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制啤酒时,起发酵作用的物质是
酿制啤酒时,起发酵作用的物质是酵母。啤酒中的酒精发酵通过酵母的作用进行,因此啤酒酿造必然需要酵母。酵母的代谢副产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也很大。有利于较高温度水平并且也在发酵罐顶部附近起作用的啤酒酵母被理解为“艾尔”酵母。酵母是真菌单细胞微生物,在空气、土壤和水中无处不在,可以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生存,酵母通过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来获取能量。酿造啤酒的工序1、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2、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白质分解酶作用的温度。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于糖化酶作用的温度,以制造麦醪。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3、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强,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饮用。4、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2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于饮用。5、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2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
工业啤酒一般采用哪种发酵方式?
工业啤酒一般采用拉格工艺发酵方式。酵母在发酵罐底部发酵,发酵温度一般在10℃以下。发酵罐一般较大以实现量产,且发酵时间较短,一般在7天,用以控制时间成本。发酵后会进行过滤和巴氏杀菌,来增加啤酒的保质期。 工业啤酒是使用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酿造而成,但为了追求成本,更多用大米、玉米和淀粉等原料取代麦芽。这样酿出的啤酒麦芽汁浓度非常低,口感偏淡。工业啤酒在规模生产中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当然接近水味的啤酒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市场更宽广。
生物发酵技术
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有:⑴医药工业,⑵食品工业,⑶能源工业,⑷化学工业,⑸农业:改造植物基因;生物固氮;工程杀虫菌生物农药;微生物饲料。⑹环境保护等方面。
微生物肥料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活细胞制备而成的肥料。主要有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抗生菌剂、复合菌剂等。微生物肥料具有增产、改善品质的功能,还有显著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培肥土壤等作用。要使微生物肥料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真正发挥增产增效环保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 纯天然、无毒、无害、无残留、无污染的高科技生命体。生命力极强,适应各类地质、各类土壤。使用范围极广,可广泛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甜菜、甘蔗、番茄、豆角、黄瓜、四季豆、萝卜、白菜、大葱、韭菜、大蒜、菠菜、洋葱、土豆、西瓜、南瓜、冬瓜、西葫芦香瓜、辣椒、香蕉、菠萝、荔枝、龙眼、山药、芦笋等各种作物、瓜果、果树、蔬菜、中药材、速生杨、用材林、竹林、花卉、苗圃、草坪等。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有几种不同的叫法,如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和活性有机肥等。虽然有不同的叫法,但它都是遵循土壤微生态学和作物营养学的原理,通过固态发酵的方法生产出来的一种给作物提供营养成分、促进作物生长的一种复合肥。
生物有机肥的功效: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减少水分流失与蒸发、减轻干旱的压力、保肥、减少化肥、减轻盐碱损害,在减少化肥用量或逐步替代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瓜果类大幅度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果品色泽鲜艳、个头整齐、成熟集中,瓜类农产品含糖量、维生素含量都有提高,口感好,有利于扩大出口,提高售价。
改善作物农艺性状、使作物茎杆粗壮,叶色浓绿,开花提前,做果率高,果实商品性好,提早上市时间。增强作物抗病性和抗逆性、 减轻作物因连作造成的病害和土传性病害,降低发病率;对花叶病、黑胫病、炭疽病等的防治都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综合防御能力。化肥施入量的减少,相应地减少了农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
生物化工产品的发酵工艺
丙-丁发酵是严格厌气发酵,生产用菌种是丙丁梭菌,以淀粉质、糖质和纤维质为培养基。丙-丁发酵可用分批或连续发酵法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大都采用连续发酵(图1[连续式丙-丁发酵工艺流程示意]连续式丙-丁发酵工艺流程示意)。将合格的丙丁菌种试管斜面接入 61种子瓶,于38±1℃,培养18~22h;然后接入种子罐,于40~41℃培养24h,镜检合格后输入活化罐,于40~41℃培养4h,然后从活化罐上部不断进入蒸煮醪(经灭菌和冷却后的料液),经活化的种子液不断从活化罐底部流向发酵罐;若干个发酵罐相互串联,发酵醪流向是下进上出,从进入第一级罐到最后一级罐流出需时 24~36h左右。成熟发酵醪经多塔精馏,分别得到丙酮、正丁醇、乙醇和杂醇油。丙酮正丁醇、乙醇质量比约为3:6:1,每吨总溶剂可得CO、H等气体1.7t,其质量比氢气占2.7%,CO占97.3%,因原料、菌种不同,溶剂比和废气比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