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血荒

时间:2024-09-16 11:07:00 编辑:阿旭

血荒怎么办?

据《扬子晚报》12月13日报道,12月12日 ,记者在江苏省卫生厅召开的无偿献血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正酝酿修改《献血法》,将献血年龄从18-55周岁,放宽至17-60周岁。 此消息在微博上迅速传开,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网友认为,当下“血荒”确实严重,但并不能因此就立刻放宽献血年龄,尤其是不能在未成年人身上打主意。网友“亲亲大嘴狼的胡思乱想”更是担心“不会是打上让中学生集体献血的主意了吧?”而卫生部则立刻作出回应称,这仅是个别专家的建议,卫生部还没有启动与之相关的工作。 虽然卫生部已经做出正式回应,但是对此事的讨论仍在继续。那么放宽献血年龄这种举措到底可不可行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大可看看其他国家的献血政策。《新华日报》在2010年初采访过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孟钵,他便认为,现行的《献血法》中的某些条款也应加以修改,这样更利于“开源”。“比如其中规定18-55岁人群才能献血,可欧美国家献血年龄普遍放宽至16-65岁甚至到70岁;我国规定同一人献血两次之间必须间隔6个月,与国外的3个月间隔相比,时间延长一倍。” 如此看来,欧美国家的献血年龄已经比我国宽松不少,此时又正值我国“血荒”,放宽我国献血年龄段应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由于涉及到未成年人的问题,使很多人变得敏感。商都网有评论称,不管“血荒”到何种程度,缓解“血荒”都不能打未成年人主意,放宽义务献血年龄完全是无视未成年人健康的馊主意。作者认为,“17周岁青年终究处于身体发育和成长的特殊时期,处于学业非常紧张的高中阶段,献血对于身体发育和学习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我国此年龄阶段的青年,他们学业压力过大,“未成年高中生献血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问题,需要谨慎放开。”文中称,对17岁的未成年人进行采血,“必须先征得家长签署同意书”。然而如果放宽了义务献血年龄,采血车开进学校,“不管有没有设置家长同意的前提,结果只会是背离家长意愿,利用未成年的冲动和激情采血,很不可取。” 既然如此,如果放弃向下放宽年龄,只是向上放宽,可以挽救“血荒”吗?网友“放星星的洋2010”说:“并不是扩大范围就能让更多的人献血的。” 红网搬出了《献血法》,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红网认为此规定中的“提倡”二字表明,对于小于十八周岁和高于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法律并未作出禁止性规定。因此,红网认为“解决‘血荒’最根本的问题不是修改法律放宽献血的年龄限制——更何况这一‘限制’本身就是个假命题。”对于如何解决持续的采血量下降的问题,红网给出的答案是“提升红十字会等公益性组织和血液采集机构的公信力,而提高公信力的唯一办法就是透明。” 那么又是什么让公益性组织和血液采集机构公信力下降呢?中国经营网和《扬子晚报》一起把矛头指向了“郭美美”。《扬子晚报》称,季节性血液供应紧张正在逐步演变为常态化,而“郭美美”等事件的负面影响也给无偿献血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国经营网也认为是“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红会采血量下降。” 但其实,郭美美在这个事件中显得有点无辜。因为我国的“血荒”从2010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严重了,而某些地区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中国经营网认为“人们去无偿献血这是道德上的问题,而非法律上的难题”,重要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湖南在线评论称,义务献血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商品经济的冲击”,其次才是“参与的人数受限”。“义务献血不等于是无偿献血,他是在公民自愿献血的基础上,理应有合理的保障措施,不仅仅体现在未来的用血上,比如营养补贴,献血条件的改善、健康咨询,医疗保障,及其他社会义务的体现等等,采取综合激励措施,方能开辟献血人员的源头”。(


血荒的主要现象

据介绍,今年7月份血液库存一直在警戒线上下浮动。市中心血站根据采供血实际情况,启动了血源保障三级预警。可谁知,这次预警发出后,在8月份,血源又开始紧张,预警只好再次发出。工作人员本来以为十月份血源没啥大问题,但从十一开始血源仍然紧张,市中心血站只好再次发出预警。不足4个月,市中心血站已经连续发出了三次血源保障三级预警,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血液的库存量一直上不去,8月27日,市中心血站发布了十年来的首次血液保障二级预警。什么是二级预警?“当血液库存不能保障3日救治用量时,就得拉响二级预警了 。”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临床治疗用血从8月27日到9月10日,暂停择期手术及一般性输血治疗,血液优先供给急危症患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急症用血。除了发布预警之外,血站还经常发布血液告急的信息。记者搜了一下媒体发布的稿件发现,在三月份、五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以及十月份都发布过类似的信息,甚至有的月份发出过两次“征血令”。“ 今年确实是比较奇怪。”一提起岛城的血荒 ,青医附院输血科孙波主任用了“奇怪”来形容。孙波在输血科已经工作十多年了,以前也就是春节和暑假的时候会出现缺血的情况,但是最近一年却特别突出,尤其是刚刚过完年的时候就出现备血量不足。“夏天学生放假出现血荒可以理解,但是像10月份学生都在上学,而且天气也不热,竟然也出现了血源告急,所以今年出现这种情况很奇怪。”孙波介绍说。“按照国家的要求应该是备足三天的用血,但是现在只能备两天的 ,可以说这是十年来用血最紧张的一年。”市立医院以及海慈医院输血科的负责人也都认为今年的血源供应情况确实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