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相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 (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5) 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合适的力的单位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从比例式变为等式. 3、进一步讨论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公式中的 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力;公式中的 和 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教法建议 1、要确保做好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2、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重新认识出中所给公式 .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研究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保证: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介绍数据处理方法(替代法):根据公式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产生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以上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本节书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也可利用气垫导轨和计算机,变为定量实验.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小车质量 相同时,小车产生的加速度 与作用在小车上的力 成正比,即 ,且 方向与 方向相同.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小车产生的加速度 与小车的质量 成正比,即 .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1、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即 ,或 . 2、力的单位的规定:若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则公式中的 =1.(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达式为: .或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公式中的 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举例: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合外力是物体 所受4个力的合力,即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在桌面上推粉笔盒) (2)矢量性:公式中的 和 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由此在处理问题时,由合外力的方向可以确定加速度方向;反之,由加速度方向可以找到合外力的方向. (3)瞬时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静止物体启动时,速度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物体具有加速度. 汽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由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当刹车时,牵引力突然消失,则汽车此时的加速度仅由摩擦力提供.可以看出前后两种情况合外力方向相反,对应车的加速度方向也相反. (4)力和运动关系小结: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以上小结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同时可以让学生考虑是否还有其它情况,应满足什么条件. 探究活动 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组织:2-3人小组 方式:开放实验室,学生实验. 评价: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篇二: 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2)理解公式F=ma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能初步运用F=ma解题【学习重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思路的建立【自学导航】(认真预习,就意味着你走上了一条成功的学习之路)一、物体加速度a跟力F、质量m是什么关系? 阅读、领会教材74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选取比例系数k=1后,就有了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选取比例系数k=1后,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微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极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A、公式F=ma中的F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B、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一定有加速度C、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力的方向一致D、当外力消失时,加速度一定同时消失3.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B.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D.在国际单位制中,k等于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微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 质量为2kg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则所受合外力大小为多大?若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为8N,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大?质量为6×103kg的车,在水平力F=3×104N的牵引下,沿水平地面前进,如果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求车获得的加速度是多少?(g取10m/s2)质量为2kg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若有大小均为10N的两个外力同时作用于它,一个力水平向东,另一个力水平向南,求它的加速度.用细绳拉着物体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拉力F=140N时,物体向上的加速度是4m/s2,g取10m/s2,求物体的质量多大? 物体的质量为m,在空气中运动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求物体在空气中竖直上升和竖直下降的加速度?并比较大小?例4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的加速度为多大?变式训练 质量为2kg的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体用一向右与水平方向成37°、大小为10N的斜向上拉力F,使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g取10m/s2.)课堂效果检测:(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1、下列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变形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由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在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所受的合外力和它的加速度而求得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必为零B.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一致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3、水平路面上质量10kg(含人)的人力三轮车,在00N水平人力的作用下做加速度为1.5m/s2的匀加速运动。 质量m1=10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1=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拉力F多大?若将拉力F作用在另一物体上,物体能以a2=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该物体的质量m2应为多大?(g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5一只装有工件的木箱,质量m=40kg.木箱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现用200N的斜向右下方的力F推木箱,推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θ=30°角,如4—3—12所示.求木箱的加速度大小.(g取9.8m/s2)1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
