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1.从不齐全到齐全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在初生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齐备无缺的,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出现,逐渐齐全的。例如:儿童刚出生就会想象吗?而是达到一定的阶段才会想象。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和暧昧到分化和明确。如情绪婴儿有时只会哭,有时还有高兴和和不高兴的情绪表现;而到了我们成人,我们就会有很多种情绪。在认知方面幼儿说花花,他可能想表达这是一朵花,或者是我想要一朵花,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说出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二)从具体到抽象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概括话。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程。儿童刚开始对事物是根据具体事物的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特征加以认识与判断的,后来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加以判断,即从感觉、知觉、表象再到思维的过程。例如;幼儿知道自己是爸爸的儿子,但是不理解长着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三)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儿童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的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长。幼儿在饿了和渴了的情况会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可以自己主动调节。(四)从零乱到成体系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例如:零乱可以指你是你、我是我,中间没有联系。不稳定就是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我们在识记的过程中可以总结一个记忆口诀帮助大家记忆——简具被零简:从简单到复杂 具:从具体到抽象 被:从被动到主动 零:从零乱到成体系以上就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家长要重点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注意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下面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 拥有健康心理是我们培育儿童的终极目标,同时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又多种多样,把控好多种因素对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是科学引导孩子建立健康心理的法宝。而在儿童健康心理的培育中,这7大因素不可忽视。 1、遗传因素。人脑、生理神经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我们人类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个遗传因素在实际生活中,为我们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但这个却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2、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孩子有了认知能力,对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了一定的自取能力,尤其是社会文化主流思想的熏陶,更是严重影响到孩子心理的成长。 3、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如同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一样,社会经济环境也在客观地影响着儿童心理的成长。 4、自然环境因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不单单指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包含一定区域中人们的心理养成。 5、学校文化环境因素。脱离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是对儿童心理成长影响最直接最有力的。这也无怪乎家长为什么竭力为孩子选择学校。 6、家庭文化环境因素。家庭文化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不言而喻,经济结构、父母教养态度及价值取向、亲子关系等都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创建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成长。 7、主体因素。这个主体因素主要指儿童的自发性,在成长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改变心理成长路线的自我性。 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不一定发展的很好,但是,一个没有健康心理的儿童一定不会发展的很好。为引导孩子能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我们在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前提下,更需要客观的分析、全面的衡量、积极的引导,综合各种影响因素,为儿童创设最适宜的心理成长环境。 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2 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 2、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自然结构、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等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传统文化跟现实文化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包括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校风、教师、同伴交往等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换句话说,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再到老年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年龄特征 1、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永恒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中既留下了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3、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也就是说应以经常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这个阶段中个别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作为年龄特征。 