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主管技师》考试常见考点试题及答案(八)
打算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为你整理了"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主管技师》考试常见考点试题及答案(八)"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主管技师》考试常见考点试题及答案(八) 1. 下列哪种菌不属于志贺菌属,包括的血清群(型)有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特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E.克雷伯菌 答案:E 2. 可用作B群链球菌鉴定的试验是 A.杆菌肽敏感试验 B.肝汁七叶苷水解试验 C.CAMP试验 D.山梨醇发酵试验 E.6.5%NaCl生长试验 答案:C 3. 与脑膜炎奈瑟菌无关的性状是 A.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 B.营养要求较高 C.触酶试验阳性 D.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 E.氧化酶试验阳性 答案:D 4. 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条件,40%胆汁培养基上和10~45℃的环境下生长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B群链球菌 D.肠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答案:D 5. 触酶试验用的阳性质控菌是 A.A群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肠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答案:D 6. KIA琼脂一般不用于观察 A.乳糖发酵 B.葡萄糖发酵 C.硫化氢产生 D.产生现象 E.动力 答案:E 7. 与革兰染色无关的染料是 A.结晶紫 B.美蓝 C.稀释石炭酸复红 D.卢戈氏碘液 E.95%乙醇 答案:B 8. O/F试验应注意的内容是 A.增大基pH准确 B.封腊管除氧 C.仅含单独糖类 D.培养基中糖与蛋白质比例准确 E.以上均是 答案:E 9. 不属于选择性培养基的是 A.巧克力平板 B.SS平板 C.麦康凯平板 D.碱性蛋白胨水 E.伊红-美蓝琼脂 答案:A 10. 不能用于观察细菌鞭毛的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暗视野映光法 C.半固体穿刺法 D.悬滴法 E.压滴法 答案:A
2017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师》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师》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文由卫生资格考试栏目为您整理发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瑞特染色液偏酸,可出现下述何种现象()
A、所有细胞染灰蓝色
B、嗜酸性、颗粒染成暗褐色
C、白细胞核呈浅蓝色或不着色
D、中性颗粒染成紫黑色
E、白细胞胞浆呈红色
答案:C
2、正常情况下,血涂片染色后中性粒细胞核象最多见的是()
A、杆状核
B、二叶核
C、三叶核
D、四叶核
E、五叶核
答案:C
3、乙醇一伊红稀释液(用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成分,不包括下列哪项()
A、碳酸钾
B、枸橼酸钠
C、丙酮
D、乙醇
E、伊红
答案:C
3、Hayem红细胞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A、固定细胞形态
B、防腐作用
C、防止细胞黏附
D、调节细胞渗透压
E、抗凝
答案:C
4、下列哪一种小是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稀释液()
A、溴甲酚紫稀释液
B、甲苯胺蓝稀释液
C、乙醇伊红稀释液
D、丙酮伊红稀释液
E、丙二醇一石楠红稀释液
答案:B
5、下列哪项血细胞计数不属于技术误差范围()
A、在局部发绀或发炎的部位取血
B、采血或稀释液的量不准
C、标本充液,每次细胞的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造成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D、仪器误差
E、m浆自家凝集素或球蛋白过高
答案:C
6、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时MCV和RDW的改变为()
A、MCV正常,RDW异常
B、MCV戋低,RDW下常
C、MCV曾高,RDW异常
D、MCV曾高,RDW正常
E、MCV戋低,RDW异常
答案:C
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主要出现()
A、白蛋白
B、Tamm-Horsfall糖蛋白
C、Ig重链
D、Ig轻链
E、β球蛋白
答案:D
8、尿常规分析仪标本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检验()
A、2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答案:A
9、推荐保存尿液常规分析标本的最佳方法是()
A、加甲醛
B、加乙醇
C、加麝香草酚
D、加硼酸
E、冷藏法
答案:E
10、可用于细菌分型分析的方法是()
A、分离培养
B、直接涂片镜检
C、血清学试验
D、动物试验
E、以上都是
答案:C
检验技师考试《血液检验》试题及答案
2017检验技师考试《血液检验》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A型题 1.下列哪种疾病在输血时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 C ) A.蚕豆病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ABO血型不合 D.PNH E.恶性贫血 2.在淋巴细胞代谢中,下列哪种酶在血液系统代谢中最重要 ( C ) A.腺苷脱氨酶 B.嘌呤核苷酶 C.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 D.RNA多聚酶 E.嘌呤和嘧啶合成酶 3.下列关于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TT延长,不被甲苯胺蓝纠正,表示存在肝素样抗凝物质 B.TT延长,可因FDP增多或纤维蛋白原减少 C.TT延长,可见于AT活性明显增高 D.