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杨全仁

时间:2024-09-18 22:24:35 编辑:阿旭

求全聚德的历史背景资料

杨全仁(1822-1890)本名寿山,字全仁,是全聚德烤鸭店的创始人,河北冀县杨家寨人。 初到北京时在前门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生意越做越红火,也有了一些积蓄。 1864年,他盘下了肉市街一家濒临倒闭的干果店,立新字号为“全聚德”,开始经营烤鸭子和烤炉肉。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全聚德一天天发展,由一个普通的烤炉铺发展成为一个以挂炉烤鸭为特色、兼有各式炒菜的名副其实的餐馆,为全聚德烤鸭名扬海内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聚德”三个子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来以“全”字代表杨全仁本人,二来“聚德”就是聚拢德行,标榜杨全仁本人做买卖讲德行。 他请来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苍劲有力、浑厚醒目的大字,并制成了金字匾额悬挂于门楣之上。


跪求简全聚德的简介、由来、历史、典故等

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全聚德创始人是杨全仁。 杨全仁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 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 他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 杨全仁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 这间铺子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却江河日下。 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生意一蹶不振,濒临倒闭。 精明的杨全仁抓住这个机会,拿出他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德聚全”的店铺。 接着他又请来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 全聚德聘请了孙老师傅,等于掌握了清宫挂炉烤鸭的全部技术。 孙老师傅把原来的烤炉改为炉身高大、炉膛深广、一炉可烤十几只鸭的挂炉,还可以一面烤、一面向里面续鸭。 经他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 扩展资料 “全聚德”不仅以烤鸭而饮誉海内外,而且以全鸭席、特色菜、创新菜、名人宴为代表的系列精品菜肴形成了全聚德海纳百川的菜品文化。 在全聚德厨师的手中,鸭子全身都变成了宝贝。 历代厨师在制作烤鸭的同时,利用鸭膀、鸭掌、鸭心、鸭肝、鸭胗等原料,精心创制了各种美味的冷热菜肴。 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以芥茉鸭掌、火燎鸭心、烩鸭四宝、芙蓉梅花鸭舌、鸭包鱼翅等为代表的"全聚德全鸭席"。 颇有意思的是有一次王光英副委员长在全聚德用餐时说:“‘全鸭席’各种鸭原料都全了,唯独缺少一种菜。”大家都想不出是什么,他哈哈一笑:“是鸭蛋啊!”大家恍然大悟。 经过细心研究,全聚德的菜单中又多了一道新菜--“水晶鸭宝”,添补了“全鸭席” 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