稳定性表现为: (l)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形成这种稳定性的原因是: ①社会教育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②儿童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循序性,一般条件下,大多数儿童所花费的时间差不多相等; ③生理发展有相对稳定的程序。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教材的安排、教法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水平和年龄特点。由于年龄特征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因而要注意做好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工作;由于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教学工作在注意共同性的同时要照顾好个别差异。 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3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即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先天、后天的因素相互作用,塑造出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生物性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一个有染色体畸形或基因缺陷的精子或卵子,在其结合受精时就注定了孩子未来的不幸。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就会导致各种先天畸形和遗传疾病。其中,如大脑发育不全、先天愚型、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都会导致明显的精神残缺和心理障碍。 (2)胎儿发育:在整个胎儿发育期间,母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也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特别在受孕的头3个月,孕妇若受到流感、风疹、肝炎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胚胎染色体畸变,或胎盘血循障碍,供氧不足,从而影响胎儿发育。不当用药,或接触农药、吸毒,以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化学、物理因素也有影响。 此外,孕期的营养、情绪状态、工作生活安排是否适度,围产期的种种问题,都可使胎儿受到伤害,出生后即成为一个有问题的新生儿。 (3)幼年环境:幼年期的疾病,不当用药、环境污染因素、头部受伤、喂养不当等均可产生不良的影响。 (4)早期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而童稚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尤为重要。 一、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主要家庭因素 1、父母对子女教育不一致,还有家里老人的溺爱; 2、父母关系紧张、敌对,经常争吵; 3、父母,尤其是母亲与小孩长期分离; 4、父亲在家里的权威没有形成; 5、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批评、责罚为主,鼓励、赞扬和理解不够; 6、父母不良的言行起了示范作用。 有的因素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明显而深远,如童年早期与母亲的分离;有的因素在我们国内家庭比较普遍存在,如父母教育不一致;有的因素很难彻底消除,即使我们心理工作者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只是尽努力去减少,但不可能完全没有。 母爱是伟大的,父爱也同样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在于父母是“用心”去爱自己的小孩。 1、社会经济状况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小儿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儿童就象成人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儿童的行为问题。 2、父母状况 父母的不幸童年。父母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母亲妊娠时的心理压力及分娩时的情况等,均可影响儿童行为的发育、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较多地存在着孕前、妊娠中的病理现象和异常分娩等因素。父母的性格、智力和教育水平对小儿的行为发育也有影响。 3、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父母对子女的过分队爱、过分担心和过分保护、偏爱、歧视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等均对儿童行为右影响。 4、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个崇拜者,儿童经常模仿父母一言一行,所以父母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子女。家庭气氛、父母分居、争吵等对儿童有深刻影响,孩子容易受父母公开争吵的干扰,特别当这种争吵与已有关时。其他诸如嗜酒、吸烟、对人对事的态度等无不对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5、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冲突 每个正常的家庭都有矛盾发生,但如矛盾太大则会引起父母的担忧以及孩子的不安全感。在家中造成矛盾的原因很多,如小儿的令人讨厌的一些表现、家务、电视节目、衣服、朋友、学习……。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 一旦冲突发生,父母的责备、惩罚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会产生敌意行为。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性格部分来自遗传,部分来自父母的教养。孩子表现不好、发脾气,父母应首先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免矛盾恶化。 6、家庭破裂 由于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常引发出许多行为问题。与儿童行为有关的因素有:离婚的原因,与跟随一方(父或母)的关系,新同胞的出生,社会经济压力,母(或父)亲的情绪,离异双方仍继续对立谩骂等。 (二)集体环境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如同家庭一样,教师即父母,同伙即兄妹。恰当的教育内容,得体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儿的身心发育。