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爱和自由

时间:2024-09-09 03:25:50 编辑:阿旭

爱和自由

精彩内容摘录:

1,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P003

2,蒙台梭利在两本书中都说:“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把儿童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P007

3,当孩子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断地强制孩子,教给孩子东西,有的人话还特别多,当孩子处于某种感觉中的时候,我们不但看不到机会,反而打扰他,把他的感觉破坏掉。这样,儿童内在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P010

4,我们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杀个性。实际上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培养过程。但是我们往往把这个个性给理解错了,认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不是的,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一个蒙台梭利教师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当她拿出一样教具,这个班里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它感兴趣,而不是全班孩子都扑上去,那你教育的第一步就达到了。P012

5,蒙台梭利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拿着玩具火车玩儿,他不让火车在轨道上走。火车必然要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而孩子用这个火车在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就会说:“儿子,这是不对的,这个东西应该在火车的轨道上走,应该这样。”他的孩子不想这样做,但爸爸认为应该这样做,他就不断地干涉孩子。P017

6,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只是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教的,那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P018

7,弗洛伊德在一本书中曾记录过一个心理分析个案:他给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授进行心理咨询,请她回忆童年的经历。她说,她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照相馆照相,有一个假苹果,她妈妈把这个假苹果给了她的弟弟,没有给她,她就记住了这件事情。弗洛伊德一听就明白了。尽管那是个假苹果,但是让弟弟拿而没有让她拿,她依然感到不舒服。她认为这个待遇是不公平的,这种感觉和类似的事件持续不断地发生,由此产生的心理疾苦和障碍变成了她的潜意识。可是有几个人能有幸遇到弗洛伊德呢?P024

8,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的岗位上,是因为0~6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蒙特梭利把幼儿教师看作胜过科学家和先知的人。如果我们国家能更加重视幼儿教育,我们的希望也就真正到来了。P034

9,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P039

10,我们成人最喜欢说“你有今天,你能上大学都是你妈妈的功劳,你爸妈积的德!”成人不会认为这是孩子自身的素质。成人真的有时候是原始思维。我们很多成人实际上都有这种心态。又比如这孩子出息了,家长就说:“老师,多谢你的工作,让我们的孩子这么出色”。我们心里听了以后会甜滋滋的:你看这孩子这么出色是我努力的结果。实际不是。你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的帮助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P047

11,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70%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你当着1别人的面训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他一脚。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这些都不是爱。P056

12,外公给外孙买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外孙想拆掉小汽车探索车为什么会走,但家人觉得拆掉太可惜了,就把车藏在大衣柜顶上。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家人拿出车,但孩子早已不想玩了。家人剥夺的不是车,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P084

13,一个好的蒙氏老师绝对不会让一群孩子去“爱”她――离不开她,她所做的一切是使儿童自然发展。如果孩子能够得到自然发展,每时每刻都沉浸在内在发展中,那么他对和自己内心发展无关的外界事物就不感兴趣。称职的父母也是这样,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一脸3她,我离不开她,但我常离开她,能常离开她,我离开她的时候,我依然能够发展我自己。P131

14,一个人不成长,什么都讲不通,十几年前的观念可能到今天还没有变,记得有一次,我对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说带孩子要讲科学讲方法。她是让保姆带孩子的,她说“保姆带多好,又能给你做饭,又能给你带孩子”,我告诉她“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长的和保姆一样,就让保姆带;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有出息,就让一个大学生去带”。P142

15老师爱你就是因为你是你,不因为任何别的原因。我不因为你的故事讲的好,我不因为你考试100分,我不因为你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我因为你本身,你本身就足以让我来爱你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至尊状态。生命是高贵的,由于生命的高贵,所以他生命浑然表现出来的能量就是爱。P177

      《爱和自由》是前几天刚看完的《捕捉孩子敏感期》的同一个作者孙瑞雪园长写的,由于之前看完《捕捉孩子敏感期》之后收获很大,非常有触动,所以对这本书的期待也非常大,果然不负所望,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籍,推荐,推荐,强烈推荐!!!推荐指数五颗星。


    我最近读书似乎有点“疯狂”,尤其是看完一本好书就想要急切的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也吸收优秀的教育理念,但是,每个人的阅读速度不同,接受速度也不同,而且,下班后还有自己的安排,所以,好书推荐不出去,我好着急,于是想到一个“精彩内容摘录分享”的好点子,所以,以后每次看完一本好书,我都会摘录出一些好的语句,大家看到文章就可以大致了解这本书的思想和理论,同样,也是给自己的回顾做一个标签。

      这本书,我只能说,太棒了,因为优秀的语句精彩的段落太多了,摘抄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要把这段话记下来,又急着想要继续阅读,你可以想象这本书的能量嘛。