Ⅷ:C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E.肝病时TT也可延长 4.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实验室检查结果不符的是 ( E ) A.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B.冷热溶血试验阳性 C.片中可见有核红细胞 D.有双相溶血素抗体,具有抗P血型特异性 E.自身抗体类型为IgM 5.Ph染色体是哪一组染色体异常 ( C ) A.t(5;7) B.t(6;9) C.t(9:22) D.t(4;8) E.t(8;21) 6.下列哪项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E ) A.原因明确,单纯红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B.粒细胞系不增多 C.巨核细胞系不增多 D.维生素B2 E.三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显著 7.诊断缺铁的重要指标一般不包括 ( B ) A.骨髓可染铁消失 B.红细胞碱性铁蛋白 C.铁结合力 D.血清铁 E.铁饱和度 8.在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 ( A ) A.因子Ⅴ B.因子Ⅻ C.因子Ⅱ D.因子Ⅸ E.因子Ⅹ 9.在β-TG和PF4测定中,选择的抗凝剂是 ( C ) A.3.8%枸橼酸钠 B.0.9mol/L枸橼酸钠 C.5íTA-Na2溶液 D.草酸盐 E.肝素 10.APTT延长和PT正常多见于 ( A ) A.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B.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C.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D.各种血栓与止血改变处于代偿阶段 E.血液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 11.下列哪项不符合冷凝集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 ( A ) A.冷凝集阳性,但效价<1:200 B.直接抗人球球蛋白试验呈阳性 C.血片中可见红细胞呈缗钱状及自身凝集现象 D.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 E.血小板多数正常 12.血友病患者,Ⅷ:C为8%(正常对照为98%),Ⅷ:Ag为1%(正常对照为0%),可确诊为 ( C ) A.轻型血友病A,CRM- B.轻型血友病A,CRM+ C.中型血友病A,CRM- D.中型血友病A,CRM+ E.重型血友病A,CRM+ 13.CLL早期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占 ( A ) A.5%~% B.5%~5% C.%~5% D.%~20% E.5%~20% 14.除哪种疾病外,其他疾病均可引起贫血 ( B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尼曼-匹克病 D.恶性淋巴瘤 E.脾功能亢进 15.下列哪项不符合抗人球蛋白试验 ( C ) A.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 B.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 C.在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 D.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 E.试验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 16.血小板聚集试验反映了 ( D ) A.血小板数量 B.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 C.血小板GPⅠb-Ⅸ复合物的活性 D.血小板GPⅡb/Ⅲa活性 E.血小板的释放功能 17.男,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体检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淤点,肝脾淋巴结不大,怀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何项最有助于诊断 ( D ) A.周围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E.骨髓细胞培养集落生长能力降低 18.下列哪种因子作用于较早的多能干细胞 ( D ) A.IL-2 B.IL-5 C.IL-4 D.IL-6 E.G-CSF 19.下列哪项能区别CML急变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B ) A.骨髓或外周血原始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高于正常 C.白血病裂孔明显 D.Ph染色体阴性 E.原始+早幼粒细胞(幼淋或幼单细胞)外周血达20%,骨髓达30% 20.某细胞,胞体35μm,胞体椭圆形;胞质蓝色,无颗粒,有少许空泡;核大,椭圆形,双核(形态特点对称),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每个核有1个核仁(大而清楚)。你首先考虑是什么细胞 ( E ) A.原始粒细胞 B.原巨核细胞 C.原红细胞 D.异常组织细胞 E.Reed-Stemberg细胞 试题二: 1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多见于 A.口腔粘膜 B.食管粘膜 C.分泌腺管 D.膀胱粘膜 标准答案: C.分泌腺管 2关于尿中HCG的`排出,错误的是 A.在妊娠两周内可测出 B.妊娠期进行性升高,大约妊娠30周达到平稳 C.可用于描写绒毛膜癌的治疗情况 D.在男性尿中检出HCG可能有睾丸畸胎瘤 标准答案: B.妊娠期进行性升高,大约妊娠30周达到平稳 3关节出血的常见疾病是 A.ITP B.过敏性紫癜 C.白血病 D.血友病 E.大细胞性贫血 标准答案: D.血友病 4透明胶纸法不用于检查 A.蛲虫卵 B.猪带绦虫卵 C.蛔虫卵 D.牛带绦虫卵 标准答案: C.蛔虫卵 5淋巴肉瘤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征是下列哪项 A.淋巴肉瘤患者出现淋巴结广泛浸润并伴相应症状 B.外周血象中淋巴肉瘤细胞明显增多占>10% C.骨髓中淋巴肉瘤细胞明显增多占>5% D.以上同时存在 标准答案: D.以上同时存在 6表现为固缩性退变的上皮细胞是 A.表层鳞状上皮细胞 B.中层鳞状上皮细胞 C.底层鳞状上皮细胞 D.储备细胞 E.粘液柱状上皮细胞 标准答案: A.表层鳞状上皮细胞 7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形态特征是 A.