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章台的意思
走马章台,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章台街为汉代长安街名,多妓馆。后因以“走马章台”指涉足娼妓间,追欢买笑。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走马章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院。亦省作“走章台”。章台:古台名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另有战国时秦国王宫地名和西汉长安城街名。在诗词中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扩展资料《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译文:京兆尹管理京师治安,长安中人多,三辅尤其多。郡国的二千石官吏以优异政绩入京试任,等到转为正职后,长的不过二三年,短的几个月或一年,就会被毁伤名声,因罪过罢免。只有广汉和张敞任职很久。张敞做京兆尹,朝廷每有大事商议,他便引述古今,处理适宜,公卿都很佩服,皇上多次听从他的意见。然而张敞没有威严,有时罢了朝会,骑马经过章台街,便让赶马的吏卒赶马,自己挡住脸面拍马而过。又给妻子画眉,长安中传说张京兆画眉很妩媚。有司以此劾奏张敞。皇上问他,张敞对答说:“臣听说闺房之内,夫妇的私情,有超过画眉的。”皇上爱惜他的才能,不责备他。但他一直没有得到很高的官位。
走马章台的意思
走马章台,汉语成语,拼音是zǒumǎzhāngtái,意思是: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释义用法:古代长安有章台宫,台下之街名章台街,汉张敞过章台街,以扇拍马。后以此典指都城 繁华热闹之所,或指冶游。用典形式:【章台】 宋·苏轼:“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宋·张炎:“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元·张野:“浮踪浪迹,忍教长伴,章台飞絮!”【京兆马】 南朝陈·顾野王:“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章台马】 明·高启:“如今甚处,纵有团扇轻衫,与谁更走章台马。”【章台路】 五代·冯延巳:“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宋·章楶:“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马过章台】 宋·钱惟演:“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叶鞯。”【归来便面】 宋·苏轼:“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走马章台】 宋·刘筠:“走马章台冒雨归,后门犹叹滞前期。”宋·盼盼:“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弦管逐。”【张郎走马】 明·陈子龙:“已移卓女当垆后,便逐张郎走马归。”【便面章台】 宋·陆游:“西园雨打杏花稀,便面章台事已非。”【章台走马】 唐·李白:“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宋·姜夔:“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章台系马】 宋·张景修:“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谁念凤城人远。”【章台走画辕】 宋·杨亿:“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骏马拊便面】 宋·苏轼:“刘侯年少日,骏马拊便面。”
走马章台是什么意思
走马章台,汉语成语,拼音是zǒu mǎ zhāng tái,意思是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
出自《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成语典故: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例句: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
造句:
1、走马章台人生快,功名利禄浮世梦。
2、虽然不是灯红酒绿走马章台,却也是百花丛中过,只不过片叶不沾身罢了。
3、真是的,这群王族公子,人生目标缺缺,斗志少少,走马章台,千金买笑。
“系统学习”是什么意思?
所谓系统学习法,是指把所学内容当成是一个系统看待,力求从大方向出发指导学习,这样,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不是按部就班按章节行进,而是先模糊概括,再逐渐在大框架下逐步明晰细节、完善结构、针对缺陷和不足专攻的学习方法。\x0d\x0a\x0d\x0a一、系统学习法的层次\x0d\x0a系统学习法有四种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x0d\x0a1、树状结构。\x0d\x0a最初,树状结构从大轮廓理顺。这可以看书的目录。\x0d\x0a其次,是心中有了这种轮廓,对书本以最快速度阅读。自己在心中找出脉络,归纳总结重点,有所取舍。\x0d\x0a大轮廓,即第一层分支(章)了解以后,可以理第二层分支(节)。掌握的标准是能够离开书本不杂不漏地口头复述。\x0d\x0a对于课本或应试复习,第三层分支一般是指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定义、特点和状态描述、另外形态、适用范围、来由和出处、引申和发展、分支、作用、交叉归属、历史和方向这几个方面。在看书、理关系的时候就要不断地提问自己这些问题,为自己找到答案。如果这些方面在教材上讲的不具体不全面,可以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相关的材料,和同学探讨,也可以询问老师和经验丰富的人。\x0d\x0a经常回忆轮廓甚至整一棵树,发现有含糊、不明确的部分要尽快翻阅教材或相关资料,在模糊处再看一次。掌握的标准是能够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x0d\x0a初学者可参照课本的目录,理顺关系。系统学习法用得熟练以后,应该是自己归纳总结出树状结构。\x0d\x0a\x0d\x0a2、网状联系。\x0d\x0a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有这种观念:任何学习的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任何出题都不过是这些关系的形式转化(变形)、叠加而已。\x0d\x0a因此第一步就是找出各部分间的直接联系,把网络结构初步地建立起来。但是有些部分和其他部分并不一定能够建立直接的联系,那么还需要发掘第二层、第三层关系。\x0d\x0a要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综合运用。\x0d\x0a要在这过程中学会给自己出题,或者出题给别人做。讲究出题的水准。\x0d\x0a这个阶段掌握的标准是能够把大的网络通过适当的语言充分地表述出来,能够让别人通过你的叙述听懂这些关系。\x0d\x0a\x0d\x0a3、由点及面。\x0d\x0a由于各部分间存在着联系,由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拉起树状结构。\x0d\x0a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是中心,都可以是基础,都可以充分有效地发散开,让其他部分为其服务。\x0d\x0a这已经是游刃有余的境界。\x0d\x0a\x0d\x0a4、包容。\x0d\x0a引入其他学科,或生活实践。\x0d\x0a这样,学习一门学科可以提高其他学科]的认识和境界。\x0d\x0a在我们碰到一个学习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力图将它统一到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中。分析以上三种层次,其实不过是将学习内容清晰化,找出种种特征,共性和外界关系的接口,从而在邻近的知识域中与自己熟悉的内容结合,并启发思维,拓展认识空间。以火把的更多加入照亮更广阔的空间。黑暗中,智慧和希望就是光明。\x0d\x0a学科之间并不是割裂的。教育中把他们区分只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他们,了解他们,不被复杂的联系蒙住眼睛、理不出头绪。但它们本身就是社会的各方面,甚至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视角。它们能够结合,是理论的必然,如果能够结合,我们将会迅速提升自己的境界,可以说是“悟”,在“知”和“行”的基础上让人豁然开朗。\x0d\x0a这样学到的东西,是真正自己的东西,谁都抢不去。哪怕会有遗忘,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捡起。\x0d\x0a\x0d\x0a所谓层次,是针对境界来说的,因为我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境界的提高,只不过是看量变有没有积累到质变而已。在还没有真正掌握系统学习法的时候,可以简单地把层次理解为步骤。按照这几种步骤来学。\x0d\x0a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个层次可以归类为认知层次。如果能清晰认知,细致关联,要应付并考好各类考试是不成问题的。\x0d\x0a后两个层次更多的是知识的组织和再造,可以归类为认识创新。这不但是要懂得,更多地是要思考,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x0d\x0a人都存在着发展需求。人对发展的放弃,并不是由于他不想发展,而是他看不到希望,失去了信心。如果给他以比较殷实的基础,他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会追求自我实现。系统学习法就是为了最快、最有效地结构这一基础。我们没有必要在开始的时候强调后两个层次。等前两个层次都比较出色地达到以后,人自然而然地会从认识的限制中跳出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这时稍加指点,就会愉悦于后两个层次豁然开朗的光明境界,渐渐凝聚自觉、系统认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