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发力方式有多厉害?
(1)据形意拳名家李仲轩老人口述(没错,我这里要引用的是徐皓峰的《逝去的武林》),形意拳中有句歌诀叫做,“消息全凭后脚蹬”,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用劲不用力”的发力方法。我们都知道,蹬后脚同时拧腰送肩,打出右直拳,这是非常科学的发力方法。其要点在于,后脚一蹬,大腿肌肉的力气,利用人体的合理构造,借助关节的层层加持,传递到拳头上。这是力学,但是,并不能确切说清楚武术。(2)还是很抽象,那我再根据我和师父的日常训练,现身说法一下(八极拳内外兼修,在拳理上和形意亦有相通之处)。我以前练习MMA的时候,右直拳的力量也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当我跟师父演练八极拳时,却总是觉得不及师父的一个“怀抱婴儿肘顶山”的那种力量的恐怖。我仔细体会之后,意识到:虽然我训练boxing时候,右直拳发力也很科学也很整;但是,修炼八极拳时,讲究从气息微毫到整个身体的贯通,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力更精准,于是在那一个瞬间那一个点上,爆发出的力量是完全超乎想象的。一个100斤的内家拳高手,可以轻松打出200斤的力量。但是一个老到的拳击手,自身如果体重不到位,出拳力量的上限就十分受影响了。(3)另外,内家拳之所以可贵,在于它的力量更加持久。这里的持久指的是年龄。我们都知道,很多武学高手到了50岁依然可以笑傲江湖,但是赛场上很难见到同样大年龄的拳击手。阿里、泰森退役之后,不但力量退化,甚至整个健康都一落千丈。个中差别,显而易见。(4)在纸上讨论武术,很多时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所有的功法,本质上很难笼统比较高低,而只有修习程度的高低。就本题中的讨论,如果非要拿我跟成名的拳击手比,那是在拿我的生命钻牛角尖!我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实是说,武功的高低优劣,往往只有到具体的场景之中切磋比对,方能知晓。当然,这种切磋不一定非要动手,也可以是高手之间的言行考究和观察,但是一定要具体,要落实。因此广义上谈中国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孰优孰劣,是没有意义的。
形意拳为什么不能实战
形意拳为什么不能实战。这个问题提的很犀利。
作为当年铁老虎的形意拳,曾经的辉煌变成历史,这是最大的遗憾。
而今莫说形意拳,包括太极拳,八卦掌等等传统武术有几个可以实战对抗的。
首先是现在快节奏时代,没人会长年累月再会吃过去那种大苦来成就自己的拳艺。
二,现代各种娱乐项目的出现,没有几个人能抵抗得住而不动心的一味只知练拳。
三,形意拳本身的失真,才是造就不能实战的最大根源。
最后一点或许是最重要的吧,其实没有不能实战的拳,只有不能实战的人,拳毕竟是以人为载体而体现的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