在一个和谐、友爱、团结、快乐、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可使小儿的情绪行为得到良好的发育。 (三)儿童自身的生理环境 1、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 这对小儿行为有很大影响。在这些疾患中,有些可使小儿产生不适、疼痛,有些影响或限制了儿童的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有些则使小儿恐惧和焦虑,有些则使小儿感到羞辱、孤立、窘迫、自卑相困惑。以上种种变化常可改变家长、老师和伙伴们对孩子行为的态度,而后者反过来又会引起儿童自身行为的改变。疾病对儿童情绪、行为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抑郁。男孩以社会退缩为多,女孩以攻击行为较多。 2、成熟度与智能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程度 是小儿行为发育的最主要因素。神经系统的成熟与智能有关,在某一年龄的小儿应有相应的智能发育水平。对于智能发育较迟者,如期望过高,则往往会产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智力相对较高者,常会对学校产生厌倦情绪、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等。 3、儿童气质。 4、生化和内分泌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人的情绪行为变化都有生比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神经介质(如单胺类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和内分泌。不少注意缺损和多动症患儿可通过阻断单胺氧化酶提高单胺水平改善症状,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多动症也有治疗作用。 在焦虑症患者,血浆皮质类固醇含量上升,从而反馈地使生物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更新率加速,其中特别是;羟色胺机能的活动过盛可能与焦虑症的发生有关。目前认为,神经性厌食可能与间脑-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有关。 另外,内啡肽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现今资料说明,内啡肽对精神运动的作用与脑内生物胺的功能密切相关,并通过多巴胺影响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但总的说来,对内啡肽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养因素: 对儿童教养的方法,传统上分为“权威”法和“顺应”法二种,前者主要是采用过多的指示、命令、威胁和惩罚,而后者多用请求的口吻征求孩子的意见,情况改变后向孩子解释原因,在许可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意见。“权威”法可能引起小儿发脾气,不听从管教,仇视同伴,为所欲为,固执,缺乏自信心等;“顺应”法则较少发生以上情况。 “权威”性教育方法,不论是父母中哪一方采用,部将导致他们同孩子之间消极对抗关系的发生,从而影响儿童行为的正常发育。但也有人发现,“顺应”性教育方法可使儿童的攻击行为增多,其根据是,多采用“顺应”法的西方儿童的攻击行为远多于多采用“权威”法的东方儿童。因此,有人提出,目前尚无一种教育方法是完美无缺的,二者适当兼用可能更好。 教育儿童时,一定要从儿童的实际水平出发。要求超过了孩子的发展水平或者当孩子的发展水平已可允许学习某些技能而父母却错过机会未予施教、这都是不合适的。 在独生子女的教养中,容易发生溺爱现象,但父母却常常不承认这一点。溺爱的最好证据是,当父母禁止该子做某种事情时,孩子常以哭闹、发脾气等手段威胁父母。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儿童的气质特征气质因素: 作为一种内在的体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行为发展的倾向,也就是说,气质特性对行为表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气质自生后就已明显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特征,明了这种巨大的差异性是理解行为问题的基础,因为行为差异是引起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证实,难育型(D),启动缓慢型(S)和中间近难育型三个气质类型易出现行为问题,其中尤以难育型儿童为甚。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可招至行为问题,但并非注定一定要发生。儿童的行为表现是其自身的气质特征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二者是否协调,如果二者协调,则对儿童行为发育有利;不协调则会障碍其行为的发育,从而引发出行为问题。 育儿者(多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关系直接受儿童气质的影响,这种关系是否协调,决定了儿童行为发展的方向。如对一个具有生活机能无节律、适应能力差、情绪消极、反应强度高等气质特性的儿童采用“顺应”性教育方法,则小儿可逐渐适应环境,行为问题或可避免,如果采用“权威”法,将会招至儿童与父母之间情绪的对立,其结果将会引起一系列的行为问题。 因此。育儿者与儿童之间建立稳定、和谐的亲密关系对儿童行为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孩子儿童心理发生变化的时候家长们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提前干预不良的心理特征,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1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在持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儿童心理变化在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心一定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等数速率直线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心理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童11岁至12岁,男童13岁至14岁)快速增长,青春期前后却发展缓慢。 3、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愚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外向;有的擅于文字表述、有的擅于动手操作。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2 儿童心理期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二是自我意识的发展。 1、认知能力的发展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都是属于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导致他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两岁左右儿童是表象出现的时期。 