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15的详细数据?
直-15直升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双发、宽机身、前三点可收放轮式起落架。中法双方按照CS29/CCAR-29部适航条例要求研制,主要用于近海石油平台作业人员运输、长航程搜救、国土安全、紧急医疗救护、VIP运输等用途。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以“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为目标,在汲取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了勘为当代典范的优秀直升机,直-15直升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为保证飞机的安全性、先进性及经济性,直-15安装两台普惠PT6C-67E发动机,并采用了多项尖端技术,如:4轴数字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玻璃座舱和高集成度航空电子设备、5片球柔性主旋翼以及抗坠毁机身。同时采用了超低振动设计,桨叶设计更是汲取了多个成熟型号成功设计经验。成功的机身内外的降噪设计,使噪声远低于最新的国际民航组织对民用航空器噪声水平的限制,是同类产品中最安静直升机。直-15直升机还是同类产品中单位载客排放量最少、最环保的机型。
直-15采用的PT6C-67E发动机
直-15装有两台加拿大普惠公司的惠普PT6C-67E发动机性能,成熟可靠。其起飞功率约为1250kW,最大功率1140kW,瞬时(两分钟)最大功率1289kW。这些性能指标相当高,美军“黑鹰”直升机的T700系列发动机早期型号与之类似,但“黑鹰”却重得多。此外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法国透博梅卡公司也意图争夺这一数额巨大的发动机合同。据悉,2010休斯顿直升机博览会上,透博梅卡公司透露正在和中航工业一家发动机制造商联合研制 EC175/直-15直升机的替代发动机。透博梅卡公司首席执行官皮埃尔法布雷告诉记者,该公司正与中方研制基于阿蒂丹发动机的发展型,被称为涡轴-16。涡轴-16将是阿蒂丹3型的衍生型号,其也将安装在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的卡-62上。透博梅卡的法布尔说,他对实现比加拿大发动机省油10-15%的改善有信心。而在涡轴-16投产前,中国生产的直-15的发动机,短期内可能采用2台涡轴-9的改进型,因为具透露涡轴-9的功率就在950~1000KW,和国外的PT6C系列发动机相比虽然稍小一些,但用在6吨级的直升机上也是够用的。毕竟10吨级的黑鹰直升机,发动机也只有1200KW级别。
直-15宽敞的客舱
从外观和座舱配置来看,直-15是一种比较有档次的直升机。直-15之所以上档次,首先体现在它是按照最新的适航标准来研制,其安全性可以满足最新的适航标准,其次从经济性方面来看,它在油耗、使用维护性和客服支持培训等方面,已经代表了目前直升机的最先进水平。直-15使用了大量的成熟的前沿技术。它还有一个五桨叶球铰主桨系统和符合最严格认证标准的机身结构。提供了同级别直升机最宽敞的客舱,具有无法比拟的舒适度。通过使用机身两侧的滑动门登机更加便捷,机身巨大的行李舱也可以通过两侧的货舱门快速装卸。所有大尺寸的窗户不仅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而且可以紧急抛放,以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迅速逃离。直-15直升机的客舱具有同类产品中最大、最理想的座位安排,其座舱空间可载14至16名乘客。宽敞的踏脚处和横向空间可以确保每位乘客都可以享受到一流的舒适度。大型窗户可以满足所有乘客观看景致的愿望。客舱采用了宽广、平坦、无障碍设计,客舱前后都设有超大滑门,易于进出,并为多种用途配置提供方便。宽敞的行李舱采用了向上开启设计,SAR配置非常便于乘客在客舱内存放行李。座舱和客舱都采用了独立的自动空调设计,为乘客提供了最佳的舒适度。
直-15的玻璃化座舱
在航电系统的选择上,直-15直升机选用先进的、高度集成的电子设备。4个6×8英寸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和1个可选中央显示器都采用了理想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和飞行员友好界面。先进的警报系统具有内置错误警报检测功能。4轴自动驾驶仪具有一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开放式结构便于设备及性能扩展。良好的人机界面和FADEC 显着降低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并提高了驾驶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全新的航电系统,高效率、便捷的人工操作界面,极大地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量,使驾驶员和副驾驶可以集中精力去更出色地完成操作任务。直-15/EC175配备了全屏驾驶舱和一个数字四轴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可以超过市场上任何其它的自动飞行系统。 直-15直升机的机身和燃油系统已优于CCAR29(CAAC)、CS29(EASA)等多个适航条例的碰撞安全性要求。除了一般的故障保护设计和余度设计外,其紧急出口已超过IV型应急出口要求。该直升机拥有两个宽敞的驾驶舱门、两个尺寸更宽的滑动式乘客舱门和8个向外推出的大型窗户,可以让16名乘客和两名驾驶员在数秒内撤离飞机。飞机上大尺寸的前后紧急浮选设备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充满气体,系统具有较深的吃水线,倾覆风险极小。其两艘可承载12到18名乘客的救生筏便于释放。因此,直-15是同类产品中最为安全的产品之一。 维修策略是直-15设计的重中之重。在研制之初即全面应用综合保障工程的概念,优化预防性维护程序,进而提高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此外,广泛征求并吸取最终用户建议以及最新的电脑辅助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均推动了直-15直升机的关键任务优化进程,使其成为同级产品中最宽敞、最安全、最舒适、最易于驾驶且最经济的机型。 直-15直升机在整机设计时就考虑到要把震动降到最低。它的桨叶的设计借鉴了EC155和EC225的成功理念;直升机所采用的特殊的防护可以降低机身内外部的噪音,这也使得直-15/EC175成为该级别中最安静的直升机,噪音水平远低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最近规定的噪音限制。该机特殊的降噪音性能,使得它成为该级别中最安静的直升机。 需要强调的是,直-15/EC-155并不像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中方只负责机体的设计制造而其它重要系统全由欧直公司负责。事实上,在直-15/EC175的研制中,中国不但负责机身结构的研制,还负责研制主桨系统、燃油系统、操纵系统、过渡段和尾减速箱和一些选装设备;而欧直则负责主减速箱、尾桨系统、航电系统、自动驾驶仪、液压和电气系统、门和窗及一些选装设备。
