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是什么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可说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1)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2)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侧面阐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中,第一方面是主导的方面,而第二方面则是从属的方面。第一方面规定着第二方面论证的前提;第二方面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以第一方面的回答为转移的。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
(1)内容
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又称“本体论”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
②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又称“认识论”问题。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此外,还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评述
由于人的全部活动中都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能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能否坚持意识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能否坚持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就成为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
哲学问题什么是存在
可以说,我们无法给“存在”下一个合宜的定义——毕竟不管如何去定义,都跳不出“循环定义”的泥潭。思来想去,我也只能如此表述:存在,是所有蕴含能量或道律(指能量所遵循的维持自身稳定的本性,相当于“精神”)的事物的统称。存在,有客观与主观之分——主观存在,指特定道体(指一切存在的统称,亦可特指某一具体的存在)只在道律中存在;客观存在,指特定道体既在道律中存在,又在能量中存在。有即存在;或者说,一切存在,必定存在——若非客观存在,则为主观存在。譬如“鬼神”,仅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内,而不出现于现实之中,便是典型的主观存在。须知“不存在”,是绝对的虚无,它绝不存在于宇宙之内——哪怕是脑海中,也不会出现。庄子与惠子对“鱼之乐”的争论(详见《庄子·秋水》),也包含着对“存在”的思考:惠子既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必然已知“鱼之乐”。这如同有人问:“你怎么知道有鬼?”若当事人不知“有鬼”二字,它也绝不能被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知道“有鬼”的存在(主观存在),才能思考它是否存在(客观存在)。通常情况下,如无特殊说明,我们所谈论的“存在”,仅指客观存在,而不包含主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