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流派,文化内涵丰富。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希望你会喜欢! 陈式太极入门 首先在练习陈式太极拳之前我们就要了解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即刚柔并进,实战性强,这样在练习的大方向上才不会出现偏差。 明末清初,陈王廷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将其编排成二套拳法。各套均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各有不同。 一路以四正劲“掤、捋、挤、按”的运用为主,以四隅手“采、挒、肘、靠”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力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合,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二路也称炮捶,疾速紧凑,柔少刚多,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掤、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跳跃窜蹦,腾挪闪展。刚中带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锻炼原则和练法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 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动用“掤、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已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1.身心合修 外功以发达肉体为主旨,盖深信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也。 静坐功以修养精神为主旨,则谓精神充实足以改造身体也。分而言之,固各有其是:合而言之,则亦各有所偏。 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大家对中国的传统武术进行修炼。 昔达摩大师传易筋、洗髓二经,内家拳主先身后心,皆足证养生之道贵乎身心兼修!陈式太极拳一入手,即从身心两方同时进行,故谓之身心合修。 2.动作缓和 剧烈运动见效虽速,然其流弊亦不胜言。陈式太极拳一切动作,以柔缓随和为主,明足以舒展筋骨.暗足以调和气血,即合修养精神而言,亦最合于体育原则。 练好陈式太极拳的三大要素 练太极拳讲求的是心静体松,学习太极拳能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无论老少学习太极拳都有好处。 一、静 静就是安静,平心静气的意思。学太极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静。练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杂念,做到“心中一无所着,一念一无所思”。这样,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为一,心无二用。其次,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 锻炼时,应坚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选择一个清静的地方。地方清洁卫生,可免于疾病传染;环境僻静,可以脱离一切吵杂声的干扰。这样,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轻浮、张狂之气。 总而言之,练习太极拳要在静字上狠下功夫,静下来后,可以专心考虑,细心揣摩。练好每个招式动作,分清虚实、开合等基本要领。 才能逐步领悟,姿势趋于正确,较快地纳入太极拳的轨道。久后,自会达到“意之所向,全神贯注”之境。 二、意 太极拳是“以意引气”,炼意不炼力的内功拳。这就是说,太极拳的一着一势,一举一动都是以意来作指导的,领先的'。什么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里,手就运行到那里,心里怎样想,四肢百骸就怎样做,决不是凭着力气鼓着手足在运行。 用意则轻灵自如,用力则僵硬迟滞。一切动作总是以意来领先的。拳论说:“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和“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 概括的说,意就是大脑,是大脑神经,大脑是全身神经的枢纽,发号司令的指挥部门,周身肌肤、关节、五脏六腑都要听从于大脑,在神经意识下支配运动。 三、慢 慢就是缓慢的意思。一般学拳的人,往往在迫切要求学习的思想指导下急于求成,殊不知快、慢的利弊和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油糕”,“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确有它的道理。 ;
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如下:1、双缠手圈具体练法:初学者面向墙壁,双腿蹲马步状,双手按顺时针划圆;练十遍以后,改逆时针划圆,可反复多次训练。2、太极圈具体练法:初学者面向墙壁,双腿蹲马步状,双手右上左下顺时针划圆;练十遍以后,改左上右下逆时针划圆,可反复多次训练。3、开合圈具体练法:初学者面向墙壁,双腿蹲马步状,双手交于腹前,同时上开左右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练十遍以后,改下开左右划圆(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可反复多次训练。4、丹田内转圈具体练法:右懒扎衣状,双手同时顺时针划圈。要点: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贴腹前顺时针划圆,练十遍以后,改左懒扎衣状。双手同时逆时针划圈,要点:左手逆时针划圆,右手贴腹前逆时针划圆。5、螺旋缠丝圈具体练法:双腿弓马步(三七开),双手顺时针划上弧外掤后捋,重心后移,变双手划下弧,下按前挤,重心前移,如此反复循环。十遍后,相反方向练习。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玄中太极拳作为陈氏太极拳新一支系,既保留传统陈氏太极拳特色,又吸收各门派拳路精华,形成动静合一、宛若蛟龙起舞、浑洒自如的风格特征和有别于其他流派的鲜明理念、套路和方法。套路上突出了大架、小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推手,坚持以胯为能量,以腰为主宰,以气柔为先导,上中下重心归一,充分体现太极拳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修身养性的传统武术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