认知能力的主要表现: 是指人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一岁左右的孩子虽离开妈妈时会哭,但容易哄,因他过一会就忘了妈妈,因此两岁的孩子爱哭,可能因为孩子的表象和回忆发展了,不能笼统地指责孩子不好哄、任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两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使自己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要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意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特别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两岁孩子只是处在萌芽阶段。其出现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我”。 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 A、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出现了自我行动的意愿。其独立行动的意愿表现为坚持自己的主意,不听从父母的要求和意见。会出现独立行动的需要,常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拿”等。 B、开始知道自我的力量。会用语言指使别人。 C、能说出自我的行为,有时也能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为。 D、出现占有意识。两三岁的孩子开始能够意识到哪些是自己的。此外,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也会出现新的情感萌芽,如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同情心等。 两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上一个比较大的转折阶段,他既遗留着两岁以前的某些心理特点的痕迹,又开始出现新的心理特点的萌芽,新旧交替在孩子身上就面临矛盾。父母不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教育,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后果是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执拗、任性等不良性格。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3 幼儿的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认知、语言、情绪情感、个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一)动作的发展 动作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个体进行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有人说:“动作是个体早期的外显智力。”也有人说:“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在婴儿时期,由于个体言语能力极为有限,其发育、发展水平更多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动作的发展状况常被用作评价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指标。例如,若新生儿期无惊跳反射,就说明有脑损伤,而9个月以后如若仍未出现惊跳反射,则说明大脑有慢性病变的特征。 幼儿动作的发育,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大致表现如下。 1、头尾定律 动作发展由头部先开始,然后到躯干,最后到达脚部。在胚胎期,发展的重点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在头部,到了胎儿期才渐渐发展到向躯体及四肢。出生以后的婴儿,如将其俯卧,他先会抬头,然后会翻身、会坐、会爬、会站、到了一岁左右才学会走路。这些都说明幼儿动作的发展是遵循头尾定律的。 2、近远定律 动作发展是由躯干开始,然后向四肢发展。在胎儿前期,头部及躯干已发展时,四肢尚处在胚芽状态;出生后,婴儿先会翻滚、会坐,然后才会站及走路,至于手部的粗细动作,甚至于到婴儿期才逐渐开始发展,这些又说明幼儿动作的发展也是遵循近远定律的。 婴幼儿动作发展除遵循以上两个定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由整体到特殊的`发展”,即全身的、笼统的动作发展在先;局部的、小肌肉的活动发展在后。动作的发展是分化与统整的过程,换句话说,局部的活动是由全体分化出来的,然后再重新组织,构成一个新型的或较精细的动作。 幼儿动作的发育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脑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发育和成熟,又影响着幼儿的认知、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因而.在幼儿早期,动作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幼儿心理的发展水平。 幼儿动作的发展虽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却遵循着共同的顺序和大体一致的时间表,如我国民间有“三翻六坐八爬”的说法。如果幼儿有动作发展迟缓和异常的现象,就要引起注意。要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排查,以便对症治疗及训练。 (二)认知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是幼儿对环境的反应。例如,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在得到一个物体时,他先会注视一会儿,接着会把它放到嘴巴里舔一舔,也可能会抓起来敲一敲或摇一摇,以此来了解物体的属性;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当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还会准确地将头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6~9个月大的婴儿会知道寻找被藏匿起来的玩具,他们还开始了解可以用“哭”当成呼唤妈妈的方式,他们了解到:即使一个人不在视线范围,这个人仍然存在,他的哭声可以把人叫回自己身边来……而这些发展都是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开始的。 3岁以前的幼儿,已具备了各种感觉,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触摸觉起重要作用;而3岁以后,触摸觉在认识客观事物中的地位逐渐让位于视觉、听觉。 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记忆的能力,但要到2岁以后才开始运用符号,掌握语言,能利用记忆储存。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记忆的持久性在3岁以后有一定发展,但记忆的精确性比较差,表现为往往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遗忘了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3岁以前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动作和实物,其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3岁以后,幼儿的思维已开始逐渐地摆脱动作的束缚,在动作之前就开始在头脑中进行思考,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但是,学龄前幼儿的思维还不能离开实物和实物的表象,对事物的概括往往是非本质的。 