核增大 B.核染色质粗糙、深染 C.核畸形 D.核浆比例异常 E.核仁增大,数目增多 标准答案: D.核浆比例异常 8炎症病变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是 A.固缩退变 B.乳头状增生上皮细胞团 C.储备细胞增生 D.鳞状化生细胞 E.巴氏细胞 标准答案: E.巴氏细胞 9男性,40岁,头昏乏力2年来就诊人体检贫血貌,皮肤干燥。化验红细胞数3.2×10↑/L,血红蛋白56g/L,网织红细胞0.8%,MCV75fl,MCH↓2pg,MCHC280g/L。该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中对其贫血诊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哪一组 A.RBC、网织红细胞 B.MCV、MCH、MCHC C.Ret、MCV D.Hb、MCV E.MCH、MCHC 标准答案: B.MCV、MCH、MCHC 10关于改良牛鲍型血细胞计数盘,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A.每大方格长、宽各为1mm B.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 C.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 D.每个小方格面积均等于1/400mm2 标准答案: D.每个小方格面积均等于1/400mm2 1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是 A.<100mg/l B.<100mg/dl C.<10mg/l D. 标准答案: A.<100mg/l 12不符合急单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酶酶染色结果的是 A.AS-D NCE染色呈阳性 B.a-NAE染色呈阳性 C.AS-D NAE染色呈阳性 D.a-NBE染色呈阳性 标准答案: A.AS-D NCE染色呈阳性 13关于血细胞计数仪阈值的概念和测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阈值即甄别器的参加电平 B.阈值越高,计数结果越高 C.最佳阈值是根据平坦段的中点决定的 D.最好红、白细胞计数取同一阈值 标准答案: B.阈值越高,计数结果越高 14胆道完全梗阻性黄疸时,下列检查哪项是错误 A.血中总胆红素增加 B.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 C.尿中尿胆原1:80 D.尿中胆红素阳性 标准答案: C.尿中尿胆原1:80 15剌激幼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E)生长,下列何项无关 A.红细胞生成素 B.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因子(EIF) C.环鸟苷酸(cGMP) D.磷酸二酯酶 标准答案: B.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因子(EIF) 16引起慢性腹泻的寄生虫 A.蛲虫 B.结肠内阿米巴 C.布氏嗜碘阿米巴 D.人肠毛滴虫 标准答案: D.人肠毛滴虫 17谁最早发现ABO血型 A.13世纪我国“洗冤录"就记载 B.Laadsteiner C.Davidsohn D.Landsteiner和Winer 标准答案: B.Laadsteiner 18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 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 C.原淋+幼淋占10% 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个 标准答案: C.原淋+幼淋占10% 19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回的抗凝剂是 A.草酸钾 B.肝素 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D.枸橼酸钠 标准答案: D.枸橼酸钠 20出生2-3月出现生理性贫血,下列哪项不符合发生原因 A.肺呼吸开始后,血氧饱和度减少 B.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 C.胎儿红细胞生存期短 D.体重增长过快、血容扩大稀将 标准答案: A.肺呼吸开始后,血氧饱和度减少 ;
检验技士考试《血液检验》模拟题及答案
2017检验技士考试《血液检验》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一: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 ( C ) A.多见于儿童 B.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 C.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 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 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 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 ( D ) A.CML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男,58岁,诊断为M2型白血病,化疗后缓解。近日来感两下肢无力,逐渐发展成截瘫。检查血象及骨髓象仍处部分缓解状态,CSF中蛋白(++),白细胞0.025×109/L。患者截瘫原因可能是 ( E ) A.第二肿瘤转移 B.中枢神经系统出血 C.细菌性脑膜炎 D.化疗药物损害 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4.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 D ) A.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 B.女性多于男性 C.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 D.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E.病程常大于一年 5.临床上患者尿检查中,检出哪一项异常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意义最大 ( E ) A.蛋白尿(++++) B.血尿 C.蛋白管型尿 D.原始细胞 E.本周蛋白 6.红细胞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 ( A ) A.1:1 B.1:2 C.1:3 D.1:4 E.1:5 7.