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完成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对接在轨试验任务
景海鹏和陈冬。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一系列的步骤,要让两个8吨多的“大家伙”在每秒7.9公里左右的飞行速度下完美对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仿佛就是在太空中穿针引线。在经过5次变轨后,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后方约52公里左右的位置,这两个8吨重的“大家伙”进入自动控制状态,由飞船加速追赶天宫二号,为了安全起见,两个“大家伙”在距离5公里、400米、120米和30米共四个停泊点处减速调整。在神舟、天宫追追停停的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并没有闲着,他们首先回到返回舱穿上航天服并将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关上。等到在相距120米的停泊点处,两名航天员处于随时备份状态,准备手动控制干预。到相距30米的停泊点处,神舟十一号飞船伸出捕获索,伸到天宫二号上面,之后捕获索慢慢收缩,将飞船和天宫慢慢拉近,然后进行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2016年11月18日下午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两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已顺利出舱,计划今天19点30分左右返回北京。至此,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胜利实现了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成果丰硕的任务目标。2016年10月17日0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承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0月19日0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06时32分,两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两名航天员在轨正常工作和生活,按预定计划开展了失重生理效应研究、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成功释放伴随卫星;并对组合体进行了近距离观测和拍摄,伽玛暴偏振探测、空间冷原子钟、新型材料制备等应用项目也取得了丰富的数据和初步成果。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实施分离,尔后开展了快速变轨控制验证试验。11月18日13时11分,飞船进入返回程序。13时59分,返回舱顺利降落住主着陆场。目前,天宫二号已转入独立运行状态,继续开展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以上内容参考:中央人民政府-国新办就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情况 举行发布会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相继成功发射和对接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神舟十一号,简称“神十一”,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一艘飞船,是中国第六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的重要里程碑。任务计划:1、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2、两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3、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一天内返回至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