3岁以前的幼儿已有了初步的想象,但是内容较为贫乏,属再造想象,有意性很差;3岁以后,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想象有了较快的发展,虽然无意想象仍占主要地位,但是有意想象也有初步发展;虽然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但是创造想象也开始发展。 幼儿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先天素质有关,也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掌握知识技能有密切的关系,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对幼儿认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其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 (三)语言的发展 幼儿的语言发展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语言作为一种交际沟通的工具,可能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能帮助他们理解成人的意图,并通过成人的语言调节自己的行动;二是因为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使幼儿直接地认识事物。而且还能使其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如幼儿已知柠檬是酸的,下次再看见柠檬时,只要告诉他“柠檬很酸”,可以不尝味道就能体会了;不仅可以把感性知识用词记载下来,储存在脑中,构成知识,而且还是思维过程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进行抽象的思维,在由直接感知、表象进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等抽象思维的过程中,语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由于幼儿认识范围的扩大,认识内容的加深,也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语言发展的过程,往往也是认识丰富和深化的过程。这就说明了语言与认识的密切联系以及互相制约的关系,只有很好地掌握语言,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全世界幼儿在大致相同的年龄表现出相似的语言能力:他们都在4~6个月的时候牙牙学语,在12~13个月的时候,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在第二年末的时候开始组合单词,在四五岁的时候知道几千个单词的意义,并构造出一系列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且不管世界各地的语言结构有怎样的文化差异,幼儿都在大致相同的年龄其语言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幼儿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正确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经具备,三四岁时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以后再发别的音,就容易有口音,一个人在婴幼儿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后进行补偿教育就困难多了。婴幼儿在掌握词汇方面,由3岁的800~1000个词,发展到6岁的3000~4000个词。在掌握语法方面,由掌握简单陈述句的语法形式,发展到掌握多种句式(并列句及主从复合句等)的语法形式。在正确教育下,幼儿入学前就能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情感等。如果婴幼儿在发展语言的关键期没有条件学习口语,以后就不能真正学会说话。众所周知,7岁的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开始学习说话,经过几年的训练,只记住四五个单词。这个实例说明,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如错过了时机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学前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成果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若符合需要,就产生愉快的体验;反之,则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幼儿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新生儿除了恬静的状态外,所谓情绪,只不过是一种激动的状态而已,此期的情绪是未分化的、笼统的、无特别形式可辨的。谢尔曼曾用四种不同的刺激情境(针刺、过时不喂奶、束缚其手脚的运动、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来引起新生儿的情绪反应,结果一律是大哭。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情绪自原始的基本状态经过不断的分化后,会产生多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情绪。 幼儿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逐渐增多,引起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也逐渐增加。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呈现日益丰富和不断深刻的趋势。 幼儿由于年龄小,抑制过程较弱,因而情绪不稳定,缺乏控制的能力,常表现得过分强烈,且比较外露;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日趋加强,情绪的冲动性减少,稳定性增加。情绪情感从外露转变为内隐。幼儿的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 幼儿情绪的发展对其早期的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婴儿的情绪表现具有影响照看者行为的交流功能,如早期出现的微笑或者好奇的表情,使照看者明白他愿意并渴求与其建立社会关系;婴儿的愤怒则表示照看者正在做的事情让他不高兴,可见,婴儿的情绪表达促进了婴儿和他们的照看者的相互了解。 另外,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对其个性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的压抑或者不适当的表达,都会使幼儿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影响身心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各种疾病。 (五)个性的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一个人比较经常、稳定、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体的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幼儿在2岁前,各种心理过程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不可能组成有机的心理活动系统,因而不可能形成个性。