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鸡黍之约

时间:2024-09-14 17:58:10 编辑:阿旭

鸡黍之交什么意思

鸡黍本来的意思是饷客的饭菜,后来也用来借指深厚的情谊。鸡黍早先出自战国时期的《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记载南北朝历史的《北史·卢道虔传》也有记述:“卢道虔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其他文本出处如宋代司马光《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明代徐复祚《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媿居停。”清代方文《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诗:“良朋咸在兹,先期命鸡黍”。鸡黍亦作“鸡黍”。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北史·卢道虔传》:“(卢道虔)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宋司马光《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明徐复祚《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媳居停”。鸡黍鸡黍镇名,由东汉泸江太守范式杀鸡煮黍善待其好友张劭而得名。地处山东省西南部,金乡、单县、成武三县结合部,105国道纵穿南北,348省道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辐射周边10余个乡镇。

鸡黍之约

读《幼学琼林》朋友篇,逢“鸡黍之约”典故,不满足于文中注释,遂拓展学习了一番。

此典出自于《后汉书·独行列传》,说的是范式和张劭的故事。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和汝南郡( 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

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

约定的日期快到时,张劭就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

张劭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为你们酿酒。”

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告别。


这就是“鸡黍之约”的故事。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意义指鸡肉和黄米饭。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之句,是我们最熟悉的。

故事发展到后来,更加感人,老实说,我一个大老爷们都看哭了。事情是这样的:

后来,张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尽心照料着他。

元伯临终时叹息说:“不能见到我的生死之交,真是万分遗憾啊!”

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尽心,还不能算是生死之交,你还要找谁?”

元伯说:“像您二位,是我生之交。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的死之交。”不久就病死了。

范式忽然梦见了张劭,戴着黑色帽子,拖着鞋,急匆匆地走来,呼喊着:“巨卿!我要在某一天死去,在某一时下葬,永归黄泉。你没忘记我,怎么能不来见我一面?”

范式惊醒了,悲叹落泪。那时他在郡里做功曹,他把事情向太守做了报告,请求让他前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并不相信,但不忍心违背他的深情,就准了假。

范式于是穿着丧服,坐着快马向汝南奔去。范式还未赶到,灵柩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地,将要下葬,但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

他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白马拉着素车,远远嚎哭而来。

元伯的母亲看着那车就说:“一定是范巨卿来了。”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永别了。”

参加葬礼的千余人,全都流下了眼泪。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缓缓向前。葬毕,他就住在坟地,修坟种树,然后才离开。


古人的友谊真是让人感叹不已,泪洒襟袖。

千古流传的知音之友、刎颈之交、舍命之交、鸡黍之交、胶漆之交、生死之交,在中华历史的夜空熠熠生辉。

在如今商品经济社会,这种生死不渝之情,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声长叹!



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