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歇后语谐音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1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2 1.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3.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4.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5.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6.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7.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8.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9.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10.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11.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12.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13.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14.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 15.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16.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17.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18. 阿婆留胡子——反常 19. 二十五两--半疯(封) 20. 二三四五--缺衣(一) 21.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22.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23.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24. 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25.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26.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27.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28.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29.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30.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31.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32.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33.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34.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35.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36. 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37.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评评粘网的老蚰蚰如何?) 38.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39. 阿哥吃面——瞎抓 40.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41.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对许多话题深有此感) 42.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43. 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44.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45. 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46. 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47.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48.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49. 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50.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51.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52. 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53.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54. 土杏儿--苦孩(核)子 55.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56. 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57.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58.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59.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60.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61. 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62.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63.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64.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65. 千年的枯庙--没声(僧),(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 66.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67. 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68.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69. 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70. 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71.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72.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73.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74. 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这网上不少专业近视小炉匠) 75. 小姑娘梳头--自便(辫),(这好象是网规的最好注解!) 76.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77. 小碗吃饭--靠天(添) 78.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尤其是一些诗作) 79. 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80. 飞机上放鞭炮--想(响)得高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3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 君寿星打靶--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题(蹄) 旱魅拜夜叉--尽(精) 见鬼园外竹笋--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难出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4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城隍庙里内江一鬼打鬼 城隍庙里的猪头——有主的 城隍庙里的判官——嘴牙咧嘴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5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二十五两——半疯(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望无涯(牙)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6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不顾(雇)人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 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 心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 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7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麽人都有(什麽仁都有)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汉字的歇后语谐音8 难出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题(蹄) 旱魅拜夜叉——尽(精) 见鬼园外竹笋——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汉字的谐音歇后语有哪些?
汉字的谐音歇后语如下:1、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2、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3、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4、寿星打靶--老腔(枪)5、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6、麦柴秆吹火--小气(器)7、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8、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9、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10、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11、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12、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13、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14、豆渣贴门神--不沾(粘)15、豆箕柴着火--着急(箕)16、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17、豆腐乳做菜--哪还用言(盐)18、两口子锄地--不顾(雇)人
谐音字歇后语
谐音字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谐音字歇后语大全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谐音字歇后语 篇1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牛角上抹油——又奸(尖)又猾(滑) 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瓶) 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木头人投河——不成(沉)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张飞妈妈姓吴——无(吴)事(氏)生非(飞) 打破砂锅——问(璺)到底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老虎拉车——谁敢做(坐) 草把做灯——粗心(芯)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猪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窗户边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修鞋不用锥子——真(针)行 四两棉花——谈(弹)不得 八十岁的老奶奶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和尚的脑袋——没法(发) 腊月里的萝卜——动(冻)了心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谐音字歇后语 篇2 1、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2、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3、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4、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5、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6、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7、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8、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9、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10、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11、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12、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13、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4、针尖上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5、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16、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17、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8、灯草打鼓——不想(不响) 