到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即各种心理特征有了某种倾向性的表现,但还未形成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3~6岁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明显地出现个性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个性的各种成分,特别是自我意识和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独特的个性雏形。每个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独有的方式去反映,表现出自己独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幼儿在学前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其个性的核心成分,所形成的个性虽然只具雏形,还未定型,但对幼儿一生健康个性的形成,特别是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而言,幼儿个性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的不断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但由于幼儿个性还未定型,故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个性发展受到损害,发生人格的偏离。所以,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心理环境,从小注重对幼儿个性的培养,是保证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前提。 幼儿心理的发展同其身体的生长发育相似,也存在共同的发育模式,发育总趋势一致,但同时个体间又存在较大差异。 个体间心理发展总趋势一致,表现为幼儿心理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心理发育的阶段性体现了每一阶段的本质特征。心理发育的连续性,体现了阶段之间不是台阶式的突然中断和全新开始,即后一阶段的发展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可以有前一阶段的特征,同时又孕育了下一阶段的特征。 个体间心理发展总趋势一致还表现在幼儿心理机能的发展是按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的。具体地说,心理发展遵循了如下的顺序:感知一运动一情绪一动机一社会能力一抽象思维。在发展过程中,尽管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正常情况下,发展的顺序不变。 幼儿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成熟类型和性别等方面。如果某一幼儿与正常幼儿在某方面发展差异过大,那么,即可能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障碍或者异常。
儿童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最普遍,最明显的便是忧郁症,针对少年儿童和青年而言,学习是唯一的每日任务,可是因为有一些小孩成绩不太好,一直跟不上,因而精力不集中,导致成绩下降。而见到其他小孩,尤其是一些优秀生,成绩好,学习培训快,从而一比照,导致学习培训跟不上的学员更为消极,没法承担精神压力。因而导致一些学员自甘堕落,乃至消沉悲观厌世。有一些小孩不爱说话,不当和人言谈举止,当她们刚迈入学校大门,迈进新领域,没法与他人开展有效的沟通。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住校生,在集体宿舍遭遇着与他人开展彼此融洽,融入生活方式等领域的问题。此外,再加上测试的经常,学业的压力,导致她们不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常常处在焦虑的心态,因而造成的焦虑抑郁症。家长该关注孩子心理问题的方法:对孩子的评论要以激励为主导。许多家长在孩子表现好的情况下随便夸几句就过去,在孩子表现不太好的情况下,则会大骂孩子,对孩子说一些不太好的语句。家长不应该只了解责怪孩子,反而是要协助孩子寻找表现不太好的缘故,随后对症治疗,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给与大量的在意和正确引导。因而,应对孩子的错误和不成功,家长要建立准确的教育观,采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那样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备较大的危害。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在充满爱和温馨的家庭里日常生活,那样的孩子他会觉得尤其有归属感,做一切事情都是会满怀信心,十分开朗。因此家长在孩子眼前不必透露出自身工作中的不如意及其和亲人的分歧。由于家长的这种事情跟孩子并没多少的关联,可是孩子会认为自身犯了错误,使自己沉浸在惊惧和愧疚当中。因而,构建一个充斥着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特别大的功效。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rlGOWHGWBYTvCjZoanb3A?pwd=ngy5 提取码: ngy5
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
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
这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论,和精神分析的创建者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期的理论。
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来自于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俄狄浦斯王》,这是一个著名的儿子谋杀父亲,迎娶母亲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
心理学家马勒论述的,是三岁前的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而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讲的是三岁之后的孩子,这个时候父亲也深入参与到母子关系中,构成了复杂的三元关系。
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
马勒认为,三岁前孩子的心理发展分三个阶段:
一、正常自闭期
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
只有这个阶段的自闭是正常的,以后的自闭是病态的。
这个阶段,婴儿肉体上虽然已经出生,但心理上,好像仍然活在一个封闭的蛋壳内,表现得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
但是,这个阶段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因为孩子表现得貌似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就忽略对他的照顾。相反,需要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让婴儿可以从这个心理蛋壳内破壳而出,从自闭走向开放。
二、正常共生期
1个月到6个月左右