肝硬化病人易发生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 ) A.某些因子缺乏 B.血小板减少 C.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 D.维生素K缺乏 E.组织因子缺乏 8.下列哪项不符合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 ( B ) A.严重肝病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血友病A时出血时间延长 C.DIC时凝血酶时间延长 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ELT延长 E.Ⅻ因子缺乏症APTT延长 9.最适宜用来识别T细胞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是 ( B ) A.CD33 B.CD7 C.CD19 D.CD41 E.CD34 10.凝血过程中起加速作用和自我催化作用的凝血因子是 ( A ) A.凝血酶 B.组织因子 C.Ca2+ D.接触因子 E.因子Ⅺ 11.血小板粘附率减低见于 ( D ) A.血栓性疾病 B.糖尿病 C.妊娠高血压 D.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E.肾小球肾炎 1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中,正确的是 ( C ) A.造血原料缺乏 B.细菌感染 C.苯及其衍生物 D.PNH E.粟粒性结核 13.以下对叶酸的论述,不确切的是 ( C ) A.叶酸分子是由喋呤基、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三个部分组成 B.不耐热 C.人类自己能合成叶酸 D.停止摄入叶酸几个月后就能发生叶酸缺乏症 E.动物脏器如肝等含量丰富 14.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是下列哪一组 ( E ) A.因子Ⅱ、Ⅶ、Ⅸ、Ⅹ B.因子Ⅰ、Ⅴ、Ⅶ、Ⅹ C.因子Ⅷ、Ⅸ、Ⅹ、Ⅴ D.因子Ⅸ、Ⅹ、Ⅺ、Ⅻ E.因子Ⅰ、Ⅴ、Ⅷ、Ⅻ 15.下列哪项是血小板α-颗粒内较特异产物 ( D ) A.β-TG和Fg B.β-TG和vWF C.β-TG和PDGF D.β-TG和PF4 E.β-TG和ADP 16.下列哪项不符合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B ) 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进行性下降 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白细胞数目正常或轻度减低 E.粒红比值值明显增高 17.血管外溶血常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 A )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B.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G6PD缺陷症慢性期 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E.HbS症 18.细胞化学染色TRAP阳性是下列哪种病的特征 ( C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多发性骨髓瘤 C.多毛细胞白血病 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E.成人T细胞白血病 19.DIC的病理生理过程一般包括 ( E ) A.高凝阶段 B.代偿阶段 C.失代偿阶段 D.继发性纤溶阶段 E.上述答案均正确 20.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形态分为四型,下列哪一型除外 ( A ) A.火焰细胞型 B.原浆细胞型 C.幼浆细胞型 D.浆细胞型 E.网状细胞型 模拟题二: A型题 1.就中老年人而言,白细胞计数40×10↑/L,分类计数N4%,L96%,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是:( ) A.百日咳 B.流感 C.慢淋-----正确答案 D.伤寒 2.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 正确答案是:( ) 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正确答案 3.T和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 正确答案是:( ) A.肝和淋巴结 B.脾和淋巴结-----正确答案 C.骨髓和淋巴结 D.淋巴结 4.骨髓干细胞不产生下列哪项 正确答案是:( ) A.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TL)-----正确答案 B.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 C.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 D.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 5.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概念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 ) 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 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 C.它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 D.其增殖形式为对性增殖(即""自杀性""增殖)-----正确答案 6.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正确答案是:( ) A.胞体由大至小 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正确答案 C.核仁从有至无 D.颗粒从无至有 7.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阶段发育,下述不符合一般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正确答案是:( ) A.核浆比例:小→大-----正确答案 B.染色质:淡紫红色→深紫红色 C.核仁:可见→看不见 D.浆量:少→多 8.就红细胞生成素(EP)而言,下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 ) A.