献1《白莲教的名实之辨》,《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167-173页。2《省城隍庙考》,《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5-120页。3《山东城隍庙“异例”考》,《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48-54页。4《北京“江南城隍庙”考述》,《北京档案史料》2004年第4期,第253-263页。5《试论城隍庙的建造依据》,《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第151-158页。6《附郭城隍庙考》,《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63-71页。7《明初城隍祭祀三题》,《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第21-26页。8《都城隍庙考》,《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第45-51页。9《因土成俗:明清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葬俗》,《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9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283页。10《明清“葬书”及其性质刍议》,《亚洲研究》第3卷(2008年),第171-193页。11《似葬非葬:清代江南地区的浮厝习俗》,《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0-122页。12《旱魃为虐:明清北方地区的打旱魃习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51-61页。13《清代“停丧不得仕进论”探析——兼及清代国家治理停丧不葬问题的对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0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298页。14《北平图书馆旧藏正德〈崇明县重修志〉成书年代小考》,《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6期,第48-49页。15《明清陕西城隍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1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2-83页。16.《许楹〈罔极录〉的版本与流传》,《传统中国社会与明清时代》,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p49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