19、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20、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21、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22、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23、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24、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25、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26、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27、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28、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29、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30、和尚的房子——庙(妙) 31、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32、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33、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34、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35、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36、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37、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38、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39、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40、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41、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42、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43、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44、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45、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46、航空兵翻跟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47、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 48、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49、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50、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51、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52、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53、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54、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55、吃人参——候补(后补) 56、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57、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58、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59、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60、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61、守着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62、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63、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64、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65、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66、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67、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68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谐音字歇后语 篇3 外甥打灯笼——还是(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消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外甥打灯笼——还是(舅) 孔父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消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1、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2、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3、放牛的吃螃蟹——不待言(带盐) 4、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5、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6、二十五两——半疯(封) 7、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8、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9、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10、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11、春天的果园——有道理(桃李) 12、裁缝的家当——真正(针挣)的 13、炕上安锅——改造(灶) 14、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15、裁缝干活——忘不了吃(尺) 16、和尚拖木头——出了事(寺) 17、园外竹笋——外甥(生) 18、才学理发就碰上大胡子——难题(剃) 19、赵匡胤流鼻血——正(朕)在红 20、怯木匠——就是一句(锯) 21、蚕宝宝牵蜘蛛——私(丝)连私(丝) 22、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23、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24、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25、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26、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盲(檐) 27、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28、长虫吃高粱——顺杆(秆)爬 谐音字歇后语 篇4 1、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2、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3、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4、和尚的房子——妙(谐音字为“庙”→“妙”) 5、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6、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7、狗长犄角——洋气(谐音字为“羊”→“洋”。) 8、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9、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10、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11、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12、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13、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4、土杏儿——苦孩(核)子 15、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16、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17、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8、吃人参——候补(谐音字为“后补”→“候补”。) 19、墙上栽菜——无缘(谐音字为“无园”→“无缘”) 20、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21、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22、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23、灯盏无油——费心(谐音字为“费芯”→“费心”。) 24、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25、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26、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27、怀里揣棉花——软心(谐音字为“暖”→“软”) 28、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29、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30、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31、十五的月光——超多(亮) 32、河边洗黄莲——何苦(谐音字为“河苦”→“何苦”) 33、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34、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3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谐音字为“皮太后”→“皮太厚”) 36、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37、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38、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39、外甥打灯笼——照旧(谐音字为“照舅”→“照旧”) 40、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谐音字为“无发无天”→“无法无天”) 41、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42、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43、癞虾蟆跳水井——不懂(谐音字为“噗咚”→“不懂”) 44、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45、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谐音字为“只有一锯”→“只有一句”) 46、和尚的房子——庙。(妙)。 47、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适宜。(郑何氏)。 48、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49、十五的月光——超多(亮) 50、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51、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谐音字为“粒粒在目”→“历历在目”) 52、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53、外婆死了儿子——没救(谐音字为“没舅”→“没救”) 54、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55、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56、钟馗嫁妹——鬼混(谐音字为“鬼婚”→“鬼混”) 57、打灯笼搬石头——照办(谐音字为“搬”→“办”,“照搬”→“照办”。) 58、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59、和尚的脑壳——没法(谐音字为“发”→“法”) 60、船头尺——度水 61、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适宜。(郑何氏)。 6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63、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64、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65、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66、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67、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68、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69、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谐音字为“想入飞飞”→“想入非非”) 70、鸡啄蚂蚁——正适宜(谐音字为“食”→“适”) 71、营火虫的屁股——没超多(谐音字为“亮”→“量”) 72、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73、老公拍扇——凄凉(谐音字为“妻凉”→“凄凉”) 74、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75、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76、蜘蛛拉网——自私(谐音字为“自丝”→“自私”) 77、卖虾米不拿秤——抓瞎(谐音字为“虾”→“瞎”) 78、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79、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80、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81、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82、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83、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84、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85、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86、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谐音字为“出羊相”→“出洋相”) 87、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88、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89、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90、炉子翻身——倒霉(谐音字为“倒煤”→“倒霉”) 91、怀里揣马勺——诚心(谐音字为“盛”→“诚”) 92、二三四五——缺衣(一) 93、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94、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95、孔夫子搬家——尽是输(谐音字为“书”→“输”) 96、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谐音字为“颠倒试飞”→“颠倒是非”) 97、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98、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99、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100、小碗儿吃饭——靠天(谐音字为“靠添”→“靠天”) 101、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102、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谐音字为“尾发乱系”→“违法乱纪”) 103、拉胡子过大街——谦虚(谐音字为“牵须”→“谦虚”) 104、水瓜打狗——唔见?