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量会导致肌肉溶解吗
过度运动会引发肌肉溶解。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当血液循环超过人体骨骼肌耐受范围后,就会产生肌肉缺血,从而导致肌肉溶解,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局部缺血将使细胞难以恢复。从科学原理上讲,运动过量引发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肌细胞膜受损失常后,肌细胞钙离子浓度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细胞功能失调,磷酸化酶、蛋白酶等化学物质被激活,加剧了细胞死亡,而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运动后肌细胞缺血坏死。扩展资料:运动过度的7个表现1、感觉到身体疲劳运动后身体疲劳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疲劳现象持续2—3天或者更久,就可能是运动过度的结果。这时就需要暂时停止运动,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2、肌肉疼痛运动健身之后乳酸堆积,肌肉的疼痛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疼痛持续3—4天或更长时间,就要降低运动强度了。严重的话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同时做做按摩、理疗等。3、食欲不振是由于运动量过大,对身体刺激过度,抑制了自身的食欲,此时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和搭配。4、恶心呕吐运动之后恶心呕吐,如果不是饮食引起的,那多数是由于肌体运动过量缺氧造成的。锻炼者应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5、头晕头疼在剧烈运动之后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主要与血压变化、血液中氧气含量过低有关。6、口渴大运动量后产生口渴现象是正常的,但要注意运动前、中、后应及时补充水分。7、感到精神压力如果运动之后感到身心不能放松,反倒感觉身心俱疲,应该及时自我调节,减小运动量。运动每周3次为适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 适度的运动为每周3 次的有氧运动, 太高强度与密集的运动每周五次或更多的有氧运动, 反而会让免疫力下降。过去以来, 科学家们有注意到过度的运动对于免疫系统反而会有伤害, 这些运动员比较容易感冒,而适度的中强度运动却反能提高免疫力、对抗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在这个研究中, 多伦多大学针对19—29岁的平常不常运动者, 让他们分别每周进行三次或五次的40分钟有氧运动, 连续达12周之久。然后由血液检察中发现, 每周三次运动者的CD16杀手细胞增加27%,而每周五次者则只提高21%, 而每周运动五次者, 免疫细胞数量竟减少33%, 每周运动三次者则没改变。因此,虽然运动能够减肥增进心肺功能, 是预防心脏老化的最佳方法, 过度地运动却是不妥善的, 只要每周3次, 每次30分钟持之以恒的有氧运动, 就能达到健康的效果了。参考资料:人民网-高强度运动造成肌肉溶解?“伤不起”的过度运动
为什么稍微运动一下,肌肉怎么就“溶解”了呢?
稍微运动一下,肌肉就“溶解”了的原因如下。一、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由肌细胞分泌的毒素引起的肾脏损伤,也就是所谓的肌肉溶解。当100克的肌肉受损,肌球蛋白水平超过5~15mg/L时,尿色变为“酱油色尿”,说明横纹肌溶解已出现,并对肾功能产生影响。如果持续增加运动强度,还会导致肾脏损害。二、横纹肌溶解的原因局部高强度的运动可引起局部缺血,使横纹肌细胞出现缺血、低氧和大量的乳酸积累。在运动过程中,若不及时补充水、电解质,会造成肌肉缺血、缺氧,而在继续锻炼的过程中,由于肌细胞的钠、钙离子过载等原因,使细胞发生水肿、坏死,从而影响细胞的完整性。这时,血液中的微环境开始改变,被破坏的细胞成分会从细胞中排出,进入到血液中。在短期内,大量的肌红蛋白通过肾小球进入肾小管,造成肾小管阻塞,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三、横纹肌溶解的治疗和预防横纹肌溶解大部分是轻微的,一些病人可以通过多休息和多喝水来减轻。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病人,如果发现及时,及时送医,可以用补液来稀释,这样可以帮助清除受损的肌肉细胞,保护肾脏,减轻病情。症状最为严重的如造成肾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这些往往需要做血液透析才能进行治疗。 运动要适度,循序渐进。在锻炼前要做好准备,在锻炼的时候要适当的补充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运动是否过度可以这么判定,比如:在跑步过程中可以和别人聊天,没有感觉到心跳过度,就是锻炼适度;在运动中,当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疼痛时,应该减少运动的频率和幅度;对于初学者来说,进行有氧锻炼的时间最好是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