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内涵
幼儿园素质教育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发展素质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和最根本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3)素质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是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幼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一方面要求必须使每个学生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必须使每个学生的素质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素质教育要以什么为核心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才取代育人,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以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人的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模式化,而实际上,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注意事项:人的全面发展即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校教育过分偏重智育、偏重知识学习、偏重考试成绩,其结果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难以得到贯彻,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德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视为教师的主要责任。在当代社会,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才是传授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