罱? 105、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106、唐僧的书——一本正经(谐音字为“一本真经”→“一本正经”) 107、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谐音字为“引起公粪”→“引起公愤”。) 108、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109、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10、酱缸?Y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111、货轮出了海——外行(谐音字为“外航”→“外行”) 112、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13、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114、和尚分家——多事(谐音字为“寺”→“事”) 115、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116、耕地?Y甩鞭子——吹牛。(催牛)。 117、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118、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119、粪坑关刀——文不能,武也不能。(谐音字为“闻”→“文”,“舞”→“武”。) 120、猴子学走路——假惺惺(谐音字为“假猩猩”→“假惺惺”) 121、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122、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123、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124、腊月天气——动手动脚(谐音字为“冻手冻脚”→“动手动脚”) 125、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126、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127、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128、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129、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 130、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131、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132、亚兰嫁亚瑞——累斗累 133、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 134、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135、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136、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37、饭锅冒烟——迷糊了(谐音字为“米糊了”→“迷糊了”。) 138、五两——半疯(封) 139、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140、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141、穷人买米——一声头(谐音字为“升”→“声”) 142、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谐音字为“青”→“清”) 143、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144、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145、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谐音字为“盐”→“言”,“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146、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147、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148、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149、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150、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51、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152、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153、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54、西瓜地?Y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155、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谐音字为“离屎不远”→“离死不远”) 156、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157、画上的马——不奇(谐音字为“骑”→“奇”) 158、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59、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 160、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161、鸡脑袋上磕烟灰——几头受气(谐音字为“鸡”→“几”) 162、小苏他爹——老输(苏) 163、张天师下海——莫怪(谐音字为“摸”→“莫”) 164、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 165、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166、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67、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168、唱戏的骑马——不行(谐音字为“步行”→“不行”。) 169、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评评粘网的老蚰蚰如何?) 170、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71、和尚的房子——庙。(妙)。 172、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173、阿婆留胡子——反常 174、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75、二三四五——缺衣(一) 176、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谐音字为“荤荤沉沉”→“昏昏沉沉”) 177、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178、寺后有个洞——妙透了(谐音字为“庙透了”→“妙透了”) 179、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180、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谐音字为“九文九文”→“久闻久闻”) 181、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182、公鸡戴帽子——官上加官(谐音字为“冠”→“官”。) 183、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184、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185、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谐音字为“自染”→“自然”) 186、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谐音字为“老石人”→“老实人”) 187、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188、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适宜(谐音字为“郑何氏”→“正适宜”) 189、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190、狗吃黄瓜——错了时(谐音字为“食”→“时”。) 191、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谐音字为“一黏一黏的苦”→“一年一年的苦”) 192、补锅匠栽筋斗——倒贴(谐音字为“铁”→“贴”。) 193、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94、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195、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196、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谐音字为“龟心似箭”→“归心似箭”) 197、拐子进医院——自觉(谐音字为“治脚”→“自觉”。) ;
关于谐音的歇后语85句
1、园外竹笋——外甥(生)
2、寿星打靶——老腔(枪)
3、火烧旗杆——长炭(叹)
4、点火上轿——照价(嫁)
5、狗吃青草——装样(羊)
6、狗长犄角——洋(羊)气
7、井里丢石头——不懂(咚)
8、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9、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0、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11、墙上挂钟馗——鬼话(画)
1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3、姐妹俩赛钱——比夫(富)
14、小姑娘梳头——自便(辫)
15、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16、张天师下海——莫(摸)怪
17、狗吃黄瓜——错了时(食)
18、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19、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20、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21、和尚拖木头——出了事(寺)
22、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23、庙台上长草——慌(荒)了神
24、挖了眼的判官——瞎管(鬼)
25、旗杆上挂地雷——空想(响)
26、旱魅拜夜叉——尽(精)见鬼
27、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
28、破麻袋装宝——有内才(财)
29、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30、老虎打摆子——窝里战(颤)
31、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32、苏州的蛤蟆——难缠(南蟾)
33、补锅匠栽筋斗——倒贴(铁)
34、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35、黄连泡瓜子——苦人(仁)儿
36、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37、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38、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39、城隍老爷的马——不见奇(骑)
40、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41、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
42、尿鳖子打酒——满不在乎(壶)
43、屁-股上挂粪筐——等死(屎)
44、屎盆往脑袋上扣——栽赃(脏)
45、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
46、拉胡子过大街——谦虚(牵须)
47、放炮不点捻儿——咋想(响)的
48、癞痢头上长肿瘤——突(秃)出
49、碾砣子雕神像——实(石)心眼
50、秃子戴斗笠——无法(发)五天
51、纳鞋底戳了手——真(针)气人
52、草帽子当锣——想(响)不起来
53、藕炒韭菜——清清(青青)白白
54、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55、门头沟打官司——没(煤)的事
56、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57、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58、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59、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
60、掉下井的秤砣——扶(浮)不上来
61、烂袜子改背心——小人得志(之)
62、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63、老太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64、营火虫的屁-股——没大量(亮)
65、藕丝炒韭菜——清清(青青)白白
66、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67、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68、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69、碾盘碰磨扇——实(石)打实(石)
70、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71、苹果掉在箩筐里——乐(落)在其中
72、青石板上撒石灰——一清(青)二白
73、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74、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75、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76、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77、山坡上的弯腰树——伸不直腰;难治(直)
78、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79、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80、轮船开往亚非拉——四通八达;外行(航)
81、青石进了石灰窑——要留清(青)白在人间
82、麻袋换草袋——一代(袋)不如一代(袋)
83、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84、麻袋片上绣花——一代(袋)不如一代(袋)
85、马背上钉掌——离题(蹄)太远;不贴题(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