和第一阶段一样,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才是正常的,此后的共生是病态共生。
例如常有妈妈说,我们家孩子十几岁了,但我们好得像是一个人,他什么都告诉我,对我完全没有秘密。这其实就是病态共生。对此,国内知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说,孩子没有秘密,就会长不大,没法走向独立。
父母与孩子的病态共生,一般都是父母想和孩子共生在一起,并且大多是父母的意志侵占孩子的生命。对孩子来讲,这是没有必要的。
可六个月前的婴儿期不同,对小婴儿来说,一方面,他们处于全能自恋中,觉得自己是神;另一方面,他们极度虚弱无助,吃喝拉撒睡玩等基本需求,都有待妈妈照顾,所以是必须和妈妈共生在一起,这是一种真实需求,所以叫正常共生。
这个阶段中,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和妈妈构成了一个共同体,身体和心理都是连在一起的,这被称为母婴共同体。
三、分离与个体化期
6个月到36个月左右
分离,是指身体上的独立;个体化,是指心理上的独立。
在孩子实现了独立之后,他的个体化自我也就随之形成了。这个阶段中,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最终能基本独立完成吃喝拉撒睡玩,同时也与妈妈分离,母婴共同体最终瓦解。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比如当孩子学会了爬、翻身、坐等动作,孩子的自恋会爆发出来,他想立即靠自己完成各种探索。但遇到挫败后,会再次陷入到虚弱无助中,对妈妈又产生依赖。随着能力增长,自恋又会爆发,不断在独立和依赖之间徘徊。马勒把这个过程总结成了四个亚阶段,分别是分化与躯体意象、实践、和解和情感客体稳定与个体化。
1.分化与躯体意象
大约4/5 —10个月
婴儿开始把身体从母亲身上挣脱下来,开始有独立诉求,越来越体验到与母亲的分离,但没能力走远,只能在母亲脚边玩;婴儿会开始检查,什么是属于母亲的,什么是不属于母亲的。
2.实践
大约10—15/16个月
显著特征是婴儿开始进行四肢爬行的运动,运动知觉等机能发展,学会走路,这增加了离开母亲的冒险,练习承受分离焦虑,逐步形成独立个体;同时他仍然寻求母亲的存在,并不时加以确认,寻求“情感充电”;这个时期自恋达到顶峰。
3.和解
大约15/16—24个月
这一阶段的幼儿全能感再次受挫,有着独立和依赖的矛盾:想要分离又害怕失去;更能包容分离焦虑,同时付出的代价是承受很多孤独、脆弱和依赖;这一阶段幼儿情绪种类扩展,语言能力提高,客体与规则开始内化。
4.情感客体稳定与个体化
24—36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逐步明确自己是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对母亲的稳定的内在表象,能维持对母亲及其他一切的稳定形象,可以将母亲内化,当母亲不在眼前的时候,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内在母亲的视觉;这个阶段也表明儿童综合的认知功能逐渐清晰起来。
在良好养育下,孩子到了三岁时,个体化自我就会形成。同时,与孩子保持基本稳定关系并且又提供了良好养育的妈妈,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
这是标志性的时刻,个体化自我的形成,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我”,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妈妈,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你”。
人的心灵发展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我的理解中,就像是要将外在的东西不断内化一样。当内化完成,人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就会降低很多。
例如,当个体化没完成前,就会对“我”的意志有一种偏执的坚持,但一旦有了“内在的我”,“我”在内部心灵中得以存在了,就对“我”在一个外部事物上是否存在,变得不是那么执着了。
再比如,在重要关系中,有人能容忍关系的分离,这是因为他们心中住着一个内在的爱的人,有人难以容忍关系的分离,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住着“内在的你”,所以需要一个“外在的你”在身边。
弗洛伊德的理论
个体化自我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极为关键。有了这两者,孩子才能进入到俄狄浦斯期。这一时期的理论来自弗洛伊德,在我们的课程中,对于孩子三岁之后的成长阶段,会用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补充。
俄狄浦斯期是三岁到六岁左右,也被称为恋父恋母期。对男孩来讲,是与父亲“竞争”母亲的爱,对女孩来讲,是与母亲“竞争”父亲的爱。
可同时,这种竞争又不能太敌对,而且竞争也不能彻底实现。俄狄浦斯期的顺利过渡,需要孩子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男孩认同父亲,女孩认同母亲,把目标变成“找一个像母亲或者父亲这样的异性恋人”。
个体化自我,是孩子能展开竞争的基础。如果没有结实的自我,男孩与父亲竞争,女孩与母亲竞争,这太难了。
孩子需要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这种认同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心中住着一个爱的人”。
在俄狄浦斯期初步品尝了竞争与合作后,一个孩子就可以进入到社会中,在家庭以外,去学习更有张力的竞争与合作,并最终构建自己的生活。
我个人作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提出了我自己更形象化的理解。我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诞生与发展,可以分五个阶段:
自恋之壳
母爱怀抱
家庭港湾
社会熔炉
无限世界
孩子的生命力,需要不断在更大的空间里伸展。
先是要刺破孤独的自恋之壳,进入到母爱怀抱,这是最原始的关系;接着要刺破母爱怀抱,进入到父亲母亲一起构建的家庭港湾;再接着,要离开家庭港湾,进入到所在文化的社会熔炉;最终也要刺破社会熔炉,进入到世界乃至无限的宇宙中。
这五个阶段,也将是我后面40讲课程的总体逻辑,我会一步一步带你走过这整个历程,带你学习每一个阶段背后的心理学知识。
这五个阶段还可以有一个更形象化的理解,我想请你来想象一只鹰蛋,最初是在自恋的壳中,当母爱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它就会自然发育,破壳而出。
刚破壳而出的雏鹰,嘴还不够尖,利爪也未长出,羽翼也只是有雏形,总之它的攻击能力还没有形成。这时,它要在母爱怀抱中继续发育。这个阶段,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没有攻击力的小鸡。
等攻击能力初步形成后,它变成了真正的小鹰,需要进入更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去试炼它的竞争力。
三岁前的孩子,就像是“小鸡”,但三岁后,具有个体化自我的孩子,就像是“小鹰”,这时要破掉的壳,是母爱怀抱。然后进入到家庭港湾,在这个由父母构成的复杂关系中,去初步磨练它的攻击力。再然后,要进入社会熔炉。最后,进入到无限世界中去翱翔。
这个形象化的画面,就是我在这门课程中为你总结的,可以称为是自我诞生与发展的“蛋-鸡-鹰”模型。
*
基本的满足和必须的边界
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对核心矛盾,那就是基本的满足和必须的边界。
基本的满足很容易理解,一个孩子必须得到基本的满足,这样才会体验到“我的需求是好的”,最终简化为“我是好的”,这是内聚性自我的向心力的由来。同时,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边界,并让孩子也逐渐学习看到,父母也是有边界的。