      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介绍蒙台梭利教学模式的书籍,孙瑞雪园长一边论述自己关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理解,一边以大量细微的案例论证着蒙台梭利教育的真谛,可以说一针见血。

    书中还有很多指导方法,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蒙氏老师;怎样正确的进行教学;怎样很好的和孩子相处以及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脑海中一直有一个画面,《捕捉孩子敏感期》和《爱和自由》两本书中的内容,可以总结做成PPT,以后给我们园里的家长做讲座是非常好的教材,等到开园后,老师们就会有很多实际案例了,我们也可以制作案例分析本汇总做成书籍,给一轮又一轮的家长做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蒙氏,让更多的家长明白尊重孩子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有尊严快乐的成长。

    下面是工作时指导老师的注意事项:

第一,指导老师事前就要决定在工作毯上或桌上工作。比如,“零钱游戏”,有几个小朋友共同参与,老师事前就要知道在哪儿工作。儿童自己的工作由儿童自己决定,在哪儿都行,不合适时,儿童自己调节。

第二,坐在幼儿右边。

第三,为使幼儿容易了解,教师提示时动作需分解清楚。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分解。

第四,要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地方,需特别强调提示方法。

第五,提示时所用言辞要得当。如果动作已经不足以提醒,迫不得已非要用语言来提醒时,一定要记住蒙台梭利说的“我们一定要把儿童的注意力隔离在一个感觉上”,我们在言辞提醒时要注意这一点。

第六,说话须简明扼要,发音要正常。在蒙台梭利幼儿园的1课堂上听不到老师的话,即使下午的课上。老师的话也极少。蒙台梭利说“一句废话也不要说”。因为你的话也许就会打扰儿童的注意力,会引起他的很多想象。

第七,提示中,从头到尾动作要稳重。动作稳得可以达到让儿童对事物产生一个明确的概念。稳重是非常重要的。

第八,提示中注意幼儿的表情。出色的老师教室中的第一件事是观察,就像蒙台梭利所说的“我们要像天文学家观察天体一样”。

第九,提示中对要不要幼儿触摸教具要有明确的判断。

第十,提示时使幼儿能够注意到控制错误的地方(每一种教具都有自我校正功能)

第十一,提示后向幼儿说劝诱的话,这个劝诱不是让我们去诱骗孩子,教室会说“你愿不愿意自己来做?”。提出问题,以增进幼儿对工作的欲望。

第十二,提示后给幼儿操作机会,教师在一旁观察。

第十三,教师已经能够辨别孩子玩耍或工作的动作。玩耍没有意义,儿童不会从玩耍中得到什么,其实儿童本身也不喜欢玩耍。

第十四,神游状态的孩子会将教具当作玩具玩耍,如果孩子的专注力还没有培养起来,就不要去打扰他,让他玩。

第十五,改正幼儿错误需要谨慎行之,发现孩子对与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

第十六,给予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不可强制。

第十七,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应当做适当,确切的解答。如果老师对问题不懂又乱借还,就会破坏孩子探索这个问题的能力。

第十八,工作结束时提示收拾,整理教具的办法。

……

    蒙台梭利老师除了爱心还要有耐心,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节奏工作,这样做就是接纳幼儿,老师的耐心不仅是一种工作需要,更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书中强调,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即使你把工作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即使有3年工作经验,即使多次接受正规培训,可能也不顶用,所以,必须从心里真正理解蒙台梭利思想,把思想实体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专业的蒙台梭利教师。

    任重而道远兮!加油吧!