直-15布局,比直-20更适合上舰
直-15布局比直-20更适合上舰为何海军最终选择了后者?中国在役的10吨级直升机主要是直-15和直-20。这两款直升机中直-15的布局比直-20更适合上舰,但直-15就好像被海军淘汰了一样,没有收到任何军用订单。相反直-20却订单不断,不出意外的话,它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役舰载直升机。所以中国海军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直-20?直升机的定位问题,首要原因自然是这两款直升机的定位。直-15是一款民用的直升机,它的很多设计从一开始就是朝着民用方向设计的。相反,直-20从一开始就是为军事用途设计的,性能和很多设备都是为了服务于军事设备。举个例子,现在军方需要一款运输机用来给新兵训练跳伞,军方可以选的有一架民航客机和一架军用运输机。民航客机安静、舒适、耗油量少,军用运输机噪音极大、机舱内满是油污的味道,一般人上飞机飞一会就会在这种环境下呕吐。且运输机非常耗油,给新兵跳一次伞光是油钱就要消耗不少。如果是普通人选,多半就选用民航客机用来训练,但军方在正常情况下是必定会选择运输机用来训练的。首先,民航客机的很多设计都不适宜用来跳伞。客机的舱门在机体的腰部,士兵从舱门跳下去很容易被卷到机体靠近尾部的引擎里。只有运输机这种舱门设计在“屁股”上的飞机,才能用于跳伞。其次,客机对机场的需求高,在战争状态下哪来这么多高规格的机场?因此在战时民航客机几乎不可能当成运输机用。如果平时士兵用客机跳伞,习惯了客机跳伞的状态,对运输机跳伞不熟悉了咋办?伞兵上了飞机出现晕机、呕吐等问题,那是士兵训练不足,等他多吐几次就成老兵了。要是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干出因为士兵舒适性等原因挑选训练用装备,那就说明这个国家就压根没想好好发展军事力量。由此可见,民用和军用设备压根不能混用,二者各有各的需求,它们设计也是根据需求来的。直-15作为民用机,侧重的是经济性和舒适性,根本无法适应战争状态下的复杂海况。直-20则相反,首要侧重可靠性和适应性,至于经济和舒适性压根就不考虑。直升机的发动机问题,直-15没有被海军采购的第二个原因,是专利的问题。直-15的发动机涡轴-16是一款中法联合研制的发动机,这里面设计到很多技术上的专利问题。如果涡轴-16是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我国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了。但涡轴-16里面有很多法国的技术,这就只能将使用了涡轴-16的直-15限制在民用领域。毕竟现在对华武器禁运依旧存在,自戴高乐去世之后,法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和美国越靠越近。后来苏联解体,法国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国控制。由此在对华武器禁运中,法国也是其中的参与国。不过这倒不是说涡轴-16对我国的军事发展没有正面意义了,我国的直升机发动机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大短板,虽然涡轴-16不能用于军事,但我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也深度参与其中,学习到了很多设计大功率直升机发动机的经验,这些经验是能用于下一次发动机研发的。在涡轴-16很多专利捏在法国的手上的情况下,直-15能不能军用还得法国点头。因为专利的限制,海军在10吨级直升机的选择上,就只有使用了涡轴-10的直-20。直-20的通用性,其实直-20在布局上不如直-15适合上舰也是不难理解的事情,因为直-20的定位是“通用直升机”,所谓通用,那就不单单考虑到了上舰的问题。相较于专为某种需求设计出来的直升机,通用直升机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比如说当成运输直升机、武装突击直升机以及救援直升机等等。如果是当成战场上的运输机,首先就得考虑它的运载能力,其内部空间要大。如果是用于救援,除了要内部大之外,还得装载很多救援设备,比如说保温、输血的设备等等。如果是当成武装突击直升机使用,直-20就不需要太大的内部空间,它需要更厚的装甲保证生存能力,更大的载重保证能装等多的弹药,以及各种优秀的飞控、电控、火控等设备来辅助。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不同直升机的需求有很大不同,如果一款直升机要做到在原型机的基础上相互转换,那么通用性就成为了它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考虑到了通用性后,部分用途的直升机所需的特异化设计,就很难搬上去了。很明显,直-20为了通用性,在机体布局上没有像直-15那样“特异化”设计,它也就比直-15不适合上舰了。另外直-20既然是一款通用战机,那么它自然不单单能作为军用机,也能民用。毕竟以军用出名的黑鹰直升机也有不少的民用版本,直-20作为一款对标美国黑鹰的国产直升机,自然也能改民用版本。目前国内对直升机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直-15虽然是纯粹的民用直升机,也没法独自吃下这个市场,所以未来直-20被投入民用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在国际上直-20要想在民用直升机领域抢占一定份额就比较难了,毕竟直升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弱项,我国面对着美、法、俄等强劲对手,在讲究经济性的民用直升机领域还是很难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