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产生,而人工无制备-----正确答案 B.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 C.能促进幼红细胞增殖和成熟 D.缺氧状态时,肾产生红细胞素增加 9.核圆形居胞体中央,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浆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正确答案是:( ) A.早幼红细胞 B.中幼红细胞-----正确答案 C.晚幼红细胞 D.网织红细胞 10.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何者与此不符 正确答案是:( )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障-----正确答案 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 11.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 正确答案是:( ) A.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 B.地中海贫血 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12.骨髓穿刺呈""干抽"",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下列哪项一般不宜考虑 正确答案是:( ) A.再障-----正确答案 B.骨纤 C.白血病 D.恶性淋巴瘤 13.作骨髓检验不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 正确答案是:( )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贫血-----正确答案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4.原粒与原红细胞的区别,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是:( ) A.胞体大,可见突起 B.染色质呈较粗粒状 C.核仁较大,界限不清 D.胞浆呈均匀淡蓝色-----正确答案 15.骨髓检验对下列哪项不能作出肯定诊断 正确答案是:( ) A.白血病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 D.多发性骨髓瘤 16.下列不符合浆细胞系统特性的是 正确答案是:( ) A.核偏位且其长轴与细胞长轴垂直 B.胞浆有浑浊泡沫感 C.可见核旁淡染区 D.浆内可见Auer小体-----正确答案 17.粒红比例5:1时,与下列何者不符 正确答案是:( ) A.急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单纯红细胞性再障 D.急性失血性贫血-----正确答案 18.下列不属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正确答案是:( )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正确答案 B.粒红比例为3-5:1 C.原粒L2%,早幼粒L4% D.偶见组织嗜碱细胞 19.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牌也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 正确答案是:( ) A.再障-----正确答案 B.慢粒 C.骨纤 D.多发性骨髓瘤 20.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 ) A.浆内血红蛋白尚未形成 B.RNA等嗜碱性物质占绝对比例 C.细胞发生退化变性 D.Hb趋多,而RNA渐少-----正确答案 ;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应试题及答案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应试题及答案 应试题一: (A型题) 1.机体免疫稳定功能低下,可导致( C ) A.免疫缺陷病 B.免疫增殖病 C.自身免疫病 D.恶性肿瘤 2.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导致( C ) A.超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3.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具有( B ) A.发现并排除有毒因子的能力 B.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 C.抵抗并清除传染性因子的能力 D.发现和消除恶变细胞的能力 4.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是 D A.免疫学的三大内容 B.免疫细胞的三大功能 C.免疫器官的三大功能 D.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5.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俄罗斯 6. 免疫自稳功能是指:B A.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 B.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 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D.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E.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7. 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C A. 胸腺 B. 骨髓 C. 脾 D. 淋巴结 E. 法氏囊 8. 人类 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器官是:A A. 骨髓 B. 脾 C. 淋巴结 D. 胸腺 E. 腔上囊 9. 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是:E A. 识别阶段 B. 活化阶段 C. 活化和效应阶段 D. 识别和效应阶段 E. 识别、活化和效应阶段 10. CD4+T 细胞与CD8+T 细胞数的正常比是:B A. 2~2.5 B. 1.5~2 C. >2.5 D. <0.5 E. 0.5~1 11. 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是:A A. NK 细胞 B. TH 细胞 C. Ts 细胞 D. Tc 细胞 E. TCRαβ+细胞 12. 