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题目
第一题
方程会吗?
设取出X元。列方程为(5400-X)=3(3800-X),等量关系:取出存款后,小张是小王的3倍. 解得3000。
知道了取出3000,然后用5400-3000=2400,3800-3000=800。
算术方法
存款的差在取出同样的钱后是不会变的,所以用5400-3800=1600。
根据小张的存款是小王的三倍,得出小张是3倍,小王是1倍,小王比少3-1=2倍,用1600/(3-1)差除以差倍,求出一倍的量,也就是800元。小王800元,800*3=2400元,小张2400元.
2.设甲原有2x元,乙原有x元.2x-1540=x-600
算术方法
存款差:1540-600=940元
甲为2倍,乙是1倍,差为1倍.
用940/(2-1)=940,求出一份也就是1倍的量,乙的钱数.
940*2=1880,甲的钱数.
3.这道题用方程比较容易,设有x个人.
每人植4棵,即4x,还剩7棵就是说还有7棵没植,列为4x+7;
如果每人植5棵,即5x,则少两棵就是说原有的树都栽完了,还可以额外栽2棵,即多2棵的意思,所以要用5x-2.
这两个式子表示的都是树的棵树,数的棵树是相等的,所以4X+7=5X-2。
至于树的棵树,只要将X带入就可以了。
4。4题与5题是同一类型。
四年级数学题目
第二题就是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青蛙两张嘴,故青蛙的只数和嘴的数量是相等的关系;一只青蛙两只眼睛,两只青蛙四只眼睛,故青蛙只数是眼睛的数量的二分之一倍;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八条腿,故青蛙的只数是腿的数量的四分之一倍【摘要】四年级数学题目【提问】【提问】最好以图片的形式发送哦,如果不方便的话,文字描述也是可以的哦【回答】你好,第一个题魔盒游戏那个有题图嘛【回答】没有【提问】第二题就是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青蛙两张嘴,故青蛙的只数和嘴的数量是相等的关系;一只青蛙两只眼睛,两只青蛙四只眼睛,故青蛙只数是眼睛的数量的二分之一倍;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八条腿,故青蛙的只数是腿的数量的四分之一倍【回答】第四题,因为嘴的数量和青蛙的只数是相等的【回答】所以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回答】因为眼睛的个数和青蛙的只数为二倍关系,所以当a=6的时候,x=12,也就是青蛙的眼睛为12只,当a=7的时候,x=14,也就是青蛙的眼睛为14只。【回答】以上就是可以看到的题目的解题思路过程啦,你看看对这些题目还有什么疑惑嘛,可以提出哦【回答】还能在问两个小问题吗?【提问】可以的呢,你发送过来就可以了【回答】【提问】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每把直尺b元,买了23把,故买直尺需要花费23b,每把三角尺3元,买了d把,故买三角尺需要花费3d,所以买他们一共需要(23b+3d)元【回答】圆珠笔卖了a支,铅笔比圆珠笔还多卖了10支,故铅笔共卖了(a+10)支,他们一共卖了a+a+10=2a+10【回答】以上就是所有题目的答案啦,你看看还有什么疑惑嘛【回答】
小学四年级计算题
小学四年级计算题如下:640-80=()480-80=()48=4=()32x3=()15x5=()16x5=()24-8=()23x3=()27x3=()39-3=()12x8=()14x2=()12x2x5=()90-15=()24x20=()27x3=()83 - 45=()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题库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题库 2015寒假辅导班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简便计算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b-a×c 25×4=100 125×8=1000 125×(16×8) 25×(13×4) 600÷(6×25) 3200÷(32÷5) 40×29-40×14 25×38-25×32 125×46+125×34 36×16+36×4 58 × 9+58= 47×9+47= 69×9+9= 26+9×26= 101×53-53= 101×46-46= 125×101-125= 47×101-47= 89×101= 101×56= 28×101= 101×35= 630 ÷ 18= 5600÷21= 8100÷27= 2400÷16= 6250÷25÷5= 3000÷25÷4= 5600÷14÷4= 9000÷125÷8= 72×125= 36×25= 32×125 25×(8×6) 25×(8+4)=( )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8×4×5=(3×4)×(8×5)运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急!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口算题 640÷80= 15×5= 23×3= 12×2×5=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40÷16= 39÷3= 24×20= 32×3= 48÷16= 12×8= 27×3= 56÷14= 24÷8= 14×2= 83-45= 560÷80= 96÷24= 40÷20= 40×30= 37+26= 76-39= 605+59= 30×23= 12×8= 27+32= 48+27= 4500×20= 73+15 = 120×600 = 200×360= 6800×400= 280+270= 4×2500= 6000÷40= 5×1280= 310-70= 400×14= 470+180= 1000÷25= 160×600= 20×420= 290×300= 8100÷300= 7600÷200= 7600÷400= 680+270= 980÷14= 4200÷30= 6×1300= 1300×50= 200×48= 930-660= 530+280= 9200÷400= 840÷21= 180×500= 8000÷500 = 1900÷20= 200×160= 8700÷300= 