爱和自由不能共存

个人认为爱与自由是不能兼得。既然你选择了爱,那么你就要牺牲一定的自由时间,不能说你一边说爱,一边又想让别人给你自由,如果你一定要这样的话,那你就不要恋爱呀。那些打着爱的名义说我不会打扰你的自由,我不会束缚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话,说这些的人我都怀疑他们到底爱着对方几分。都说爱上一个人,占有欲是十分的强的。如果是真正的爱,都是需要付出时间的。如果你能真正的做到给对方自由的话,那么我只能说你不怎么爱对方。真正的爱并不是说就一定要把他绑在自己身边,但是也不可能说给他全部的自由。【摘要】
爱和自由不能共存【提问】
个人认为爱与自由是不能兼得。既然你选择了爱,那么你就要牺牲一定的自由时间,不能说你一边说爱,一边又想让别人给你自由,如果你一定要这样的话,那你就不要恋爱呀。那些打着爱的名义说我不会打扰你的自由,我不会束缚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话,说这些的人我都怀疑他们到底爱着对方几分。都说爱上一个人,占有欲是十分的强的。如果是真正的爱,都是需要付出时间的。如果你能真正的做到给对方自由的话,那么我只能说你不怎么爱对方。真正的爱并不是说就一定要把他绑在自己身边,但是也不可能说给他全部的自由。【回答】
爱,需要付出。如果你真正的爱对方的话,你会在对方身上花了很多的心思,你会很想知道对方喜欢吃什么,对方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甚至你想了解对方的朋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这些无形中就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压力,他需要告诉你他喜欢吃什么,他的爱好是什么,他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需要他都需要她跟你分享。如果他认为你这是干涉她的自由了,你这是对他管得太严了,你剥夺了他的自由权,他不愿意告诉你的话,你们就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回答】
自由,就是没有什么说服力,想干嘛就干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你今天想去玩,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想去就去,又比如你要是什么重大计划你也可以去,没有没有谁阻拦你。因为你是自由身。但是如果你爱着别人,别人同时也爱着你的话。那么你不自觉的会考虑到他的感受。因为你把她也加入到了自己的计划当中。而且对方往往是希望你告诉他你的计划是什么,而不是说你想做就去做了,然后过后人才告诉他你做了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你要知道你在规划你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可能对方把你也加入到他的计划当中去,等他兴致勃勃的来告诉你他已经计划好了这几天要做什么的时候,你只能说我没空,这样真的是极其不好的行为。【回答】
爱与自由只能说最好是做到两边都平衡,而不能指说,你想要得到爱,但是你却不愿意放弃自由,或者是说。你只想得到别人全部的爱,你想得到自己全部的自由。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有舍才有得。既要做到爱别人,也要做到给别人足够自由,如果你抓得太紧的话,那也只能会适得其反。这一个还是要看双方的性格的,如果你的喜欢的那个人是比较粘人的话,相信你是没什么自由的,如果你还以自由跟他争吵的话,结果只会激化矛盾。如果你喜欢的人比较独自的话,你的自由时间也会相对较多。【回答】


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这个真爱和自由怎定义?

我梦寐以求的是真爱和自由是说我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是真挚的爱情,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对方是真心爱自己。自由,不受到任何的约束。爱是一路同行,爱是不离不弃。我想说爱是不要束缚,爱是放TA自由,爱是你需要的时候我会在。因为爱会离开也会放手,如果这样能让对方飞的更高。爱不是责任。爱是理解,不是束缚,我爱你,对你可能也有期待,但同时你也是自由的,你要对你自己负责,不必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改变自己的航向。

我梦寐以求 是真爱和自由

「我梦寐以求 是真爱和自由」 这句出自郑钧那首熟悉的歌【私奔】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深感动和共鸣。

我是个男性,顾及若是整天把「真爱」、「私奔」这类词语挂在嘴边,总是感觉会有些失去男子本色,我总是克制地对待自己关于爱情这一话题的观点表达。

但是当我真正注意到这句话,真正感受到这句话中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时,我毅然决定抛弃刻意的矜持,配上一张美图加上这句话,发在了朋友圈中。

这句话,就是我想要说的话,我的心里话。

是的,明年是猴年,我的第二个本命年。我没有经历过一次恋爱,没有用力拥抱过一个女生,没有牵起过一只纤细的手,没有经历过深爱的歇斯底里,也没有感受过分别的难舍难离,都没有。

但是,我也是期待真爱的,或者说,「我梦寐以求」。

可是有人就会说,你完全可以找啊,是你不找,别人又没逼你单身!总有这样的评论出现,可我并不愿过多解释,随它去吧。

因为,没有真爱,没有遇到,就要自由。

又有人会说,你不去开始,哪里有真爱会被你一下子抓住?

我想,尽管需要主动争取,但是更多的还是该顺其自然,爱情不该掺杂太多的人为操作。我始终相信的是,做好自己,静静等待,就会遇到那个生命中最好的人。

然后,把一生给她,并告诉她:

「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


《爱与自由》第10至12章读后感悟:

      给予是爱的内涵。孩子是依靠爱而走向成长、走向独立、走向充满幸福的人生。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爱,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细微的情感,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那投向中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轻松感、幸福感,一种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觉;爱,其次是一种给予的幸福,因为你曾感受过爱,知道被爱的感觉。

    一个人哪方面不独立,哪方面就没有自由。儿童的成长,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思维上,都是一个趋向于独立的过程,他会沿着这条路不停地走。他为着自己的独立会冒很多险,会进行各种探索。


《爱与自由》第七至第九章读后感悟:

      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感觉越细腻、越丰富生命状态会越好。感觉越粗糙越简陋,生命状态就会越低。

      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6岁前不能用口授的形式进行教学。感觉训练最基本的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觉是心智和理性的起源,但感觉又将是心智和理性的归宿,心智发展的目的正是使感觉更明晰、更丰

      儿童一旦得到爱的满足,在轻松和自由的状态中,本性都会表现出来,心理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智力素质就会向前发展。其实成人也是这样的,如果他的社会环境充满了爱、安全、公平、宽容,在这种环境下成人也变得美好,发展得快,有创造力,热爱生活。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为他有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如果你爱孩子,就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予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