与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相结合形成EAC玫瑰花环的物质是:A A. CD32 B. CD35 C. CD21 D. CD40 E. CD80 13. T 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E 花环的分子是:B A. CD8 B. CD2 C. CD28 D. CD3 E. CD4 14. 新生儿从初乳中获得的Ig主要是:E A. IgE B. IgD C. IgG D. SIgA E. IgM 15. 具有调理作用的主要Ig是:A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 16. Ig 的生物学功能是:A A. 调理作用 B. 呈递作用 C. 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D. 细胞毒作用 E. 参与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 17. 介导 ADCC 的主要细胞是:C A. T 淋巴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NK 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18.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E A.识别自己 B.识别异己 C.特异性 D.记忆性 E.遗传性 19.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不包括 E A.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B.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因子,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C.CTL细胞杀伤靶细胞 D.产生记忆细胞 E.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杀灭细菌 20.人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E A.胸腺和脾 B.骨髓和淋巴结 C.胸腺和淋巴结 D.骨髓和粘膜淋巴组织 E.骨髓和胸腺 21.人体周围免疫器官不包括 D A.淋巴结、脾 B.脾、扁桃体 C.粘膜淋巴组织、扁桃体 D.胸腺、骨髓 E.扁桃体、淋巴结 22.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E A.胸腺和淋巴结 B.骨髓和脾 C.淋巴结和脾 D.骨髓和淋巴结 E.骨髓和胸腺 23.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主要的功能是 E A.B、T淋巴细胞栖息和增殖场所 B.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主要产生IgA及分泌性IgA,执行体液免疫与局部特异免疫作用 (B型题) 1. 配制绵羊红细胞免疫原一般细胞浓度为D A.102/ml B.104/m1 C. 105/ml D.106/ml E.108/ml 2. 细菌鞭毛免疫原常规的制备方法A A. 0.5%甲醛处理 B.100℃加温2h处理 C.1%氯化钙处理 D. 75%乙醇处理 E.2%氯仿处理 3. 细菌的菌体免疫原常规的制备方法B A.75%乙醇处理 B.100℃加温2h处理 C.0.5%甲醛处理 D.1%氯化钙处理 E.2%氯仿处理 4. 要从组织和细胞匀浆中粗提某种蛋白抗原,最常用又简便的分离方法A A.盐析法 B. 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E.免疫电泳法 5.制备人工抗原时,最常用于偶联半抗原的载体D A.免疫球蛋白 B.人甲状腺球蛋白 C.人血清白蛋白 D.牛血清白蛋白 E.葡萄球菌A蛋白 6.蛋白质抗原首次免疫接种后,最好间隔多长时间再进行第二次免疫B A.7~10天 B.10一20 天 C.20~30天 D.30—60天 E.3个月 7.鉴定抗体的效价,常用下列哪一种方法C A.间接凝集试验 B.单向免疫扩散法 C.双向免疫扩散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8.纯化特异性抗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D A.盐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E.免疫电泳法 9.根据抗原分子所带电荷不同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称为C A.盐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E.免疫电泳法 10.单克隆抗体目前效果较好的纯化方法A A.亲和层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超速离心法 E.盐析法 11.完全佐剂的组成E A.液体石蜡+羊毛脂 B.羊毛脂+氢氧化铝 C.液体石蜡+卡介苗+氢氧化铝 D.卡介苗+氢氧化铝+羊毛脂 E.卡介苗+液体石蜡+羊毛脂 12.要使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具有免疫原性、半抗原分子的数目数至少要达到C A.10个以上 B.15个以上 C.20个以上 D.50个以上 E.100个以上 13.颗粒性抗原免疫接种方法一般采用B A.淋巴结注射 B.静脉注射 C.皮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肌肉内注射 14.免疫小鼠采血通常采用D A.心脏采血或断尾法 B.颈动脉放血或断尾法C.颈静脉或摘除眼球采血 D.摘除眼球或断尾法 E.耳静脉采血或摘除眼球 15.较长时间(4—5年)保存抗体,通常采用E A.4℃保存 B.一10℃保存 C.一20℃保存 D.一30℃保存 E.真空干燥保存 16.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可长期存活者是B A.细胞多聚体 B.融合的脾细胞与瘤细胞 C.融合的瘤细胞与瘤细胞 D.未融合的瘤细胞 E.未融合的脾细胞 17.属于颗粒性抗原的是E A.脂多糖 B.球蛋白 C.白蛋白 D.DNA E.血小板 18.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D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IgG E.SRBC 19.最常用的半抗原载体为A A.牛血清白蛋白 B.牛甲状腺球蛋白 C.人血清白蛋白 D.人甲状腺球蛋白 E.球蛋白 20.亲合层析支持物最常用的是B A.sepharose2B B.sepharose4B C.sepharose6B D.多孔玻璃球 E.琼脂粉 21.破碎组织细胞制备蛋白质抗原最常用的方法为A A.反复冻融法 B.