300×330= 3×1400= 7000÷14= 600÷12= 9600÷80= 140×300= 8800÷40= 9600÷800= 750-290= 5×490= 760×20= 7500÷500= 370×200= 650÷13= 8600-420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口算 640÷80= 15×5= 23×3= 12×2×5=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40÷16= 39÷3= 24×20= 32×3= 48÷16= 12×8= 27×3= 56÷14= 24÷8= 14×2= 83-45= 560÷80= 96÷24= 40÷20= 40×30= 37+26= 76-39= 605+59= 30×23= 12×8= 27+32= 48+27= 4500×20= 73+15 = 120×600 = 200×360= 6800×400= 280+270= 4×2500= 6000÷40= 5×1280= 310-70= 400×14= 470+180= 1000÷25= 160×600= 20×420= 290×300= 8100÷300= 7600÷200= 7600÷400= 680+270= 980÷14= 4200÷30= 6×1300= 1300×50= 200×48= 930-660= 530+280= 9200÷400= 840÷21= 180×500= 8000÷500 = 1900÷20= 200×160= 8700÷300= 300×330= 3×1400= 7000÷14= 600÷12= 9600÷80= 140×300= 8800÷40= 9600÷800= 750-290= 5×490= 760×20= 7500÷500= 370×200= 650÷13= 8600-4200= 240×4= 640÷80= 15×10= 12×11= 160×30= 220×40= 104×5= 4500÷50= 120×2= 90÷30= 270÷30= 270×30= 84÷21= 76÷9= 66÷7= 100-54= 123+15= 360÷4= 55÷5= 32×6= 7000÷70= 200÷40= 180÷30= 240÷40= 35×2= 140×7= 13×6= 280×3= 350×2= 50×11= 250×6= 7200+900= 410-201= 125×8= 48×20= 6600÷600= 390+140= 11×80= 24×50= 3600÷400= 4000÷50= 530-70= 420-90= 9600÷30= 7×700= 203+98= 1800÷300= 240+570= 4800÷400= 370+580= 580-490= 910-370= 25×8= 270-190= 36×2= 75÷25= 330÷11= 6×800= 5400÷9= 420÷60= 9×800= 3×330= 300×7= 9×500= 390÷13= 6300÷700= 5600÷700= 4800÷12= 3500÷7= 370+560= 520+490= 450-90= 80+330= 70×700= 7000÷70= 4000÷80= 2400÷200= 420-90= 170+320= 1000-51= 520-260= 910-190= 35×200= 22×200= 8800÷400= 9300÷300= 6×300= 1800÷200= 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口算题260道 你把它打出来我就做 小学数学四年级简便计算 1470÷21 + 12×6 = 1470÷7÷3 + 72 = 210÷3 + 72 = 70 + 72 = 142 急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题和应用题 急! 急 ! 急! 太急了 这是计算题 :wenku.baidu./view/fd02e7e9998f22bcd10d26. 这是应用题 :wenku.baidu./view/d8256318c281e53a5802ff7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ppt 优质课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资料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例项,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比资料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2010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题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占 分 36 20 10 10 24 100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一、“神机妙算”对又快: (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每小题0.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分(每小题2分) ① 14.53 + 5.67 ② 7.2 - 6.45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7分(每小题3分) ① 1.29+3.7+0.71+6.3 ② 19 × 96 + 962 ÷ 74 ③ 400 -(1300 ÷ 65 + 35) ④ 23.4 - 8.54 - 1.46 ⑤ 6.75 + 0.5 - 4.86 ⑥ 19 × 36 –36 × 9 ⑦ 425 ÷ 25 + 575 ÷ 25 ⑧ (320 + 280)÷ 50 × 4 ⑨(117+43)×(84 ÷ 7) 二.“认真细致”填一填。20分(2+2+2+3+2+2+2+1+2+2) 1.100.0103读作( ),五十点五零写作( )。 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3.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 720,∠2= 480,∠3= (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o,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 )三角形(按角分类)。 