孵化是一个重要隐喻。父母必须看到,孩子有一个自恋之壳,这个边界必须尊重,不能贸然强行破壳。
所以说,边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对边界的尊重,是我们极度缺乏的东西。在这门课程中,我也会和你深入探讨边界意识,可以说“打造你的边界意识”是这门课的另一个隐含标题。
边界意识很重要,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共识。它既是个体化自我产生的一个条件,也会因为个体化自我的发展得到进一步促进。
如果说,个体化自我的发展,是对“我”的尊重,那么你也会看到,这一点实现的同时,也会增加一个人对“你”的尊重。这两者是相互成就的,而不是互为对立。
但是,当边界意识和个体化自我的发展受到阻碍时,你会看到非常熟悉的东西,糊涂哲学与浆糊逻辑,我将它们概括为混沌共生,会在接下来的第一模块课程中详细讲解。
上一讲,我讲了孵化的隐喻,强调让孩子的各种生命力都自然发生,从内部破壳。现在这一讲我想讲讲,如果从外部破壳会发生什么。
习得性无助
给你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我看过一个母亲和婴儿互动的视频,视频里,一位表情僵硬的妈妈,站在床边,给躺在床上的孩子读古典经书。关键是,那只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
他当然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但是他能感受到妈妈的语气和情感,他并没有被妈妈吸引住。所以,视频中的婴儿几次把头扭过去,我觉得这就是他在用婴儿微弱的方式表达抗拒。可每次,妈妈都会用双手,把他的头再摆正,然后接着读经书。
几次下去后,这个婴儿不反抗了,他的脸正对着妈妈的脸,接受灌输。
这就是一种从外部破壳的表现,妈妈破坏了婴儿的蛋壳。婴儿不反抗,是因为反抗没有意义,他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他对妈妈的抗拒,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他只好接受。但是,他的眼神变得空洞,神情变得和妈妈一样僵硬。
这个婴儿的边界没有被尊重,他不能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抗拒,他就用神情来表达。原本围裹在他身体外的蛋壳被破坏了,而他进一步退守,用自己的神情和内心,来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保护壳。只是这个壳,比他本来的壳,变得更小、更脆弱了。
强控制型的养育者,的确会不断压缩孩子的壳,导致孩子的内在空间会越来越小。特别是婴儿,他们的确非常虚弱,任何一个大人都可以征服他们,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意志,而接受大人的意志。
我在得到上的另外一门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有一节课叫《输在起跑线上》,里面提到了家庭和幼儿园在养育孩子时,容易对孩子有各种逼迫。而且研究发现,当孩子被逼迫得少时,就会更外向,当被逼迫得多时,孩子就会变得更内向。严重的话,这种内向,就可以视为自闭的一种表现。
读《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者费尔德曼,他最终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本书,带您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
成长之旅我们一般怎么理解呢?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生理发展过程主要是强调脑、神经系统、肌肉、感知能力,以及食物、水和睡眠的需求对行为的影响;
第二部分指认知发展。强调智力,包括学习记忆、语言发育、问题解决和我们本身提到的智商;
第三部分是人格及社会性发展。强调不同个体的持久特质,以及与他人互动,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年龄跨度。
先说到婴儿期,婴儿期实际指的是零到三岁。我们现在很多的妈妈,很多新手妈妈刚有了宝宝,是一种诚恐诚惶养孩子,特别紧张,如果遇到一点点问题都如此,家长总是用紧张心态对待孩子的话,那么孩子从小的神经系统发育,从而导致精神状况就会出问题。因为家长总是用一个理由跟我讲,我是新手父母,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们的孩子,允许你因为新手父母,而出现这样紧张的家庭气氛,然后导致损伤,他们会原谅你吗?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知识。
01 生理发展
说到运动的发展,现在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家庭,对孩子运动是有相当大的限制。例如,从小来说,孩子不能够趴着,趴着怕压迫心、压迫肺;到孩子学会站的时候,怕孩子摔着大脑,所以控制孩子站,或者特别限制孩子站;会走路了以后,又怕孩子跌倒,只能在某些环境玩。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在0~3岁逐渐演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运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整体大运动落后,协调能力落后。
第二个问题,精细运动落后。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岁多的孩子就有攻击行为。比如说,见到了人,“啪”就打一下,或把小朋友推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很震惊说:“你怎么学会打人了、推人了,你这孩子不礼貌。”实际我们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去说孩子,而是应该静下心来想想,他为什么拿这种方式跟别的小朋友交流?
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喜欢孩子,一来了以后想摸一下孩子头,摸下孩子头的时候,其实我们干扰动作很大,但摸头这一刹那我们控制得很好,所以孩子被摸得比较舒服。
但是他看到大人的做法是这么过来摸的,他以后想摸别的孩子也这样去做。可是他的精细动作控制不好,就打到了别人。有的时候我们见孩子搂孩子,他也想搂,结果没搂好,就把孩子推倒了。所以,在小的时候,我们对待所谓的攻击行为,就要跟他去讲:“你是不是喜欢小朋友,想摸小朋友对吗?那应该这么摸,拿手轻轻摸。是不是想抱小朋友?应该拿手这么搂。”
所以,大人在平常生活中就要用这种方式跟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学会这种技能。暴力的攻击行为在最初始,是被我们大人给定义成了暴力。然后反复地纠正孩子,使他这个行为强化了、记住了。甚至当他出现这个动作的时候,家长的情绪是很负向的,他以后出现负向情绪的时候,他反过来就会想起这个动作。
到了三到六岁学龄前期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存在暴力行为,那么他想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可能更多的是语言交流跟不上,或者是他不能用行为,跟小朋友成为一个友谊的小圈子。那么,他为了获取这个东西,或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只好用一种粗暴的形式。
那我们家长是不是要分析他,是不是语言交流的问题,你是不是社交没做好,你是不是跟小朋友友谊关系没建立好?其实分析以后,他才能够知道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样和平解决。
所以,千万千万不要把暴力攻击认为是孩子学坏了的一种标识,越是有这种思想,越跟孩子强调,孩子越会记住,越记住了,他就越会在他负向情绪的时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