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标四基四能
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需要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一、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1.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学习任何一个学科必备的技能,这为其他技能和思想的培养提供支撑和保障。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主要指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延申出的特殊方法。比如对图形的认识,加减乘除的运算,以及特殊的加法、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等等。1.2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实现知识转化、运用和创造的重要手段。在数学学科中,主要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熟练操作的数学行为本领,优化计算、化简、变形、作图、推理、证明等。比如,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几何思维能力等等。1.3基本思想比如,小学阶段的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想、数学推理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等。家长和老师在给孩子进行教学辅导时,要注意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而不是以教会数学知识为主要目标。1.4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通过实践获取的具体经验和技能。家长和老师应多多创造机会,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或教学活动,从而获得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数学的知识。比如在生活中进行运算,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可以加强孩子的运算能力,同时也能让孩子深刻感受抽象数学公式运算所代表的具象意义。二、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术研究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前提。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对一些常见的或难以解释的现象进行数学思考。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再采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和符号,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数学抽象,并在特定的逻辑框架和数学关系中,将数学问题清晰地表达。2.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习中重要的应用能力。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后,学生应该学习如何进一步对问做出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最终顺利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突出了能力培养的要求,有效地支撑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2.3创新能力数学的学习对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题目灵活多变,要求学生懂得举一反三。数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且复杂,一道题目有多种多样的解法,比如公式法、画图法等等,需要学生有创新的思维能力,才能脱颖而出。2.4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学习的经验和技能,是融汇运用学科知识、技能和思想的重要手段。需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生活中的具象情景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更能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三、培养四基四能,家长应该如何做?鼓励孩子要敢于质疑,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勇敢提出质疑,为什么要这样解?另一种解法不是更方便吗?这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提出疑惑、问题的能力。如果因为如果他的论点是错的,证明孩子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有知识盲区,争辩的过程就是对基础知识扫盲的过程,也可以优化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如果论点是正确的,那他就巩固了对正确思路的记忆,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参考答案一般是一道题目的最优解,可是大部分题目不知有一种解法,或者说不只一种思考的思路。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多思考,不应该满足于参考答案上的一种方法,这其实也是在锻炼孩子突破传统思维的能力。当孩子能灵活地得出多种思路,证明他真正理解了题目的意图。长此以往,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升。收集错题,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也是巩固正确解题思路的一种方式。而且不仅要收集错题,还要将错误归类,复习时按错误类别来浏览题目,这样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这样下一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就能迅速回想起解题思路,绕开易错点,顺利答题。善用生活中数学场景,锻炼孩子数学实践能力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多用课堂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上实际遇到的困难,利用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去锻炼思维能力。比如购物,手里的钱够不够买下愿望清单里的所有东西?怎样买,如何搭配才最划算?比如出门旅行在外,如何通过路牌上的公里数,和时速表上的数字,来判断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等等。这有助于孩子积攒活动经验,数感星球,专为小学阶段的孩子打造的数学思维训练好帮手。其将严谨的数学知识和趣味游戏相结合,为孩子构建一个多元的数学问题探索空间,循序渐进引导孩子主动解决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为数学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四基四能有哪些?
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时候的一门必修课程,因为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数学的。在学习数学时候,是有数学课程标准的。那么数学课程标准四基四能有哪些呢?
1、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四能”: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在原有"双基"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原有"两能"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数学课程标准四基四能有哪些的全部介绍了。
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是什么?
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是如下: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学好数学的信心。4、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5、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