4.9.0968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保留整数约是( )。 5.把25缩小为原来的 是0.025,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 6.3069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 的数是( )。 7.在 填上“>”、“<”或“=”。 4吨50公斤 4.5吨 25×100 -1 25×99 8.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 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 )剩下的铅笔最长。 9.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0.小明在小红南偏东300方向上,小红在小明( )偏( )( )0的方向上。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正确的是( )。 【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十分位。 B. C.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 】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在下面的三个量 中选出,只能选( )。 【A.50厘米 B.70厘米 C.80厘米 】 3.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0米,在它的边上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 )盆花。 【A.11 B.10 C.9 】 4.下面与10最接近的数是( ) 【A.10.01 B.9.998 C.9.9 】 5.用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 )。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 四.“实践操作”显身手。10分(4+6) 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下图上标出少年宫和书店的位置。 ⑴ 少年宫在学校西方约200米处。 ⑵书店在学校东偏北40o方向约300米处。 2. 幸福小区2004 ~2008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下图。 ⑴ 幸福小区2004~2008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 )台。 ⑵( )年到( ) 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 ( )年到( ) 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⑶ 根据图中的资讯预测,2009年幸福小区每百人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 )台。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4分(每小题4分) 1. 小兰的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8.75元,买素菜 用去6.35元。还剩多少钱? 2.冬冬体重38千克,表弟体重是他的一半,而爸爸体重是表弟的4倍。爸爸体重是多少 千克? 3.王老师买了两本参考书。《数学教学指导》12.56元,《数学手册》比《数学教学指导》 便宜2.5元。王老师应付多少钱? 4.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3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 粉多多少千克? 5.某工厂积极开展植树活动。第一车间45人共植树315棵;第二车间42人,平均每人植 树8棵。两个车间一共植树多少棵? 6.春芽饲养场星期一收的鸡蛋和鸭蛋共重480千克,每15千克装一箱,鸡蛋装了20箱。 再准备10个箱子装鸭蛋够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口算100题 25 -15 -80 = 10 -80 = -70 26 -6 -64 = 20 -64 = -44 27 + 3 -48 = 30 -48 = -18 28 + 12 -32 = 40 -32 = 8 29 + 21 -16 = 50 -16 = 34 30 + 30 + 0 = 60 + 0 = 60 31 + 39 + 16 = 70 + 16 = 86 32 + 48 + 32 = 80 + 32 = 112 33 + 57 + 48 = 90 + 48 = 138 34 + 66 + 64 = 100 + 64 = 164 35 + 75 + 80 = 110 + 80 = 190 36 + 84 + 96 = 120 + 96 = 216 37 + 93 + 112 = 130 + 112 = 242 38 + 102 + 128 = 140 + 128 = 268 39 + 111 + 144 = 150 + 144 = 294 40 -30 -140 = 10 -140 = -130 41 -21 -124 = 20 -124 = -104 42 -12 -108 = 30 -108 = -78 43 -3 -92 = 40 -92 = -52 44 + 6 -76 = 50 -76 = -26 45 + 15 -60 = 60 -60 = 0 46 + 24 -44 = 70 -44 = 26 47 + 33 -28 = 80 -28 = 52 48 + 42 -12 = 90 -12 = 78 49 + 51 + 4 = 100 + 4 = 104 50 + 60 + 20 = 110 + 20 = 130 51 + 69 + 36 = 120 + 36 = 156 52 + 78 + 52 = 130 + 52 = 182 53 + 87 + 68 = 140 + 68 = 208 54 + 96 + 84 = 150 + 84 = 234 55 -45 -200 = 10 -200 = -190 56 -36 -184 = 20 -184 = -164 57 -27 -168 = 30 -168 = -138 58 -18 -152 = 40 -152 = -112 59 -9 -136 = 50 -136 = -86 60 + 0 -120 = 60 -120 = -60 61 + 9 -104 = 70 -104 = -34 62 + 18 -88 = 80 -88 = -8 63 + 27 -72 = 90 -72 = 18 64 + 36 -56 = 100 -56 = 44 65 + 45 -40 = 110 -40 = 70 66 + 54 -24 = 120 -24 = 96 67 + 63 -8 = 130 -8 = 122 68 + 72 + 8 = 140 + 8 = 148 69 + 81 + 24 = 150 + 24 = 174 70 -60 -260 = 10 -260 = -250 71 -51 -244 = 20 -244 = -224 72 -42 -228 = 30 -228 = -198 73 -33 -212 = 40 -212 = -172 74 -24 -196 = 50 -196 = -146 11 3^3-5 12 4^2-34% 13 3.25-315% 14 7^3+445% 15 12+5268.32-2569 16 123+456-52*8 17 45%+6325 18 1/2+1/3+1/4 19 789+456-78 20 45%+54%-36% 2. 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12% 6/7+2/15+1/7+ 13/15 19/21+5/7-3/14 2/3+5/9-2/3+5/9 8/9-(1/4-1/9)- 3/4 一、 计算(60%) 1、 口算(14%) 3.5×2= 4.8÷1.2= 8-7.5= 1.4×0.5= 1- = 10.5-3.5= 0.6+2.5= 15×0.6= 1÷0.4= + = 4÷20= 1.25×0.8= 0.32×10= 2.5-2.5×0.4= 2、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 12.5×3.2×0.25 4.56×101-4.56 (0.2+7.63÷0.7)×0.1 3、 解方程(12%) 0.12χ+1.8×0.9=7.2 (9-5χ)×0.3=1.02 6.4χ-χ=28+4.4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20分) 1.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 2.用0、2、5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 3.7496100读作( ),约是( )万. 4.三千六百万零七十写作( ). 6.0.89由( )0.1和( )0.01组成. 7.被减数、减数、差三者的和是24,被减数是( ). 8.72个0.01组成的数是( ). 9.9000公顷=( )平方千米. 10.3平方千米=( )平方米. 11.一个数千位和百分位上都是“9”,其余各位均为“0”,这个数是( ). 12.0.37写成分数是( ). 13.被除数等于除数( )商. 14.两个因数的积是96,其中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 ). 15.499000约等于( )万. 16.万级上的计数单位有( ). 二、判断(16分) 1.亿以内数的读法,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 ) 2.整数都比小数大. (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 4.80.80读作:八十点八十. ( ) 5.积一定比因数大. ( ) 6.4角8分等于0.48元. ( ) 7.3700÷200商是18余数是1. ( ) 8.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 ) 三、计算(18分) ①8256÷258 ②107×39 ③321×109 ④8897÷31 ⑤22119÷219 ⑥96×315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①728+199 ②637-201 ③16×25 ④420÷35 ⑤36×5×4 ⑥720÷8÷9 五、应用题(28分) 1.一张办公桌的价钱是210元,是一把椅子的价钱的3倍,一把椅子多少元?(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2.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18.31元,比一本科技书贵1.49元,这本科技书多少元?(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3.新华书店运进文艺书2800册,运进的科技书比文艺书的2倍少1200册.运进科技书多少册? 4.有块长方形稻田,长900米,宽200米,共收水稻972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水稻多少千克? 5.从果园运走1500千克桃,运走的苹果是桃的4倍,桃和苹果一共运走多少千克?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期末检测题 ( 检测时间:60分钟 ) 学校 班级 姓名 评分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利于今后更快地进步,相信你能轻松、认真地作答。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计算:37' 1、口算:10' 450÷90= 250×80= 75÷15= 700+380= 600-320= 96÷8= 36+36= 90×9-9= 15×2×3= 99+101= 360-90= 200÷4×5= 505÷( )=5 ( )+1.8=2 90×( )=0 ( )÷3=21 98万-48万= 75亿+63亿= 1600÷40= 50×60= 2、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9' 4080×50= 305÷61= 306×37= 600÷67= 3、脱式计算:18' (76×32-2036)÷36 4×107×25 623÷89×(407-168) 592÷(71-34)+16 72×36+36×128 786÷6 + 136×5 二、填空: ' 1、天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870990000千米,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位数约是( )。 