超声破碎法 C.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D.自溶法 E.酶处理法 22.连接在载体上的半抗原数目应在多少以上,才能有效地产生抗体?E A.4 B.8 C.10 D.15 E.20 23.制备抗重链血清时,用于裂解免疫球蛋白的酶最好选用A A.木瓜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胰肽酶 24.某抗原需制备10ml抗血清,应选择何种动物A A.家兔 B.小白鼠 C.马 D.绵羊 E.猴 25.可有效激发机体抗肿瘤效应的佐剂为C A.福氏佐剂 B.胞壁肽 C.细胞因子 D.羊毛脂 E.多聚核苷酸 26.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E A.亲合层析 B.离子交换层析 C.凝胶过滤 D.超速离心 E.硫酸铵盐析 27.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A A.脂多糖 B.氢氧化铝 C.石蜡油 D.羊毛脂 E.多聚核苷酸 28.免疫接种后易引起局部持久溃疡和形成肉芽肿的佐剂为A A.福氏完全佐剂 B.福氏不完全佐剂 C.细胞因子佐剂 D.内毒素 E.多聚核苷酸 29.制备人血清蛋白与福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A A.1:1 B.2:1 C.3:1 D.4:1 E.0.5:1 30.某免疫原有10μg,制备抗血清应选择哪种途径免疫A A.淋巴结内注射 B.皮内注射 C.腹腔注射 D.肌肉注射 E.静脉注射 31.首次与第二次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C A.1W 内 B.7~10 天 C.10~20 天 D.20~30 天 E.30 天以上 32.第二次免疫接种后,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最好为B A.1W 内 B.7~10 天 C.10~20 天 D.20~30 天 E.30 天以上 33.分离亚细胞成分或大分子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为A A.超速离心法 B.低速离心法 C.高速离心法 D.选择性沉淀法 E.凝胶过滤法 34.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D A.静脉采血法 B.心脏采血法 C.颈动脉放血法 D.断眼法或摘除眼球法E.股动脉放血法 35.制备针对伤寒沙门菌H 抗原的抗血清常选用的接种途径为A A.静脉注射 B.淋巴结注射 C.腹腔注射 D.皮内注射 E.肌肉注射 36.厂家生产的抗IgG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C A.液体4℃保存 B.液体-20℃保存 C.真空干燥保存 D.25℃保存 E.加叠氮钠保存 应试题二: (A型题) 1.以下何位点编码的抗原与移植关系最密切: D A.HLA-A B. HLA-B C. HLA-DQ D. HLA-DR E. HLA-DP 2.目前临床上最常做的移植类型是: C A.自体移植 B. 同系移植C. 同种异体移植 D. 异种移植E. 胚胎组织移植 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超急排斥反应: C A.供、受者ABO血型不合 B. 受者血清中存在抗供者HLA抗体 C. 移植物保存不当 D. 供、受者HLA抗原不相容 E. 供、受者Rh血型不合 4.急性排斥反应常发生于: E A.受者术前反复输血 B. 移植物保存不当 C. 供、受者ABO血型不合 D. 同种骨髓移植时 E. 供、受者HLA抗原不相容 5.同种肾移植时,下列哪一项检查可预防超急排斥反应的发生: A A.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 B. HLA血清学定型试验 C. HLA细胞学定型试验 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 以上均不可 6.急性排斥反应常发生于术后: B A. 数分钟至数小时 B. 数小时至数周 C. 数周至1年内 D. 3个月以内 E. 数月至数年以后 7.经及时恰当的免疫抑制治疗多可得到缓解的移植排斥反应是: B A. 超急排斥反应 B. 急性排斥反应 C. 慢性排斥反应 D.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 均可缓解 8.器官移植患者移植后体温39°C,医生要鉴别是细菌感染,还是排斥反应,应做哪项检查? B A.IgG、IgA、IgM测定 C. 溶菌酶测定 B.NBT还原试验 D.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 淋巴细胞计数 9.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断HLA-D位点编码的抗原间是否相容: D A. 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 B.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C.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D. HLA血清学定型试验 E. 以上均不可 10.父子间的肾移植属于 C A.自身移植 B.同种同基因移植 C.同种异基因移植 D.异种移植 11.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发生的机理与下列哪些无关: D A.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 B. 宿主免疫机能极度低下 C. 供、受者HLA抗原有不同 D. 受者成熟T细胞在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12. HLA 交叉配型中,不论抗体是针对Ⅰ类还是Ⅱ类HLA,只要细胞毒性超过下述哪项,说明 受者体内已存在细胞毒性抗体,应另选供者:A A.10% B.20% C.30% D.40% E.50% 13. T细胞淋巴细胞毒性交叉配型时为提高敏感可加入:D A. Ig B. 补体 C. CIC D. AHG E. CK 14. 若交叉配型阳性, 即使组织配型好,也不宜进行移植,否则将发生:C A. 急排 B. 亚急排 C. 慢排 D. 超急排 E. 以上都不是 15. 交叉配型常用于:C A. 肝脏移植 B. 心脏移植 C. 肾脏移植 D. 肺脏移植 E. 植皮 16. 心肺移植时清除免疫细胞而灌洗移植物, 是防止:B A. 超急排 B. GVHR C. 急排 D. 亚急排 E. 慢排 17. 小肠移植时的预处理方法是:D A. 前列腺素E 灌洗 B. 硫酸镁灌洗 C. 生理盐水灌洗 D. 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单抗处理 E. 放射线照射 18. 心肺移植中待移植物经预修理后于4℃生理盐水中可保存:E A.2 小时 B.4小时以内 C.6小时以上 D.10 小时以上 E.4~6 小时 19.