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卡尔梅克人

时间:2024-08-21 23:58:04 编辑:阿旭

卡尔梅克人的简介

卡尔梅克人(Калмыки)(Kalmyks)亦作Kalmuck。系卫拉特人的后裔。属蒙古人种西亚类型。使用卡尔梅克语,分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两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斯拉夫字母文字。多数人已改用俄罗斯语文。卡尔梅克人主要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业,饲养绵羊、马、骆驼等,部分人从事渔业。从19世纪30年代起逐渐定居务农。现在,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产品、畜产品和鱼产品的加工工业。农业以生产小麦和饲料为主。主要住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的蒙古民族,语言属蒙古语族的卫拉特(Oyrat)语支或西部语支。卫拉特方言也通用于蒙古西部、中国的新疆和附近各省。卡尔梅克人的家乡在窝瓦河以西下游地方,地当海西北海岸弧形地带。布札瓦(Buzawa)部落的少数卡尔梅克人住在顿河沿岸。另有一小群人叫作萨尔特卡尔梅克人(Sart Kalmyk),住在吉尔吉斯共和国靠近中国边境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有少数人迁居美国。卡尔梅克人长时期过游牧生活,饲养马、牛、羊及少数骆驼。其游牧生活方式是传统式的;每年自冬季营地出发,到春季草地、夏季草地和秋季草地放牧,周而复始。住蒙古包。凡从事农业者,均已定居。家庭生活、继嗣制度、婚姻关系及财产继承主要遵循父系制度。传统上家庭是大家庭,由父母、已婚儿子及其家庭和未婚儿女组成。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家族村落,村落再组成氏族,氏族组成氏族联盟。像其他蒙古人一样,卡尔梅克人是喇嘛教徒,但他们的佛教是原住民信仰和萨满教的结合物。萨尔特卡尔梅克人则是穆斯林。卡尔梅克人口147,000(1979)。

卡尔梅克共和国明明是欧洲国家,为何还会信奉佛教?

因为他们的前身,就是蒙古人。蒙古人信奉佛教的,自然以蒙古人建国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也是信奉佛教的。在俄罗斯这个大家庭里面,卡尔梅克共和国是一个自治国家。因为卡尔梅克共和国比较特殊,所以俄罗斯给了他们自治的权利。卡尔梅克共和国人口也才三十万左右,他们的只要民族当然也是卡尔梅克人,而卡尔梅克人是蒙古人的后裔,除了卡尔梅克人,卡尔梅克共和国还有着很多其他民族的人民,比如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等等,是一个民族大杂烩的共和国。在宗教信仰方面,卡尔梅克共和国也比较的特殊,他们信奉的是佛教,和俄罗斯的其他国家不一样,感觉像是一股清流。他们首都里面有着欧洲最大的佛教寺院,也就是释迦摩尼大金寺。在古代的时候,蒙古进行了分裂,然后就有了现在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卫拉特蒙古进行了分裂,成为了四个部分,也就是准准噶尔、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然后就是准噶尔慢慢的变强,开始成为四个部落中的老大,但是土尔扈特就不服他们,但是打也打不过。所以天性神经大条的蒙古人,就开始了自己的迁移。他们越过草原,来到了西伯利亚地区。但是西伯利亚地区这边有着俄罗斯毛子,于是蒙古人就和俄罗斯毛子干了起来。虽然蒙古人猛,但是俄罗斯毛子人数占优,所以自然是且战且退。后来一部分的蒙古人就开始东归,但是还是留下了少部分的蒙古人在伏尔加河附近。于是他们兜兜转转,慢慢的就在那里建国了,成为了如今的卡尔梅克共和国,所以他们信奉的教自然是从蒙古传过来的佛教。

卡尔梅克人的美国卡尔梅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部分卡尔梅克人参加了纳粹德国组织的军队,并参加了防御美军和英军的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俘,因为担心遭到苏联政府的迫害。他们逐渐移民美国,有一部分人在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特区、纽约和芝加哥等地及其附近安家落户。他们分成三个团体,一个在费城,两个在新泽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卡尔梅克人中有了诸多受高等教育者,在文化经济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后来大部分人和黑人妇女结了婚。他们的后裔知识分子较少,但也有不少是汉学家和卫拉特学家。现在约有3200多人,信仰藏传佛教,但文化上的被涵化和丧失现象日趋明显,为了抵制和转变这种局面,1954 -1956年,费城的卡尔梅克文化保护社团首先为学龄儿童建立了卡尔梅克语学校。1974-1976年,在新泽西的赫布伦斯维克和赫威尔镇以及费城,也分别建立了这样的学校。有些学校由卡尔梅克蒙古研究会主办和管理,并且于1955年、1958年、1970年和1971年相继落成了卡尔梅克佛寺四座。 1977年1月22日,又落成了卡尔梅克—西藏佛教建筑综合体的新的佛教堂。1984年12月,费城的卡尔梅克人也建成了自己的佛教堂。农历的三个主要宗教节日(新年、春节、灵光节)之际,卡尔梅克人会在佛教堂举行庆祝活动,旧金山市有卫拉特蒙古人的喇嘛昭和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