2、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千米, 这个数写作( )≈( )万≈( )亿。 3、一亿里面有( )个千万;与一亿相邻的数是( )和( )。 4、839500674这个数里,“8”在( )位上,表示( );百万位上是( ),表示( )个( );它是由( )个亿、( )个万、(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用四个“8”,三个“0”,组成下面各数: (1)只读出一个“0”的数,写作( ); (2)读出两个“0”的数,写作( ); (3)一个“0“也不读出的数,读作( )。 6、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88000 80800 80008 80080 7、两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其中一个数乘以5,要使积不变,另一个乘数要 。 8、在584÷27中,把除数27看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是 ,商是 ,余数是 。 9、在○里填上“”或“=”。 9999999○1223456 24万○25000 24×15○2×15×12 34+66×3○(34+66)×3 10、如果3□2÷36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 ),最小可以填( )。 11、在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也扩大10倍,商( )。 ( )7、图 中,共有( )组平行线,有(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1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的,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 )的。如18的因数有( )。 12的倍数有( )。 13、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30看成36,算出的商是5,正确结果应是(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2、下面的数中,( )读的零最多。 A 、50005500 B 、50500505 C 、50055005 D 、55005005 4、下面的数中,( )最接近90万。 A 、 901000 B 、900090 C 、895000 D、 89999 5、( )6、计算算式800÷16时,可以将它转化为 A、800÷10÷6 B、800÷8÷2 C、800÷12÷4 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 )。 A、1位数 B、2位数 C、3位数 D、1位数或2位数 7、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间的关系是(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垂直 8、明明画了一条比6厘米长2毫米的( )。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9、16、□72÷67的商是两位数,□中的数有( )种填法? A、3 B、4 C、5 10、四年级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8人,每四人一组参加劳动,一共要分成( )组。 A、24÷4+28 B、24+28÷4 C、(24+28)÷4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题100道
简便运算:1、24.6-3.98+5.4-6.02解析:此题利用加法交换结合律,凑整再计算。步骤如下:24.6-3.98+5.4-6.02=(24.6+5.4)-(3.98+6.02)=30-10=202、27×17/26解析:此题先用加法分配律,把27转换成(26+1),再利用乘法结合律,使得运算简便。27×17/26=(26+1)×17/26=26×17/26+1×17/26=17+17/26=17又17/263、528-99解析:利用凑整法和减法结合律计算,先利用凑整法把99变换为(100-1),再运用a-b-c=a-(b+c)来简便计算,步骤如下:528-99=528-(100-1)=528-100+1=428+1=429含义:“5436÷18”这是第八册练习二十七第五题中的一道关于除法的简便运算题。正是因为题目的要求是“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所以学生的答案可谓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直接算就非常简便;②5436÷18=5400÷18+36÷18=300+2=302;③5436÷18=5436÷9÷2=604÷2=302;④5436÷18=5436÷6÷3=906÷3=302。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题1000道
运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求解。(1)300÷125÷8=300÷(125×8)=300÷1000=0.3(2)396-96-172-28 =(396-96)-(172+28)= 300-200 = 100(3)125*24 = 125*8*3 = 1000*3 = 3000(4)26*15 = (20+6)*15 = 20*15 + 6*15 = 300+90 =390(5)25*99*4 = 25*4*99 = 100*99 = 9900(6)250*32 = 250*4*8 = 1000*8 = 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