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的作用机制是:E A.诱导耐受 B.诱导活化T细胞凋亡 C.抑制APC表面HLA 表达 D.影响DNA合成,干扰T细胞增殖 E.阻断IL-2 依赖性T细胞分化增殖 20. 抗T细胞球蛋白(ATG)的免疫抑制作用是:E A.阻断B7 与CD8结合 B.特异性杀伤IL-2R+T细胞 C.与相应细胞结合并破坏之 D.阻断CK E.干扰T细胞转化 B型题 问题 1~2 A.CD34 B.CD34+/ HLA-DR- CD34+/ HLA-DR+ D.B27 E. HLA-C 1.多功能干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是:B 2.定向干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是:C 问题 3~4 A.ABO 血型 B.HLA-D C.HLA-DR D.HLA-C E.HLA配型 3.移植中上述哪项由于等位基因表达少,可不必重视:D 4.在器官供给缺乏的情况下,可不再强调下述哪项E 问题 5~7 A.相应细胞特异结合 B.介导免疫抑制 C.阻断CK 作用 D.杀伤过客细胞 E.干扰T细胞转化 5.融合蛋白的免疫抑制作用是:D 6.TⅡC 雷公藤的抑制作用是:E 7.细胞性单克隆的免疫抑制作用是:B 问题 8~10 A.超急排 B.急排 C.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D.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E.慢排 8.由于预存抗移植物的细胞毒性抗体引发移植物缺血性坏死的排异反应类型是:A 9.有急性脉管排斥反应之称的排异反应类型是:C 10.具有正常组织结构丧失和纤维化病理特点的排异反应类型是:E ;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一: A型题 1.甲胎蛋白(AFP)是:( D ) A.隐蔽的自身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肿瘤特异性抗原 D. 肿瘤相关抗原 E交叉反应抗原 2.关于肿瘤相关抗原,下列哪一项不对: ( D ) A.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 B.在正常细胞上表达量很低 C.在肿瘤细胞上高表达 D.只表达于特定的肿瘤细胞 E.肿瘤胚胎抗原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抗原 3.肿瘤患者体内的癌胚抗原对该患者来说是:( D ) A.自身抗原 B.变应原 C.肿瘤特异性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E.半抗原 4.巨噬细胞活化的条件是:A A.有T细胞产生的MAF B.有肿瘤特异性抗体的介导 C.Ⅰ类MHC分子介导 D.Ⅱ类MHC分子介导 E.肿瘤表面表达有B7分子 5.机体对抗原性极弱的肿瘤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的机制是:D A. 通过巨噬细胞释放TNF发挥杀瘤作用 B. 通过巨噬细胞的直接吞噬作用发挥杀瘤作用 C. 通过NK 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毒因子发挥杀瘤作用 D. 通过树突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 E. 通过Ⅰ类MHC分子介导CTL发挥杀瘤作用 6.AFP升高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E A. 原发性肝癌 B. 重症肝炎 C. 转移性肝癌 D. 肝硬化 E. 以上都是 7.对消化道肿瘤有较大诊断价值的CEA的诊断标准是:D A.>2.5μg/L B. >5μg/L C. >10μg/L D. >20μg/L E. >100μg/L 8. 目前.常用来作为直肠癌、结肠癌治疗后的随访项目,检测肿瘤扩散和复发的非创伤性 指标是:B A.AFP B.CEA C.CA125 D.CA19-9 E.PSA 9. 分化抗原是指:B A. 不同肿瘤的特异性抗原 B. 是特定组织正常分化到一定阶段所特有的标志 C. 同一肿瘤不同分化阶段的特征性抗原 D. 同一组织良、恶性肿瘤的标志性抗原 E. 区分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特异性抗原 10. 分化抗原的主要作用是:E A. 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抗体 B. 可直接作用于CD8+ T细胞介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C. 可作为肿瘤分化程度的标志 D. 可协助判断预后E. 可作为肿瘤起源的诊断性标志 11. 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因素有:E A.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 B.化学因素,化学诱变剂 C.X 线,紫外线照射、辐射 D.某些病毒感染 E.以上都包括 12. 肿瘤细胞表达的能介导CTL凋亡的是:A A. FasL B. Fas C. P53 D. 异常MHC分子 E. B7 13.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抗肿瘤体液免疫效应中发挥作用的 共同机致是:B A. 直接吞噬消化肿瘤细胞 B. 借ADCC效应杀伤IgG 包裹的肿瘤细胞 C. 与肿瘤细胞结合,激活补体,杀伤肿瘤细胞 D. 与肿瘤细胞结合,影响其营养物质的吸收 E. 产生细胞毒性因子,杀伤瘤细胞 14.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其肿瘤抗原的显著特征是:C A. 数量多 B. 种类多 C. 高度个体化 D. 不稳定 E. 特异性不强 15.自发肿瘤抗原性的特点是:B A. 特异性强 B. 很难检测到特异性的抗原标记 C. 抗原性易变 D. 常多种特异性抗原同时存在 E. 易被CTL识别 16.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大诊断价值的AFP值是:E A.>20μg/L B. >100μg/L C. >200μg/L D. >300μg/L E. >400μg/L 17.下列哪项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最大?E A. PAP B. PSA C. t-PSA D. f -PSA E. t-PSA/f-PSA 18.能辅助诊断卵巢癌的标志物是:C A.CA19-9 B.CA50 C.CA125 D.CA15-3 E.CA195 19.NSE 常作为何种肿瘤的标志物?A A.小细胞肺癌 B.肺腺癌 C.肺鳞癌 D.大细胞肺癌 E.乳腺癌 20.下列哪种标本将影响NSE检测结果?B A. 高血脂 B. 溶血 C. 高胆红素血症 D. 高血糖 E. 高尿酸