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一 【教材分析】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 SHAPE MERGEFORMAT 到 SHAPE MERGEFORMAT ,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 性目标。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 总结 出牛顿第二定律。 2.认识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 教育 ,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2.理解k=1时,F=ma。 【 教学方法 】 1.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2.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用具】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小车(两个)、钩码(50g若干)、细线若干、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了吗?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下面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a-F和 EMBED Equation.DSMT4 图象。 教师同时用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演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对同学们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分析总结,同学们能不能简单的概括一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那我们都学习过,加速度是矢量,那么在牛顿第二定律里加速度方向如何? 那么我们完整的牛顿第二定律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大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 EMBED Equation.DSMT4 则 或者 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如果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 表达式:F=k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 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 由F=kma 当k=1时,F=ma 取m=1kg a=1m/s2 则:F=ma=1kg×1m/s2 =1kg·m/s2 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1牛顿,所以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所以当m,a取国际单位时,K=1,牛顿第二定律就表述为: F=ma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为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是标量,力和加速度是矢量 同学起来回答: F=kma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2、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联系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等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问学生: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力还有物体质量 思考:力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似乎“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而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质量似乎是阻碍“加速度”的产生。 猜想:加速度可能与力、质量有关系。 结合实际: 小汽车:质量小,惯性小,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动力大,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难改变。 2、回忆课本所研究的内容 (1)、质量m一定,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当m一定时,a和F成正比, 即:a F SHAPE MERGEFORMAT (2)、力F一定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 SHAPE MERGEFORMAT 得出结论:当力F一定,加速度a和质量m成反比,即:a 。 3、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三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策略】 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 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 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1、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问题2、 赛车 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2个问题。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赛车比起一般的家用汽车质量上有什么不一样?这一设计是为什么? 同学间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容易联想到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所以加速度和物体质量、合外力有关。 【新课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 设问:力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它是如何规定的呢? 构建物理模型,提出关注的细节。 讲解:K是比例常数,那k应该是多少呢?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国际单位是1N=1kg.m/s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学生自己总结后作答,不完整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 通过上节探究的a与F、m关系,运用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尊重物理事实的精神 3、对该定律的特性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才会有进一步认识。 六大特性①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 因), = 2 GB3 ② 矢量性(a、F都是矢量,a的方向由F决定,力的分解和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 3 GB3 ③ 瞬时性(合外力消失,即a消失), = 4 GB3 ④ 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 = 5 GB3 ⑤ 独立性(物体的各个力都能产生独立的, = 6 GB3 ⑥ 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某一状态相对立)。 提问:牛顿第二定律有哪些特性? 在相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对表达式F=ma的六大性质结合形象例子进行探讨。 根据学生的提出的相关特性的疑问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尝试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特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相关特性的疑问。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进行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本质上的理解,使前面所学知识连贯起来,这对牛顿定律的解题或是实际运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 4、做题需要方法,按照一般的做题思路,授予学生解题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或是运动情况进行分析;③根据公式并结合题给条件(注意发现挖掘隐含条件)解出所求的物理量。 例题:一个物体,质量是2 kg,受到互成 12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课堂训练P104习题1、2、3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解题步骤,并做适当的补充说明。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一物理《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教案与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2.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案与高中学习方法 3. 高中物理年终教学工作总结5篇精选 4.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5.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秀 6. 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7. 高中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述职总结最新范文 8. 高中物理教师工作述职总结优秀范文 9. 高一老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大全
ppt中如何插入特殊符号
PPT是一款多媒体演示制作软件,我们在使用该软件的时候,常常需要插入特殊符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找PPT中是如何插入特殊符号的吧。 01 将PPT这款软件打开,然后在菜单那里找到插入选项,如图所示: 02 点击插入选项在其内找到符号选项,如图所示: 03 点击符号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我们找到需要的特殊符号,如图所示: 04 选择这个特殊符号然后点击下面的插入选项,可以看到这个特殊符号就在编辑区里出现了,如图所示:
ppt上标符号怎么打
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字右上角会有一个小数字,那ppt上标符号怎么打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pt上标符号怎么打 1、打开ppt,选中需要上标的符号,点击鼠标右键点击字体。 2、勾选上标,设置偏移量,再点击确定即可。 本文以华为mate book x为例适用于windows 10系统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2013版本
ppta是什么单位
一般多晶硅碳含量的单位有两个,1、ppma;2、 at/cm3。没有你说的那个吧。
at/cm3是原子密度
半导体工业里定义硅每立方厘米硅中有5e22个硅原子
ppmw、ppbw是以质量计的浓度,w是weight(重量)
ppma、ppba是以原子数计的浓度,a是atom(原子)
如果要将高纯硅中痕量杂质的原子密度转换为质量浓度(ppmw或者ppbw)
可以用:杂质的原子密度×杂质元素的原子量/(5e22×28)=杂质的质量浓度(ppmw或者ppbw)
其中5e22是每立方厘米硅中硅的原子数,28是硅的原子量
如果要将高纯硅中痕量杂质的原子密度转换为原子数浓度(ppma或者ppba)
可以用:杂质的原子密度/5e22=杂质的原子数浓度(ppma或者ppba)
其中5e22是每立方厘米硅中硅的原子数
1ppma=1*10-6=C的原子密度/5e22=5*1016 at/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