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黟县怎么读

时间:2024-09-14 16:42:39 编辑:阿旭

黟县怎么读

yīxiàn。黟县,安徽省黄山市辖县,地处皖南,东与黄山市黄山区、休宁县为邻,南与休宁县、祁门县相接,西与祁门县毗邻,北与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相依,总面积857平方千米。地处皖南山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现在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黄山歙县怎么读?

黄山歙县的读音是 [ huáng shān shè xiàn] 。声母是h,sh,sh,x;韵母是uang,an,e,ian;分别读作第二声,第一声,第四声,第四声。歙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位于皖南地区。歙县,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 境内的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历史文化歙县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歙县

黟字怎么读

黟:【yī】。黟县,地名,在安徽。黟 形声。字从黑,从“侈”省,“侈”省亦声。“侈”本义指“主人与一群随从”,引申指“一群人”。“黑”指“不明”、“不清”。“黑”与“侈”省联合起来表示“没有主人的一群人”。本义:乌合之众。《唐韵》乌鸡切《集韵》烟奚切,音翳。《说文》黑木也。又《广雅》黑也。又丹黟,县名。见前黝字注。又《广韵》於脂切《集韵》於夷切《韵会》幺宜切《正韵》於宜切,音伊。义同。由来:黟,字典解释是乌黑的意思,宋.欧阳修《秋声赋》云“黟然黑者”。其实,当时秦建县时,一开始叫的是黝县,《尔雅》云:“黑谓之黝”,黝也好,黟也好,都是黑色的意思。另一种说法出自《水经注》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此说法:“浙江(即今新安江)又北历黝山。县居山之阳,故县氏之。”《清史稿·地理志》载:“县以黟山名,即今黄山也。”《江南通志》载:“考《新安志》:黄山旧名黟山,秦置黟县,取义于此。《南畿志》从之。”《读史方舆纪要》也说黟县县名是“以黟山而名”。《新安志》载:“黄山旧名黟山,秦置黟县,取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